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小麦s
时间:2017-11-17 16:35:30

  高似摇了摇头:“未有发现。”
  苏瞻想了想:“这张子厚今年行事,颇出我意料。他竟然放弃了门下省,跑去枢密院做一个五品中侍大夫。”
  高似道:“张大人并不得陈太尉重用。上回他带了部曲去陈府负荆请罪,在枢密院倒成了笑话。”
  苏瞻摇头:“还是要看着他,张子厚行事,不会如此浮躁。”
  高似点头应了,行礼退了出去。
  苏昉在院子里回过身来,朝高似点了点头。高似犹豫了片刻,下了庑廊,行了一礼:“大郎安好。”
  苏昉侧身受了半礼:“高大人有何见教?”
  高似苦笑道:“大郎唤我阿似就好,你小时候都叫我阿似叔的。”
  苏昉清冷的面容看上去越发和苏瞻相像:“物事人非,昉不敢轻慢了高大人。”脚下不停,已经越过高似,向书房走去。
  高似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苏瞻将青神的事先同苏昉说了,又问他昔日长房的部曲和家奴他打算如何处置。苏昉没想到王氏长房竟然成了绝户,倒是一愣,略一思索,问道:“这户绝一事,是我娘的意思吗?”
  苏瞻深深地看着儿子,点了点头:“是你娘的意思,爹爹当年没有应允,拖了几年,还是按你娘想的去做,也算了她一个心愿。”
  苏昉跪下朝苏瞻磕了三个头:“多谢爹爹一心为儿子着想。娘在京西给儿子留个一个农庄,可以先安置这些人。”
  苏瞻默然不语,良久才开口:“也好,你先起来吧。就算王氏长房户绝,但青神王氏,如今依旧还是你的外家。阿昉,你无需智子疑邻。你姨母,和你娘的死并无关系。否则我是决计不会答应苏王两族续娶她的。何况你阿似叔受过你娘的恩惠,他心思重,当年都暗中看着。你要怪,怪爹爹就是,是爹爹没有照顾好你娘,才令你年幼失母。”
  苏昉一怔,估计后院的事爹爹已经知道了,怪不得晚间那位乳母被连夜遣返回四川去。
  他略一沉吟,并未起身,却又磕了三个头说:“爹爹,儿子不知道姨母何以取信于爹爹,也不知高似何以取信于爹爹。但,他们皆无以可取信于我。是儿子智子疑邻抑或他人做贼心虚,阿昉相信总有一日能水落石出。虽说如今既无证人也无证物,但阿昉身受娘亲养育之恩,今日之后,怕难以面对姨母,姨母恐怕也不愿面对阿昉。还请爹爹容儿子暂且离府,借住到表姑父家去。儿子每日下学,自会回来和婆婆爹爹二叔二婶请安的。”
  苏瞻默默看着一脸平静的儿子,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想要再说几句,似乎已全无用途。他颓然地应了。也许等过两年苏昉再长大一些,他会明白男子在世,无奈的事太多,不是自己想要怎么样都能如愿,太多牵绊,太多利益交织成一张大网。
  苏昉微笑着说:“几年前,为了姑母,翁翁和爹爹一力主张苏程二族绝交,也未曾担心过爹爹和二叔的仕途缺了外家的扶持。阿昉敢效仿爹爹,就算没有青神王氏这个外家,必定不负娘亲所望,取功名以慰娘在天之灵。儿子只有一个外翁,也只有一个外婆,也永远只有一个娘亲。何况,儿子并无出仕的打算,日后若有幸金榜题名,还望能在翰林院修文史度日,就最好不过。”
  苏瞻脸色一变,皱眉道:“你年纪尚幼,说这些太早了些。”
  苏昉站起身,挺直了背:“儿子幼时在杭州时,不过两三岁,可依然记得娘带着我外出,总有百姓往我怀中送鸡蛋果菜,说要感谢爹爹是个好官,才使得杭州道无啼饥之童,路无病苦之躯。儿子自小就想做一个爹爹这样的好官。娘也总是说爹爹是位顶天立地的君子。阿昉一心想要做爹爹这样的人。”
  苏瞻一怔。原来九娘是这样对儿子说自己的。原来阿昉他竟然以自己为志!他心中难免一动,眼眶也微湿起来。
  苏昉却接着说:“直到娘临走时握着儿子的手,笑着说她只是太累了——”苏昉眼圈微红,言词哽咽起来:“儿子不孝,无意效仿爹爹治国平天下,唯求正我心,诚我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仅此足矣!日后苏家的门楣,还要靠堂弟和弟弟他们了!”
