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一笑:“把他借给我用一晚上。”
赵良栋满口答应了:“鹞子,二奶奶寻你。”
鹞子今年也才十二岁,他是十岁的时候被买进贾府,还有个妹子八岁,兄妹一起在昌平学艺两年,最近才回府给赵良栋做小厮。
凤姐附耳跟鹞子言道:“认得府里的兰哥儿吧,他被人欺负了,你给他想个法子,明儿帮他找回来,你做到了,我把你妹子要进府,跟着我伺候,你看可好?”
其实,鹞子的妹子就是给巧姐儿准备的陪房,只是如今巧姐儿还小,用不上,暂时搁在昌平。
鹞子一听这话顿时满眼发光:“奶奶放心,我一准整得他认怂。”
凤姐一乐:“行,你今儿就暂时充作兰儿小厮,明儿跟着兰儿上学,今晚你就去跟他说到说到,了解了解情况。”
却说翌日,贾兰几个先在翠微山操练半个时辰,然后回演武堂用餐,随后跑步上学。鹞子替换了贾兰的小厮,随着一班子孩子去了府学。
小厮不能进入学堂,只能在外面等候。鹞子趁着学子们上课的时间,转到府学后面,一个助跑,然后一个飞冲,人已经上了后面院墙,然后不做停留,哧溜一声就下了围墙,相隔不远就是贾兰指点过的茅厕。
鹞子一闪身就进去了,再一个飞身就躺在房顶的横梁上了。
好在这个时候,茅厕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子孙桶也是刷的干干净净。据说,这间茅房被那个魏保住包圆了,专门用来办事用的。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外面有了响动,一时间,就听着外面有飞奔的脚步声,却是贾兰跟贾菌。
随后,又进来两人,正是魏保住与贾蓝。
魏保住以为贾蓝屈服了:“我说小蓝子,你约我见面可是想通了呢?”
他正要伸手抓住贾蓝,却见贾蓝反手关紧了茅房。贾兰随手捡起一个木桶就砸在魏保住后脑勺上,贾菌一个飞腿踢在魏保住屁股上,魏保住摇摇晃晃就倒了。
贾蓝这个时候也不怕了,喊道:“兰哥儿,你来抵门,我要亲自揍他一顿才解恨。”
贾蓝扑上去对着魏保住脑袋拳打脚踢。
鹞子在上头喊道:“他不是喜欢卖坐墩嘛,把他那张脸都打烂,比打他上面更痛苦。”
贾兰三个一听有理,又冲着臀部一阵猛踢。
这个时候,魏保住的狗腿子们发觉情况不对了,平日魏保住办事那叫一个高调,又喊又叫,今日却鸦雀不闻,这不对啊。狗腿子们蜂拥砸门。
结果,门从里面自然开了,他们正往里面冲,鹞子跳下来,横腿一扫,魏保住的六个狗腿子顿时成了滚地葫芦了。
贾菌贾兰贾蓝三个扑上去都头就打,这几人奋力还击,只是鹞子挂在梁上,谁厉害就给谁一脚,打得他们满地滚,贾兰三人则就近下手,瞬间把他们揍成猪脑袋。
这个时候,外面围着一大群的府学的学生,贾芸也得了消息赶了过来。
这时,贾兰贾菌贾蓝三个搀扶着出来,他们脸上也挨了不少拳头,鼻青脸肿。
贾芸大怒:“是谁干的?”
结果,等学子们把屋里几个人搀扶出来,哎哟,那几张脸简直没法子看了,整个七个猪头,若不是穿着打扮不同,简直分不清谁是谁了。
这件事情的后果,贾兰三人,还有魏保住七人,都被请进了府学的训导室。
贾芸迅速派人把消息传给贾琏,自己却守在训导室等候处理结果。
府学的山长就是府台尹峰,尹峰这边正要上衙断案,结果听说学府的学子打群架,他本来就忙得很,顿时恼了,也不问谁是谁:“都给我带上来。”
结果,贾府四人还有魏保住六人被带到后堂花厅。
尹峰让他们自己诉说,却是各说各理。
贾菌说魏保住下作无耻,他们忍无可忍,被迫还击,证据就是贾蓝身上的伤痕。
魏保住却说贾蓝收了银子翻脸不认,还有其余六人一起作证。
魏保住这个时候疼的要死,口口声声要尹峰秉公断案。
尹峰便吩咐仵作将人待下去验伤,结果仵作验伤结果让尹峰大吃一惊,竟然那六个证人都是□□花。
贾蓝却是伤痕累累,跟他们诉说基本一致。
尹峰气的脸色铁青,府学是培养人才之所,且不是鸭馆妓院。尹峰提笔把魏保住连带六个□□花悉数除名,这六人都是忠顺王府保送进学,故而,尹峰派人把断案经过,以及仵作的验证记录一同送进了王府。
魏保住哪里肯服,挣扎着怒骂,手指从尹峰脸上划过落在贾兰几个脸上,威胁道:“你们等着,我回去就告诉我姑父姑母,我要一个一个弄死你们!”
