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如何说的?谁不是从无到有的?有什么拿不定的,我让汪嬷嬷帮着你便是了。”廖氏道,说着,又要唤了汪嬷嬷进来。
这事说到此处,便是没了转寰的余地,程氏也不傻,于其让汪嬷嬷在旁指手画脚,使她更做不好事情,还不如自己挑了担子。
“汪嬷嬷年纪也大了,哪里好劳动,儿媳自当是尽力做的,身边也有魏嬷嬷指点,实在不懂了,再去请教汪嬷嬷不迟。”
程氏连忙道。
廖氏知她定是不肯受的,倒也不勉强,只道:“今儿我便让你嫂子把对牌匣子拿来了,明个儿你便开始做吧,若是忙不过来,把灵儿交给我带也是一样的。”
于小灵一听,连忙趴在程氏耳边小声抗议,程氏自然不放心,只道是无妨。
待回到西跨院,把此事说于魏嬷嬷一听,魏嬷嬷也是大吃一惊。
“明日?这般急?”她道:“往日,夫人和大太太就怕您伸手中馈,千防万防的,这会儿倒是拱手相让了,好似烫手山芋般。太太,我看这可不对呀。”
可程氏只有叹气:“谁说不是?不光如此,还说小姑该当安心备嫁了,连厨房都让了出来。本来夫人想让汪嬷嬷从旁协助,我不好受,给拒了。”
魏嬷嬷琢磨了一会,只觉得也没什么旁的好办法,只好宽慰了程氏。
又道:“待二爷回来了,太太好生问问这几日的事情,老奴估摸着,中馈这事,和老爷官场上的事体分不开呢。”
程氏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看着女儿坐在一旁乖乖地吃果子,又露了笑脸。
“嬷嬷不知道呢,今日灵儿可是给我出了口气,真真是大快人心。”
程氏笑了起来,把于小灵在正房的所作所为,竹筒倒豆子,都说给了魏嬷嬷听。
☆、第十二章 清蒸鱼
魏嬷嬷笑地满脸皱纹都露了出来,一声声“哎呦”地喊着,直拍手叫好。
“当真是太太的福分了,咱们姐儿越发长进了。不是老奴多嘴,往日里,姐儿就跟少了这心眼似的,每日只被霏姑娘欺负着。这番受了大罪,整个人反倒跟开了光一般,机灵着呢。
况且,福运也是连连不断,不然也没着了青潭法师的青眼呢。太太也要跟着享福喽……”
魏嬷嬷高兴地说个不停,转眼于清杨便回来了。
经过了一日的颠簸,又逗了哥哥,吓了伯母,气了祖母,恶心了姑姑,于小灵已经不怎么想说话了。
于清杨问她,她都爱搭不理的,只点头或摇头,引得于清杨大笑。
送走了女儿,程氏坐到了丈夫身旁。
“爷这两日可好?家里都好么?”
程氏温柔道。
“我倒无甚事,不过爹那里,怕是有些麻烦。”于清杨说到此处,蹙了眉。
程氏离家三日,自是不知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此事半月前便已经显露了端倪,世人不过以为是普通的贪腐案,皆没放在心上。
谁知三日前,京畿的一个卫所意外剿灭了一伙土匪,而这伙土匪手里有一封不知如何得来的书信。
好巧不巧的,此信正是那贪腐之人案发前发出的求救信,而求救对象不是旁人,正是皇上新提拔上来的户部尚书杨宣。
皇上震怒,下令彻查。
又是好巧不巧的,这个杨宣与于秉祖正是同年,这些年在京里,还颇有些情谊。而他上位户部尚书,于秉祖也是尽了份力的。
如今缴出来的书信,证据确凿,直指杨宣,于秉祖岂能不战战兢兢?
程氏倒抽一口冷气:“这……二爷,这可不是小事呀!爹准备怎么办?”