  苏昉话音落地,又拜伏于地,磕头道:“还请爹爹原谅儿子胸无大志!”书房里一片静默。
  苏瞻胸口起伏不定,今日之事完全脱了他掌控。十七娘哭了一整日,苦苦求他相信她,导致胎气不稳,大夫现在还没离府。阿昉却依然固执如斯,竟然要自毁前程……
  苏昉站起身看着父亲,微笑道:“最后还望爹爹知道,我娘亲绝不会想看见您续娶她一手照顾大的十七姨,更不可能将我托付给她。爹爹纵横朝堂,恐怕忽略了吕雉之妒,武后之毒。阿昉他日,只求像外翁外婆那样择一人生死相许,永不相负。还请爹爹明了阿昉的心事。儿子敬重您仰慕您,儿子也明白儿女私情轻如鸿毛,可儿子更想做一个像娘那样风光霁月不负天下人的人。儿子今日大逆不道,现在就去家庙跪着请罪。”
  不等苏瞻说话,苏昉已退出书房,却看见高似还在那花树之下,似一杆长枪一样立得笔直。他微微扬起头,稳稳地离开。
  高似默默看着少年离去的清瘦背影,想起自己从带御器械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在狱中和苏瞻相识。那个修长高挑的妇人,每日牵着这个小郎君的手,提着食盒,到狱中来探视。
  她总是笑语晏晏,似一轮烈阳般照得牢狱中全无苦楚。那些狱卒牢头个个都对她十分尊重,礼待有加。有一次她布好酒菜,对苏瞻说起杨相公在书房里看到一个美貌小娘子,不知道是夫人给他安排的小妾,大发雷霆,让人杖了那小娘子十下赶了出门。苏瞻笑不可抑反问她今日杨相公可曾洗了脸再上朝。
  他在隔壁牢里听得也不禁哈哈大笑。听说他就是昔日的军中小李广之后,那妇人十分钦佩他,拜谢他守卫疆土使百姓免遭荼毒。从那以后,她提来的食篮中,总也有他的一份酒菜。
  每每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在那晦暗破败的牢里,依旧像在广夏高堂之上自在快活。他心底不是不羡慕的。他在牢里替苏昉修整小弓,教他射箭之术。苏昉总是亲热地叫他阿似叔。
  苏瞻出狱后不久,他也被苏瞻救出了牢狱,才知道那妇人竟遭到那样的不幸。从此,他继续隐姓埋名,做了苏瞻的部曲。
  是啊,他高似,何以取信苏昉?他自有他沉重不可言说的过往,也许还有无法启口的将来。这些,和苏昉,和那个妇人,都无一丝关系。
  地上残红如血。风中花香袭人。
  ※
  三月初一,城西郑门外西北的金明池奉旨开放,当年周世宗为讨伐南唐,在这里练习水战。池水深不可测,池面广阔,沿着金明池走一圈,足足九里多的路。
  金明池一开,全城的人都蜂拥而至。那墨家子弟一代木工巧匠杨琪,为今上专门打造的巨大龙舟,也已经停靠在池中,靠着水中央五殿相连的宝津楼,遥望临水殿。金明池东岸一溜儿的彩棚,租赁给酒食店舍,勾栏瓦子,博易场户。西岸杨柳成片,烟霞铺堤。爱好钓鱼的人去池苑所买了牌子,就能垂钓。那最好的砧脍也在这里,现钓上来的鱼立刻有用刀高手片成一片一片如同轻纱般的透明鱼肉,直接沾了芥辣吃,实在鲜美。只是价钱比街市上的砧脍也要贵上两倍。
  到了三月三踏歌之夜,汴京城更是少年郎君和花信小娘子们纷纷夜游,金明池、汴河两岸,处处都是宽袖摆动,前俯后仰,高歌不断笑声不绝。
  小娘子们进了三月,晚间同手帕交们去茶坊里喝茶,瓦子勾栏里看戏听书,再去夜市吃各种小吃,夜游到天亮才回到家中,残妆犹存,白日里的邀约车马已经等在了家门口,不少小娘子转眼间又精神抖擞地出门游玩去。
  这城中,唯独孟府,似乎与世隔绝一般。小郎君们日日读书不倦,小娘子们夜里在各自屋里做些学里的课业,或是学着缝制些香包荷包。那满城的狂欢,都被隔绝在粉墙之外。