尹峰闻言怒喝:“小小庶民,竟然威胁朝廷命官,来人,给我打四,二十大板。”
这个时候,忠顺王妃的陪房知道小主子惹祸了,忙着进来求情:“还请府尹大人高抬贵手,却是王妃娘娘娘家就这样一个侄子,不免娇惯些,他秉性不恶,不过小孩子家家,喜欢玩闹而已。”
这个时候,魏保住已经挨了足足十大板,疼得他鬼哭狼嚎。
尹峰也不想把人打死了,挥手放人:“看在王府的面子,今儿却饶了你,去吧,府学水浅,藏不住你这条大龙。”
尹峰这里送走了王府之人,回头看着贾兰几个,狠狠挥手:“你们也走吧。”
这案子断的很公平,尹峰不愧青天之誉。
贾芸躬身长揖,言语甚是恭敬:“多谢大人秉公断案,大人真乃是清如水,明如镜。”
尹峰苦笑:“只怕我这面镜子快要挂不住了。”
贾兰却道:“大人秉公而断,正气浩然,怕什么鬼魅魍魉?王府就能不讲理么?不是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么?”
贾芸是收集情报的行家,尹峰在圣上心中的地位,只怕比忠顺王府这些皇亲国戚还贵重些,遂一笑:“大人在京都可谓人心所向,且如今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大人何必这般烦恼?”
尹峰知道贾芸是荣国府的侧枝,依靠贾琏生活,闻言,他盯了贾芸一眼,随即一笑,冲着贾芸抱拳:“多谢公子良言。”
贾芸忙着回礼:“大人多礼,学生愧不敢当!”
这般时候,贾琏正在张家,张家舅舅正在替儿子与贾琏讲解皇上的秉性好恶,讲解当前的局势,以及他所观察到皇帝对局势的态度。
张舅舅猜测,这一次殿试,皇帝只怕要问国策。
贾琏马上想起会试题目,省耕诗,万年枝太平雀,无不表白了皇帝的心声。皇帝跟许多君主一般,期望亲手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那么边疆海疆的问题就首当其冲。
皇帝其实不会奢望这些举子能够拿出什么办法,他希望看到的不过是举子们的态度而已。
这是张舅舅对于皇帝的阐述。
正当此时,贾芸的消息送到贾琏手里,贾琏之前已经接到了鹞子的信息,故而,贾琏并未理睬,相信尹峰会给出一个正确的处理,天子脚下,并不好糊弄。
且尹峰这人抱负不小,他想做的是名臣,而不是小人。
果然,贾琏回家之时,贾芸再次传来消息,尹峰并未偏私。鹞子也传回消息,他告诉凤姐,他会继续跟进魏保住,看看这一次猥琐事件背后有没有其他原因,这是关山交给他们的斥候之技,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此才能正确的掌握敌情,立于不败之地。
鹞子把关山所教导的东西用在平日生活中,似乎也很实用。
很快的,鹞子就传回消息,魏保住跟石克朗见面了,不过两人的见面并不愉快,几次差点动手,因为魏保住被勒令退学,魏保住说这都是因为石克朗要他对付贾府所致,他要石克朗赔偿他的损失。
最后两人达成一个龌龊的协议,那就是石克朗会把贾府三个动手的小子送给魏保住睡一睡。
魏保住说出一番惊悚之言:“只要你把贾府三个人神不知鬼不觉送进忠顺王府,王爷必定会重重有赏。”
石克明如今被圣上厌弃,正在到处找门路,想要重入官场,闻听这话,他笑的很残酷:“贾琏,你毁我的前程,莫怪我把你们贾府斩尽杀绝。”
石克朗打得好主意:忠顺王一旦睡了贾府的子弟,贾琏无论于公于私都要与忠顺王府撕破脸,那时候,荣国府不仅会沦为京都笑柄,贾琏自己再难人前为官,贾府还会被忠顺王府与忠义郡王府联手打压,贾府离灭亡也不远了。
贾琏截获消息,顿时冷笑:“既如此,那就斗一斗吧!”
