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的家人——淑女派
时间:2018-01-03 15:41:06

  阿碧轻轻的打断了她的话:“你说什么呢,你这样说难道心中是想着咱们王家必败无疑不是?”
  慕容家的事情慕容复从来不会主动说,阿碧更不会往外面透漏,现在过去几十年了,慕容复的子孙都是以王为姓。
  小儿媳马上说道:“娘,当然不是,我就是想着以防万一……”她说着把目光求到了两位嫂嫂身上,让两位嫂子也连忙跟着劝说。
  都嫁过来几十年了,再过几年都是当婆婆的年纪了,当然知道王家的事情了,公公虽然冷淡,但是一心忙着公事,家中的事情全都不管,你就是告到他面前,他仍然是一句轻飘飘的:“找夫人去。”
  好像心中除了自己的仕途之外,再也没有看上眼的东西,要不是他也教自己的儿子孙子启蒙和一些健身的武艺,谁都认为这就是一个冷血的人。
  一个冷血的人偶尔露出一点温情的举动,都会让人觉得贴心不已,就好像一个冷血残酷的军官偏偏养了一只哈士奇,对这个狗特别的喜欢,是他的心头爱,其他人自然在心中想到这肯定是个外冷内热的人,或者干脆脑补一下这人本来是个温柔的人,但是小时候经过了一系列的残酷事情,然后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了,但是内心中还是留着一丝的温暖的。
  尤其是在这人有个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妻子的前提下。
  说一千道一万慕容复从来没有直接管过自己的儿媳,她们是属于阿碧直接管辖的,自然见过不少这个婆婆的手段,阿碧虽然面带笑容,说起话来带着江南女人特有的温柔,至今仍然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魅力。
  但是谁也不敢小瞧这个婆婆,毕竟她是真的敢杀人的,而且多少得罪过她的人她刚开始全都忍下了,就是别人把唾沫吐到她的脸上,她脸上的笑容照样没有变过,但是最后全都把人弄得生不如死。
  从来没有隐瞒过,就好像是……故意让她们看的一样。
  “没有万一!”阿碧斩钉截铁的说道:“少爷,把全家人都叫过来吧,事情都到现在这个时候了,应该能说出来了吧。”
  她嘴里的少爷自然指的就是慕容复,他们现在虽然已经荣升为了老爷夫人,但是阿碧的称呼一直没有变,其他人听的多了,自然知道这些她对自己丈夫的爱称,更没有人敢说什么。
  慕容复本来正在闭目养神,听到这话想了一会儿说道:“没错,顺便让人把值得信任的人都叫过来。”
  一盏茶的时间刚过,所有的人都集齐了,都是慕容复的家人还有心腹,在这里无论到底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谁都不会说出去。
  慕容复首先说道:“现在的时机非常好,我等了这一刻都等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就有了野心,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
  下面的人都仔细听着他的话,表情各异。
  “三十年前我就想当皇帝,现在经济崩溃,政治不明,奸臣当道,外有强敌,内在不稳,大宋正处于崩溃的边缘,皇室已经迁移到南京,准备定都在那里,换句话说,北边已经被赵家给舍弃了,他们安心的想要在南边享福,南边向来比北方发展的要好,那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有钱人更是多,生活比这边要好的多,赵家不可能再把这边给收服了。”
  他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其他人当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了,有的满脸的兴奋,有的吃惊不已,表情虽然各异,但没有一点厌恶的。
  果然,慕容复接下来说道:“这地方既然已经被赵家舍弃了,我们王家为什么不能要?几百年前赵家得了天下,现在我王家不也可以吗?我虽然和大宋的开国君主可能没办法比,但是我现在只要北方!只是大宋原来的一半土地,我觉得还是挺有把握的,你们说呢。”
  “儿子觉得这事可成!”
  “儿子倒是觉得这事还得从长计划。”
  下面乱七八糟的声音响起,慕容复重新闭上了眼睛,阿碧马上站起来说道:“王家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现在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在做的都是王家最重要的人,少爷今天请你们过来就是先透个底子,等明天就会把在京城的臣子们都组织起来,共同抗金,这京城可不能被大金的人打进来,要好好的在我们王家的手中!”
  “谁要是想留后路,或者觉得王家实在是胆大包天,觉得这件事不靠谱的,那就马上离开,王家就当作不认识你!也不会找你什么麻烦,但是以后王家大事成了,半点好处都不会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从龙之功的,有从龙之功的人每朝每代才几个啊。”
  阿碧说完之后就看向慕容复,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慕容复直接说道:“好了,都下去吧,到时候好好的想想。”
  心腹们自然全都赞同,他们原来就是热血的汉子,全都是被慕容复救过来了,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未来的栋梁,捞个爵位不成任何问题,就算子孙三代没有任何的建树,那败家也能多败上几年。
  儿子儿媳更是没有问题了,到时候他们全都是皇子了,说不定还会是太子,活到七八十的老人有很多,但是活到七八十的皇帝可不常见啊。
  慕容复已经五十岁了,就算当了皇帝能当几年?到时候还不都是为了他们来打拼?
