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也飞快的在自己身旁搜寻护身之物。
“干嘛,要打架啊。”麻雀看着对方一个个看他正跟看个贼似的。
“小兄弟,你是谁?为什么进到别人的家中?”中年男人开口问道。
“爹啊,他......看起来不像个好人。”叫做阿悦的姑娘悄悄和自己的爹说。
中年男人抬手示意女儿别说话,继续对着麻雀道:“这处院子是我家故人的家。如果小兄弟你,不是故人之后或者什么人,还请离开这里。”
“故人?”麻雀上下打量这一家,他们穿的倒是比刚才看到的村民穿的要好一些。房子也就稍微齐整一些,多了两间而已。
看起来可不像承恩侯府的故人......不过,太夫人原来在这里住过,他们又住在隔壁......
“这位大叔,我不是你的故人之后,我只是.......”麻雀话未说完,见隔壁又出来了几个人,有男有女。
其中两个还是白发苍苍,但是精神饱满的老头子和一个老太婆。
“爷爷,奶奶。”
“爹,娘。”
那边一院子的人都叫着那两位老人。
“奶奶,你看他们。”阿悦搀扶着老婆婆告状道。
老婆婆拍拍她的手,扫了一眼麻雀。
麻雀呵呵笑着。
老婆婆又看向院子外的人马,眼含期待。
“春妮。”老婆婆听见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她双眼一亮,疾步向声音的来源处---院子外面走去。
王太夫人已经在李妈妈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她笑盈盈的看着快步出来的老婆婆。
“春妮,你还是这么精神。”王太夫人迎了上去。
“锦娘?”春妮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人。一身简单的藏青色绣暗纹的衣裳,参杂着几根银丝的头发盘着简单的髻,上面只插了两根通体晶莹的翡翠簪子。
“锦娘!”春妮确定道。眼前的人虽然老了,但是她一如年轻时一样淡然清雅。
“春妮,是我。我回来了。”王太夫人上前拉住春妮的手说道,眼里有一丝水光。
春妮也是眼泪汪汪,看着王太夫人。又看向扶着王太夫人的李妈妈笑道:“绿珠。”
“哎。春妮姐。”李妈妈也含着眼泪,笑着答应了。
“老头子,你们都别杵在那了。要打架啊?”春妮老婆婆中气十足的喊道:“是锦娘和绿珠回来了。”
“啊?”那边的老头显然也很惊讶。“哦。知道了。”
馨宁和祁修远双双来到王太夫人的身后。
对面的一大家人也围过来簇拥着春妮。
“大牛。”王太夫人给过来的老头打招呼。
“锦娘。”老头子也叫了一声王太夫人再不说话了,只是下巴的白胡子微微颤抖,昭显着他内心情绪的波动
“大牛哥,还是原来的样子。一点都不爱说话。”李妈妈笑道。
“可不是,几十年如一日。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春妮笑道。
“走啊,咱们进屋去说话。别都站在路上了。”春妮拉着王太夫人,“你这屋子这么年没人住,也没人管,里面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我想着你走的时候说要回来的,就让他们隔段时间把你家院坝打扫一下。”
“诺,可巧了。今天一早起来喜鹊就在树上叫唤。我就让阿悦早上才去打扫了的,没想到你们就这样突然回来了。”
“快进去,锦娘。”春妮说着往王太夫人的身后看了一眼,“怎么不见小安啊?”
第121章
王太夫人微笑着没有回答,拉着春妮进了院子。
“锦娘,你看你们家,后来来了一帮人又加盖了几间。”春妮婆婆道。
“修完之后,那管事的又给了我一些银子,让平时我帮着看这些。”
麻雀上前打开院门,烟尘扑面而来。
“锦娘,你们先去我家坐坐,我让阿悦他们把屋子给你收拾一番。”春妮婆婆看着久未住人的屋子建议道。
“好,就去你家坐坐。”王太夫人笑道:“洒扫的事情,让我孙子他们去做就好了。”
春妮婆婆答应了,又拉着王太夫人去了她家。
“春妮,看来你们这些年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王太夫人看着春妮婆婆家干净整洁的几间大瓦房。
“哈哈哈,是啊。比以前好多了。”春妮拉着王太夫人进了堂屋。
屋子里简单的几样家具,都是干干净净的。
众人都坐下后。
王太夫人才看着屋子里春妮婆婆一众儿孙们
“春妮,那是阿昌吧。”王太夫人指着先才和麻雀说话的中年男人。
“是啊,就是阿昌。”王太夫人又指着阿昌旁边的一个看起来很利索的妇人道:“这是阿昌他媳妇,你走的那一年娶回来的。”
阿昌和阿昌媳妇都站起来行礼,却又有点为难,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王太夫人。
“阿昌,你小时候一直唤我锦姨的。现”王太夫人笑道。
“锦姨。”阿昌和他媳妇都笑盈盈的叫道。
“你们三个,今日见了人,倒缩在后头去了。”春妮婆婆笑骂道:“快来见人。”
“是。”三兄妹赶忙从阿昌夫妇身后站出来,“锦奶奶。”
“好!好孩子。”王太夫人笑道:“春妮,你真是有福气的。”
“祖母。”这时,祁修远和馨宁进了屋子里来,“都吩咐下去了。半个时辰就差不多能洒扫干净了。”
王太夫人点头。
“修远,阿宁。来见过阿宁爷爷和春妮婆婆,还有阿昌叔叔他们.....”