于清杨摇了摇头:“上下打点罢了。具体的事,尚未明了,不过杨大人,已经是下了诏狱了。爹就是怕引火上身。唉……”
“二爷,您说会不会有人陷害杨大人?妾身总觉得,杨大人为官颇正呢!”程氏小声道。
“你说的是,可如今皇上震怒,没有确凿证据,是无法帮杨大人说话的。爹这边,一是怕殃及池鱼,二是也看不下去,使了大哥出京去寻费世叔。费世叔在老家丁忧,而他老家,就在离匪窝不远,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他说到此处,程氏也没了话,夫妇二人沉默了几息,程氏才开口道:“二爷不知,方才与娘请安,娘念及大嫂有了身孕,已是将中馈一事交于妾身了。 ”
“嗯?”于清杨明显没料到,有些愣神,待回过神来,他便道:“大嫂这些年确实不容易,为了要这个孩子没少费周折,如今……你便替她分担些吧。有不会的去问了娘便是,再不济,去问了岳母也是一样的。不过现下有了杨大人一事,怕是开销会紧些,我这儿还有些私房,不行你就拿去贴上吧。”
温声细语说得程氏似喝了蜜一般甜,怕是前方刀山火海,也是心甘情愿的。
二人又说了会儿潭柘寺的事体,厨房便来传膳了,说是老爷累了,让各房自己吃去。
于家一向遵从早晚请安,一同用膳的,似吩咐晚膳自家用去,确不常见,可见于秉祖近日劳心劳力,疲乏至极了。
于小灵在自家房里迷糊了一刻钟的功夫,便由被母亲叫回了正厅。
红烧茄子、油焖大虾、蒜蓉青菜、清蒸鲤鱼,再并上凉拌黄瓜和竹笋鸡丝,香喷喷的香稻粳米饭,热腾腾的红糖莲子粥,让人食欲大动。
于清杨也学了父亲的模样,饭前教导了子女两句,才当先动了筷子。
面对这一桌子的人间美食,于小灵当然不用任何人催促,便乐呵呵地吃了起来。
程氏见她吃的香,又把面前的清蒸鲤鱼夹了一筷子给她。
这透着些许咸香的白嫩肉,于小灵想都没想便直接夹进了嘴里,可程氏的一句话,却让她直接吐了出来。
“慢些,鲤鱼小刺多呢!别卡着了!”
竟是鲤鱼!
要命了!
“这是怎么了?卡着了?”程氏大惊,冰荔一步上前就要掰于小灵的脑袋。
于小灵发呆地看着眼前被她吐出来的鲤鱼肉,就像看着她自己的肉身被凡人精心烹饪了一般,直到冰荔的手用力地钳住她的小脑袋,她才忽的回过神来。
“不用,不用,我没卡着!”她喊道。
众人皆松了口气。
“如何那副模样?不知盘中粒粒皆辛苦么?”于清杨责备了她。
他这样问了,于小灵才想起来,她今日需要编造一个万能的说辞了,不然,还让她三天两头地再吃一回鲤鱼肉不成?
脑子转得飞快,转眼她便开口道:“爹爹,不能吃鲤鱼,我掉在池塘里的时候,是鲤鱼救了我呢!”
话音刚落,于清杨便和程氏对了个眼神。
“灵儿如何这样说?鲤鱼怎么救得你?”于清杨放缓了声音,又问她。
于小灵眼睛睁的大大的,黑白分明却有一种孩童才有的神秘。
“灵儿当时差点整颗头都扎在了石头上,就是有个大鲤鱼替灵儿挡了一下,她身上可滑了,灵儿被她一挡,才只撞了这一边。”
她抬起小手摸了摸还没长好的小脑袋,又接着道:“法师也说是鲤鱼救了我,不让我吃鱼呢!”
若说她方才说了前边的话,众人还有些半信不信的,可转眼她就把青潭法师祭了出来,谁还敢再说甚?
于清杨沉默了几息,叹了口气:“不吃便不吃吧,给灵儿换一碗米。”
青潭果然管用,于小灵大乐。换了碗没沾鱼肉的新米,她还能接着用饭。
然而所谓接着用饭,也不过是幻想罢了,因为入雪匆匆跑了进来,急急回道:“二爷,太太,大太太腹痛,要请大夫!”
……
叮叮当当地闹了半夜,程氏这个新上任的管家婆,还没大显威风,已经被累的趴在案上不想说话了。
魏嬷嬷亲手给程氏斟了杯茶,递了过去:“太太早些歇了吧,往后呀,怕是还有的忙。”
程氏无声无息地勾起了嘴角,一丝苦笑露在面上。
☆、第十三章 瑶池春
时间过得飞快,柳枝随风一晃,日子便跳出了四月,跃进了暖意洋洋的五月天。
于小灵穿了绣百蝶桃红半臂,并米白色挑线裙子,趴在案上识字。
这近一月间,于小灵的忙碌不次匆匆上任的程氏,因为她摔了脑袋忘了事情,所以好多事要从新学起。
比甲褙子脂粉膏子,牡丹黄雀垂柳白莲,再有笔墨纸砚诗词歌赋,于小灵这个年纪,虽不会写,可也该识得了。
所以程氏抓她甚紧,一方面进补滋养,整个人胖了一圈,一方面让几个丫鬟轮番上阵,源源不断地往她小脑袋里灌东西。
好在于小灵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真真假假地,还能应付一二。
识了会儿字,于小灵便觉得累了,下了凳子,要往院子里散散步。
有蝶儿在刚搬来的两盆瑶池春上流连忘返,于小灵碰碰跳跳地跑过去逗了它耍玩。
这蝶儿倒是漂亮,黄色的大翅上有紫红的暗纹,煽动起来颇是一番绚丽景象。
不过于小灵觉得,这蝶儿太过艳丽,还是那娇艳开放的瑶池春,来的清丽动人。
“真美。”
舍了蝴蝶的于小灵,轻捧着大朵的粉色牡丹花,闻香赞叹道。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灵儿,莫要摘花哦。”
于清杨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他走到花盆前,摸了摸女儿两环细发,见她歪了脑袋甜甜地叫“爹爹”,勾起了嘴角,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往正厅去了。
“灵儿越发沉手了,可见近日将养的不错。”他笑着,朝坐在窗前的程氏道,又顺手把于小灵放在了地上。
给程氏浅浅行了个礼,于小灵便爬上了圈椅,捡了茶桌上的花糕吃起来。
不过她小耳朵却竖了起来,听听父亲母亲有何话要讲。
“二爷怎地这般高兴,跟妾身也说说?”程氏柔声道,沏了杯茶递给于清杨。
于清杨低声笑了几句,
接过茶杯小啄一口,扬起了笑脸,低声道:“杨大人,翻案了。”
程氏掩了口,不可置信道:“真的?!”
