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杨老汉也听过王大成家的糟心事,他本来也是有点偏心的——十根手指头都有长短,一碗水也端不平,可是小王的父母做的也太过分了,唉!怪不得孩子都不跟父母亲近了!
 
    说起这个,二舅还一肚子牢骚。本来看他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边,逢年过节什么的,他就好心喊王大成到家吃饭。老娘也是个热心人,给帮着介绍了好几个村里出挑的姑娘。要说他的条件也不错,如今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合作社也有他的几分股,年底分红也是一大笔。可是就是没成。
 
    人家姑娘倒是乐意的。虽然是外乡人,可是王大成长的规规矩矩,人有老实收入又高,那都不是问题。可小王本人却总是支支吾吾,不肯答应下来。问他到底想找哪样的他也不说,逼急了干脆都不到家来了。
 
    家里老娘还以为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叨叨了好几回。两个妹子也问王大哥怎么不过来了——他倒是想知道啊!唉,对于什么事都喜欢嚷嚷出来的二舅来说,真心不喜欢这种锯嘴葫芦,你问上脸,人就是不吭声!
 
    杨老汉估摸着,搞不好还是小王家里的问题。他没有父母做主,大概总也定不下来吧!作为过来人,杨老汉认为也不能说人家的父母有多坏,还不是穷闹的!要是没有小贝回来带来的变化,他还不是计划等幺儿成了家,自己也去跟老大过。
 
    老大家条件好些,不用再给小两个添负担。但是那样一来也有坏处,要是老二和老幺家中有事,他就不好出面了——要老大养老,就要听人家的,看人家颜色。唉,养儿防老,也很无奈啊!
 
    杨老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杨小贝不禁大惊失色——这不就是上辈子发生的事吗?看来爷爷也的有自知之明的,也许他认为这样对孩子们最公平,也许只是无奈之举。可事实上,大家心里都不舒服,闹出了很多不愉快。
 
    还好现在这种情形不会发生了。杨小贝平时也很注意,条件好了,也会不患寡而患不均。父亲和二伯不用怀疑,大伯那两口子就不行了,时间一长,总要闹出点什么来。所以杨小贝并没有把生意的事情在家中和盘托出,而是选择性的交代了一点。她不是小气或者自私,而是宁可自己再补贴家里,也不愿为了利益让大家产生间隙。
 
    谈谈说说间,轮渡已经返回了北岸。二舅小心翼翼的沿着坡道把车开上船——这可不的开玩笑,高大的江堤坡陡路滑,每年都会出几桩事故。到了对岸又更加小心的把车开上堤,才算是真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么一折腾,到家都已经中午了。家里人早就翘首以盼,看见车子开回来,杨启泰首当其中冲过来,“爹!小贝!回来了!”
 
    尽管周品正早已经发回电报,告知了手术成功的消息,让大家的担忧稍减。但是老爹年纪这么大了第一次出门,腿脚也不灵便。小妹虽然有经验那边也熟,但毕竟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过去的时候有周品正大家还放心,回来的时候,只要还没见人,都是提心吊胆的。
 
    从早上望到现在,总算是平安到家,杨家众人一片欢腾,喜气洋洋的围了过来。杨启泰弯下腰说,“爹!我背你进去吧!”
 
    杨老汉其实已经可以扶着走两步了。之前在车站的时候,他就非得自己扶着人走到车上,不让王大成和易老二背。但是现在幺儿蹲下来,他二话没说,就上到儿子的背上,被背进了家门。
 
 第229章 背脊
 
    杨启泰和杨小妹出生的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艰苦的时刻。所以杨启泰从小就长得瘦弱,个头也比别人矮一大截。还好他从小聪明会读书,杨老汉才不那么忧心——以幺儿的小身板,种地实在比不过人家,力气不足,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就会更辛苦。
 
    但是不知不觉间,印象中瘦弱的幺儿也有了坚实的背脊。杨老汉伏在启泰的背上,被他轻轻松松的背着进了家门。是啊,自从家里条件好了,吃的有了油水,启泰就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脸色青白,身体纤弱。渐渐的他长得壮了些,连个子都高了点。本来就肖母的他,在脸上有肉气血充足的现在,越发俊俏了。
 
