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秀一想,自己一家还都没去看过呢,好歹也是那边的地主,是应该亲自去看一眼。
颜庆江不愿去,他如今就算着日子,生怕错过了九娘来作坊运货的见面机会。
玉秀也不勉强他,刚好小叔留家里,还能帮洪伯处理些事情。
颜庆江和别人比起来,脑子还是慢,可只要让他慢慢学,他还是能学会的。
玉淑和玉梁想要出门走走,小孩子,对于出门总是喜欢的。
玉秀就让玉栋去问问颜锦鹏是否愿意。
颜锦鹏一听这安排,真是喜出望外,韩氏在边上听后也是高兴又羞愧。
“二堂哥,你们住那儿后,阿林可以在那边找私塾读书。”玉栋又提了一句。
颜锦鹏只点头答应,什么话都说不出。他没想到,玉栋兄妹几个竟然不计他爹的前嫌,还愿意给他们谋划生计。
韩氏大哥因为韩家村毁了后,也不想再留在这伤心地,听说这事后,来求了玉栋,索性跟着妹妹一家走。
玉栋雇了四辆马车,一辆自己兄妹几个坐,另外两辆拉了颜锦鹏一家的人和东西。
玉秀亲眼看后,发现这处地方田地贫瘠,可地理位置极佳。
难怪前世沈莛会买下这里。
当时沈莛不知道这山中有玉矿,应该是看中了这处位于交通要道,往西边就是进入蜀中的水道兰江,有个兰江码头运货。而靠码头不远,就是汇通南北的官道。
这一大片田地都被本地大户占据,田地贫瘠庄稼出产不高,料来佃户不多。玉秀想,若是在这附近盖处客栈,应该生意不错,就不知这附近田地都是哪家的。
她嘱咐颜锦鹏留心打听,从砚山脚下到官道处,这一片若还有田地要卖的,都可买下来。
手里有钱,玉秀胆子也大了,加上这一年和各色掌柜商贩打交道,眼光也更好。
若不是挂念京里来人的事,玉秀恨不得在这住个十天半月,将这处地方好好整治一下。
她给颜锦鹏拿了五百两银子,让他们先找工匠盖田庄,田地若有愿意租佃的可便宜些租出去,只是租期不可太长,最多两年。
颜锦鹏见玉秀出手就将五百两银子交给自己处置,拿银子的手都感觉发烫。他也不问为何,只用心一一记下这些话,反正他想不明白,玉秀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好了。
玉栋又拿了自己的名帖,带着玉梁到本地的知县处投贴拜会。建昌县秀才,颜家作坊的皇商身份,大儒唐赫章的关门弟子,这几样身份掺杂,让本处知县也不敢怠慢颜家兄弟俩。
有了知县的照应,颜锦鹏在此行事就更便宜了。
玉秀接触下来,发现韩氏大哥做事灵活有眼色,比起颜锦鹏来,倒是更适合管事。
韩氏大哥这两日看下来,觉得玉栋兄妹俩做事有成算,又有靠山,也有心想要依附。两边都有意,一拍即合,说定了韩氏大哥留在这帮颜锦鹏打理。
砚山这边田地山头的租息,抽出两成,一成给颜锦鹏一家,一成给韩氏大哥这边。
在这里盘桓两天后,一行四人回到东屏村。
这时,洪伯买的奴仆也买到了,一共是两房下人,外加三个干粗活的。
一家的男人叫山青,是一家告老还乡的人家家里转卖出来的。山青精于伺候花草,他媳妇能做一手好饭菜,一个儿子今年十二岁。