“千真万确!咱们家的危机,解除了!不仅如此,这其中关键的一步还是大哥出的力。方才,杨大人就亲自过来拜谢了。”
听着丈夫的好消息,程氏忍不住念了声佛,而嘴里嚼着花糕的于小灵也跟着高兴地点了头。
她要顺利转世,还要仰仗于家平平安安呢。
于清杨高高兴兴地走了,他前脚刚走,廖氏身边的大丫鬟幽客便过来传话了。
“二太太,老爷吩咐夫人,要今日晚膳整一桌酒席,好好热闹热闹。夫人让奴婢过来跟你说一声,过几日便是端阳节了,今年也该好好操办一场,去去晦气才是。”
幽客说着,抬头小心打量了程氏一眼,见她嘴角绷紧,目光踌躇,便知她这家是越发地不好当了,而夫人,却只会与她火上浇油罢了。
从来婆母便是儿媳的顶头天,程氏摊上这样偏心的婆母,到底没少闹心。
送走了幽客,逢春过来收拾了程氏刚看的账本,见她眉头紧锁,小意劝道:“若实在不行,太太还是先拿了二爷的体己垫上吧,不然在老爷兴头上出了差错,可不太好看。”
程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可二爷的钱垫进入容易,再拿出来却难了,届时大嫂和娘硬说我顶着二爷的名头挪用公款,我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她说完,眉眼皱成了一团。
魏嬷嬷刚好撩了帘子进来。
“太太做甚愁成这样?”魏嬷嬷问道。
程氏只叹气不说话,逢春解释道:“是幽客过来了,说是夫人吩咐太太端阳节好好热闹热闹,却……却未曾提及银子的事。”
魏嬷嬷气地跺了脚:“竟弄着不入流的手段。”
手段虽然不入流,可却极为有效,当下便把程氏愁瞎了眼。
“向她讨要,她也定是不给的,太太也别去挨那个阴阳怪气了。”魏嬷嬷气道。
魏嬷嬷虽气,可说的话却理智,廖氏既然出了手,就是打量着程氏的嫁妆的,又怎会说给就给呢?
三人一筹莫展,却听一个清脆的声音道:“祖母不给,问祖父要呗!”
“灵儿又胡说了,今日认得字都认会了?”程氏轻瞥了她,并未将她说的当一回事。
程氏哪里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规行矩步了些,脑子不够灵光。
于小灵暗自摇头,好在还有魏嬷嬷。
只听魏嬷嬷果然道:“太太,您还别说,咱们姐儿说的,还真有些道理。”
程氏疑惑地看了魏嬷嬷一眼,又听她道:“若是使个法子让老爷知道公中捉襟见肘了,您说依他的脾气,还能不把银子拿出来?”
“那倒是,可使个什么法子呀,眼看便到端阳节了。”程氏还是一筹莫展。
魏嬷嬷琢磨着,见于小灵正自顾自地扯着身上的桃红色半臂,那半臂还是去岁秋日做的,而下裳挑线裙子也上身了好几回。
她灵光一闪,拍手道:“太太,有办法了!”
……
正院的两株锦红缎,不论是从花色上,还是长势上,都出落得比西跨院的瑶池春强上不少。
谁叫这是正院呢?
见大伯和大伯母联袂而来,大伯父一脸喜气洋洋,大伯母却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于小灵看着,都觉得于小霏的事恐怕要重新提及了。
一家子相互见了礼,便听于桑拉了崔氏,声音不大不小道:“霏儿可还乖?真难为她了,最喜欢人多一道热闹。”
“也就小姑时刻想着她,好歹她还算懂事,日日诵读女戒,不曾怠慢。”崔氏说着,话语里已有几分哽咽之意。
于桑跟着叹了口气,愣了一息,转头往于秉祖处去了。
“爹爹,霏儿这一个多月都禁足在房里,日日诵读女戒,定也是知道错了。这眼看着就到了端阳节,咱们家还有不少亲友前来,如何好再拘着她?爹爹,让她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