    在杨老汉的心目中,幺儿永远是需要自己呵护的存在。家里有什么脏活累活,他想到的都是老大和老二。然而转眼间,幺儿也长大了。他已经是光荣的大学生,也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在安稳坐在椅子上后,杨老汉感叹道,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爹,你累不累?要不要先去睡一会儿?”杨启泰不知道自己简单的举动,让爹想到了那么远。他只是顺应本心,本来特别想陪伴爹和小妹去浦海。可是爹坚决不同意,让他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成天担心不已。现在好不容易到家了,他是跑的最积极的,就是为了早点看到爹。
 
    “累什么?真当我的纸糊的了?”杨老汉不高兴了。他昨天晚上已经适应了火车上的铺位,不同意去的时候心事重重,睡得不要太香。就是小妹有点矫情——认床!接连两天睡不好,脸上都跟国宝死似的,俩大黑眼圈子。
 
    结果是杨老汉没事人儿一样,到家就吃了两大碗饭,还有闲心叫人推着他屋前屋后看看,检查一下忙年和婚礼的准备工作,精神头不要太好。而年轻人杨小贝,放下东西烧水洗了个澡,倒头就一觉睡到了晚上。
 
    等她起来的时候,二舅早就回家去了。冬天黑得早,外面已经是松涛阵阵,寒风呼啸。屋里却是忙得热火朝天的。
 
    算起来,这已经是她回到这里过的第三个年了。时间过的真快,仿佛就是一转眼,已经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当时她还在窃喜,平白多了十几年的青春,赚大了!然而事实证明,最禁不起消磨的就是时间,在不经意间,她又已经二十岁了。
 
    在原来的轨迹里,二十岁的她在做什么呢?中专毕业以后,找实习单位、进修,父亲和老师为了她东奔西跑,找关系求熟人,然而耗费了两三年,得到的却是必须出一万五千元的“赞助费”,才能进乡镇医院做一个月薪150元的临时工,自家诊所又因为“一刀切”的政策突然被关闭的结果。
 
    当时的家中正是最艰难的时刻,自己和弟弟沉重的学费,还有断绝的经济来源,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一生的事业被毁,父亲也非常消沉,家中是气氛完全说不上欢快。即使是这样,父亲还是想着去借钱、托关系找人让她进医院上班——当时除了这条路,好像也无路可走了。
 
    杨小贝坚决的拒绝了。她实在不忍心让本已经压力巨大的父亲再去为了自己奔走,更加不想家中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还有弟弟要上学,后面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是任性的时候。再说了,一趟趟的碰壁,还有对现实的失望,让她对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有了抵触。
 
    所以在二十岁那年,全家过了一个强颜欢笑的新年,她就收拾包裹出门打工去了。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在村里的玩伴都早已经出门打工的时候,父母是不同意她出去的。可是事到如今,哪怕再他们再怎么不放心,也只能放她走出家门。回头想想,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内疚、担心啊!
 
    灶间热气翻腾,把里面的人都笼罩在白烟里。二伯母的身影从蒸汽中走出来,看见杨小贝起来了,高兴的说,“你可真能睡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肚子饿了吧?饭菜都留好的,搁在灶台上温着。你快去洗把脸,我端到火炉房去吃!”
 
    二伯母很开心,也不像以前那样偷懒卖滑了。家里今年一口气杀了两头猪!成天忙来忙去的都是大鱼大肉,把她可高兴坏了,这关键时刻可不能偷懒,这可关系着那么多好吃的,何况还时不时偷吃一口,不要太幸福!谁也不能抢走她手里的锅铲!
 
    好吧,二伯母就是这么个好吃懒做但是毫无心机的人,只要摸到了对付她的方法,就可以让她乖乖的干活了。现在锅里正煮着猪头肉和其他东西,闻起来香飘十里。杨小贝深吸了一口气,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能不饿吗?都一天没吃正经吃一顿了。
 
    等她吃好晚饭,杨老汉才觉得累了,不服气的被儿子们催着去睡了。灶台上的猪头肉一时之间可煮不好,今天大家都会很晚睡,要换以前杨小贝都等不到最后,早早的就去睡了,今年倒好,她可有精神了。
 
    “听爹说,你们已经决定下年就结婚?”二伯先问道。都是自家人,杨老汉当然不会藏着掖着,把在铺海的见闻都给两个儿子讲了。按照哥哥们的想法,这种老娘们家谁要去?自家这么好的妹子,大老远的嫁过去受委屈,没门!
 