  自从苏昉进了族学,下了学回苏府请过安,又回孟府泡在过云阁中。苏瞻索性将他的乳母小厮们统统送了过来,对孟存笑着说束脩省了,白吃白喝可使不得,又往孟府送了不少银钱礼物。那甲班的先生和孟存都对苏昉的学业极为推崇。程氏脸上有光,十分高兴,写信催着孟建快点回京,想让侄子程之才也同苏昉亲近亲近。好不容易得了回音,孟建说要到月底才能带了程之才返京。程氏只觉得万事顺遂,待阮氏林氏都软和了三分。
  因苏昉住进了孟府,九娘虽然见不到人,可心里却踏实了许多,经常让慈姑往修竹苑给孟彦弼送些点心,暗地里嘱咐二哥记得给阿昉分一半。孟彦弼自炭张家一事后,觉得自己和苏昉已经关系十分不同,加上苏昉住在他隔壁,两人越加亲近。可看到这些点心,心里还是难免酸溜溜的。
  苏昕也进了族学乙班,和六娘九娘相处极好。众人知道她是苏相公的嫡亲侄女儿,也喜欢她直爽大方的性格,纷纷同她交好。
  苏昕自然和九娘格外亲密一些。九娘听她十句话要和自己说到前世的自己五六次,也是哭笑不得。敢情这孩子,将自己前世那些随口戏言都当做金科玉律记在心间了,可她自然也更加喜爱苏昕。自从觉得阿昉阿昕都回到了自己身边,九娘每日也极为快活。
  和蔡氏比赛结束后,张蕊珠就邀请七娘九娘每天留下来,一起练习捶丸和商议配合的方法。苏昕、六娘和四娘就也索性带了自己的器具留下陪着妹妹们,六个人分班切磋。打了几场,苏昕和九娘技艺精湛,九娘吃亏在身高不够力气小。六娘和张蕊珠不相上下。四娘七娘相差无几。她们干脆就固定为两班练习,张蕊珠、九娘七娘一班,苏昕四娘六娘一班。
  苏昕的技艺最为娴熟全面,她毫不藏私,热心传授,连四娘七娘的捶丸技都精进了许多。梁老夫人喜爱苏昕,特地吩咐只要捶丸,就送信去苏府,留苏昕在翠微堂用好晚饭再派车送她回去。几天下来,苏昕和孟家四姐妹几乎同进同出了。
  宫中的四公主赵浅予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终于知会了孟馆长,也来女学一同练习捶丸。陈太初和赵栩不免又得跟着,次次守在捶丸院的外头,望天兴叹。
  九娘早猜到赵浅予的身份,虽然不明白为何赵浅予对自己另眼相看,但听她兴致勃勃地不停打听苏昉的事,心里暗暗好笑。
  旁人只知道这个长得极其好看,曾经冒充陈太初书僮的小娘子是一位贵人。这位贵人的器具拿出来挺唬人的,镶金佩玉,木质极佳,一袋子几十个玛瑙丸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可惜她偏偏技术奇差,地滚球可以一棒入洞的,她三棒也进不了。这位贵人脾气也不好,除了对九娘亲近,看旁人都是下巴朝天。所以除了九娘愿意耐心指点赵浅予,其他人包括苏昕都避之不及。
  赵浅予丝毫不在意,她本来就只想和这个又矮又胖的冬瓜姐姐一起玩,和她在一起,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姐姐,这感觉真不错。这个姐姐还那么厉害,自己才来了两天,已经能地滚球三棒入洞了!她比六哥教得好多了。一想到自己在宝津楼赢了三姐的样子,赵浅予已经快活得要嗷嗷叫。
  眼看三月过了一半,没几天就是宝津楼诸军呈百戏的日子。这天夜里,九娘在听香阁监督十一郎写大字,林氏在灯下给她缝制一双鹿皮小靴子。这鹿皮是孟彦弼前些时悄悄差人送来的,说给她做一双小靴子宝津楼捶丸用。因这木樨院三位小娘子里,也就九娘没有鹿皮小靴子,林氏高兴得很,夸赞了孟彦弼大半天。
  玉簪和慈姑在给九娘缝夏衫,慈姑给九娘量了尺寸,觉得春日里她还是长高了少许的,十分高兴,特地将夏衫的尺寸又放了一些。