还有一房是邻县一商人,因生意败了,只好遣散家中奴仆。这家的男人叫富贵,一直跟着商人出门,也懂些帐头的事。他媳妇是做内院浆洗的,一个女儿十三岁,原本就是姑娘身边伺候的人,一个儿子十一岁,原本也是做长随。
这十个人洪伯精挑细选出来的,玉秀看了一下,果然都不错,看着就挺老实本分的。
山青的儿子改名叫阿胜,就跟着玉栋做长随,富贵的儿子改名叫随砚,就跟着玉梁。
富贵的女儿玉秀嫌年纪稍大了些,先用两年,以后再换吧。她和玉淑商量,改名叫双喜,主要是伺候玉淑,平时帮着在内院做些针线或灶上的事。
“你们都是有过主家的,规矩我就不多说了。我今日只说一条,我们家的规矩,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若犯了错,怎么来的,我们就怎么卖出去。”玉秀看着这几人,面色平静地说了几句。
这十个人却不敢有轻忽之意。他们在前主人家里,当然听过整治人的手段。这大娘子看着好看,说的话,听着有些渗人。
“以后这家里,外院之事先问洪伯,内院之事问我和二娘子。”玉秀指指洪伯和玉淑。
“是,小的明白了。”山青和富贵不敢怠慢,大声答应了。
有了这十个人,洪伯就省力多了,家里全心开始准备应付京中来人。
玉秀将家中前院的客厅重新布置,采买了花瓶等物摆设,以此来做会客只用。
前院本就有客房,如今也只略作布置就可做下榻之处。
其实这也只是以备万一,玉秀估摸着,京中来的大人应该会住到武知县安排的下榻之所。
接待的人,玉栋自然是作为主家出面的,洪伯带着富贵跟着,有什么事也可照应。
郑氏和九娘守在作坊,如果来人想看看作坊,也可照应。
和刚到颜家时不同,现在的郑氏脸上没有愁苦之色,荣光焕发。她来到作坊后,干活勤快心思也灵巧,还翻医书钻研出了几种脂粉配方。
作坊里的人如何干活她也留心,做事也公道,打理得不错。
她婆家人知道她日子好过后,还曾找上门来,玉秀吩咐几个护院直接给打了出去。
郑氏踏实,九娘灵活,有什么状况也可应对。
为防万一,他们又向沈莛借了钱掌柜过来。
以后家里的铺子会用女子当掌柜,但玉秀没打算让人以为自家全是女人抛头露面。
万一来的大人是个假道学看不起女人的,也没必要硬顶着,就请钱掌柜帮着斡旋就是。
他们是打算做生意的,没打算惊世骇俗,更不想引起世人口诛笔伐。
可惜,玉秀安排的再细致,还是挡不住世事难料。
☆、229章 李承恩的试探
五日后,京中派下的大人来了。
让玉秀大为意外,来的人,居然是户部主事金元宗,前世,自己离开云水楼后,就是被人送给金元宗的。那时,他是户部尚书的身份来江南,明州府的官员巴结他,将自己买了送给他。
现在,他还只是一个户部主事,不知道是不是会如前世一样,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
而更让玉秀意外的是,李承恩竟然也来了。
堂堂靖王府二公子,已经被靖王上表请封为世子的李承恩,居然会陪着一个户部主事过来?
