[红楼同人]红楼之十三养妻记——我来就山的
时间:2017-12-31 15:59:32

 
    回到宫中,胤祥的生活恢复正常,而在闲暇的时候,他也将自己即将面对的生活好好了解个透彻。
 
    如今一般阿哥会在懋勤殿学习,教汉文的是翰林院的师傅,教满文的是满族的谙达,一般都是八旗出身。总师傅由朝中重臣担任,总谙达会由满洲贵族担任,分管不同的事务,以保证皇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及培养。
 
    他也打听到了,过了年,等他入学的时候,负责教授他汉文的应该是徐元梦,那可是出了名油盐不进的人物,胤祥想想都觉得牙疼。
 
    作者有话要说: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是不是很准时,看在我昨天熬夜写文的份上,大家是不是该撒个花!!!
 
    订货会腰酸背痛,准备去给人家按一下,约了闺蜜一起行动,所以,第二更要八点才有!
 
 第8章 迁居
 
    宫里的日子过得快,胤祥每日读书习字,逗逗妹妹,看看额娘,似乎眨眼时间,章佳氏敏秀就要分娩了。
 
    对于这个已知的妹妹,胤祥十分期待。
 
    好歹他也算是个活了两辈子的人,胤祥镇定自若地安抚着温雅,带着妹妹等在厅内。没理会外边吵吵嚷嚷的场面,也没想着出去装样子。他还是个孩子,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康熙面前刷好感,安安静静地跟妹妹坐着等。
 
    从额娘有孕至今,他一直给她服用玉露,太医把脉也一直说她很康健,再加上已经是第三胎,胤祥倒不是很担心。尤其是自己的舅舅还动用关系,将敏秀的乳母郑嬷嬷送了进来照顾她。
 
    这郑嬷嬷经验丰富,对生产之事了解颇深,有她在,如同在长春宫放了根定海神针。
 
    温雅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不安,年岁尚小的她在哥哥的带领下,静静地坐着等消息,也不慌张。并排坐在矮塌上的两兄妹,两只小手紧紧相握,屋内除了怀安别无他人。
 
    等院子渐渐热闹起来,胤祥才透过纸窗的缝隙往外看,只见皇太后派来的人正在廊下候着,院子里头很快就被陆续到来的如宜妃等高位嫔妃,还有很多他分辨不出是谁的低位嫔妃挤满了,那些女人身上带着的那股香味,隔着门窗他都能闻到。
 
    胤祥在心里暗暗吐槽,他觉得这些人真的是有病,还不轻,左右皇上又不会来,这些人穿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给谁看。
 
    产房里头一切顺利,已经生过两个孩子,又有胤祥的玉露加持,敏秀这一胎生产极为快。才发动不到一个时辰,孩子已经顺利产下。
 
    皇上得知自己多了个女儿,也没多上心,只是循例让人准备好,赐下了一份不轻不重的东西,给女儿顺便起了名字,仅此而已。各宫嫔妃都纷纷送些东西表表心意,左不过是个面子情,迎来送往的,倒是叫一贯安静的长春宫,有了丝丝生气。
 
    胤祥吩咐牙蓝将东西收进库房,登记在册方便日后管理。
 
    在乳母的百般阻挠下,他最终还是没能进额娘坐月子的屋子,唯一能做的就是隔着窗户跟她说会儿话,见她平安无事,也就放心了。
 
    这些日子胤祥正忙着进学的事儿,马上就是除夕夜宴了,过了除夕,十五元宵一过,只怕他就要搬进阿哥所了。之后他再想回长春宫就没那么容易了,再想跟额娘相见,也肯定就不如现在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等他搬到阿哥所,即使知道额娘遇到什么事儿,他也鞭长莫及。
 
    好吧,他一个五岁的小豆丁,已经把额娘和妹妹都当成责任担在身上了。
 
    章佳氏敏秀坐月子,在胤祥的强行干涉下,倒过得很是舒坦。天气冷,屋内烧着碳炉,锅里煮着养生的药膳,排气筒通向窗外,丝毫不见烟熏气息。孩子还小,包在襁褓里,躺在小床里头,乳母在一边的矮几上坐着。
 
    “娘娘,来,喝碗汤。”郑嬷嬷与章佳氏极熟,经验也丰富,照顾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撇了油花的鸡汤散发着十分浓郁的香气,里头放着的鱼胶是胤祥特意从江南带回来的。
 
    近海的城市,海产品自然丰富一些,宫里头的品相自然更好,可这些胤祥亲自采买的,却更安心一些。鱼胶对产妇极好,郑嬷嬷在里头放了一些枸杞子和黄酒,在御厨的精心烹制下,味道还算不错。
 
    章佳氏也知道这东西好,只是这天天喝,再好的东西都腻了,她皱着眉头喝下一碗汤。看着郑嬷嬷一脸满意,忍不住问道:“嬷嬷,这东西还要喝多久?”
 