  外头侍女们又悄悄地扛了一大袋东西进来:“二郎君又差人送东西来了,让九娘子看看合适不合适。”
  九娘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孟彦弼天天送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吃的用的文具什么都有,而且样样精致得出奇。当然也不免心中疑惑,因为孟彦弼可不是这么细心的人。
  有一天七娘突发奇想练习背身扑棒,结果自己摔在发球台里不算,陶丸乱飞,打落了九娘的碧玺小蝴蝶簪,碎了。这还是林氏用私房钱买的,九娘连呼可惜。七娘却满不在乎地说赶明日送朵堆纱的花儿给她。
  结果第二日夜里,孟彦弼就差人送了一只极为精致的碧玺小蝴蝶簪子来,装在一个翠玉小盒子里。又特地让女使说明:自从今上登基,仁德治国,特地下旨严禁铺翠,禁止猎杀翠鸟,并且焚毁了大内所有的点翠饰品作万民表率,所以只能将就一下这根碧玺蝴蝶簪了。
  九娘疑心这像是赵栩说的话,东西也像是赵栩的东西。可白天她仔细观察,站在陈太初身后的赵栩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这人横眉竖眼地找她茬逗弄她,现在却看也不看她一眼。她试着好几次悄悄叫他一声表哥想问一问。可赵栩总是从鼻子里嗯一声,转身就走。实在让人看不懂。
  侍女们解开那外头的袋子,里面却是一套捶丸球棒,各种长短,十多根,竹柄打磨得光亮,柄头打着七彩的络子。九娘提起一根撺棒手里一掂量,眼睛就亮了,棒头的配重完美,棒身是上好的北方木材。
  侍女们又打开一个色彩鲜亮的回鹘风格的锦囊,九娘伸手一抓,一个有眼有结重量适合的赘木丸。侍女将锦囊里的木丸倒出来,二十多个,色彩鲜艳,每个都是赘木结疤又有眼的那段打磨出来的,只有这样的木丸才足够坚硬牢固。
  九娘心里更觉得这些礼物都是赵栩送的了,仔细想了想,有了这套球棒,也算能多一份胜算吧。
  九娘心安理得地让玉簪把十一郎的球棒还回去,心底松了口气,总算保住自己所剩无几的蜜饯罐子和干果罐子了,十一郎人才五岁,却有个十岁的肚子。看来当上四公主小会里最厉害的主将,果然好处多多。上位者还是很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何况赵六郎以前那样得罪过自己。如果能帮四公主赢得比赛,也不枉费赵栩一片爱护妹妹的心意。
  想到四公主那和她的脸完全不相符的球技,九娘叹了一声气,摇摇头。走到里间的房门口,站站稳,用力上跳,伸长手去摸那木门上刻着一只仙鹤头的位置。她这些日子每日都在木樨院里走上几十圈,所有的台阶都蹲着跳上去的,晚间还要跳上一百下,都是前世爹爹教给她的,现在她只希望这幅小身板结实些,别再来个脱臼抽筋什么的。
  会宁阁里的赵栩眼睛看着还在苦练地滚球的赵浅予,其实不知道在想什么。就连那浙江进贡的大杨梅,他都没心情理会。好一会儿,他才想起来问赵浅予:“阿予!”
  赵浅予正好终于又一次三棒入洞,兴高采烈地跑过来:“阿妧教我的方法真好,我现在已经可以三棒入洞了。”
  赵栩皱了皱眉:“姐姐!什么阿妧,也是你能叫的?”
  赵浅予拈起一颗杨梅塞进嘴里,啊呜一口,艳红的汁水喷到了赵栩的道袍上。她发现六哥完全没注意,哈哈一笑,满嘴的杨梅汁,像血一样。赵栩却不理她,问:“九娘今天为什么突然把头上的蝴蝶簪子取下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