这让她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
她让人将李承恩来了云昌镇的消息送到王府田庄,李承允若有什么安排也好早做应对。自己带着众人又将家中重新布置了一下
武知县一早就赶到东屏村,看颜家布置得体,没什么要改的,就跟玉栋耳提面命说明来的人是谁,要如何应对等事。
玉秀对金元宗并不担心,这人油滑得很。除非利害相关,不会轻易得罪人。
到了这日中午,浩浩荡荡一队人来到东屏村,武知县和玉栋早早就在村口的石桥头迎接了。村中的村民们早就告诫过今日不可随意到河堤路这一带走动。有想看热闹的,都站在村庙那边远远观看。
金元宗当然不会和李承恩抢先,恭敬地请二公子先行。
李承恩与武知县说,“本公子在明州听说颜家兄妹之事,说来他们和我们王府还有点渊源。”又转头对玉栋说,“去年你们在明州时,本公子恰好不在,听家母说你们治好了我大哥的病……”
“大公子吉人天相,在下兄妹几个不敢居功。我们能顺利回乡,还多亏了王妃派人护送。要不是王妃怜贫惜弱,哪有我们兄妹的今日。我们能有如今,都要多谢王妃,只是一直没机会再去明州,只好在家中想起时磕头为王妃祝祷。”玉秀知道李承恩来后,就跟玉栋商量过应对之事,所以,玉栋一听李承恩的话,回得很麻溜。
李承恩看他长相忠厚,说的话不似作伪,倒是满意,“也是你们的造化,家母一直教导我们仁善之心……”
“王妃仁善之名,下官在京中都有所耳闻。说起明州的诰命们,听说宫中贵人们都说王妃实是第一人。”金元宗立马凑趣地说道。
他这话要传出去,绝对一个错处都没有。江南是靖王的封地,那在明州的诰命里,靖王妃刘氏当然是第一人。
可李承恩听了,以为他的意思是夸奖刘氏是明州仁善第一人,也就很顺耳。
武知县自然也凑趣夸了一对刘氏的仁德善行。
一行人说着进了颜家大门,玉栋请李承恩坐了上座,次座请金元宗坐了,然后是武知县。他自己坐在主座相陪,玉梁跟在玉栋边上坐下。
李承恩和金元宗趁着坐下的时候,趁机仔细打量了对面颜家兄弟。这兄弟俩年纪也太小了,大的那个勉强称为少年,小的那个还是总角稚龄。颜玉栋浓眉大眼,面容看着敦厚。颜玉梁白白胖胖,粉团似的像年画上的娃娃,一双眼睛清亮,好奇地看着对面那行人,显得很可爱。
“听说你还有两个妹妹?”李承恩想起刘氏提起的颜玉秀,顺口问道。
“是,有两个妹妹,因为妹妹们年纪大了,就没让她们出来拜见……”玉栋含糊应了一句,刚好富贵端了茶上来,“这茶也是我们自家做的,二公子,金大人请尝尝看。”
金元宗目光瞬了瞬,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说了颜家娘子的美名,还想见见是如何美貌呢。
李承恩听玉栋一口回绝了,看着倒也不恼,端起面前的茶碗抿了一口,“这是如今盛行的仕林茶?”
自从五味茶楼打响牌子后,文人雅客以喝两宜茶为风雅之事,尤其是唐赫章等大儒也推崇后,文士们更是争相追捧。如今很多人都将两宜茶称为仕林茶。
“禀二公子,学生不喝茶,倒是不知道茶楼里这茶叫什么。我们卖给茶楼时,是说这茶叫两宜茶。”玉栋有些木愣地说。
李承恩看他完全没明白自己问的什么,笑了一声,点头说,“原来这茶叫两宜茶啊。”
他原本是不想来的,可刘氏说颜家竟然凭着一味茶被文人学子熟知。李承允又和颜家兄妹交好,若是让李承允借着颜家这点影响力,在文人中得了声名,对他可不利。
再说,靖王请封世子的折子上京后,一直听到消息说武帝准了,可册封的圣旨却迟迟未到。世子之位未落入囊中,他就一日不能掉以轻心。
明州府里,连如意那个贱婢生的贱种都敢跟自己争夺了,李承允虽然废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金元宗这次来,到颜家采买只是顺便,据说还肩负着探查江南粮仓的差事。户部尚书已经年迈了,金元宗一个主事之位,能越过侍郎做了钦差,可不容小觑。
