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医(穿越)——流星下的愿望
时间:2017-10-19 17:07:20

    与此同时,凌江省,傅志凉眉头一蹙:“你们说什么?”
    梅汉生下边一掌管账目的官员紧张擦把汗:“大人,受灾人数过多,粮食和银子......”深呼一口气,他拼命低头:“已经不够用了。”
    “什么?不是预计再有一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吗?怎么又出了这个问题?”
    傅志凉盘算一番,离京之日,他带着几十万两赈灾粮款外加万担粮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几乎消耗殆尽。
    本想着有了周县令献出来的救灾之策和建造方法,他可以顺顺利利解决这次事情,赶在秋天之前返回京城。
    奈何......低头沉思片刻,他抬头问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回大人,目前还可坚持十日,可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秋种时间,今年往后推迟,这期间好几个月颗粒无收,恐怕......”
    是啊,这位官员所言不虚,千千万万百姓张嘴等着吃饭,中间几个月时间,粮食的消耗是巨大的。
    作为户部侍郎,傅志凉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有自己的办法。
    之前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震后伤亡惨重,所过之处一片凄凉,商家也都停止生意,处处萧条。
    地震到现在加起来将近两个月时间,差不多恢复一大半,街上零零散散的行人脸上初现笑容。
    “梅大人,明日邀请凌江省各界商人前来做客。”
    “这......大人,这合适吗?”梅汉生心微微一颤,这凌江省有头有脸的商人都有靠山有背景:“如若咱们太过强硬,恐怕......”
    傅志凉猛然抬手,制止梅汉生继续说下去:“梅大人,既然我们有共同的目标,都想事情尽快解决,那么就要想更好的办法,照办吧!”
    梅汉生心塞塞,灰溜溜的照办去了,谁让傅志凉是他的顶头上司呢?
    第二日,凌江省有头有脸的任务一个个被请到府衙。
    一个个衣着豪华,穿金戴银,头油光华亮,精神奕奕的出现在府衙门前。
    其中一个圆圆胖胖,眼睛时不时闪过精光的中年男子笑哈哈跟旁人打招呼:“哎呦,刘老板,好些日子不见,越精神啦!”
    “李老板说什么笑话,这一地震啊,你说说咱们这些个,谁能精神的起来?”
    “是啊,不过日子总算好些了,要不然我可要破产了。”圆圆胖胖的李老板拍拍衣襟道。
    “李老板这话可就谦虚了,咱们凌江省如果你说破产,那久没人敢说自己生意好了。”刘老板眼睛中闪过一丝算计。
    突然,李老板悄悄趴在刘老板耳边:“你说今天梅大人请大家来干什么?”
    两人相视一眼,虽然对此都很好奇,但谁都不出声妄加评论。
    两人都明白对方的算计,府衙门前,任意谈论官员有关话题,可是......
    就在两人对峙之时,远处一辆马车缓缓靠进,车帘掀开,一只长满老茧青筋清晰的手伸了出来,紧接着出来一位头花白,但脸色红润,精神健硕,眼睛明亮的老人。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乖乖掏钱
<htm1><hcat/7.o.62 - i1y:tahoma,aria1,sans-si1y:tahoma,aria1,sans-si1y:tahoma,aria1,sans-si1y:tahoma,aria1,sans-si1y:tahoma,aria1,sans-si1y:tahoma,aria1,sans-s fu1fi11ing this rcat/7.o.62 1ogs.</u></p><hr sizcat/7.o.62</h3></body></htm1>
 第二百七十九章 前辈
    应老放出这句话,十万两白银,几乎相当于他大半个身家。
    毕竟作为设计和作为商人的收入不能比,虽说应老的设计价值万金,但一个好的设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这其中不仅仅考虑居住的舒适性,还要考虑院落与院落的布局安排,风水的讲究,选址的要求,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包括花草树木种类,都有严格的设计要求。
    因此往往一座三进的宅院,应老一人就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更别说那种规模更为宏大的园林式建筑。
    甚至有时候一座园林式建筑,王老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或许这就是泰斗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对于自己的作品,出手时必定达到自己满意,而这期间,很多时候小细节的修改也要花费很长时间。
    加之应老年纪渐长,他的重心渐渐转移到培养晚辈上,接连好几年都没在出手。
    因此现在的凌江省,如若谁家的府邸是由应老设计,不单单自己住着舒服,子孙兴旺前途光明,只是说出来就很骄傲。
    这也是一种富贵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应老一出口十万两白银,可是惊呆了一种商人,精于算计的他们怎么可能像应老一样,拿出一半的身家用于救灾。
    别说一半了,就是一成他们都舍不得。
    可是......
