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国货群(穿越)——舟舟沐
时间:2017-11-06 15:57:26

    唐兰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我认识人能销货,丝绸你们卖吗?”
    “你能销货?”二虎子满脸不可置信。
    大娘小声和唐兰说:“这位女同志,换完大米咱们就走吧,你别吹牛皮了。”
    “我没吹牛皮,我真想买。”唐兰也压低了音量。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童叟无欺,因为是低价销货,丝绸的价格还不足百货商场的五分之一。
    丝绸厂的名字叫金牛丝绸厂,用的是村名。
    金牛丝绸厂就开在了金牛村,厂址选的是离村里较远无人居住的空地,二虎子带唐兰过去看,大娘往后躲:“我还得回家做饭呢。”
    唐兰趁着别人不注意把一斤粮票塞给她:“麻烦大娘了,我自己去就行。”
    张家三四个人一起陪着唐兰去丝绸厂,唐兰所有的钱都放在红包余额里,刚才她借着上厕所的由头,已经全部取了出来,也不知道这些钱能买多少丝绸。
    大米暂时先放在了张家,等走之前再取。
    丝绸厂规模不大,厂房的工人都是十里八村的村民,二虎子把唐兰介绍给爸妈和大哥认识,得知唐兰的意图,张爸疑惑的问:“你真买?这些布料都是瑕疵货,有的染布不均,有的好几处破了洞。”
    “嗯,我打算买一些,问问每种丝绸的价格。”
    丝绸的讲究很多,真丝布料相对贵一些,这里都是加工好的成品布料,张家有手艺,县里的政府也扶持他们家的工厂,毕竟本县第一家民办工厂,被提起也是政绩。
    天色越来越暗,唐兰如果回招待所太晚其他人会担心的,她重点选了花色,绸面带花类图案的比较多,颜色很艳丽,穿了多年沉闷颜色衣服的姑娘们,现在最愿意买亮色服装。
    唐兰把手里的钱全花完,又往下压了压价格,买到了不少丝绸面料。
    有瑕疵的布料客户不愿意买,想销售出去比较难,倒货的也望而却步,人家倒手是想赚钱,万一没人买砸到手里咋办?
    张家当家的是大虎子:“你是范大娘的亲戚,我们也不能坑骗你,如果这次卖的好,下次再来。”
    对于一个厂子来说,唐兰这点钱只是小买卖,可买卖有小挣钱可没有,说不准下次唐兰九给他们介绍一笔大生意呢,唐兰管张家要了发电报的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张家的二虎子推着推车,车上放着布料和大米,一口气把唐兰送到了城里,他嘱咐说:“天黑了不太平,你早点回去,可别再外面逗留。”
    唐兰由衷的说:“多谢了,还帮我送过来。”
    “应该的应该的。”
    二虎子推着推车往家走,街上没什么人,唐兰走到墙角,把布料和大米通通放进红包的余额。
    回招待所的路上唐兰很激动,无锡的丝绸价格实在太便宜了!
    大概是历史的原因,这一带的丝绸业都很兴盛,在产量很高的同时,价格也就降了下来,比如唐兰白天去百货商场,她注意到里面的丝绸围巾,质量要比她们市里百货商场的好,价格便宜四分之一。各地的物价各有不同,而这份差价,使得唐兰欣喜不已。
    这些丝绸虽然是残次品,但残的程度不高,唐兰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或许在丝绸业繁盛的江南地区卖不上价格,但在北方,唐兰很有信心。
    唐兰把这些丝绸拿回去卖,至少能赚到五六倍的成本,唐兰雀跃的想跳起来,仿佛看见了万元户的称号在向自己招手。
    唐兰回招待所已经很晚了,杨琴和吕大姐还没睡,一屋的人来自天南海北,此刻正在热闹的聊天。
    吕大姐不悦的问:“唐兰哪,你咋才回来?我们几个都怕你丢了。”
    唐兰自知理亏,连忙说:“在外面转悠不小心就天黑了,我又找了找路,所以……对了,今天顺利吗?”
    提到这个吕大姐满脸欢愉:“我出来这么多回,这次是最顺利的,客户之前是资金周转不灵,这个月初手头刚宽裕,把咱们厂子的账给忘了,这不我们一去要,就讨回来了?”
