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祈祷君
时间:2018-12-27 09:31:51

  结果人家祝家女没名没分的在他身边这么多年,自家这儿子不但没有再给她个名分,还让她抛头露面又是炼丹又是做生意,祝家女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情伤太重”,出家当女冠去了。
  这下好,儿子要去魏国,便又仗着自己在建康还有些本事,又对人家女将军骗财骗色,哄着人家把自己的家当都要奉出来资助他的人马。
  魏氏的眼睛从花夭脸上转到她的身上,越看越是心酸。
  她不是瞎子,看得出这位女将军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和儿子也差不多年纪,这么一把年纪,听王娘子说,身上又全是伤痕,想来一个女子像男人一样征战,吃过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花夭出生入死攒下的一点家财,却很有可能给儿子这混账骗走,而一个魏国将军资助梁国的将领,要是被人发现了会有什么下场,不必说也可以想象。
  如果儿子到时候还不愿娶她,对她来说就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魏氏越想越是后背冒汗,只觉得家里这儿子已经丧尽天良到她牙痒痒的地步。
  再看花夭看着儿子的眼神“含情脉脉”,魏氏对这儿子就越发不满意。
  想他父亲和自己相敬如宾这么多年,虽然只有一子,但家里也并无什么姬妾作妖,而且她从小教养儿子就十分上心,什么婢女女管家都是不往儿子身边放的,还特意寻了风雨雷电四个可靠的随扈处理他的私事,按理说也不至于在男女之情上渣成这样啊?!
  还是说自家老爷从小对他灌输的家门荣光云云太过犹不及了,让他心里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连自己的婚事和感情也成了可以利用的部分,所以才利用其身边的女子毫不留情?
  要是马文才知道自己母亲这么看他,一定肺都气炸了。
  跟女儿一样手把手拉扯起来的祝英台不说,他对花夭也许一开始是存着那么点利用之心,但自从她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把自己从绝龙谷救出来后,这两年他对花夭甚至已经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黑山军能这么快发展壮大,他才是最大的支持者。
  那些粮草和物资,是他知道白袍军迟早要出征后,利用黑山军雇佣兵的便利,一点点在魏国囤积下来,以备不时不需的,本就是他的东西!
  然而魏氏却不知。
  所以当马文才安慰完母亲,送她回房时,魏氏拉着马文才的手,言语切切。
  “儿子啊,这么多年了,阿娘也看开了,也不指望你突然对什么贵女上心了,就希望你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哪怕不成亲、不能那么顺利的在一起,至少也有这么一个人,能让你完全的放松下来,能够不把自己逼的那么紧。什么身份地位,什么相貌家世,都是虚的,只要有那么个人就行了。”
  魏氏说到心头最大的担忧时,喉头甚至有些梗塞,“祝英台那边,你已经负了她,不能再这么对花将军了……”
  马文才:……????
  “你看看人家花将军,才从自己国家的动乱里死里逃生,还以为终于遇到了可以倚靠之人,结果你又是那么个……”
  马文才:???我哪里不可靠了?
  “不管你怎么想的,不能做那种恩将仇报的事情,要是花将军这一次帮了你,无论如何你也得娶了她。要是魏国容不下她,你就把她带回梁国来,我会把她当成女儿看待的……”
  马文才:???谁恩将仇报了?我敢把她带回来,魏国人能放?你要把人家当女儿问过人家阿娘的意见了没有?
  看着儿子一脸“不服气”的表情,魏氏气得心中直咬牙切齿,恨不得冲到人家女郎面前,指着儿子的鼻子对她说清楚这就是天字第一号大渣男,别被骗了。
  可是儿子还需要黑山军,还需要花将军,即使她再怎么痛苦儿子变成了这样,作为母亲的却希望儿子能够活着回来。
  魏氏又痛苦又挣扎,觉得自己也是个虚伪的坏人,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只能连叹三声,丢下句:“你对人家花将军好一点!”,气得心痛的回了房。
  马文才一脸莫名的站在母亲门口,觉得全天下的女人都不可理喻。
  他对花夭哪里不好了?
  北海王世子看到太医局那间屋子都有了危机感……
  等等,他回来找花夭是干什么来着?
