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重生)——吱吱
时间:2017-10-26 15:37:59

  这也是为什么慎哥儿和止哥儿常往宫里跑的缘故。
  止哥儿还怕李谦责怪,忙道:“世伯,是我吵着要来的。我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您家了!”
  他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撒娇的样子,李谦觉得很新鲜,遂笑着说了一声“好”,叮嘱了几句让慎哥儿照顾好止哥儿的话,就由丫鬟伺候着洗手更衣去了。
  等他收拾了好了,大家用了晚膳,又一起去看了给续哥儿和承哥儿准备的宅子,止哥儿突然问:“大妞什么时候回来?她不回来了吗?我前几天碰到怀慈哥,怀慈哥好像很苦恼的样子!”
  大妞回到甘州之后,就被康氏留在了身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放她走。又因康氏刚刚才生了个男孩子,大妞儿的身体又是刚刚好一些,他们不敢赶路,后来李骥被李谦调到了西安,康氏又过了一年才带着两个孩子随去了西安。
  “他们这两年都不会过来!”姜宪耐心地回答着止哥儿,“你骥世叔刚刚任了陕西都司都指挥使,他们以后会在西安定居,不过,再等两年大妞儿和她弟弟都大些了,就会来来京城窜门的。”
  止哥儿懂事地点了点头。
  他身边很多这样跟着父兄去任上的。
  一行人在院子里走着,阿吉神色有些怪异地走了进来。
  姜宪一看就知道有事,正巧闲着,也就没有避开李谦,道:“怎么了?”
  阿吉犹豫了片刻,这才拿出一张帖子,低声道:“是高家……说是从前的麟大奶奶病得不行了,想让冕大少爷过去见见麟大奶奶,帖子送到太原,老太爷说这是麟大爷的事,他管不了。让人把帖子送给到麟大爷那里,谁知道麟大爷不在家,现在的麟大奶奶抓着送贴子管事就是一阵哭天呛地的,说麟大爷不拿了钱回来养家,又说这是冕大爷事,她一个做人后娘的人,哪敢管结发夫妻的事。让管事去找冕大爷。送信的人好不容易去见着了冕大爷,冕大爷却不愿意去。
  “那送帖子的人以为冕大爷这是怕惹怒了老太爷,就辗转求到了这里。
  “想让王爷说句话,让冕大爷回去看原来的麟大奶奶最后一面!”
  那年高妙容被高家大太太送到自己娘家附近的家庙修行之后,就没有了音讯。冕哥儿倒是被李雪留在了身边亲自教养,李冕突然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仅开始好好读书,也跟着李雪开始学着的理家中的庶务。这两年李冕做得很不错,李雪倒渐渐能丢下手,由李冕去打理经营。
  李家的人听了都唏嘘不已。
  而李麟见儿子有人照顾,越发不上心了。把从前的宅子卖了,换了个小一点的宅子,娶了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为续弦。那小姑娘出嫁时不知道听说了什么,想着李家煊赫,李麟又是李长青的侄子、李谦的堂兄,家中肯定很好。待嫁过来摸清了底细,就开始三天两头地跟李麟吵架,偏偏李麟之前被这续弦哄着把家中的财务都交给了她,他想休妻也不能,出外经商又没有本钱,窝在那里和这续弦连生了两个儿子,更是脱不了身,把个李冕丢在了李雪那里不管。
  李冕事李雪就更孝顺了。
  他不愿意去看高妙容,也许与高妙容当初把他丢下不管有关系。
  李谦最不耐烦管李麟的事,听了那小厮的转述立刻道:“不见!老太爷都发话了,我们做儿子怎么能不听从呢?你们这些当差的也是,把这帖子拿进来做什么?一点眼力也没有!”
  那小厮灰溜溜地要走,却被姜宪叫住了,问那小厮:“前头的麟大奶奶得的是什么病你可知道?”
  “来的人没有说。”那小厮斟酌地道,“只是说这几年前头的麟大奶奶一直住在一个道观里,后来因为总是想跑,就被人看了起来,道观里来报信,高家的人才知道前头的麟大奶奶病得不行了……”
第1061章 去世
  也就是说,高家的人也没有时常去看高妙容!
  姜宪皱了皱眉。
  难怪高妙容病入膏肓高家的人才知道。
  不过,李谦说得有道理。这件事他们都不应该插手。
  姜宪点了点头,让那小厮走了。
  没几天,续哥儿和承哥儿来了。
  李驹亲自送了儿子过来。还带了很多礼物给慎哥儿,其中大部分是李长青赏赐的。
  姜宪看了直叹气,对慎哥儿道:“你祖父是真喜欢你。太原离京城也不远,抽了空,就回去看看你祖父去!”
