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祈祷君
时间:2018-12-27 09:31:51

  “不。”
  梁山伯摇头。
  “我心中什么都没有。”
  梁山伯的话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祝英台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拉着马文才的衣襟,哭得五内俱焚。
  “可是他要被砍了手,全家都流放,子子孙孙成为奴婢,我会疯的,马文才,我真的会疯的……”
  她此时已经像是个疯子。
  “不,我会死的,我会死……”
  她哭得肝肠寸断,让已经准备坦然面对可怕结局的刘有助都侧目不已,更别说一头雾水的傅歧和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梁山伯。
  “你不会死的。”
  马文才冷酷地道:“谁也不会因为别人死了,自己就死了。”
  否则当年梁山伯死了,你为何没有马上跟着去死?
  马文才看着状若疯癫的祝英台,再见他已经实现了自己许下的“我一定让祝英台服服帖帖”、“我一定让祝英台在我面前痛哭流涕”的誓言,心中却没有一丝快慰之感。
  他只觉得烦躁。
  “呜呜呜,我会的……”祝英台再也无力支持,跌坐在了地板上,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马文才,你明白的,明白我为何千辛万苦来会稽学馆……”
  她失声哭叫起来。
  “我已经见过了被挖掉的鼻子,现在又要见别人断掉的手吗?”
  “不,你们想想办法啊!你们可是梁山伯和马文才啊,怎么能这么冷酷?你们都是主角不是吗?!”
  “他在胡言乱语什么,疯了吗?什么鼻子断手!什么主角!”
  傅歧难忍的搓了搓手臂,大概是一想到等会这个他差点揍死的男人就要被送去被砍手了,心里也有些毛毛的,直接大袖一拂。
  “我不管了,你们继续闹,我回去睡觉去!”
  他就知道跟祝英台马文才搅和在一起没好结果。
  连原本正常的梁山伯也有些不正常了!
  说罢,拔腿就走。
  “祝英台,士庶之分,远没有那么简单,你以为你去了丙馆,便是打破了隔阂?这件事在元魏还有可能,在我大梁,哪有那么容易。”
  马文才叹息道:“希望你经由此事能够明白些处事之礼,也去学好律学,也许明日你不小心掉条帕子,都会让人丧命。梁山伯尚且将律学倒背如流,你莫连个寒生都不如……”
  “此人,我先带走了。”
  说完,他看也没看祝英台一眼,命风雨雷电提起刘有助,离开了屋子。
  屋子里一时间退的只剩祝英台和梁山伯,祝英台的婢女半夏在他们讨论“天子和五馆”的时候就已经被赶了出去看门,到现在也不敢进来。
  看着掩面抽泣到几近晕厥的祝英台,虽然不知道他为何如此自责伤心,但他大致也能猜得出是她心肠太软,或压抑太过,又或者所有的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的缘故。
  而他,可以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这样隐藏在背后的心思,让他心中对祝英台顿时产生了一丝内疚,面对他突如其来的泪水时,也就越发不知所措。
  男人也这么能哭吗?
  果然是在家中不知世事的天真小少爷吧。
  如果说他刚刚觉得自己的“布置”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话,那现在看着伤心悲痛到此等地步的祝英台,他却要思考下是不是疏漏了什么。
  什么重要的东西。
  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梁山伯欲言又止,看着祝英台的泪颜,最终叹了一句。
  “人不会因赤子之心而变强的,在世事之残酷面前,赤子之心只会被摧残的千疮百孔。”
  他的话永远那么有理。
  “你得学着变强,才能先保护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啊。”
  祝英台哭得累了,伏在了地上,似是睡了过去一般,也不知是真累了,还是假装疲累逃避梁山伯所说的“肺腑之言”。
  她一点回应都没有。
  梁山伯见此,有些尴尬地抿了抿唇,几乎是落荒而逃。
  ***
  在刘有助被提走的那一刻,祝英台是真的崩溃了。
  心灵和身体双重的疲累、长久以来的压力、无论如何也甩不掉的世人的嘲意,还有自己无意却对别人造成的可怕伤害,都让这个明明已经选择逃避开来笑脸面对世界的女孩,彻底陷入了绝望。
  在世人嘲笑“女子读书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做官”时,她尚且能以此时家喻户晓的北朝花木兰斥责回去;
  在世人嘲笑“女子应该避嫌乖乖坐在家里绣花”时,她尚且能以祝英台原本的宿命便是抗争宿命的理由,“女扮男装”为自己争取出庄;
  在世人嘲笑“算学这种东西就是庶人拿来糊口的杂学”时,她尚且能以自己还算粗通的才能去堵住那些人的嘴。
  可当她最为骄傲的东西被人践踏到泥地里,当她努力维护的东西却被发现不堪一击,当她以为可以借由善意换回的东西却变成了可怕的灾难……
  她不可避免的动摇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屋内的祝英台半天没有声音,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经燃尽,漆黑一片,半夏半惊半疑地将从窗外伸进脑袋,犹豫着问道:“主人,你还好吗?”