  马文才突然想起在光宅寺里遇见新任北海王的事情,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急匆匆赶到后园,花夭果然还在那里。
  她是武人,不能荒废太久武艺,现在虽然不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是练练手上的灵活度还是可以的。
  只见她手里把玩着一把切梨的小刀,那小刀像是游鱼一般在她手中不停隐现,偶尔又从腕中被抽出,她原本力大无比,这种机巧的本领就用的极少,但并不代表她不会。
  没了那先天的神力,就凭着这种可怕的控制力,她依然能做世间第一流的刺客。
  马文才看着花夭手上出神入化的功夫,喉间隐隐已经感到了一阵冰凉。
  他娘还觉得自己会“欺负”到花夭,上一个对她不客气的现在已经被溺死在了水里,下一个……
  马文才冷笑。
  下一个,也注定不会有什么下场。
  花夭只觉得面前一暗,才发现是马文才在自己面前坐下了。
  她刚刚太专心于恢复手指的技巧和力量,对马文才的到来一无所知,这也是因为她气脉紊乱失去了武人的机敏,若是往日,哪怕她再怎么专心,也不会让人到了面前也一无所知。
  花夭想起自己失去的武力,眼神不由得黯了黯,手中的刀尖却捏得稳稳,好似平常。
  直到马文才紧绷着脸抛下一句:
  “北海王死了,应该是北海王世子弑的父。他还想着你带着嫁妆给他当王妃呢。”
  呲拉。
  出师后就没失过手的花夭,首次在自己食指豁开了一个口子。
 
 
第444章 歃血为盟
  花夭说出那句话时,存的就是挑拨的意思,但她没有想到,这位一直逆来顺受的王府世子居然会这么心狠手辣,不过才半个多月,他就已经完成了从世子到王爷的“过程”。
  虽然马文才说话时语气淡淡,但是花夭还是从他的语句中察觉到了他的不悦,就在察觉到的下一刻,花夭把自己的手指头割伤了。
  马文才毕竟不是什么深情款款的男人,看到花夭手指划伤了也只是眉头皱了一瞬,递出一条干净的帕子。
  “这么激动做什么,他这王爷我们的陛下封了不算,得回到魏国得到承认才行。”马文才嗤之以鼻,“恭喜你,又有拖延的借口了。”
  如果祝英台在的话,她会很小心地提醒花夭,当马文才用这种别扭又阴阳怪气的语气说话时,就代表他其实心里特别生气。
  可惜此处没有祝英台,所以花夭只能听出马文才对这位觊觎“黑山军”的世子非常的有意见。
  武人在生死之间锻炼出的直觉让花夭下意识地选择了转移话题。
  “那个,你娘拉着你说了什么?你没跟家里人说过你要做的事吗?”
  花夭从不和家人隐瞒自己的行踪和计划,但在马文才这里,似乎是完全不一样的。
  马文才想起刚刚他娘反复叮嘱的东西,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语气硬邦邦地回答:
  “你我情况不一样。你是军户,而我们家世代为官,荣华富贵皆系于庙堂和皇权之上,我阿爷可能知道我所图不小,却不希望我走上其他路子,知道多了反倒更让他们不安。”
  他看了眼花夭。
  “何况我说的也不是假话,我的白袍军在魏国不会有危险。”
  这是他第一次用“我的白袍军”这样的句子,语气笃定而自信,让花夭擦拭手指的动作突然一顿。
  “对这个天下而言,几千骑兵的力量太小了!”
  花夭知道这番话说出来实在让人丧气,然而出于“盟友”的义务,她却不得不泼这道冷水。
  即使加上黑山军,两方的人数也不过万余。
  万余骑兵,在梁国可能算是数量庞大,可莫说在魏**中,便是北方起义的军队,轻而易举便能聚集起十几万的骑兵。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马文才微微一笑,“我之所长,从来不在带兵打仗,而是借势而为。”
  花夭渐渐坐正了起来,脑中灵光一闪。
  “所以你让洛阳的游侠儿给我送信,让我在洛阳乱时藏起‘萧综’,是为了这个?”
  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关节,一下子就明澈了起来。
  “你知道洛阳的消息一断绝,梁帝一定就坐不住了,必定是要用各种理由把白袍军送入魏国的,所以你才抢占先机,先让我将萧综护住?”
  “怪不得,怪不得你能那么光明正大的搜捕礼宾院,你是让皇帝误以为我是萧综,哪怕可能不大,爱子心切的皇帝也甘愿一试,甚至感激你……”
  花夭越想越是心惊肉跳,为马文才算计人心的本事,也为他“顺势而为”的机变。
  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可他马文才用的却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而且能让对方心甘情愿且心怀感激的利用,简直是妖孽一般的算计。
  “一开始,我也并没有谋划那么多,只是想着竟然连你都无法把消息传过来,洛阳必定有了什么变故。”
  马文才见她神情越来越骇然,显然是陷于脑补之中,不由得晒然,“我这几年收获颇多,皆受益于萧综陷于魏国,一旦真让人趁着魏国动乱而把萧综救了出去,那陛下就该卸磨杀驴了……”
  “便是为了我和我手下那么多人着想,萧综也一定不能逃出洛阳。只不过恰巧那时你在洛阳,那信又送到你手里罢了。就算信没送到你手中,我也有其他法子让他出不来。”
  马文才叹息道:“我这般谋划,并不是想与魏国为敌,也不是想反叛出大梁,而是在两国之间,寻找一处可以发展之地而已。”
  他对现在的局势看的也很透彻。
  “现在北方已乱,南方因为储位不稳,动荡也就在眼前。你且看,最多不出十年,南北便俱要分崩离析,天底下的聪明人无不在摩拳擦掌,甚至推波助澜,要在这变革之中趁势而起。”
  这一刻,马文才野心勃勃,目光迥然,哪里有刚才那别扭的样子?