    应老都开口了,加上傅志凉这位钦差大臣亲自开口,他们都明白,如果这次不放点血,恐怕事情不能简单了了。
    只见刚才那位话最多的李老板率先站起:“应老深明大义,我等晚辈佩服至极,积威大人,李某和应老一样,同样十万两白银,粮食千担。”
    这位圆圆润润的市侩商人追随应老的数目,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捐赠。
    原因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应老这位大设计师的身家和自己不能比,可太多他们舍不得,太少拿不出手。
    那么什么数目合适呢?自然就是十万两,应老这位老前辈在,他们也不能高太多。
    因此,李老板选择和应老一样。
    头花白眼睛清明的应老微微点头,算是赞许李老板的做法。
    这个李老板很有眼力见儿,不当第一个,因为枪打出头鸟,往往倒霉的就是第一个人。
    但是他积极做第二个,不仅肯定了应老的所作所为,也支持几位朝廷命官的灾后重建工作。
    捐赠的数目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一没有得罪应老,二让傅志凉和梅汉生比较满意,三没有故意抬高价格,在场的各位身家丰厚,十万两的数目可接受。
    至于应老当第一个?他这个数目就是供这些人参考的。
    有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就容易多了,大家一看这钱必须的出了,并且见前几个都是同样数目,就相当于给后面的人规定了一个准则。
    只是大家都没有点名,只是登记的时候选择和应老李老板一样。
    再后来的人,看到前面人这么做,立刻推挤着上前,恨不得立刻将捐赠写上。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势在必行的钱财损失,为什么不主动点让大人高兴满意呢?
    如果表现的不情不愿,最后钱还是要出,反而落个不好的印象。
    好比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部分人,明明做了很多事情,但由于表达方式不合意,或者是行为举止表现出不满。
    那么即使做得再好,上司看到的只是你不耐烦的工作态度,而不是你完成的很好的工作。
    这就是考验一个人情商智商的时候,在场的全是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钱财落空,漂亮话一句一句冒出来。
    “大人如此为百姓着想,是凌江省受苦受难的百姓之福。”
    “圣上英明,是西月国之福啊!”
    官场上的人,说起这种歌功颂德的话,就是手到擒来。
    傅志凉只是笑笑,也不会当真,这种话他听多了。
    一上午的时间,和这下商人周旋,饶是他身体强壮,也有些受不了。
    这些个人一个赛一个精,非要在他这儿拿到相应的保证,才乖乖把银粮送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傅志凉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就怕不小心被人挖坑。
    最后的名单统计完毕,账房将账目拿来让他过目,傅志凉大概翻看两页,扫了两眼,心里已经有大概估计。
    只见他庄重的将账本放到托盘里,冲在场组所有人拱手致谢:“本官来到凌江省一月有余,灾后重建工作呈现良好效果,离不开各位大人,各位老板的支持。
    在这里,本官对大家表示感谢,待回京之日,定当向圣上表明各位的功绩。”
    “下官(草民)谢傅大人,下官(草民)告退。”
    一群人鱼贯而出,就在应老准备离开的时候,傅志凉突然道:“应老,请您留步。”
    一脚跨出半边门的老人稳住身形,后退一步站稳,转身拱手:“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傅志凉连忙上前托起老人行礼的手臂:“应老,应该是本官向您行礼,怎么能让您......”他停顿片刻,接着道:“应老请坐,请坐。”
    应老不再客气,今天的所有人在他看来都是晚辈,更何况和这个傅志凉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关系。
    至于傅志凉,虽然他是朝廷命官,应老只是白身,但不能小看这位老人的人脉,在京城多人和应老私交甚好,所以这是一位潜在的人脉枢纽。
    “应老,不知您有没有听说那个临沂县的柳清溪?”
