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又变相说她傻。
她端起小脸盯住他:“给我等着,归家后要你好看。”
谢思言抬眸:“要去跟祖母借搓衣板?”
“你想什么呢,这点事何必惊动祖母。”
谢思言暗舒口气,只要不迫着他跪搓衣板,旁的都好说。
他这口气才舒一半,就见小姑娘摩拳擦掌,兴奋道:“搓衣板太沉太大了,我自己做个简易针板就成,你跪着也方便。你看我是不是对你体贴入微?”
……
不多时,谢思言点了几个人,去了唳鹤峰。陆听溪不愿回去,就留在金阁寺等他。
入了庙宇,按说就当多拜佛。她前次没顾上,这回几乎将寺内诸殿内的菩萨都拜了一遍,后用了些斋饭,就又犯起了困。
金阁寺今日没甚香客,客堂跟禅院都空出不少。知客僧得了谢思言的吩咐,为陆听溪拣了一处最宽转最敞亮的禅院,让几个小沙弥收拾了一番,作为陆听溪的暂歇之处。
陆听溪这一日四处奔波,也确乎乏了,只是谢思言尚未归来,她总有些不放心,争奈瞌睡过重,虽则极力撑着眼帘,但躺在榻上不多时仍是沉入了梦乡。
再睁眼时,已是拂晓。
这时节白昼渐短,陆听溪发现天色已蒙蒙亮,知不早了,一惊,一咕噜爬起来,下意识掠视,却不见谢思言的踪影。
片刻的迷蒙混沌后,她想起这是在庙里,谢思言不方便与她共居一室,说不得寺内僧众为他另辟了下榻之所。起身盥洗,收拾好后,她寻了个晨起洒扫的小沙弥,询问谢思言何在。
小沙弥起初没反应过来,又听她描述了一回,方明白她说的是昨日来庙里的那个清冷俊美的锦衣公子,施礼道:“那位施主并未回。”
陆听溪一怔,没回?
她想去唳鹤峰看看,但又怕两厢走岔路。谢思言给她留了五六个护卫,她当即将众人召来,派了两个去唳鹤峰打探谢思言的消息。
跟前次略有不同,她这次来,一众僧侣都待她极客气,仿佛她是捐建了整座寺的大恩主。她才回禅院,寺内主持就来打了个问讯,又命手下弟子端来了几样细巧素馔果碟、茶食糕饼,请她慢用。
陆听溪知询问谢思言的踪迹也没用,遂转而问起了淳寂的事。
“淳寂大德是前日来本寺挂锡的。因着大德此前破除了楚王所中魇魅之术,我等对大德盛名早有耳闻。因而大德登门请求暂留,我等欢迎之至。”
陆听溪问道:“淳寂大师可还带了旁人来?”
主持颔首:“大德带了两个弟子来,行装从简,约莫不过换个地方清修几日。大德交代说,除却楚王殿下的手下外,旁人他一概不见。不过,后头大德又交代说,若有个十几岁模样的女施主来寻他,也可放行。”
陆听溪心里大致有了数。
沈惟钦是有意引她过去的。她此前瞧见的那枚乌银戒指确实是伪造的,那戒指是她为谢思言定制的,自然能轻易瞧出来。
她来金阁寺,也是想碰碰运气。
谢思言北归后,传闻中依旧活着的宁王始终未现身,她既推测出宁王之事与淳寂有关,自然就想到了这附近唯一的一处庙宇。沈惟钦那枚戒指连造假都不走心,似乎表明他笃定了她会寻到金阁寺来。
后来她选了木樨林,是因着木樨林比金阁寺距河谷要近。沈惟钦为方便行事,必会选个更近的去处。
她是不怕走这一趟的,但沈惟钦引她来做甚?