  慎哥儿还记得小时候回老家李长青带着他骑马,溺爱地让他在李长青书房里钓小鱼的情景。他笑盈盈地点头,问起李驹祖父的生活起居。
  李驹非常的欣慰。
  李长青让续哥儿和承哥儿到京城来,就是怕他们一家子因为不常在一处,感情就变得淡漠了,如今几年没见,慎哥儿不仅和续哥儿、承哥儿一见如故,还知道问候远在太原的李长青,他怎能不欣慰。
  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的热闹。
  饭后,慎哥儿带着两个堂弟去看他们住的地方,李谦和李驹则去了外院的小书房喝茶聊天。
  “我之前写信问过爹了,说续哥儿和承哥儿都已跟着夫人读完了《三字经》,我看他们和王瓒家的止哥儿进度差不多,就跟吴先生说了一声,让他们两个和慎哥儿一起跟着吴先生读书,”李谦告诉李驹对两个侄儿的安排,“定北侯府也有子弟在那边读书,正好可以做个伴,还可以多认识几个人。”
  李驹恭敬地应“是”。
  李谦不由笑道:“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不必如此拘谨。我可没有爹那样爱说教。”
  话音落下,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李驹小的时候,李长青不怎么管他,可每次把他叫到书房里去,必定是教训他。有段时间,李谦天天看到李长青呵斥李驹,李驹就像刚才那样恭敬地听着。
  这默契的笑意让两人突然间就变得亲密起来。
  李驹说话也放松了下来,道:“我知道大哥是为我好,京城的情况我也不熟悉不了解,您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了。倒不是因为你是我大哥的缘故!”
  李谦听懂了,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好!以后他们兄弟上午跟着慎哥儿去上学,下午就跟着慎哥儿的师傅习武。我们家不管怎么说,到底是行伍出身,不能忘了根本。”
  而且他有种感觉。以后天下不会很太平。和真正的行伍之家相比,李家的男丁还是太少了。没办法上阵父子兵。
  他想着,沉默了片刻,斟酌地道:“阿驹,你有没有想过来帮我?”
  李驹大吃一惊。
  当初李长青把太原的庶务交给他,还那么早地就分了家,不就是怕自己死后他和李骥分薄了李谦的家产吗?
  按律,李长青在世若是没有分家,孩子是没有私产的,若是李长青没有留下遗嘱,家里的财产是人人都有份的。
  李谦也是突然想到的。
  天津卫那边还缺个主事的人。
  他手下多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不愿意让手下的这些大将去管造船。
  鞑子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按照从前的经验,他们两边又要再起大战。
  这次全是他自己备战,没有了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在旁边指手画脚的,他有信心庆格尔泰要是敢来,他就敢打得鞍子从此退后三千里,二十年不敢再进犯中原。
  他不想这个时候分出心来做别的事。
  可李驹听到李谦这么说,心中却忍不住疯狂地跳动起来。
  谁不是热血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
  他每每想到二哥李骥,就有点不甘心。
  李驹觉得,李骥未必就比他能干到哪里去,不过是当初跟着李谦走了,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要是当初跟着李谦走的人是他,如今封侯进爵的人说不定就是他了。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荡,满脸通红地道:“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愚笨就是!”
  至于父亲那里,李驹觉得只要抬出李谦,李长青就不会有二话。
  “你答应就行!”李谦笑着,把天津船坞的事告诉了李驹。
  不是带兵上战场,李驹有点失望,不过,能跟在李谦身边,他就有机会。他立刻就把心里的那一点点失望压了下去,笑道:“大哥,你就说让我怎么干好了,我全听你的。”
  李谦哭笑不得,道:“我若是要个提线木偶,要你做什么?当然是要你自己想一想怎么办好了!”
  李驹之前虽然也在福建住过,但那时候他还太小,压根就不记得了。
  在他的印象里他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怎么造船的。
  不过,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见过呢?
  各地巡抚统领几个州县,又有几个会打仗的呢?
  这么一想,李驹顿时信心满满,等到李谦说这是为了组建水师做准备,他更是两眼发光,连声应好,等到什么都答应了,才反应过来得先跟李长青说一声。
  李谦失笑,道:“这件事我去说,免得你被爹教训!”
  李驹涎着脸笑。
  兄弟俩的关系又亲密了几分。
  李长青知道后果然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李驹当不好这差事。
  他思来想后,决定让郭氏也跟过去,并对郭氏道:“我知道你是个胸怀锦绣的人,阿驹远远不如你。你去了以后,记得要辅佐阿驹,就像姜宪辅佐宗权一样。这个家才能长久。”
  郭氏非常的意外。
  李驹送儿子,居然把自己也给送走了。
  可她的孩子还小……带过去怕路上有个三长两短的,不带过去……她和姜宪一样,不敢把儿子给李长青养……想想他养过的李麟……
  她就觉得不是个好主意。
  可李长青已经这么说了,她这个做媳妇的也不能拒绝,只得先答应下来,再想办法让李驹拒绝,等到孩子大一点了,她再跟着李驹去天津。
  郭氏忙答应了,问起家里的庶务怎么办?
  李长青无奈地叹气,道:“只有我帮你们看着了!”