    看她一脸嫌弃,郑嬷嬷笑了笑,安慰自家姑娘道:“没多久了,等您出了月子,就不用天天喝了。”可以隔三差五喝一次。
 
    而敏秀却以为她是说可以不用再喝,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主仆两人心思各异。
 
    这会儿她也不想睡,靠坐在床上,拉着牙蓝说话,“十三这几日在忙什么,怎么不见他来?温雅今日怎的也没来?”儿子来的时候她让他走,生怕他太粘人会让别人闲话,如今儿子不怎么来,她又很担心,生怕出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儿。
 
    “阿哥这几日怕是没空来,皇上天天召见他,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儿。”牙蓝跟主子汇报,“不过我看着阿哥还是老样子,应该无甚大事。”
 
    听到这话,原本一脸担忧的章佳氏敏秀才算稍微放了心。她也是真的被吓到了,当年她刚刚伺寝,恰逢皇上烦心前朝大事,发落了一个宫女,第二日,她就在回宫的路上碰到了拉着她尸体的几个太监,那白布下流着血的腿,至今她都还记着呢。
 
    自那起,章佳氏敏秀对皇上就心存恐惧。
 
    牙蓝知道自家主子的心结,却不好多劝,只能安慰道:“娘娘也无需担心,阿哥深受皇上的喜欢,如今,除了太子,宫里怕就是十三阿哥最得宠了。”
 
    被她这样一提醒,敏秀迷迷糊糊的脑袋里头涌现出各位阿哥的情况,她认真审视了一下宫中各位阿哥的情况,发现牙蓝的话确实。
 
    太子自然不同,另说。
 
    大阿哥征战在外,不常回宫,与皇上没什么情分,三阿哥为人迂腐,喜好风月之事,不得皇上欢心。四阿哥好一些,但性子内敛沉稳,小小年纪已见其持重。五阿哥在太后身边,七阿哥因着腿疾而默默,八阿哥受母妃身份所累,九、十阿哥本身不出色,再加上他们的母族都满蒙大族,皇上不愿,也不能爱重。至于十二,只能说是个小透明。
 
    唯独十三阿哥胤祥,出了名是皇上的开心果。
 
    父子两人的相处方式旁人也模仿不来,十三阿哥从来都仅仅把皇上当成一个父亲的这种做派,倒是让皇上生出了许多怜惜,激发了他的慈父情怀。
 
    这几日临近除夕,皇上有意摆驾汤泉宫,在此之前,想将行宫修缮一番。那日他在御花园偶遇胤祥,两人说起了汤泉之事,皇上很是意外的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他竟不知,他的小十三竟然是个造林高手,说起园林建造头头是道。
 
    父子两人这几日也是忙着这件事,胤祥的所有知识来自上辈子看的闲书,东一句西一句,总是能正中皇上的下怀,让他感觉到什么叫心有灵犀。而且胤祥这样没有章法的叙述更是让皇上相信,他是真的天赋秉异。
 
    父子两人联合工部负责此事的人,一同在书房商讨,敲定了一个方案。已经连续三天吃住在养心殿的胤祥这会儿倒是想起自己的额娘来,也不留恋养心殿的好东西,拍拍屁股收拾东西回自己的寝殿。
 
    回长春宫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妹妹聊会儿,温雅这段时间憋屈得很。她与额娘从未分开过,额娘生了妹妹要坐月子,而哥哥胤祥又不在,每日形单影只地吃饭玩耍,温雅一个才四岁的孩子,自然是会哭闹的。后来乳母实在受不了,只能每日定时将她抱到敏秀的屋内,让她在偏殿那儿玩耍,才算是将人安抚下来。
 
    给妹妹带去一盒糕点,好好将人哄好,胤祥又马不停蹄赶向自家额娘的屋里。章佳氏敏秀如今恢复的不错,孩子也变了个样子,胤祥这会儿倒是能进寝殿了。
 
    母子两人好久未见,自然有聊不完的话。胤祥觉着自己啰嗦了许多许多,他上辈子是个惜字如金的人,现在倒好,变成了个话痨。
 
    汤泉行宫的改建他既然参与了,只怕年后去,他也能跟着去。到时候额娘怕是刚出月子,不能跟着去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将自己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包括去阿哥所要带的各种东西,以及要带过去的人。阿哥所在御花园边上,离长春宫挺远,每个阿哥大概就能分到三间屋子,若是院子比较小的,住的人就少一些。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太子一样,一个人占用一整个宫殿的。
 