  “你有铲除奸佞之名,我有手握军队之实,看起来似乎风光无限,然而若不能在即将到来的动乱前占据先机,日后便只会落得个大浪淘沙、山河日下的结局……”
  “你那群所谓的‘好兄弟’,只会变成被人利用的走狗;而我苦心经营的‘白袍军’,随时都有可能就地解散,我那些健壮的儿郎,则会变成之前那种像是猪狗一般苟延残喘的蠢物……”
  “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百姓,甚至连猪狗都不如。”
  他如今已经二十多岁,早已经褪去了少年时的冲动和毛躁,即使说的是如此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依然用的是一种镇定而冷静的语气。
  这比慷慨激昂的句子更有说服力。
  “我有窥见隐患的先见之明,亦有扭转局面的实力和准备,更有步步为营而占据的无数先机,既然我有一拼之力,为何不能成为击溃千里之堤的那个人?”
  一阵沉寂过后,花夭明白了她的意思。
  于是花夭拿起手边已经放下的小刀,在自己的手背上重重划了一记。
  她用马文才的帕子浸满了自己的鲜血,以鲜卑人的献礼之姿,将血帕双手奉上。
  她虽不喜政治,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莽夫,马文才一直以来在谋划的事,她虽无法窥见全貌,可也有所察觉,并为那隐隐露出的冰山一角而震撼。
  她毫不怀疑,如果真有他口中那种“即将到来”的变革,马文才不但能够占据先机,甚至能在滚滚的乱世中创造出一番不世的功绩。
  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
  若说枭雄,她的师兄贺六浑欢绝对算得上她平生仅见的人物,而那个攻入魏都、血洗洛阳的尔朱荣,虽人神共愤,也算得上是用兵上的奇才。
  然而这些她见过的诸雄之中,称得上“英雄”的,却唯有任城王元澄和面前的马文才二人。
  他们都知难而不畏难、待人以诚而不以谋,也许因为出身,都或多或少有些高傲,却从未将麾下的部属看做猪狗牛马一般,也不曾因为身居高位,而无视来自底层的呐喊。
  她曾无比的蔑视北海王世子,因为后者有窥见危险的智谋,也有改变局面的身份和实力,然而他选择的是束手旁观、仓皇而逃。
  这样的马文才,才值得她“歃血为盟”。
  马文才接过了染满鲜血的锦帕,捋起自己的袍袖,露出一段线条明快、肌理分明的手臂。
  他从腰间拔出佩刀“照渊”,在自己的上臂上亦划开一刀,将血帕的另一侧也染满了自己的鲜血。
  鲜红的血液被厚密的丝帕贪婪的一饮而尽,两人的鲜血渐渐汇聚在一起,在丝帕上蜿蜒扩张、旖旎交缠,最终交织成一副让人荡气回肠的图画。
  “以血为誓,无论何时,我必不会负你。”
  马文才紧握着那方血帕,上前一步,将花夭拥入怀中,以手拍击她的右后肩膀。
  花夭用鲜卑礼节奉之,他便也用鲜卑人的礼节回之。
  和花夭那些“兄弟”不同,马文才的怀抱坚实却不强硬,带着他一贯的别扭体贴,她的鼻端甚至还能轻嗅到一阵淡淡的松香之气。
  她的心无端地跳动了几下,原本该也提上来拍击他后肩的手,竟迟疑了几分,才攀上他宽厚的肩背,缓缓地拍击了几下。
  而后,她便感受到对方那虚虚贴着的胸膛上突然传来一阵震动,马文才带着笑意的声音,在她耳边越发的勾人心弦。
  “相信我,比起当那劳什子小王爷的‘王妃’,我交托与你的信任和盟约,更值得你期待。”
  ***
  安抚完了自己的“后院”后,马文才又忙碌几天,才完成了白袍军出征前的所有准备。
  为了在道义上获取支持,护送北海王北上的规格和声势极为盛大,不但皇帝亲率百官与百姓十里相送,连白袍军也俱是银甲白袍、全副武装,骑乘着河西之地出产的宝马,俨然一副英武之师的模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