  结果自然是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等到第二天慕容复公开说了自己要称帝的话,并且承诺现在主要的就是抗金,把大金的人给打走,如果守住了京城的话,马上就开始称帝,建立新国!
  一些被舍弃的人自然投靠了过来,一些一心想要和大宋共存亡的人倒是开始骂慕容复就是个狼子野心的人,但是当大金的军队来到城外的时候,谁也没有力气对着慕容复说什么了。
  抵抗大金的军队全都是慕容复的,这些忠贞的大臣看到大金的军队出现在墙外的时候,就开始自尽了,在他们看来,皇帝带着大部分的人都走了,慕容复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这些人,顶多就是缓和一下子罢了。
  这些求死的人都是文人,想死的办法也都是比较文雅一点的,绝对不会直接拿刀自杀,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要不然就撞墙,要不然就用毒药之类的东西,或者干脆就去上吊。
  阿碧把目光就放到了这些人身上,这些人做事做不成什么,但是一个个的全都饱读诗书,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人,如果慕容复建国了,朝堂之上肯定也会有这种类型的人。
  这样的读书人如果真的想活下去,转变的会比任何人都要大。
  果然有的人利索的死掉了,有的人受了重伤没有死成,但是阿碧救了他们之后,这些人反而对死开始心生畏惧了,再也不说寻死的事情了。
  大金在外面围城,慕容复带着人守城,大金是远道而来,慕容复这些人守卫的城市里面也没有多少粮食。
  毕竟京城是有名的政治中心,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吃的喝的东西从外面运过来,里面可没有人去种地的。
  双方就是在硬撑着开始耗,在这方面大家都是半斤对八两,慕容复手下的兵都是精兵也都经过不少的历练,慕容复甚至把手中的武功秘籍分发了下去,让很多人都跟着练,战斗力也十分的强悍。
  双方各有输赢,谁也奈何不了谁,等到三个月过去了,京城中很多人家中都没有粮食了,阿碧直接把这时期还在卖高价粮的人全都杀了,把粮店中的粮食全都充公了。
  毕竟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开始把粮食藏了起来,谁也不会再卖粮食了。
  京城中的粮食紧着抗战的士兵,战死的战马也全都拖了回来全吃了,坚持了四个月之后,大金终于退兵了,毕竟他们是远方而来的人,又不会以战养战,长时间下来退败是很正常的。
  远在南京的皇族们听到大金退兵了,还来不及高兴呢,就听到慕容复称帝的事情,迫不及待的开始大骂了起来,但是一说到出兵把慕容复给打走的事情,又开始全都蔫了。
  毕竟他们连大金的军队都害怕,更不要说打败大金的慕容复了。
  慕容复打退金兵之后,只是昭告了天下称帝建国,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办什么继位大典,而是开始领着兵征讨附近的城市,直到战事完全平息了,这才开始准备称帝。
  慕容复以王为国姓,建立大周,取自春秋时期鼎盛时期的商周的意思,希望自己成为天下之主。
  毕竟现在大辽,大金,西夏,大理,大宋,再加上自己刚成立的大周,这天下的国家也真是太多了,这还没有算上一些边陲小国呢,听说丝绸之路的那边更是有无数的国家,天下只有一个天下,这么多国家林立,也太拥挤了。
  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并不是自己建了就可以了,而是可以让其他国家承认。
  慕容复建国之后,首先就去给其他的国家递交国书,向天下宣告此事,大理,西夏,大辽先后承认这个国家,大金因为和大周连番交战,也承认大周的建立,只有南宋一直反贼反贼的开始叫着。
  慕容复正式称帝,立阿碧为皇后,因为内忧外患并没有选妃什么的,而是开始加快的复苏自己统治名下的经济,一些归附于自己的官员全部都任用起来。
  一些坚决不归附,甚至连表面上的面子都不给的人,慕容复当然也没有给他们什么好的脸色,正打算杀了他们的时候,阿碧劝说把这些人全送到南宋去。
  这些人不是骂慕容复是乱臣贼子吗?不是想回到正统的大宋那里吗?正好如了他们的意。
  慕容复明白了阿碧的意思之后,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明确提起这些人的名字说他们到底对南宋到底有多忠贞,然后好好的把这些人给送了过去。
  只可惜南宋这方面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如果他们真的忠贞了,直接当个刺客,和慕容复同归于尽不就行了,怎么还被慕容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然后送回来呢?