石克明上次暗算自己的事情,自己还没还手,这一回他们到找上门来,正好一并算账。
这日正是三月十五,贾琏得到喜报,取中会试九十八名,朝廷定于三月十八在保和殿复试,阖府大喜。
三月十五日晚,贾琏亲自看望了参与斗殴的三个家族子弟,贾兰贾菌贾蓝,对于他们的勇敢果决,贾琏给予肯定褒奖,因为贾蓝伤势较为严重,贾菌贾兰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挫伤,贾琏高调的递了牌子进宫,请了御医给三人诊治。
当晚,贾琏约见顺天府尹尹峰。
翌日,三月十六,顺天府尹尹峰上书朝廷,参奏忠顺王府姑息养奸,纵容家族子弟残害学子。
同日,忠顺王府上折子反参顺天府尹尹峰尸位素餐,断案不公。一并参奏荣国府贾琏治家不严,纵容家族子弟无故伤人。
这日傍晚,贾琏约见李纨的父亲,前任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三月十七,整个京都御史约好一般,奏折雪花一般飘落在乾元帝的案头,所有御史一起参奏忠顺亲王,仗势欺人。
同日,前任祭酒李守中上密折给上皇哭诉,言称忠顺王亲纵容内侄意图残害他女婿的遗腹子贾兰,请求上皇可怜老臣,给予援手。
圣上似乎也爱热闹,恰在这日叫大起。
皇帝坐定:“各位爱卿有事起奏!”
贾赦当即出列:“老臣有本启奏,皇上,您要给老臣做主啊,老臣眼见活不成了!”
皇帝皱眉:“你好好说话,有理说理,凭他是谁,只要你有理,朕与你做主!”
贾赦闻言,这才收起哭腔,声情并茂的状告忠顺王府:“微臣状告忠顺王府,他纵子作恶,在府学聚众围殴开国元勋荣国公之玄孙,贾蓝、贾菌、贾兰。”
说道伤心处,贾赦跪在朝堂上捶地哭诉:“这三个孩儿聪敏好学,人品贵重,是我荣国府中兴的希望,忠顺王府却纵容内侄收买恶人围殴,忠顺王妃的侄子还高声喝令家仆,要弄死他们,若不是顺天府府尹明镜高悬,我这几个孙儿都要丧命他手,忠顺王府这是要灭绝我贾府子嗣啊,丧心病狂,灭绝人伦啊。”
第97章097
忠顺王岂能白白受气,自然跳出来跟贾赦对阵相互斥骂。
贾赦在忠顺王眼里那就是个蝼蚁,岂容他猖狂,若非皇帝当面,两班文武在侧,他早就打死贾赦这个王八蛋了。
忠顺王这一出头跟贾赦对阵,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也纷纷说话,各有所帮相互谩骂。
王子腾当殿表态支持贾府,言称魏保住一介庶民,竟敢扬言打死公府后裔,这是对皇权的藐视,要求严惩这种草菅人命,视人命为儿戏的恶少。
八公中除了史家不在京都,石国公不表态,他两个儿子,石家的石光琉支持忠顺王府,石光珠学他父亲一言不发。
除了荣国府自己,剩下五家都表态支持荣国府讨公道,严惩恶首。
又有杜大学士为首文官出面斥责忠顺王府,竟把这种害群之马送进府学,这是对文人的侮辱,对国家公器的亵渎。
言语波及宗室。
燕候也跳出来申辩,言称魏保住是魏家人,不是忠顺王府之人,更与宗室无关。
这一场府学学子之间的斗殴的余波,瞬间波及整个朝堂。
一时间,朝野纷纷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