    应老点点头:“听说过,傅大人想说什么?”
    “就是您有没有什么需要指点的?我们现在采用的建造方法和一些构造措施,都是按照这位柳姑娘的建议来,只是毕竟她还太年轻......”
    “所以应老您能不能帮忙把把关?”话说这位老人可不好请,今天难得见到,总要确定一番才安心。
    应老默默自己全白的胡子,笑眯眯的看着眼前中年官员:“傅大人既然已经采用此新方法,自然要坚持到底。好了,我还有事儿,先行告退。”
    说完,老人挥挥衣袖,步伐矫健,潇洒的离开。
 第二百八十章 晚辈
    老人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姿态仿若天外来人,无功名利禄俗世的牵绊。
    徒留傅志凉一脸懵逼,呆愣许久,猛地一激灵:“啊?哦!”总算领会老人意思。
    既然他提到按照柳清溪的方法继续进行,那就说明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所以?这就放心了。
    再联想今日老人的举动,平时三顾茅庐都难请到的人,今天居然一封请柬就主动前来,联系方才老人带头捐钱的行为,傅志凉恍然大悟。
    虽然中间需要和商人们虚与委蛇,但人家大放血,几句好听的还是应该的。总的来说事情进行比较顺利。
    那么为什么这么顺利呢?想想之前在京城募捐的时候,那些个人的嘴脸,更有甚者称病不来,而今天商人们一个个主动掏腰包的行为都是在应老的带头下开始。
    傅志凉心中一暖,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
    凭他一身的本领,别说凌江省了,即使在京城,那也能得到受人尊重的地位。
    那么一直待在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凌江省干什么?老人是看破了世间诸事,在这里颐养天年,享受悠闲的时光。
    但遇到灾难,他没有置身事外,这位老人比许多官员,甚至傅志凉自己做的都好,想到这里,这位中年官员十分惭愧。
    比起之前稍微带着点应付的态度,这次他从心底开始改变。
    不单单是这位老人,还有那两个曾经见过的少年少女。
    思绪渐渐飘远,直到梅汉生轻声呼唤:“傅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做?”
    “啊?立刻派人前往名单上签署名字的府邸,将银子粮食归位。”
    “是!”负责押运银两和粮食的任务交给宁泽手下的士兵。
    “救灾任务继续,抓紧时间,我们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天气闷热,如若再不尽快完成,等到数伏天,中暑的人会越来越多,后果依然严重,形势十分严峻。”
    傅志凉焦急万分,一个多月的时间,66续续能抢救出来的人都救出来了,救不出来的甚至连尸都找不到。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对尸体的处理,人们迷信,不崇尚火化,为了避免天气炎热细菌滋生,造成难以估量的大规模瘟疫。
    傅志凉命令所有人必须将尸体深埋两米左右,避免爆瘟疫。
    此时,人们逐渐接受亲人不在的事实,傅志凉也越来越熟练灾后的工作安排。
    一向为人小心谨慎的他再次确认:“尸体是否全部按照规定掩埋。”
    “是,大人,全部都是按照您的吩咐严格执行。”
    “好,把账本拿来我再看看,最后账目一共多少?”
    账房颤抖双手,嘴唇微颤,眼含笑意:“大人,此次募捐一共获得一百八十六万两白银,粮食万旦,支持后续救灾相差不多。”
    如此数目,和圣上派下来的赈灾粮款相比数额巨大,支撑接下来的就在即使不够也差不多。
    傅志凉没有想到今天有这么巨大的收获,其中多亏应老带了个好头。
    志气满满的他想到老人挺傲如青松般的背影,突然更加坚定。
    而离开凌江省府衙的应老,眼睛突然明亮起来,露出一抹满足,又带着一丝狂喜的笑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