“春妮,这是我的孙子和孙媳妇。”
祁修远牵着馨宁上前,依次向阿牛和春妮婆婆等人见了礼。
“春妮。”王太夫人道:“你刚才不是问小安......”
王太夫人语顿,微微低头。
春妮婆婆见状,又看了一眼李妈妈,心中正猜疑着。
王太夫人抬起头,望着春妮婆婆的眼睛笑道:“”我的孙子和孙媳妇,是我在这个世上仅有的亲人了。”
春妮婆婆一惊,抬眸看李妈妈。
李妈妈默默的点头。
“锦娘。”春妮婆婆话出口,眼泪就落了下来。
“春妮,都过去了……”王太夫人笑着给春妮婆婆擦去眼泪。
“不是,锦娘。小安......”春妮婆婆忍不住哭泣。
阿昌也是低垂着头,握紧了拳头。
“老婆子,你这是干啥。”阿牛拧着眉毛,“锦娘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就别惹她也难过。”
春妮婆婆闻言,赶忙擦擦眼泪:“是。我是老糊涂了。”
“阿牛,春妮,我在这里会住三天。咱们慢慢聊。”王太夫人道。
“好。好。”春妮婆婆忍着眼泪道。
“娘。”阿昌媳妇上来帮着春妮婆婆擦了眼泪道:“锦姨一家,刚回家。那边也没收拾好,晚上就在咱们家吃晚饭吧。”
“那是自然了。”春妮婆婆连忙点头:“锦娘,不知道你还吃不吃的惯农家饭菜。”
“春妮,你这嘴还是不饶人的。”王太夫人笑道:“不知道能不能吃到凉拌小野菜?我记得就是这个季节吃的。”
“没想到你还记得,确实是这个季节吃的。晚上给你做一道。”春妮婆婆爽朗的笑道。
“唉,我这就去做。快得很。”阿昌媳妇一口答应。
“阿昌媳妇,我们人多,今天真要给你添大麻烦了。”王太夫人歉意道。
“修远,让人把菜肉什么的拿来,其他人都让去帮你婶子打打下手。”
“是。”祁修远答应转身出去了。
“祖母,让春蕊和夏蝉两个去帮婶子。”馨宁道。这次出来她只带了春蕊和夏蝉,徐妈妈看家。
“好。”
阿昌媳妇是个麻利的人,在加上她的三个儿女和春蕊夏蝉等几个侍卫的帮助。不过个把时辰,众人已经热热闹闹的坐了好几桌,开始吃晚饭了。
馨宁第一次吃农家饭,别有一番滋味。吃的也是津津有味。
祁修远更是个不挑食的,和众人一起喝着春妮婆婆家自己酿的酒。
王太夫人一边和春妮婆婆说笑,一边吃着久违的饭菜,胃口大开,比平常还多吃了一碗饭。
春妮婆婆一家自然也很高兴,他们不嫌弃自家的饭菜。小辈们更热情了。春妮婆婆的两个孙子大正和小林,很快的和祁修远的侍卫们喝到了一起。
阿悦也好奇的和馨宁说着话。
“阿宁嫂嫂,人家都说京城里到处都是大官,东西贵的吓人。是不是真的,我还从来没去过京城呢,大哥和二哥倒是去了好几次。”
“阿悦妹妹以后可以亲自去京城看看,就知道。我可以带你到处去逛逛。”
“我娘肯定不愿意。”阿悦撅着嘴道:“我娘说了京城里纸醉金迷,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的丫头见了,容易迷了眼。”
“阿悦,你又编排娘的什么坏话呢!”阿昌媳妇过来上菜。
“没什么,娘。”阿悦笑着帮自家娘把菜摆在桌在上。
“阿昌媳妇,别忙了。过来一起吃。”王太夫人招呼道。
“唉,我去洗洗手叫那几位姑娘一块过来吃”阿昌媳妇道。
今晚的宴席,王太夫人早就吩咐大家放下规矩,入乡随俗,大家一起上桌吃饭。
“锦娘,这次回来住这么几天啊?”春妮婆婆有些不舍。
“春妮,后日就是中元节,我这次回来是带着修远和阿宁来看他们爹娘的。”王太夫人解释道。
“小安和他媳妇在咱们村子里安置着?”春妮婆婆惊讶。
“嗯。”王太夫人点头:“那一年,我亲自送他们回来的,就在后山山顶上。”
“原来那一年回来的人是你,是你送小安回来。”春妮感叹道:“那一日我们远远的看见有人上了后山安坟,真没想到是你。我以为你......”