  “半夏,出了这件事,你怎么还不谨记门户安危?今日你在院中值夜,哪里也不准离开。”
  祝英台冷静沉稳的声音在屋中响起。
  半夏被祝英台少有的冷厉吓了一跳,心中生出一丝骇怕,连忙回应:“是,奴婢今天就在院里守着,保证一只耗子都跑不进来!”
  祝英台没有再理会她,只是呆呆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上弦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黑暗中,她“呵呵”一笑。
  “呵,哪里一样?哪里一样?”
  她妈会因为别人长着一个和她一样的高挺鼻梁,就把别人的鼻子削掉吗?
  她会因为将上学时候的一页读书笔记送给了家里贫困没钱买书的孩子,而连以后的工作都没有了吗?
  怎么会一样呢?
  她怎么会觉得闭着眼睛,只要不睁开,世界就是一样的?
  只要她还存在,迟早还有害死其他人的一天。
  今日是鼻子,明日是手,后天是不是脑袋或者其他什么部位?
  祝英台缓缓站起身子,移步到了箱笼前,从里面翻找出了一个小竹筒。
  之前屋内闹贼,她没去看其他东西,却独独翻出了这几样让人看起来是破烂的玩意儿……
  那是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是她创造的。
  其余的,都是祝家的。
  她打开手中小竹筒的塞子,一股难闻的恶臭从其中传来,让人根本没有勇气再嗅上一嗅。
  味道是不好,但这已经是她能找到的最毒的东西。
  如今,她却把这腥臭的东西递到了唇边,对那味道毫无所觉一般。
  所有的一切,都是祝家的,也是这个时代的。
  就连这具身躯,也是她占了病死之人的。
  马文才说的不错,她吃着士族的、喝着士族的,踩着庶人的血泪生存,却不愿维护士族的利益,也不愿伸出士族的位置,只想着自己的“仁义”,岂不是一种虚伪?
  既然拿了这身子便是欠了他们,那这身子,她也不想要了。
  反正除了灵魂,她已一无所有,就连这灵魂,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祝英台捏着竹筒,想要将这毒药仰面饮下,手臂却抖得犹如秋风中的落叶,怎么也抬不起来。
  怎么会不惧怕死亡呢?
  她已经死过一次,比任何人都知道死亡后的苍凉可怕,那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更甚于死亡。
  可是这世道,比死了还可怕啊!
  祝英台眼泪爬了满脸,她已经哭的太多,连眼睛都已经有了针刺般的疼痛,可她根本没有办法止住自己的泪水,唯有鼓足所有的勇气,猛然一下抬起手臂!
  喝!
  活着这么难,死还不容易吗?!
  反正在马文才他们看来,自己这样无能又愚蠢的人还不如死了!
  那就让她死了,称他们的意!
  祝英台仰着头,使劲地将竹筒摇了几摇,可是竹筒里的液体却没有向她想象中的倾倒在口中,唯有冲鼻的腥味直扑她的鼻喉。
  这般恶心的滋味让她不由自主地干呕了一声,手中的竹筒也掉了下来,发出沉重的“嘭咚”一声。
  “C11H17 N3 O8加 As2O3居然会变成结晶体吗?老天爷你他妈在逗我?”
  祝英台对着天空伸出一根中指。
  “你是在嘲笑我这样的无用之人,连自杀都办不到吗?啊?!”
  她嘲弄地看着地上的竹筒,直将下唇咬的稀烂,眼泪犹如破了堤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不用照镜子,她也知道自己现在哭的一片狼藉,眼泪鼻涕已经糊了满脸。
  是因为她犹豫了太久吗?
  连原本为自己准备好的毒药都干了?
  可知道自己死不成的那一刻,她为什么又松了一口气?