  直接把这些人全都杀了一点都没有掩饰,还说这些人就是慕容复的阴谋,结果这些人中间有人中途跑了,还跑到了大周,开始效忠慕容复,开始仇恨南宋起来了。
  慕容复一心治理内政,也没有主动发动什么战争,毕竟现在他的国家根本就维护不住战争。
  而且不管怎么说他和大辽的萧峰,大理的段誉还算有些交情,不能攻打他们,大金和西夏又隔得太远了,不适合出兵,南宋又是同根的人,朝内的人肯定不会同意。
  但是看到雄心勃勃的儿子们,慕容复干脆退了位,只留下了一句话‘统一天下吧!’,把皇位传给了大儿子,大儿子显然也知道大周的形式,主动给弟弟妹妹分军权,让他们积攒实力出击四方,如果打败敌国之后,是谁打的,就把打下来的土地分给谁做封地。
  这样一来,几个兄弟都开始积极起来了,虽然没有当上皇帝很失望,但是如果打败了一个国家,把一个国家都作为封地了,那和皇帝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周马上开始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慕容复带着阿碧两个人就好像之前游荡江湖一样,到处去走走,儿子有心派侍卫跟着他们,但都知道他们的武功高明的很,最后只能妥协了。
  慕容复十分有目的的去了少林寺,之前的慕容山庄,这么多年过去了,景色已经变得陌生了,但是都没有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然后去了大辽,辽帝性子懦弱不堪重任,阿紫正挑唆着乔峰逼宫上位,被乔峰斥责之后,拉着儿子继续谋算,阿朱不喜欢权利斗争,逼着儿子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不让他碰触任何的阴谋诡计。
  到了大理之后,段誉的后宫中争斗更加的频繁,那些表妹表姐们,原来争夺段誉的宠爱,现在争夺儿子的地位,背地里手段肮脏,但是面对段誉的时候笑的仍是千姿百媚。
  王语嫣没有孩子,更加的冷清了,仍然不在意任何东西,活的好像落在人间的仙子,一点俗气都没有沾染到。
  段誉仍然和之前没有任何的改变,性子和几十年前还差不多,在儿子心中皇位已经是肥肉了,在他心中,段家仍然是几十年前的段家,各个谦逊有理,面对皇位都推三阻四的想去天龙寺出家。
  几十岁了仍是这样的性子,可见一直还是活在蜜窝里面,虽然是个糊涂蛋,但是不禁让慕容复有些羡慕了。
  “我倒是真是羡慕这个段誉了。”
  “哦?为什么?难道是后悔没有娶王小姐了?”
  “当然不是,而是觉得一人蠢人也不错,前提是能蠢一辈子。”慕容复向来不是什么悲观的人,随口说了一句之后,马上就转移了话题:“阿碧,如果当初我的目标不是建国,而是游历天下,你还会跟着我吗?”
  “当然,因为我的愿望就是完成你的愿望。”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那好,我现在的愿望就是游历天下,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慕容复说着就伸出了手:“你愿意跟着我吗?”
  阿碧怔怔地看着他,觉得这是她听说过的最美的情话,她笑的甜蜜无比:“当然了,我的少爷。”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就开始了赶路,别的任何话也没有说,长年累月的陪伴让他们彼此默契的就好像是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
  慕容复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他习惯了阿碧的一直陪伴,阿碧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习惯了一直陪伴慕容复,对于他们来说,也许这就是爱情。
  
           
第二百一十七章 番外:甜蜜的诅咒
  早年陪着公子一起打天下,晚年陪着公子游历天下,阿碧觉得这就是她最幸福的事情。
  慕容复的父亲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制定了一个大计划,慕容复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谋取天下,慕容复的儿子花了三十年统一了天下。
  知道父母喜欢武功秘籍,而且有这个天分,皇帝儿子给父母找了很多武功秘籍过来献给自己的父母。
  慕容复夫妇到了一百二十多岁才无疾而终,这让大周的历代皇帝都开始爱武起来了,别的不说了,起码寿命能延长一点,历史上的皇帝三四十岁死去的皇帝很多,五六十岁死去的皇帝数不胜数。
  历代大周的皇帝不说有一身好武艺,是个武功高手,那也是个骑射高手,最少也能活到七十岁,这对后世起了不小的影响。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活到七十岁,和在现代活到一百二十岁没有什么差别啊。
  间接造成了国人好武的习俗,甚至一些有名的武功秘籍,比如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一阳指等功法已经完整的流传了下来。
  当然了,也都是掌握在一些顶级世家的手中,一般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顶多学学什么疾风剑法,铁砂掌,大力拳这些普通货色了。
  阿碧绝对想不到她这只小蝴蝶到底引起了多大的风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