    唐兰没再多问,屋里人员混杂,万一透露出身上带着巨款不安全,杨琴猜到了唐兰的顾虑:“唐兰你放心,我们去邮局汇了款,那么多钱,可是不敢贴身带着。”
    唐兰长舒一口气,万一中间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几个谁也赔偿不起,这次一共讨回来了一千六百七十九块二毛五,此行的任务完成了,吕大姐宣布明天回去。
    杨琴遗憾的说:“这么快啊?我还没来得及逛呢。”
    吕大姐说:“这个不怕,咱们下午的火车,上午出去逛。”
    杨琴一下子坐起来:“太好了,我特地跟我堂哥换了全国的布票,想买两身衣服,听说无锡的焖肉面好吃,明天早上去吃面,咱们一起去?”
    唐兰说道:“吃面一起去吧,不过百货商场我就不逛了,没什么可买的。”
    第二天一大早,四个人去了天成巷的一家面馆,门外排队等着吃头汤面,早晨很冷,有人搓手跺脚来驱寒。
    焖肉面一碗九毛五搭五两粮票,素浇头最便宜三分钱,荤浇头最便宜六分钱,自己随意搭配。四个人围着桌子,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里面的大肉很实在,吃上一块唇齿留香,杨琴满足的说:“可真好吃。”
    吕大姐忍不住说:“这也就是偶尔吃一回,要是天天吃,日子还咋过?没几天就吃穷了。”
    杨琴吸溜了一口面汤:“我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吃几次也不怕。”
    吃完饭唐兰回了招待所,昨天奔走了一天,早晨起的太早,她打算回去补补觉,杨琴表兄妹还有吕大姐挎着包去了百货大楼。
    唐兰是被她们的说话声吵醒的,杨琴喊她:“唐兰,快点醒醒,咱们要去坐火车了。”
    回程没买到坐票,唐兰在车厢里站了一路,轰轰隆隆的火车满载着乘客,奔向了远方。
    作者有话要说:  迟迟来的第二更~~
    我没去过无锡,五月去苏州玩,发现苏式汤面好好吃,每天都吃也没吃够……饿了23333
 第45章 统购统销
    唐兰回到家锁上大门, 把红包里的丝绸取了出来堆到炕上, 每一匹唐兰都仔细的检查,并且贴上了瑕疵原因的小纸条,做完这些后, 唐兰满头大汗。
    这些丝绸当成布去卖是最下乘的卖法, 价格不能提太高,唐兰琢磨了一下,她带着一匹布去了新正裁缝铺,郑师傅擅长处理丝绸的料子,唐兰打算问问他的主意。
    当郑师傅手慢慢摸上布料时, 忍不住点头:“这料子不是咱们本地的吧?”
    唐兰据实回答:“我出差从无锡买回来的。”
    “南方是丝绸之乡,那里的料子好啊,好啊。”郑师傅连说了两个好。
    唐兰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她问道:“我也不瞒您,我这次去买了一批丝绸回来,不过都像手里的这匹似的, 全是瑕疵品, 我打算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卖出去, 料子太多,制成衣服的话一来是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来限于尺码不容易卖,我想的是裁成围巾卖,您看行吗?”
    郑师傅点点头:“看来你都想好了,围巾裁剪之后锁锁边就能卖, 更容易加工。”
    唐兰笑眯眯的望着郑师傅:“我一窍不通,全靠郑师傅了,每一匹我给您双倍的加工费,您看能不能帮帮忙?”
    郑师傅的笑声爽朗:“你来之前就把我算到里面去了吧?成!有钱不赚是傻子,反正最近我铺子活也不多,哎,现在成衣多,款式新,来裁缝铺做衣裳的人越来越少了。”
    唐兰忍不住说:“郑师傅我说句话您别不爱听,几年就一个流行,咱们都得与时俱进,您铺子里的款式也该更新换代了。”
    郑师傅摆摆手:“我老啦,追不上年轻人的潮流,这条街新开了一家裁缝铺,老板是什么服装学院毕业的学生,听说衣服样式不比百货商场的差,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我这里的熟客,被吸引过去不少。”
    郑师傅这段日子在发愁,他的裁缝铺开了十几年了,最鼎盛的时候周边的农民也来找他做衣裳,可时移世易,现在裁缝铺都快支持不下去了,他一大把年纪,除了剪裁制衣,其他的手艺也没有……
    郑师傅大概是伤感了,和唐兰吐了很久的苦水,唐兰心思一动,郑师傅的手艺正是她所缺少的,至于衣服的样式,她虽然不懂,可是新华书店送了她很多书呀,里面全是□□十年代流行的款式,有的现在还没出现呢,有了那几本宝书,创新还真难不倒她。