  她在黑暗中抽泣着,滚落与地的竹筒蹦蹦哒哒一圈又到了她的脚边,像是也在笑话着她。
  梁山伯之前说起的话,像是电光火石般突然出现在她的脑内。
  不是论赤子之心和坚强那句,而是那位从未谋面的贺老馆主的话。
  ‘我是此地的馆主,负责主持这里的学业,如果我在此开设丙科,教导学生识字,可我的学生依旧要靠去偷字才能学到想要的东西,那是我的耻辱,而不是他的。所以我不能罚他,只能罚我自己。’
  老馆主的话,让祝英台脑子里的迷雾慢慢被拨开,渐渐显露出她应该有的聪慧和见地。
  “我想要帮他,却没有选对办法,那是我的耻辱,不是他的。”
  “我什么都没为刘有助做到,却期冀着别人能够施展才智和手段救他,那是我的耻辱,不是他们的。”
  “我根本没有真正为马文才做些什么,却觉得马文才一定会帮我、懂我,那是我的耻辱,不是他的。”
  “这世道不仅仅是压迫寒门,士族也在痛苦中挣扎,所有人都被强权所压迫,我却只记得来处只懂得可怜弱者,那是我的耻辱,不是这个世道的。”
  一直都是她在自取其辱,她为什么要去责怪别人?责怪这个世道?
  她自杀了,能惩罚的了谁?
  撼动的了谁?
  原来她一直都在自取其辱!
  眼泪又一次流淌了下来。
  这一次,是自惭形秽的泪水。
  就让她今夜好好地哭上一回……
  祝英台任由眼泪冲刷着心中的悔恨和羞耻,这一夜泪水的汹涌似是要将她所有的眼泪全部流干。
  ——过了今日,她再也不会哭了。
  ***
  马文才大半夜提着刘有助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一夜未曾睡好的傅歧和梁山伯都顶着两个重重的黑眼圈。
  天一亮,傅歧几乎是梦游一般爬了起来,想要出去打听刘有助昨夜之后的结局。
  他还是有些不安。
  而梁山伯心中有许多猜测,也等着天一亮出去打探。
  两人各怀心事,却同样动作迅速,穿戴整齐连早饭都没用,就一起往外跑去,一口气跑出院子,直奔甲舍之外。
  但有一个人,比他们起的还早。
  作者有话要说:  用于分割甲舍与上课区域的光滑围墙前,一身白色儒衫的祝英台手持着毛笔,背对着他们,在墙上书写着什么。
  悬腕题字是书之一道中最难的练习方法,如果不是有着不凡的造诣,只要写上一个时辰,手腕就会犹如废掉。
  而祝英台已经不知道站在那里多久了。
  因为甲舍漫长的围墙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礼记》中的“儒行”篇。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傅歧看着那面可怕的围墙,脸上犹如被人打了一拳,惊讶的脸色连厚重的眼圈都遮掩不住。
  “这祝英台,真,真是疯子……”
  梁山伯看着远远书写着圣人之言,不停蹲下又站起的祝英台,眼眶渐渐灼热,胸中有一腔从未有过的激昂之气。
  他仿佛看到了那位永远坚持着气节的老人站在祝英台的身后,笑眯眯地看着这个新来的士子,如何将自己毕生书道所学全部毫无保留地露于人前,任由所有人去驻足观看,亦如他当年那般。
  渐渐的,梁山伯灼热的眼眶里有什么满溢了出来,溢出到他再也无法承受住的地步。
  “先生……”
  PS*里面是解释内容,我就不愿多赘言灌水了,写在作者有话说里。
  (*儒者可以亲密而不可以威胁,可以亲近而不可以强迫,可以被杀头而不可以羞辱。儒者的住处可以不讲究豪华,儒者的饮食可以不讲究丰厚,儒者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批评而不可以当面责备。儒者的刚毅不动这样的刚毅。)
  (*儒者和朋友志同道合,表现在作学问的路子也一样;彼此皆有成就则皆大欢喜,彼此有了差距也互不嫌弃;彼此久不相见,如果听到了有关对方的流言蜚语,也绝不相信。友谊的基础建立在方正上、道义上,合乎这一点就是朋友,违背这一点就敬而远之。儒者的交友应该像这样。)
  最初圣人传布“仁义”的时候,阶级比南北朝时还要严格,动辄几千人殉葬都有,可孔子依旧说的出这样的仁义之言。所以很多时候,不要怪社会,不是社会的错,是你自己的错。
  到了后来,社会无论再严酷,再也不会比春秋战国时期可怕了,所以无论世道多么艰辛,这些真正的“大儒”们依旧秉持着气节,传承着一口浩然不灭之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