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重生)——吱吱
时间:2017-10-26 15:37:59

  看能不能从中找一个和赵玺私章相似的。
  谢元希被姜宪的手笔震呆了,他不由想起大行皇帝的遗诏。
  不会是郡主一手策划的吧?
第1124章 冰冷
  大热天的,谢元希硬生生地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好在阿吉翻了半天,终于翻出了一封盖了赵玺私印的信件,谢元希拿在手里大松了一口气。
  姜宪看他那样子,忍不住地笑,问他:“慎哥儿在王爷那里可还听话?”
  谢元希不免有几分感慨,把慎哥儿发现衣带诏上只有国玺没有私章的事告诉了姜宪。
  姜宪先是一愣,然后就笑得更厉害了,道:“外甥像舅!我大堂兄小的时候就和慎哥儿似的,说出来的话总是傻乎乎的,可仔细一想,却总是一语中的!他之所言都是些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之事,偏偏他自己还一点都不知道,继续说些傻话,太皇太后在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是天生会管事的人。”
  谢元希很是赞同太皇太后的话,颇为感慨地和姜宪说了半天慎哥儿:“……学什么都快,可能是安排给他的事太简单了,他不怎么用心,可若是认真起来,却比谁都做得好……喜欢悄悄地竖起耳朵来听别人的八卦,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太无聊了,他却对我说,得把谁和谁是什么关系弄清楚了,以后遇到事才知道应该和谁亲和谁疏……能理解王爷对他的用心,为人低调谦逊又谨慎,王爷身边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有甘肃那边来的将领见到了慎哥儿,欢喜得泪流满面,说临潼王府后继有人,他们以后也有了依仗,我看王爷把慎哥儿带在身边,倒是件好事……”
  姜宪听了笑得更厉害了,道:“他就是滑头!从前小的时候还像我似的脾气硬,走到哪里都斜着眼睛看人,这几年跟着王爷进进出出的,脾气倒更像王爷了一些。”
  那是当然。
  姜宪一生没有跟人低过头,没有求过人。喜欢的人就多说两句话,不喜欢的就直接不理睬。慎哥儿跟在她的身边,耳濡目染的,自然脾气硬,像个小霸王似的,谁都得听他的。李谦却不同。他待人处事更温和一些,又是个做实事的,若是他的态度和软能让事情更顺利,他宁愿态度温和,用最少的代价办成利益最大的事。慎哥儿跟在李谦的身边,见他敬佩的父亲都能低头行事,他对人自然也就恭谦起来。
  于慎哥儿来说,这样更容易笼络人心。
  李谦虽然宠着姜宪,关键的时候还是清醒的,知道把慎哥儿弄到他身边自己亲自教养,否则慎哥儿也不会这样让人放心了。不过,姜宪虽然出身显赫,却素来敬重李谦,在孩子面前也总是维护着李谦作为父亲的威严,这也是慎哥儿祟拜自己的父亲,愿意听自己父亲话的重要原因。
  谢元希胡思乱想了半天,姜宪让他和陆氏、淼淼碰个面之后再回去,他这才完全回过神来,道:“这件事有些急,我就不去看孩子和孩子她娘了,在郡主这里,我是放一百个心的。我还是直接赶回京城好了,王爷还等着这件事呢!”
  姜宪也没有勉强,只是叮嘱谢元希:“今年我会早几天回去,八月十五的时候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一旦和金陵开战,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谢元希显然也想到了。
  他笑着应是,匆匆离开了小汤山。
  姜宪直叹气。
  赵玺却是不知道这个八月十五该怎么过好。
  贵妃已经疯疯癫癫的没有几刻清醒的时候了,常常抱着个枕头问赵玺:“我们的孩儿好看吧?不过他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走?您说,要不要请个御医过来给他瞧瞧?”那语气,那表情,非常瘆人。可他还要耐着性子陪她说话。
  京城那边一直没有动静,他不知道自己用鲜血写的诏书有没有顺利地送到姜宪的手中?更不敢去猜测姜宪会不会为了李谦而和赵啸联手?甚至还有那个送东西的侍卫因为种种原因死在了半路上或因为事关重大撂挑子跑了的可能……不管是哪种情况,他都有可能会需要再利用贵妃一次,他还不能和贵妃翻脸……尽管如此,皇后刘氏还是让他生出些许的异样之感。
  往常他宠着贵妃,刘氏虽然没有表现出吃醋的样子,可他知道她心里有些不舒服,在贵妃这里呆几天就会去她那里呆几天。这一次为了衣带诏的事,他连续几天安慰着受到惊吓的贵妃,没有去刘氏那里,刘氏却只是派了个女官来问候了一下贵妃,之后就说要为贵妃和夭折的皇长子祈福,去了鸡笼寺。这眼看着要过中秋节了,刘氏不但没有及时回宫,还让内侍带信给他,说是她得了菩萨的指点,需要在寺庙里修行七七四十九天,中秋节就不回行宫了,在鸡笼寺后山的一个偏殿里悄悄修行,等到十月初一祭祀的时候再回行宫。
  那谁来主持中秋节的宫宴?
