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罗青梅
时间:2017-12-10 15:41:00

  如今武皇后还只是天后,千金大长公主是帝后姑母,身份高贵,没有露出想给武皇后当女儿的意思,但那份热切讨好劲儿,还是频频惹人侧目。
  尤其是常乐大长公主,满脸讽笑,眼刀子时不时往千金大长公主脸上扫过,看那架势,恨不能当场撕了曲意谄媚的千金大长公主,来个眼不见为净。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令月略过常乐大长公主,拉着裴英娘走到临川长公主的坐褥前。
  大长公主是李渊之女,长公主是李世民之女。
  长公主虽然占了个天帝姐妹的名分,其实品级和公主的一样。
  临川长公主李孟姜是太宗李世民和韦贵妃的女儿,擅长书法,李世民特意为她取了一个和王羲之的女儿一样的小字,以示喜爱。
  李孟姜头梳高髻,纤细袅娜,眉眼和李治有几分像,看到裴英娘指间的茧子,笑着道:“我听九兄说,小十七也喜爱书法?”
  裴英娘厚着脸皮点点头。
  李令月故意大声说:“小十七,姑母会写一手好字,府上藏有不少前人真迹,你得把姑母哄好了,到时候姑母一高兴,说不定会把珍藏的帖书送给你。”
  李孟姜失笑,“就知道惦记我的东西。”侧头吩咐使女,“昨天让你们拣出来的那几样东西可带来了?”
  使女取出两只鎏金瑞锦纹大银盒,揭开盒盖,墨绿色锦缎上卧着几样笔墨文具,还有两卷用丝绸包裹的书卷,装裹得极为细致,应当是前朝真迹。
  李孟姜拉起裴英娘和李令月的手,郑重道:“回去好生研习,莫要辜负辰光。”
  裴英娘连忙应声,李令月却皱起脸,“姑母,你送小十七书卷就好了,怎么还送我一份?我可不练字!”
  李孟姜笑睨她一眼,“我送我的,学不学你自己决定。”
  最后才蹭到常乐大长公主面前。
  裴英娘谨记李旦的嘱咐,跟着李令月行礼问好,尽量避免和常乐大长公主面对面。
  常乐大长公主态度敷衍,随手摸出两对镶金玉镯子,打发两人。
  李令月和靠在母亲怀里的赵观音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扭过脸,神情是如出一辙的傲慢。
  等后辈们厮见毕,武皇后浅笑一声,“今天不知哪一队能抢先拔得头筹,枯坐无趣,不如咱们各自选一队,看哪方先胜。”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千金大长公主头一个出声附和:“皇后看好哪一队?我跟着皇后押宝!”
  常乐大长公主轻嗤一声,朝天翻了个大白眼。
  裴英娘退回自己的坐席,心里啧啧道,难怪千金大长公主能安然无恙躲过武皇后对李唐皇室的大清洗,堂堂姑母,大唐公主,在所有人的围观中放下身段,摆出如此卑微、如此不要脸的逢迎姿态,这份投诚的决心,绝对不掺假!
  武皇后起头,千金大长公主、淮南大长公主和临川长公主李孟姜跟着凑趣,李令月撺掇裴英娘一起参加,其他女眷也开始找使女打听李显和李旦是哪边队伍的。
  李治也来了兴致,命使女取来两只双凤纹大托盘,一只代表扎红色绸的队伍,一只代表扎金色绸带的队伍。
  “支持哪个队,就解下随身佩戴的一样饰物,放到托盘里。届时哪方赢了,输家的宝贝全归押宝的赢家所得,不止如此,输家还必须罚酒三杯。”
  众人听了这话,抿嘴轻笑,解下腰间挂的玉佩或是取下手上戴的玉钏,抛在托盘中。
  “小十七,你押哪边?”李令月摘下一枝嵌珊瑚金步摇,问裴英娘。
  裴英娘摸出一块山玄玉佩,“阿兄是哪一队,我就押哪一队。”
  使女举着托盘,在屋里转了个大圈,不多时,两只托盘都装得满满的。
  乐班奏起萧瑟,使女们鱼贯而入,送来美酒佳肴。
  武皇后手执鎏金银壶,亲自走到常乐大长公主面前,为她斟酒。
  当着外人的面,常乐大长公主没有故意为难武皇后,和武皇后言笑晏晏,相处得很融洽,一点都看不出不和的迹象。
  说了几句场面话,常乐大长公主示意赵观音起身,“二娘,为皇后斟酒。”
  众人已经知晓赵观音是未来的七王正妃,闻言都把目光投诸到她身上。
  赵观音娇羞无限,起身为武皇后斟了一杯葡萄酒。
  武皇后含笑道:“二娘端庄娴静,有大长公主昔日之风。”
  也不知这话是赞还是贬——常乐大长公主年轻时以跋扈刚烈闻名长安里坊,驸马赵瑰曾被她当街打骂,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大汉,硬被媳妇打得泣不成声,只能跪地讨饶。连当时的太宗皇帝都惊动了。
  众人摸不准武皇后话里的深意,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应和。
  千金大长公主没有想那么多,只要是武皇后说出口的话,她头一个支持!