“你以为我苦尽甘来,过富贵日子去了......”王太夫人微微黯然:“生活的缺恢复了富贵,着心里怕是远不如你舒爽。”
“不说这些了……春妮,咱们说些开心的事。你们这几年都做什么营生呢?这日子一看就是越过越红火。”
春妮婆婆笑道:“这呀,还是要感谢你。”
“我?”
“锦娘,你还记得你教我做的那些绣活吗?就是你教的我这些,我们的日子才越过越好,在县城里还开了一个绣活铺子呢。”
第122章
王太夫人惊奇,“你说来我听听。”
春妮婆婆笑道:“那几年,我们两个闲了不是经常做绣活嘛,你还给了我画了好些花样子,我都留着呢。”
“你们走的那一年,庄稼收成不好。眼瞅着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春妮婆婆回忆道:“我就想着去县里帮人洗衣服挣几个零钱。然后就被一个婆子看见了我塞在衣襟边上的手绢。就是你教我绣的的那个猫戏锦鲤那个帕子。”
“记得,记得。”王太夫人连忙点头。
“那个婆子当时就说要我给他绣十条那个帕子,给我一百文钱,然后当我三天之后就给她。这可比洗衣服挣的钱多了好多。”春妮婆婆现在想起来都能记得当时的喜悦。
“我当时回来拼着家里最后一点钱去买了布和绣线回来。三天就完工了,还多绣了两天你给阿桃绣过的小鸡啄米图。”
“那个婆子一见喜欢的很,就跟我又订了几件荷包,腰带什么的。就这样,慢慢的,镇上、县里的几个大户家的婆子丫鬟都知道了,我会一些精巧的绣活,就来找我。这日子才慢慢好转起来。”
“我知道我那个绣活的水平也就一般,还是当年你教我的。所以,之所以能得到那些人的喜欢,靠的全是你当年给我的花样子,太别致了。”
“后来,我和阿牛就在镇上租了一个小门面,专门卖这些小绣件。那个猫戏锦鲤的话样子,到现在都是卖的最好的。”
王太夫人看着满面喜气的春妮婆婆,“春妮,人过日子就得有个盼头啊。”
春妮婆婆当年就知道王太夫人绝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带着让人不可亵渎的气韵。
她不知道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嫁给当时家里穷的只剩两间土胚房的糙汉子祁斐。
后来祁斐上了战场,留下怀着身孕的锦娘,还有绿珠。
谁想道,祁斐一去十八年。那些年,锦娘是怎么熬过来的,她都看在眼里。
锦娘就是靠着针线活,养活着自己。
在那样的岁月里,锦娘仍然如初来流水村一样,没有丝毫的怨怼愤恨,淡然处之,除了没有田地可下之外,锦娘几乎什么农活都做了。养鸡,喂猪......
终于,祁斐活着回来了,听说还是大官了。
来了一些仆妇接走了锦娘他们,她还替锦娘高兴,想着她终于苦尽甘来了。
谁成想,又是二十年过去了,锦娘回来了,小安却早已经埋身在后山山顶。
这一晚上,锦娘稍显落寞的神情她都看在眼里。
这么多年,锦娘或许生活无忧,心里怕是苦的很。
“锦娘,你看你的孙子和孙媳妇,一看就是人中龙凤,你是不是盼头吗。你呀,就等着抱重孙子吧。”春妮婆婆笑着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