  赵玺大怒。
  把刘氏的信撕了,令内侍去催刘氏回宫。
  刘皇后躲在鸡笼寺里紧张的直喝茶。
  贵妃原来只是伤心过度,臆想着皇长子还活着,可赵玺派人去探望了贵妃几次,贵妃就疯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贵妃还给他生了皇长子,还正值青春少艾,赵玺都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更不要说是像她这样没有诞育过皇子还和权臣联手对抗他的皇后?
  刘氏不想回宫。
  她怕被赵玺害死在宫里,连个能救她的人都没有。
  刘氏慌称生病。
  刘母心疼女儿,急急赶过来探望刘皇后。
  刘皇后抱着母亲无声地流着眼泪,道:“我想在宫外修行!”
  等到赵玺疯够了,她这个皇后自然也就被人渐渐的忘记了。
  刘母却很为难,她偷偷地告诉刘皇后:“你爹告诉我,说是禁卫军出了纰漏,侯爷查了五、六天都没有结果……侯爷的意思,是,是让你快点回宫,有些事是内廷的事,要拜托你帮着问问……”
  话说到这里,刘母垂着眼帘,羞愧得都不敢看女儿的眼睛。
  刘皇后像吞了苦黄连似的。
  果然,这世上就没有白吃的饭。
  现在是需要她还的时候了。
  她慢慢地站了起来,走到窗棂前,望着窗外那两株百年的银杏树,心里凉飕飕的,最终还是答应了回宫。
  刘母歉意地望着女儿,低声道:“前些日子禁卫军里有个侍卫不见了。一开始禁卫军里的人还以为是这个人出了什么事,谁知道查来查去,都没有那人的行踪。这原本没什么,可那侍卫却是在贵妃娘娘发疯,跑出后宫之后不见的,又和高岭、杨俊的关系很好。金大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人有什么问题,侯爷无意间知道了却勃然大怒,把金大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第1125章 冷静
  刘皇后倒吸了一口冷气。
  要说这南边朝廷上下和赵啸的关系最好,现在莫属金海涛了。而且赵啸对金海涛非常的礼待,颇有视为左膀右臂的感觉。
  她忙问:“是私下喝斥还是当场喝斥?”
  刘母叹气,道:“听你父亲说,侯爷好像一时间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仅当众喝斥了金海涛,还把他身边一个跟着他从福建过来的武将提拔成了禁卫军中军指挥使。”
  禁卫军中军指挥使,是负责近身护卫皇上的。
  也就是说,靖海侯不仅扫了金海涛的面子,还毫无掩遮地表现出了对金海涛的不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不仅表现在对金海涛的忠诚上,还表现在金海涛的能力上。
  刘皇后不由幸祸乐灾地道:“那金海涛此时岂不是很不高兴?”
  刘母道:“何止是不高兴啊!听说金大人如今也称病在家,禁卫军的事暂时都由那些福建武将管着。你六婶婶不是和金夫人有些来往吗?你六婶婶前两天还听金夫人说,侯爷这是要卸磨杀驴。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回北边去。如今金家的长子已是宣府总兵,和临潼王私交甚笃,就是金家长子的婚事,都是嘉南郡主做的媒。
  “也不知道这金夫人是想让我们家传话呢,还是气狠了找你六婶婶吐吐糟,反正你祖父已经发了话,金夫人说的话就烂在了刘家,谁也不允许往外传。谁若是传了出去,就逐出刘家。”说完,刘母又有些不屑地道:“不过,什么事都有例外。你六婶婶这些日子看着顾朝得了势,整天就想着往顾家靠。只怕金夫人的话早就被你六婶婶传到顾朝的耳朵里去了。”
  刘母猜得不错,这话的确是通过顾夫人传到了顾朝的耳朵里。
  他一个人在书房里琢磨了良久,最后请了金华陈家的家主过来,悄声和他商量道:“听说左以明要致仕了,是真的吗?”
  陈家和左家是同乡,若左以明真的要致仕了,别人可能会不知道,但毗邻而居的陈家多多少少都能看出些端倪来。
  说起这件事,陈家的家主就不由皱眉头,道:“左以明肯定不会轻易致仕,除非是受皇上逼迫,可目前这种情况,皇上不仅不会逼迫他致仕,说不定还指望着他和靖海侯打擂台。我之前也想看看左以明到底是怎样打算的,一早就派人盯着左家了,可左家自左以明称病之后就闭门谢客,再也没有参与金华的诸事,一时间我也没弄清楚左家是怎么打算的。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回去之后应该去拜访一下左家。有时候亲自去看看比隔着道门猜测更能看出问题来。”
  顾朝缓缓地点头,叮嘱李家的家主:“飞鸟尽,良弓藏。当初赵啸没有人可用的时候怂恿着金海涛帮着他囚禁了皇上,谁知道金海涛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一朝得意,就要和赵啸分庭抗礼,赵啸当然容不得他。不管这个所谓的走失的侍卫是真是假,赵啸和金海涛之间肯定要崩。我寻思着,我们是不是能找点机会。毕竟杨俊已经死了,金海涛若是再退了下去,赵啸手中可用的人也不多了。左以明素来站在皇上那边,若是操作得当,完全可以让内阁全都变成我们的人,到时候我们就能和赵啸一较高低了。”
  泾阳书院可不仅仅是个传道解惑的地方。
  有时候,他们也可以成为左右朝政,名留青史的大人物。
  陈家家主立刻就明白了顾朝的意思,他笑道;“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我会说服左以明和我们合作的!”