    “是啊!”这也不是秘密,杨小贝满不在意的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回答。她平时喜欢吃零嘴,二伯见她总是去买心疼,今年特地种了葵瓜子,然后自己用盐炒制的,原汁原味特别香。
 
    “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见老爸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就知道,回家后大家都不会善罢甘休。“我是那种会被欺负的人吗?别说周品正已经打算买房子我俩单过了,就算是住一块,谁赢谁输的还不一定呢!”她不在乎的说。
 
    “瞎胡闹!这是过日子,又不是去打仗!”二伯哭笑不得。他当然知道小妹不是普通的柔弱小姑娘,但是毕竟远隔千里,要说……万一……到时候和周品正吵架了。闹不开心了,没人帮他,怎么办?
 
    根据他的经验(实在不是什么光鲜的),夫妻哪有不吵架的?牙齿舌头还经常打架,何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自家兄弟两个,还有村里的都是这样,总是吵吵闹闹的。像自己堂客,吵架还好,一打架就往娘家婆,多正常!还不是娘家有娘舅撑腰!
 
    这现在小妹和周品正蜜里调油的,什么事儿都没有。时间长了,总有龌蹉的时候,到时候小妹连个娘家都没得跑,难道还要买张票回来?也不现实啊!
 
 第230章 三年
 
    反正,二伯和老爸一唱一和说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不同意。当然了,他们不会直接表示反对,而是从各方面进行了不良推测,其用心良苦,让杨小贝哭笑不得。
 
    事实上要不是听爹说小周打算分开来住,他们都不用这么迂回,直接就要等周品正回来后找他谈心了。可人家很有诚意,小妹也没有生气,这让两个哥哥十分憋屈——他们倒希望周品正坚持或者是小妹放弃,那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教训人一顿了……让爹和小妹受了委屈,你还想好了!?
 
    杨小贝心里暖暖的,有人心疼真好!她也不跟“哥哥”们兜圈子了,说道,“好啦!说的好像我明天就要离开家似的。你们也不想想,我的工作在这边,周品正的事业也在这边,说是结婚,到时候还不是要在老家啊!”
 
    说的也是哦!一语惊醒梦中人,杨启泰他们自顾着想到以后小妹出嫁了云云,也是印象中的逻辑,出嫁从夫,除非是入赘,否则就会离开家。可是小妹的情形不一样,合作社刚刚起步,未来也大有可为。小妹的诊所也办得有声有色的,不可能因为他们俩结了婚就放弃这里的一切回浦海吧?
 
    杨老汉人老成精,所以在浦海被刁难的时候也不是很生气,哼哼,你现在在我面前拽,以后还不知道咋样呢!唯一的儿子在我们家,以小周对小妹的看重,那还不是就跟入赘差不多?只不过是形式上不同而已,这么一想,杨老汉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可怜周母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家人向来对他的生意不感兴趣,说起来也只会劝他好好找份正经工作,没人理解,渐渐的周品正就不在家里说起自己的事业了。所以这次回来,周家人只知道他手里有钱路子广,根本没有想过他在鄂北也拼出了一片天。
 
    周母还做着美梦,儿子在外面漂泊了两年,总算要回来了!这有儿子在家,她就有了底气,要不然每次去找女儿女婿,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她哪里想到,周品正心里已经计划好买房子搬出去,婚后自然也不会立刻回来。
 
    至于以后的事情,在周品正的计划里,总不可能一直呆在鄂北的。最起码到时候有了孩子,得回来浦海。还有后面小孩上学等等,毕竟浦海这边的条件要好很多。那个时候,也许他们要两头跑,两边兼顾吧!不过小贝总归不会像杨家人想的那样,嫁到浦海就孤苦无依,一个人呆在陌生的城市的。
 
    想通了这个,杨启泰他们豁然开朗。总算可以放心过个好年了!杨小贝也开心,她不愿意见到家人为了自己操心,也不愿意他们觉得自己有委屈,特别是父母亲。
 
    以前,父亲总是对自己有愧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给力的关系,让她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一直在外漂泊。后来因为相亲不顺,母亲虽然急的上火,可是也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强迫她。这一切杨小贝都知道,但是她也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根本不关父母的事情。
 
    可是每次回家,父母总是恨不得把她供起来,什么事也不让她做。总觉得自己在外面辛苦了,回家就好好休息。逢年过节的时候,人家其乐融融,他们又怕自己感怀孤单,总之在她面前,一直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其实关他们什么事呢?最亲的人,总是会把不好的结果归结到自身。尽管杨小贝不觉得自己孤单可怜,她也习惯了在外面的候鸟生活,可是父母亲不这么想。回到如今,哪怕老爸、二伯还有家里的其他人对这件婚事如此的不看好,她也并不生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