李承恩就借着探望兄长的名义,陪着金元宗来了。
刚才他试探地提起仕林茶,若颜玉栋对此有自得之色,他就得警惕颜家会不会以此做进身之阶。可玉栋一副茫然无知,显然根本不知自家的两宜茶还有别名,他就放心些了。
玉栋是真不知道这名字。家里的生意他只负责在外露个脸,其他的都是玉秀在管。玉秀跟他说的他知道,不说的他压根就不知道。玉栋自己又不太喝茶,也不会到五味茶楼去,当然不会知道仕林茶这种别名。
玉秀知道自家哥哥性子不会作伪,人又正直良善,有些事就不跟他多说。
就这样,兄妹两人误打误撞,倒是逃过了李承恩的一次试探。
李承恩跳过这话题后,跟金元宗谈起云昌镇这边的风土人情。
金元宗对这位靖王府的准世子也有心结交,武知县跟着附和几句,厅中的气氛就热络起来。
洪伯趁机进来说酒菜都准备好了,玉栋连忙请几人入席。觥筹交错,虽然无歌舞助兴,可金元宗和武知县的刻意奉承,对李承恩来说就是最好的下酒菜,很快,李承恩喝得有点多了。
☆、230章 调戏不成
李承恩的本性是飞扬跋扈又残暴好色的。可这么多年来,他在外一向是谦和之态。
玉秀在后院,打发随砚在厅后听着他们的话,随时传话进来。从李承恩提起自己时,她一颗心就吊了起来。
她倒不是怕李承恩见色起意,自己今年才十一岁,再好看到底年纪尚幼,前世好像没听说李承恩喜欢亵玩幼女。
只是,李承恩会知道自己,要么是刘氏提起,要么是派人打听,不管哪种原因,都不是什么好事。
“二娘子,大娘子在吗?作坊那边全安排好了,那些大人们随时都可过去看。”玉秀还未来得及深思,九娘的声音传来。
玉淑正带着双喜在院子里,听到九娘这话,探头到房里,“姐,九娘来了。”
玉秀走出房门,听九娘说作坊那边货物都摆放好了,随时都可过去查看。她看看天色,这时日已略微西斜,想来前院的酒该喝得差不多了。
知道来的是金元宗和李承恩后,她特意选了两人喜欢的酒菜,料来吃食上不会有什么不满。
“你到前院去找富贵,让他跟大郎君说一声,就说作坊那边都准备好了。金大人若提起,就请他们过去看看。若是没人提起,就不要提了。”
九娘答应一声,穿过二门往前院厅堂走去。
厅堂中,李承恩觉得酒菜都挺合胃口,金元宗和武知县又凑趣,不由多喝了几杯。他略微觉得有些头晕,扶着桌沿站起,“我要……出去散散酒。”
他的随从想跟着,李承恩摆摆手,“不用跟着,呃,这里能有什么事儿。”
“就是就是,二公子只管走走,说不定,还遇上个花仙娇娘呢。”武知县也略有些喝多了,哈哈笑着说。
金元宗也会意地一笑。
李承恩指着他哈哈一笑,“那我可得去见见,哪里有花啊?”
“我们家只种了月季、石榴,就在屋后。”玉栋和玉梁都未和这种人打过交道,压根不知道这三人在笑什么。听到李承恩这话,玉梁脆声答道。
他的话,又让李承恩三人一阵笑。
“我就去看看花去。”李承恩起身,往屋后走去。他本来只觉略有些头晕,这一走动发散,酒意上头,原来的五分醉,变成了七八分。
他走着走着,就绕到了厅堂后面,看到一个穿着茜色衣裙的女子袅袅而来。
李承恩有些喝多了,摇了摇头,看那女子柳眉微皱,涂着红色丹蔻的手扶着一丛花,束腰袄裙显得她曲线玲珑,李承恩最喜欢的就是这样有风韵的女子。
他不由踉跄着走近几步,那女子抬头看过来,凤眼含情,身材高挑。
往日有巴结李承恩的,都会安排这种戏码。今日就是时间早了些,这种偶遇美人,得月下才有情调。
颜玉栋看着都还未解人事,居然想到这种巴结手段了?李承恩随即想到武知县那句话,原来那花仙娇娘是在这等着呢。
只见那女子嘴唇微动,听不清说了什么,“美人,你在说什么?”
他伸手想去搂住那女子,那女子笑着后退,躲开了他的手。李承恩的手往下一落,刮在女子身边那丛花上,只觉手指一阵刺痛,这花居然是有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