  她举起飞鸟纹酒盅,“皇后喜得佳媳,应当多饮几杯。”
  常乐大长公主笑容不变,把武皇后的客气话全盘接下,“我性子暴躁,她比我强多了。”
  武皇后眼眉舒展,笑而不语。
  李令月偷偷朝裴英娘做鬼脸,“有这么个岳母,七王兄以后有的受!”
  宫人们在台上添设坐席,众人彼此寒暄几句,各自坐下。
  李治斜倚凭几,笑容浅淡,时不时和几位姑母闲话几句。
  李令月不想和赵观音搭话,特地绕到另一边,把自己的坐席移到武皇后身侧。
  锣声阵阵,气氛为之一肃。
  数十个俊秀挺拔、神采飞扬的少年郎君,额束彩带,手执鞠杖,骑着皮毛油光水滑的纯色骏马,呼啸着奔入场中。
  马蹄踏在平滑的球场上,风驰电掣,声势浩大,犹如千军万马。
  宝马神骏,马上的郎君们也风度出众,姿态潇洒。
  楼中的贵族少女们不由怦然心动,绞衣带的绞衣带的,摇扇子的摇扇子,有人脸上羞得通红,神情忸怩,也有人大大方方,言笑如常。
  年长的女眷低声询问自家女郎,瞧中哪一个了?
  年轻女郎们欲语还休,眼光随着场上的情郎飘来飘去,恨不能把目光嵌在郎君们身上。
  场中的比赛精彩纷呈,朱漆波罗球满场乱飞,鞠杖击打在一处,发出一串串振奋人心的脆响。
  一声锣响,一个穿豆绿色圆领缺胯袍的少年郎将小球送入对方的球囊中,御楼掌声雷动,观赛的众人发出热烈的唱好声。
  饶是见过大场面的裴英娘,也不由看得心情激荡,忍不住趴在栏杆前,仔细盯着楼下的围场,生怕错过李旦进球的场面。
  她押了一块玉佩,李旦进的球越多,她的赢面越大。
  武皇后端坐在帘幕下,和常乐大长公主、淮南大长公主、千金大长公主等人说笑,并不关心场上的赛事如何。
  李令月一颗心全系在薛绍身上,连和赵观音斗嘴的工夫都没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薛绍,跟着他的动作,绕着半敞的轩窗踱来踱去,时不时跺几下脚,气道:“武三思竟然敢对三郎挥鞠杖!他不知道波罗球该怎么打吗?我看他分明是故意的!”
  武承嗣和武三思也在场中,两人额前系的是红色绸带,和李旦、薛绍、李显不在同一队。
  裴英娘的目光跟着李旦打转。
  平时的八王,沉静严肃,雍容矜持,总让人误以为他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古板。
  今天看他在场中驰骋,身手利落,意气风发,双眸燃烧着熊熊斗志,一脸不肯相让的狠厉执着,这才像个争强好胜的少年郎嘛!
  就在此时,黄队的四名郎君把李旦围在中间,四根成人手腕粗细的鞠杖,同时挥向李旦!
  裴英娘呼吸一滞,提心吊胆,一声惊呼脱口而出:“阿兄当心!”
  御楼和球场离得不近,人声嘈杂,场中马蹄阵阵,李旦不可能听见她的喊声,但是他却像是有所察觉,千钧一发间,回眸看向高楼的方向。
  高台上帷帐舒卷,彩绸飘扬,帘幕后珠环翠绕,花枝招展。
  水晶帘后,有无数张年轻貌美的面孔。
  但李旦还是一眼看到那个趴在窗前的小小身影。
  他嘴角微弯,小十七向来乖巧柔顺,原来也会露出这种目瞪口呆、惊异激动的鲜活表情。
  马嘶声近在咫尺,几根鞠杖从不同方向扫来,眨眼间已经袭向他的肩头。
  李旦收回眼神,下腰后仰,在马背上挪了个身,动作犹如行云流水,顺利从鞠杖夹击中抢到拳头大的朱漆小球。
  围着他的人立刻调转方向,想再次堵住他的去路。
  李旦轻笑一声,手腕一沉,挥动鞠杖,隔着大半个球场,把朱漆小球准确无误地击进对方的球囊中。
  锣声响起,令官尖声唱筹,示意进球得胜。
  高楼上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李旦轻勒缰绳,回头找到裴英娘的身影,举起鞠杖,束发的泥金绸带在风中飞扬,端方的脸孔上漾出一个极轻极浅的笑容,胜过浸染了三月朝阳的春风。
  李令月攥住裴英娘的手,发出欢快的尖叫声:“八王兄击中球囊啦!”