  顾朝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啸却被气得快要疯了。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个叫樊攀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就这样不见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太清楚赵玺的性格了。
  为了保命,他连韩太后和皇长子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禁卫军的侍卫可不是从哪旮旯角里冒出来的,那是要查上三代的,怎么可能谁也不知道的就不见了!
  如果不是遇到什么事被杀人灭口了,就是……
  赵啸想到这个樊攀既与高岭有关系,也与杨俊有交情,心里就是一阵不安。
  千里之堤,崩于蚁穴。很多大人物、大事物,都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被毁了的。
  他必须把这个樊攀找出来!
  说不定他所努力的一切就会坏在这个叫樊攀的人手里。
  赵啸冷静下来,让人去请了金海涛过来说话。
  来回的人地告诉他,说金海涛生病了,不能起床,请他多多原谅,等病好了,金海涛会亲自来拜访赵啸的。
  赵啸这几年也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听金海涛这么说,他索性去了金府。
  金海涛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万一赵啸真的成了,他也就成了贰臣了。可若是因此而能配享太庙,那他也认了,怕就怕他上了贼船却什么也没有落着……金海涛就有点想不通了。
  小厮进来通禀的时候,他正陪着小孙子玩。听了禀告,他只好长吁短叹地回了内室装病。
  赵啸进门看见金海涛卧室临窗的炕几上摆着尊插了桂花的青花瓷花瓶,向他证实了金海涛在装病,他觉得金海涛这个人心胸狭窄,没有成事之量,心里先就轻贱了几分,见过礼之后他索性开门见山地道:“金大人可知道我为何发脾气?”
  金海涛愕然。
  赵啸压根没有想到让金海涛回答这个问题,瞥了金海涛一眼,淡淡地道:“想当年,人人都以为先帝没留下圣旨,就是辽王,也坐不住了,想要九州问鼎。就在大家都觉得辽王会得手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个嘉南郡主,而且还手持皇上的遗诏。
  “当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皇上是先帝的儿子,可是这件事的受益者。
  “如今皇上被囚在内宫,当着你我的面他像个鹌鹑,可谁又敢保证他就会这样老老实实地呆在内宫呢?谁又能保证他身边没有个像当年那么忠心的侍卫呢?”
  金海涛这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他不由得神色一凝,肃然地道:“可我亲自带人,仔细地搜查了良久,都没有发现那樊攀有什么问题?”
  赵啸冷笑道:“这就是他最大的破绽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别人提起樊攀的时候却无一例外对他赞赏有加,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第1126章 南征
  金海涛能走到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能被赵啸先选为合作的伙伴,见识、手段自然都不缺乏,之前没有想到,也是利益薰心,一时没有想到而已。此时赵啸这么一提醒,金海涛立刻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特别是当初姜宪杀辽王时的雷霆手段,甚至连当时的几个内阁辅臣们都吓着了,联手简王等王公勋贵一起,以立李谦为异姓郡王,辖制西北为代价,几乎是哄着捧着把姜宪送出了京城。
  赵玺是当年的受益者,他就算是不记得当年发生的事了,他身边也必定会有人提醒他。
  谁能担保他不会有样学样,写个什么勤王的诏书送到什么人手里去?
  金海涛额头冒出了冷汗,犹豫道:“皇上没这么傻吧?如今天下能出兵南下的,只有李谦了。李谦素来让人看不清楚——你说他野心勃勃吧,他又一直以来谨守着臣子的本份。你说他忠心耿耿吧,他又一直屯兵练将。万一诏书要是真的落到他手里了,谁敢担保李谦不会造反?”
  “可谁又敢担保李谦不会南下勤王?”赵啸不满地冷哼了一声,忍不住抱怨道,“皇上要是有点脑子,我们何止于会走到今天?”
  金海涛沉默了片刻。
  赵啸也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道:“我看我们当务之急是先把那个樊攀的下落找到,不然我这心里始终不放心。然后再通知我们在京城的人,想办法盯着李谦。李谦若是接到了诏书,不可能没有动静。”
  金海涛点头。
  可偏偏李谦那里就没有任何的异样。
  京城的中秋节,据说因为姜宪提前从小汤山避暑回来了,京城的一些商家为了讨姜宪的喜欢,联手举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灯会,李谦带着儿子,陪着姜宪出现朱雀大道上,还和一些黎民百姓一起猜了灯迷,赏了灯,弄得很多早年经历过战乱,如今在京城定居下来的妇孺跪在姜宪和李谦经过的路边祈求菩萨保佑李谦和姜宪长命百岁,顺风顺水,有些还要出钱给两人建生祠。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朝正在和赵啸商量着今年朝廷官员调任的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