    胤祥私下也了解过,他大约会跟十四一个院子。趁着皇上高兴地时候,他特意讨得了个旨意,让他自己挑选地方,为了自己日后的美好生活,他也真的是豁出去了。
 
    而在他搬离长春宫的同时,只怕温雅与二妹妹温媛都要从长春宫搬出去了。按照规矩,原本在孩子出生之后就会被抱到高位嫔妃处寄养,免得孩子跟母妃产生了身后的感情,日后有被母族支配的困扰。
 
    章佳氏敏秀从前位卑言轻,性子温润如玉,而胤祥当初又离不得她,所以才被强留在长春宫。可特例是不能一开再开的,不然,只怕会乱了宫中的规矩。四妃商议过后决定,在温媛满月之后,将两姐妹送到了宜妃处,由宜妃照看。
 
    宜妃住在翊坤宫,与长春宫不过是一个走廊的距离,章佳氏倒是不伤心。她早知有这一日,能跟儿子女儿在一块儿这么久,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而胤祥的搬去的北五所,位于御花园的另一侧,除夕这一日,胤祥特意带着罗让,去挑选院子。
 
    大大小小十几个院子都是为宫里头这些阿哥准备的,除了已经住进来的哥哥们,胤祥能挑选的并不多,最后,他还是定下了靠近绛雪轩的那一边,一个破旧的小院子。
 
    胤祥为这个只有三间房的小院子起了个名字:芷兰轩!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完了,此处应有掌声……!!!
 
    求一波收藏,求一波评论,
 
    给大家先送个么么叽,等会看看有空再随机送红包。
 
 第9章 汤泉行宫
 
    胤祥美滋滋的跟着他皇阿玛的銮驾来到汤泉行宫,还没等行李放好,就迈着小短腿,逛着行宫的花园。此处的风景独好,叫他都忍不住感慨,生于皇家,真的挺不错的。想想从小到大如此享受的种种,他估计自己前世真的是积福了。
 
    正值隆冬时节,新年刚过,外头火树银花不夜天,此处却满室清幽花香,虫鸣鸟啼,如人间天堂。
 
    “魏公公,皇阿玛在里面吗?”胤祥歪着小脑袋,站在皇上的寝宫外头,想进去跟他说说话。他有机会来这儿见识这一切,都是拜皇上所赐,当然要来谢恩。
 
    胤祥习惯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看待如今的一切,他从来没有觉着皇上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总是会想得更多些。大概所有皇子中最早就领悟到这一点的人就是胤祥了吧,所谓的道理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人决不能称为父亲,而是皇阿玛。皇字在前,也就决定了,他先是皇帝,然后才是阿玛。
 
    好在,胤祥自身很强大,他有上辈子对自己无私奉献的父母,这辈子还有额娘,也已经足够了。皇阿玛,他当然也敬重,但却不是信仰。
 
    如今来到这处处成景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让他想起了远在江南的黛玉来,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他认识的人里头能通过驿站往江南送东西的人大约就是他的皇阿玛了,这会儿借着谢恩的机会,恰好可以求一求,让皇阿玛给他捎一些东西送给黛玉。
 
    门口站着一排的宫女太监,静立着不说话,像木头桩子一样。看见胤祥走过来,纷纷行礼,动作标准如出一辙,别的人可能会觉着赏心悦目,但胤祥不喜欢这样的人,活得太麻木了。他更喜欢自己身边跟着的几个,憨厚可爱,质朴,但却不木讷。
 
    本来在门边候着的魏珠见是十三阿哥来了,赶忙迎了过来,“十三阿哥,您来的不巧,这会儿和嫔娘娘正在里头呢。”
 
    魏珠说的小声,几乎是靠在胤祥耳边。而早就认清了自家皇阿玛就是个花心大萝卜的胤祥只能在心里暗暗吐糟,面上一丝都不敢漏,他耸了耸肩膀,说道:“那就有劳公公替我禀报皇阿玛,就说我晚些过来。”说完,带着罗让就往外走。
 
    汤泉行宫占地颇广,此处地势不高,温润的气息从土里渗透而出。
 
    胤祥兴致勃勃地逛着,明显对地里头的东西更感兴趣。上辈子他读的就是农业专业,大学四年里,几乎年年都要抽时间去实验基地下地种田,观察记录,对植物的各种属性还算了解。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