    郑师傅手很巧,丝绸瑕疵的地方他剪裁的时候要么错开要么做了补救,一匹布几乎没什么浪费的地方。
    丝绸拉绒长围巾是最简单的款式,郑师傅还做了流苏,简洁里带着特别,灰底紫花的薄丝很适合春秋用,长度不宜过长,不然会显得很臃肿累赘。
    唐兰翻出了书里关于围巾样式的部分,她没敢把书拿给郑师傅,唐兰把款式画在纸上,她的画工不忍直视,幸好郑师傅能领会其中的“精髓”。
    虽然围巾做起来简单,但量大也费时间,郑师傅一直没闲着,唐兰先让他做了两匹布的围巾,唐兰打算先出去卖卖看看反响,趁着料子都没动,万一有什么变动也来得及。
    百货商场的成品围脖主要是上海制造的光荣牌,价格低廉受欢迎,至于丝绸围巾,一般都是单独摆放的,丝绸产品价格普遍贵一些,围巾的话大多数都在八元以上。
    从这时候的物价看,一个月工资就算是五十元,八块钱一条的围巾,占工资的六分之一了,不是一般的家庭消费起的。当然也有质量差的涤纶仿真丝绸,质量糙一点一两块就能买一条。
    唐兰没打算走低价路线,她买来的都是质量好的丝绸,虽说料子有瑕疵,可制成围巾之后完全没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手里能支配的余钱更多了,姑娘们爱臭美,不用布票的围巾,想必贵一点也有市场。
    初期唐兰只能用走街串巷的兜售方式,等后面慢慢上了正轨,唐兰打算租个门面开个服装店。
    开店不用牌照,只需要去市管会开证明,这会儿的是市管会,就是后来工商局的前身,当然一切还都是后话,唐兰首先要把这批围巾销出去,有了本金才有开店的底气。
    唐兰对目标群体也做了研究,农村不去,村民们对于穿的讲究不如城里人,唐兰主要围绕着城里的各个单位转悠,有铁饭碗的女同志条件相对不会太差,再者女人都有攀比的心理,买了一条好围巾,总会想和同性炫耀一下。
    谢天谢地!唐兰当初找工作时把城里的各个国企都摸了个遍,唐兰先后去了电力局、烟草局和邮局,这几个地方都在同一条街上,串着方便。
    唐兰选了早上上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人比较分散不会太引人注意,唐兰拦住一个穿着绣花短衫的姑娘,唐兰暗忖,她身上这件上衣可不便宜,看起来像是外贸货。
    对方显然很戒备:“你认识我吗?找我干啥?”
    唐兰谈起了她的绣花短衫:“这位女同志,我大老远就看见你的短衫了,这是从百货商场买的吗?可真漂亮!”
    对方得意的笑笑,眼里的提防褪去了不少:“你很有眼光,这是我舅舅从国外给我寄过来的。”
    唐兰佯装惊讶:“国外呀!怪不得这么与众不同。”
    唐兰乘胜追击,她把装着围巾的旅行包挪到胸前,笑吟吟的说道:“一看您就识货,我这有丝绸的围巾,可是上好的料子,就是价格贵,一般人买不起。”唐兰故意把买不起三个字挑高了音量。
    对方哼了一声:“我买衣服从来没心疼过钱,只要喜欢就买,感情你拦住我是想卖东西?”她眼里闪出一丝不耐烦。
    唐兰装作没看见:“要是围巾不好你也瞧不上,我这都是无锡的丝绸围巾。”
    “不是本地的呀?”对方有了兴趣。
    唐兰拿出真丝纤维的印花围巾,对方果然看上了眼:“需要布票吗?”
    “要是要布票大家都去百货商场了,我这就是赚个辛苦钱,不要布票。”
    “也是这个理儿,这条红牡丹花的多少钱?”
    “十块钱。
    对方咂舌:“这么贵?”
    唐兰把围巾递了过去:“您摸摸料子,一分钱一分货。”
    烟草局门口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对方咬咬牙:“九块五钱我就买一条。”
    “行!下次好了您再买。”
    唐兰卖出了第一条围巾,对方美滋滋的围着进了大门,唐兰的定价并不低,一早上她只卖出了四条,除了真的不缺钱的小单身,大部分人舍不得花这么多钱。
    赶上周末,唐兰把从无锡买来的布鞋送给了两家老人,于奶奶摸着布鞋,幽幽的说道:“山羊牌的布鞋呀!好些年没穿过了。”
    许爷爷换上新鞋走了两圈:“可不是吗?这牌子的鞋穿着舒服,唐兰哪,真是谢谢你了。”
    “许爷爷太客气了,你们二老没少帮我,买双鞋也是应该的。”
    于奶奶问:“安安啥时候回来?好久没见怪想她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