  场中的比赛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旦衣袍猎猎,神采摄人,东奔西突,风回点击,一次次挥动鞠杖,把朱漆小球送入对方球囊。
  裴英娘很快喜欢上波罗球戏。一颗心跟着场上的局势,时而激动,时而担忧,时而恼怒,时而振奋,不论结局如何,能亲眼观看整场比赛,已经让她大开眼界了。
  不止李旦让她大吃一惊,素来文弱的薛绍也表现出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年轻风貌,就连肥胖慵懒的李显,争抢朱漆小球时,也丝毫不露怯懦,勇武非常。
  这才是大唐儿郎,文能熟读经书,武能弓马骑射,自信洒脱,健朗豪爽。
  朝中的文臣,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之余,亦能打马游猎,仗剑而行,新科进士,无不是文武双全的俊杰英才。
  场上的儿郎中,除了李旦、李显、薛绍、武承嗣、武三思这样的王公贵族,剩下的便是今年的新科进士,这是他们在各大世家前露脸的好时机。
  往往波罗球戏结束后,会有数家女郎争抢表现出色的郎君。
  武皇后很看重寒门学子,她之所以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除了李治的默许之外,离不开来自寒门士子的支持。这些年来,她任用大批根基浅薄的寒门学士和宰相分权,打击关陇贵族,成效显著。
  寒门学子的崛起,让长安城的各大世家十分不满。然而科举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根深蒂固。武皇后从不遮掩对寒门士子的器重,世家们不得收起轻视之心,积极谋划,争相把新科进士揽入门下,为自家女郎定下东床快婿。
  裴英娘发现,各家公主名下的户奴全挤在窗前,默默关注着场上的比赛,时不时交头接耳几句,点评某几个相貌最俊朗的少年郎君。
  临川长公主李孟姜干脆让人把她的坐褥挪到窗前,目光灼灼,专心致志地盯着场上的动静。
  忍冬悄悄对裴英娘道:“长公主的嫡女今年及笄,还没定下人家。”
  裴英娘回头扫视一圈,除了心愿达成的常乐大长公主,其他女眷贵妇都关注着场中的局势。
  有人提起薛绍,夸他不愧是“美三郎”,果然生得俊秀。
  李令月双眼圆瞪,吩咐昭善:“去看看谁在议论三表兄,我还没吭声呢,谁敢打他的主意?!”
  裴英娘失笑,目光无意间落在李治身上。
  他患有眼疾,视力不好,大概看不清楼下场中的情景,虽然眼睛一直望着球场的方向,但神色平静无波,完全不像在看一场激动人心的蹴球比赛。
  李显进了一个球,得意洋洋时差点摔下马,他也没什么表情。
  武皇后忙着和世家贵妇们应酬,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
  裴英娘蹑手蹑脚走到李治的坐席旁,矮身挨着李治坐下,“阿父,七王兄刚刚进了一个球呢!”
  李治眉峰微挑,“显儿吗?”
  他笑了笑,“前几天听他哭诉训练辛苦,原来是为了今天。”
  他果然看不清比赛。
  裴英娘心里有点难受,干脆坐在李治身边,为他讲解比赛。
  “七王兄和武家表兄撞到一块,鞠杖掉了。”
  “薛表兄好厉害,三个人都拦不住他!”
  “八王兄抢到球了……啊!球被抢走了。”
  今天的比赛,那个穿豆绿色圆领缺胯袍的少年表现得十分出色,几次截下小球,突破重重围堵,击球得筹。
  裴英娘原先是坐着的,眼看比赛越来越胶着,忍不住站起身,急得直跺脚,“阿兄一定要赢啊!”
  李治百无聊赖,权当出来散散心,并不在意比赛结果如何,但听着裴英娘一句句耐心的讲解,不由也跟着操心起来,“哪边得筹高?”
  武皇后插言进来:“自然是显儿和旦儿这边的筹数高。”
  李治嘴角轻扬,目光空茫,“很好。”
  武皇后有些失神,曾几何时,李治也和场中的儿郎们一样,年轻俊朗,鲜衣怒马。
  如今,他却连久坐一会儿,都浑身难受。
  多年以前,李治是地位稳固的大唐太子,武皇后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不得宠的才人。
  她看出李治对自己的爱慕,心里既彷徨又惊喜。
  然而世事多变,太宗服用丹药暴亡,她被迫绞断青丝,迁去感业寺。
  她不甘心,但不甘心又能如何?
  一开始,她以为李治和世间所有儿郎一样,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消遣,早把她忘得一干二净,皇帝的真情,只是一场笑话罢了。
  没想到李治登基后,竟然突破重重阻碍,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矛盾,将她重新接回轩昂巍峨的太极宫。
  武皇后从不服输,十几岁入宫,熬到二十多岁,仍然只是个小小的才人时,她没有放弃,依旧孜孜不倦学习一切所能学习的东西。
  再次回到重重宫闱,她的坚忍和勤恳得到回报,通过自己耳濡目染积累的才智和机谋,她从李治最宠爱的妃子,变成和他并肩而行的盟友。
  她不再年轻貌美,但大权在握,所以神采飞扬,如鱼得水。
  李治却被病痛折磨,一日比一日苍老衰弱。
  武皇后性情坚毅,很少有矫揉儿女态,此刻看着李治疲惫的面容,忆起多年来他的宽容和忍让,心里一软,握住他枯瘦的手,“九郎昔年纵马山林,可比显儿他们强多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