压下各色揣度,陆听溪坐下用早膳。
她昨日就发现金阁寺的斋饭十分精细,可她而今揣着心事,倒没甚胃口,吃得极慢。
正自出神,就见一小沙弥敲门而入,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递上一封信,说是给她的。
陆听溪接过一看,见信封上无字,拆了,瞧见书信开头写着“女施主淑鉴”,揣度着约莫是淳寂的来信。
视线左移,就见后头写着:“昨日唳鹤峰晤面,魏国公世子与楚王相持不下,楚王于打斗中坠下峦嶂,生死不明。世子连夜着人寻其踪迹,未果,而今犹未罢休。唳鹤峰崖高百丈,殿下今番九死一生,断难活命,然此前曾托遗书一封于老衲,内附天兴帝下落之详述,女施主独身来取。木樨林东,般若湖畔,限今日午时前,请恕逾期不候。”
第101章
陆听溪对着信末“淳寂敬上”四字看了须臾, 问那来送信的小沙弥,送信的是什么人。
小沙弥道:“似是淳寂大师座下弟子, 将信与了小僧后便走了, 只让女施主仔细看信,旁的并没多言。”
陆听溪又将信颠过来倒过去看了一回, 扫了眼只动了几筷子的饭菜,嘱咐小沙弥先不必收拾,自己转去行囊里取了几样防身的家伙并个大口袋出来,一径出了金阁寺。
金阁寺左近的风光是极好的。古人云,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陆听溪倒极少从秋景里看出什么萧瑟之意, 大抵还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对着满眼秋色, 最先想到的总是这种可口的果子熟了, 那种能吃的花开了, 又有好些零嘴可以填肚子了。
即便此刻独身前去赴约, 她心下也没甚惶惶之感。
般若湖小得很,名为湖, 实则只比寻常的池子大些。约莫是因着她到早了,到了般若湖畔, 溜达一圈, 并没瞧见淳寂的人影。
她便暂转去摘桂花。
盏茶的工夫, 她就得了几大捧。正拿着口袋填装桂花, 听得身后脚步声起,回头一看,淳寂迤逦而来,身后还跟着个年约三十的缁衣,大抵是其弟子。
淳寂上前来叙了礼,便将个封得严严实实的紫竹书筒递与她:“阿弥陀佛,这便是老衲信上所言之物,女施主请寓目。”
淳寂见陆听溪的目光直往他身后旷地扫,约略能猜到她在想甚,道:“女施主不必担忧此处有埋伏,这若当真是个引女施主入瓮的局,女施主此刻怕也不能安安稳稳站在此。”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因着过于顺利,陆听溪反觉反常。她定了心神,接过淳寂递来的斜尖小刻刀,颇费了一番工夫才将书筒打开。
取了内中信函,展开看了字迹,是从前沈安惯用的柳体,瘦硬挺秀,骨力遒劲,最是难学。
信首并非世子夫人芳鉴、陆夫人淑鉴之流,而是直呼“姑娘”。
信很长,她根本没看究竟写的甚,只找天兴帝相关,很快便在信末寻见了他透露的藏匿天兴帝的地方。
将信折起,陆听溪跟淳寂道了谢便要离去,却听淳寂在后头道:“当真不看楚王遗书中都写了甚?女施主可是不信楚王已殁?”
“大师信吗?我确是不信,”陆听溪回身,“大师与楚王相识多年,想来对楚王的手段禀性也有所了解,大师认为楚王会就这样殒命?地方是他选的,宁王之事的猫腻也是他做下的,大师认为楚王会毫无准备?再者,他若非要图谋什么,为何冒险救下宁王?”
“总而言之,此事疑点甚多,我实是难以相信楚王会当真葬身唳鹤峰。”
淳寂闻言,面上神色莫名,半晌,诵了声佛号:“作孽。”
陆听溪道:“大师当初为楚王办事时,可知楚王让大师帮他保下之人便是宁王?”一顿,淳寂虽是方外之人,但也是时常出入西苑的,不大可能不认得宁王。冒险为之,大抵也是因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淳寂仿佛勘破了她的心思:“虽说形势比人强,但老衲为楚王做事,倒并非因着这个缘由。”
“不瞒女施主说,楚王殿下是老衲平生最敬佩的人。老衲从未见过如楚王殿下这般通透灵慧之人。老衲早年也曾游历四方,甚至远赴海外探求佛法真谛,然则辗转几十载,眼界学识却仍是及不上楚王殿下一半。殿下根器亦是上上……”
陆听溪不由打断他的话:“冒昧插言,大师确定大师要说的当真是根器?”
根器指的是先天接受佛法之可能,与素常所言“慧根”义近。
莫说如今,纵是从前,她也不觉着沈安会是个有慧根的人。沈安天生反骨,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是一匹难驯的野马。当年她将他带回来,主因是赌一口气,证明沈安的说法是错的。只是后头沈安未再行不轨之事,她见他确有几分可怜,就将他留了下来。
但若说当年很可能以死为她设局、落后又剁了陆修川手指的沈安根器上上,她是不信的。
这人从头到脚都与佛性无关。
淳寂道:“女施主何故对殿下偏见如此深重?殿下出身位处风口浪尖上的楚王府,但纵观其一生,多半为宗室嫡系纷争所累,自家并无野心,最重的一次杀伐还是为平宁王之乱。老衲帮殿下保下宁王,也是因着老衲坚信殿下并无作乱之心,偷天换日必是另有苦衷。”
“殿下性子有时确乎阴沉,但前有其祖的诸般逼迫,后有魏国公世子的咄咄相逼,殿下要夹缝求存也着实不易,禀性实难平和。再则,老衲不甚明白女施主为何对殿下心生恶感,纵然两厢立场不同,殿下也并未真正为难过女施主,女施主这般,又是何必。”
“殿下如若果真要不择手段将女施主据为己有,那日早已嗣位,登临帝位,行事岂非更便利?殿下明知魏国公世子对他杀心不减,却仍中止登基前的筹备仪程,单枪匹马来了石景山,女施主可想过殿下这是为的什么?”