  郭氏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她刚刚派人给李驹送了封信,李雪就带着李冕登门了,说是高家让人带信给他们,高妙容病逝了,让李冕去奔丧。
  “不管那边是什么意思,也不管李麟是怎么打算的,”李雪满脸疲惫地对郭氏道,“这孩子却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受到什么伤害。你让阿驹给我挑几个得力的护卫,护送冕哥儿去奔丧——人是怎么去的,就得怎么回来!”
  她怕高家和李麟拿李冕做文章。
第1062章 后事
  李雪的话虽然没有说的十分明白,但郭氏已经猜到了她要护卫的用意,何况高妙容临死之前要求见李冕一面却被拒绝,若是高家有意计较,完全可以扣一顶“不孝”的帽子给李冕。郭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想到李麟像丢包袱似的把李冕丢给了李雪不管,李冕又长成了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一丝从前的嚣张跋扈,心中不免十分的唏嘘,安置好李雪和李冕就去见李长青。
  虽然生前不愿意和高家再有瓜葛,可死者为大,李长青立刻派了几个得力的护卫护着李冕去了高家。
  郭氏则安排了李雪住下,每日和何夫人说说闲话。
  李驹折了回来。
  郭氏在内院等了半天才等到他进门。
  她指使着小丫鬟们去重新打了水过来,一面亲自服侍李驹更衣,一面忍不住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可是公公有什么话跟你说?”
  李驹道:“娘让我去高家一趟,说是高氏病逝,大堂兄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高家的人心里不舒服。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让我去安抚安抚高家。”
  按理,李驹出了远门回来,应该先去给李长青请安,把出门遇到的事跟李长青说说。
  郭氏觉得高家有点不讲理。不过,高妙容去了,两家的关系只会更疏远,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她问起两个儿子。
  知道续哥儿和承哥儿很适应京里的环境,姜宪把兄弟俩安排住在了慎哥儿的院子旁边,还特意开了道角门,让续哥儿和承哥儿可以直接到慎哥儿的院子里去,而且兄弟俩很快就和止哥儿几个玩到了一块,李驹走的时候,续哥儿还有点舍不得,承哥儿的心却早就飞到别处去了,挥了挥手就毫不留恋地和慎哥儿一起骑马去了。
  郭氏不由笑着骂了一声“小兔崽子”。
  倒是李驹想的开,笑道:“他毕竟年纪小,大些就好了。大嫂和承恩公府的清惠乡君是一块儿在宫里长大的,情同姐妹,当年大妞儿在承恩公府住了那么多年,可以说是清惠乡君一手带大的,你就知道她脾气有多好了。近朱者赤。郡主肯定也会把续哥儿和承哥儿当亲生儿子似的看待的。你不用担心。”
  “我要是担心,就不把两个孩子送过去了。”郭氏面对李驹这马后炮式的解释,不由瞪了他一眼,这才问起去天津卫的事。
  李驹顿时喜上眉梢,悄声跟她说:“大哥说,他想建水军。”
  这样一来,李家的军力就更强了。
  谁都知道这是件好事。
  郭氏也为李谦高兴,两口子憧憬了半天去天津卫的事,这才去给何氏问安。
  何氏也听说了李谦想要李驹去给他帮忙的事,高兴的不得了,知道续哥儿和承哥儿很好之后,也悄悄地问起了去天津卫的事。
  李驹这次一回来就和李长青商量什么时候走,怎么个走法。好在是家里事没有了高妙容掺和,李长青又抬举郭氏,加之有三个孙子承欢膝下,何夫人这些年很少在外面走动,也就不怎么闹笑话了,李长青待她的态度和蔼了不少,她为人也跟着宽和起来。笑眯眯望着李驹的时候,神色非常的慈爱:“你看李骥,要不是当年跟着你大哥去了西北,哪能有今天?你大哥既然要你去,你无论如何也要去,别听你爹的。跟着你大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这才是真的。”
  “爹也没阻止我啊!”李驹听着哭笑不得,和何夫人说起去京城的所见所闻。
  何夫人听着很是向往,忍不住嘀咕:“我这么大年纪还没有去过京城呢?要是哪天能去趟京城就好了!”
  李驹两口子面面相觑。
  郭氏就朝着李驹挑了挑眉,言下之意是“看你做的好事”。
  李驹苦笑,只得道:“爹在家里总得有人照应,等哪天爹得了闲,让他老人家陪着您去。”
  何夫人撇嘴,道:“我指望着你爹,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说着,又露出喜气洋洋的笑脸,道,“我就指望着你在天津卫做好了,我去看你,顺道路过京城,去看看你大哥和大嫂。”
  “好啊!”李驹满脸是笑的应下。
  李雪这才上前和他们说了几句话。
  李冕回来了。
  何夫人忙让人领了他进来。
  他看见李驹一愣,上前行了礼问了好,就垂手恭立在一旁,那乖顺的模样不由得让李驹也在心里叹了口气,问起高妙容的葬礼来。
  李冕知道大家都不喜欢他的亲娘,话也就格外的短,只说一切都很好。由他外叔祖出面,单独买了块地葬了高妙容,他离开的时候她舅母反复地叮嘱他逢年过节的时候不要忘了给她娘上香,牌位则花了一点钱,供在了一家寺庙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