淳寂话里有话,这是在暗指沈惟钦来石景山赴约,是为了给这段恩怨来个了结,而非惧怕谢思言揭露他偷天换日之事。否则沈惟钦也不会刻意将陆听溪引过来。
陆听溪即刻反问,沈惟钦保宁王、匿皇帝又是为哪般,淳寂道:“仲晁能策反御林军统领,足以表明其势力已渗入宫内。在魏国公世子突然失踪、太皇太后避祸大兴等诸般情势下,女施主以为皇帝如何在仲晁与一众只等看戏的亲王围困下活命?楚王殿下将皇帝暗藏起来,是在保皇帝周全。至于宁王之事,老衲也不清楚,但殿下确未利用宁王行奸宄之举,女施主说是也不是?遑论如今宁王还在魏国公世子手里。”
陆听溪对着般若湖对面的一株繁茂桂树远眺,缄默少顷,慢慢将信重纳入书筒:“不论如何,时移世易,当初的敦睦终归是不复得了。”
言罢,一径离去。
……
谢思言立于唳鹤峰峰顶之上,俯瞰群山。
金风摇荡,云海湍转,万物皆在脚下。
内中兴许也包括沈惟钦的尸骨。但他并不能笃定沈惟钦已死。
唳鹤峰下头是深渊,并无河潭之类。纵是有水,从百丈高的地方摔下,冲至水面,也与撞在冷硬地面上分别不大。
不管如何分析,沈惟钦都绝无生还的可能。
但他仍命人辗转绕去崖底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必须确认沈惟钦已死才能安心。否则总有功亏一篑之感。
良久,杨顺前来回话。
“世子,小人已带着一众人等仔仔细细将下头搜寻了一通,并未寻见楚王的尸首。不过,山石间有些许血迹与拖拽的痕迹。小人揣度着,约莫是楚王跌落到此后,被虎狼熊豹之类的野兽衔了去。”
杨顺见世子容色寡淡,揣摩不透其心思,一时胁肩累足,噤若寒蝉。
他这回竟被个十几岁的姑娘给诓了,虽说他后头一直安慰自己,这回栽了不过是有心算无心,但在世子爷面前终归是抬不起头来。
自打昨日沈惟钦坠崖之后,他就主动请缨前去搜寻,本是存着戴罪立功的心的,但没想到迟迟寻不见沈惟钦的尸首。而今眼看着日薄西山,他们已找了一天一夜了,一个两个都是满目血丝。但世子爷不喊停,他们就得继续。
谢思言又往深渊扫了眼,淡淡道:“加派人手,扩大搜寻范畴,再去找一干犬只来,协助搜寻。”
杨顺躬身应诺。
……
陆听溪终于被谢思言接回了国公府。
她将藏匿天兴帝的地方告诉了谢思言,不出一日,天兴帝被迎回朝。
这场旷日持久的荒唐闹剧也在天兴帝亲为谢思言平反后,消停大半。
天兴帝甚至特特颁了诏书,为谢思言昭雪。
其一,现已查明,所谓先帝起死复生,不过仲晁散布的谣言。天兴帝已亲自查看过,并请了几个做寿材的积年一同验看了,确认先帝棺榇未曾开启过。
其二,漕帮与谢思言一丝干系也无。
其三,所谓的谢思言那处位于保定的、规制多有僭越的别居,实乃仲晁的产业。
其四,谢思言当初请求致仕之后,那几个蹦出来借土默特犯边,胁迫说要法办了郭旭等一众弹劾谢思言的言官的武将,实则已被仲晁收买,此举不过趁势构陷谢思言、为其再造一桩罪而已。至于土默特为何这样巧地在此时犯边,大抵只有仲晁最清楚。
诏书一下,天下震动。
皇帝这不光是为谢思言澄清,更是令仲晁成为了众矢之的。一时文人口诛笔伐,百姓唾骂不止,定要以极刑惩之,以谢天下。
仲晁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因着此番动荡,牵连者众,人人自危。不过,当初没敢鞫审谢思言的几个堂官,而今却是无比庆幸。
除却那几个堂官而外,更有人长出了口气——董佩的父亲董锐。
此前谢思言那事闹出那么大动静,那列出的罪名,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杀头的大罪,董锐唯恐连累了董家,如今拨云见日,总算能安枕了。
但思及一事,董锐又难免懊丧。
谢思言经此一事,非但没倒,反而晋为内阁魁首,又以卓著功勋,加正一品太师衔,往后真正是位列百官之首,万万人之上。
谢思言方及冠不几年,便已是荣光无两,莫说本朝,纵是放眼前史,也无有可与之争锋者。
可这样的乘龙快婿,终究不是他的。当初谢思言愣是没瞧上他女儿。
尚未从怅惘之中缓过来,董锐紧跟着又被一桩事堵得不上不下。
董佩生产了,诞下了个男婴,母子平安。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愁人之处在于,董佩这一胎是早产,怀胎七月便因着不当心跌了一跤,提早娩出了胎儿。
纵是足月的婴儿,也需加意照料,何况是体弱的早产儿。董锐自打知晓女儿早产,四处找寻老道的保母与乳母,唯望这个瘦弱得鸡崽一样的小外孙能安然活下来。只是他也不过尽一份绵薄之力,纵竭他之力寻来的,国公府也未必看得上眼。
这日,谢宗临为庆贺儿子进官,摆了家宴。既只是不欲张扬的家宴,便只是阖府聚饮,姻亲一个没请。但董锐因着近来走动勤快,得了消息,当日便携礼登门,前来拜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