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李纨凤姐(二十八)
第一百三十章
黛玉在贾母那儿说的话都算不上什么秘密,不过因着黛玉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多提婚事的事情,又没具体的说自己未婚夫家到底是什么情况。贾家人素来对林家的状况了解的不多,若不是眼见贾琏带了不少银钱东西进京,不少人都以为林家就是普通的寒门书生呢,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有兴趣八卦林家女婿事情的人毕竟是少数。而没人传播八卦,王夫人的消息自然难免滞后一些。
不同于曹公笔下,好歹宝黛二人也有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分,纵然贾政和林如海的身份地位差距不小,好歹有个亲上加亲的名头订个婚事也不是全然无法解释。而如今贾政的境况比原先还有所不如,再加上林如海也并未让女儿进京,这想法自然也就无法成为显示了。
虽然贾母的确惦记上了自己的外孙女的婚事,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叠加,贾母对林家的那些打算其实是一直没有来得及诉诸于口的,等知道了林家那边早就订了婚事之后更是只能叹一句可惜了。偏偏王夫人什么都没有大厅,只是从之前预知的梦境里先入为主了一下,再加上贾母之前在让贾琏去接人的时候心里其实还是惦记着这事的,总是能让王夫人察觉到一些苗头的,这会儿瞧着林黛玉到底还是来了自家,可不得提高警惕顺便表示抗拒。
是以在黛玉去拜访舅舅舅母的时候,王夫人少不得又很是给了林黛玉一些坏脸色瞧。
六岁的林黛玉或许感受不到太多这个舅母对自己的排斥和恶意,但不代表十二岁的林黛玉还会对此一无所知,少不得也得受到些影响。
若是贾母还打算让宝黛成事的话也就罢了,毕竟婆母在儿媳面前摆摆风头也不是不能够理解的事情。偏贾母这边因为林黛玉有了婚约,已经彻底放弃了之前关于亲上加亲的念头。
这人与人之间对应的关系不同,相处模式自然也要有相应的改变才是。
若王夫人是以以未来儿媳妇的标准来看待林黛玉的话,无论王夫人怎么对待林黛玉都是无妨的,黛玉即便觉得委屈了也理应老实的受着。毕竟这婆母在儿媳妇的面前总是有天然的身份压制的,君不见就是硬气如王熙凤,在王夫人无理取闹的时候也不能正面硬抗,充其量也只能背地里做些小动作,当面的亏却是吃定了的。而现如今这样的情况,林黛玉既然已经订了别家的婚事,也由不得贾家觊觎了,黛玉的身份也就只单纯的是借住在贾府的亲戚家的表姑娘而已。而且因为贾敏是贾母嫡亲女儿林如海又留下了林家的全部家财,黛玉更是擎着大笔家财理应极尊贵的表姑娘,按着嫡庶关系和父亲官职的算法,黛玉的身份理应比起贾家所有的姑娘都尊贵不少。
即使不功利的看官职出身,只作为单纯的亲戚来看,王夫人的举动也无疑是极为不合适的,甚至都能说是失礼了。
在不少勋贵人家,未出阁的姑娘都是极为尊贵的,至少日子总归是比嫁进门的媳妇们舒坦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迎春探春作为贾家的庶出女都能随着贾母正点上桌吃正新鲜的饭菜的,可哪怕是如邢王夫人这样嫁进来许多年自己都有了儿媳妇的贾家媳妇,也都只能老老实实的立规矩服侍婆母甚至是女儿庶女们用餐,除非舍得银钱或是有体面再去厨房另要东西,否则等自己回房能吃饭的时候,只怕吃进口的也都是冷饭了。
只瞧着这样的对比,就知道这未出阁的闺女在娘家的日子到底比当人媳妇舒服多少。这庶出女尚且能稳坐,更何况黛玉明显出身更尊贵些呢。
若黛玉是贾家未来的媳妇或是有可能嫁进贾家的话,这要求严格些也就罢了,贾母虽然颇为疼爱黛玉,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定然是活不过王夫人的,总也不可能为了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不好之类的事情指责王夫人,免得让王夫人对黛玉更加不喜欢日后麻烦。可黛玉的东床已定,别看王夫人也算是黛玉的长辈,至少在贾母这个正经的外祖母对黛玉的态度不变的情况下,王夫人一个二舅母凭什么对外甥女指手画脚。
宝黛无缘的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贾母再不用为黛玉想什么“日后”的问题,至少黛玉的日后总是和王夫人无关的,至少在她在贾家的时候,贾母总是能护住外孙女的。
虽然贾母年事已高,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活不过正在壮年的王夫人的,不可能让林黛玉一辈子都依靠着。因为林家如今已经没别的人了,若是日后黛玉出嫁了还想有个娘家能依靠的话,得罪了王夫人总是不太好的。不过贾母心里也明镜似的,如贾家现在的情况,也就是因为自己尚在两房才没有分家,等自己寿终正寝之后,两房人铁定是得分开的,这会儿瞧着黛玉和袭爵的长房的关系融洽,日后想来也不愁没人撑腰。
——顶多是可怜了她的宝玉,被他娘带累的白白丢了一门上好的可依靠的姻亲罢了。
——更何况贾母是私下里问过随着黛玉上京的嬷嬷和林家管事的,黛玉未来夫家是林如海的故交,同样是正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这门婚事显然瞧得是林如海的面子。虽然之前因为贾琏并不知情是以没在意过这家人,当时葬礼时候是由林黛玉亲自出面接待那家的太太的,贾家这边还瞧不出对方在林如海过世之后的态度。不过考虑到文武殊途的问题,想来对方也未必稀罕和自家这样的武勋人家攀交情,至少大房这边的琏二媳妇总是言情书网出来的姑娘,总比二房这边清一色的武勋出身更合适和对方打交道。
贾母是极为疼爱黛玉的,即便这份疼爱或许并比不上对宝玉的疼爱,但是若是和儿媳妇比起来,贾母总是更偏着黛玉的。
贾敏打小灵秀,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是以当年在两个嫂子之间自然更喜欢同样是才女的长嫂张氏二不是目不识丁的二嫂王氏。贾敏当初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两个兄长的岁数其实相差不少,自然有些小任性,言行之间难免将喜好流露出来。当然了,当时的贾母在儿媳和女儿的冲突中,到底偏向哪个也就是不用怀疑的事情了,王夫人在娘家时候也是娇娇养着的,哪里愿意受这个气,姑嫂两个略起过几次冲突,可不就记了仇。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至少贾母心里清楚的很。不过因为后来贾敏出嫁又随着丈夫南下,这就算节礼信件也自然都是寄给贾母的,算起来姑嫂两个也许多年没来往过,小辈们不知道这里的事情也没什么奇怪的。
小辈们不清楚这些往事,贾母心里却是知道的,这会儿瞧着王夫人的模样也只当是她心里还没放下这件事,当下对这个儿媳妇难免心里又有了些意见。
算起来王夫人这回可是实实在在的被她所谓的预知坑的惨烈——因为黛玉并未借住贾府,贾母虽然瞧上了林家这门婚事,其实是并没和王夫人说过的,是以王夫人这样的态度在贾母眼里就意味着王夫人因为和贾敏年幼时候的一点矛盾,不仅到如今还记恨着,甚至还迁怒于贾敏留下来的孤女。
且不说贾敏是贾母嫡嫡亲的小女儿,在贾母心里自家女儿自然无一不好,而且纵然贾敏当初因为年幼无知而有一二的疏漏给了王夫人一点脸色看,这么多年的时间都过去了,王夫人若是还因为这些小事念念不忘就有些过分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贾敏如今早已过世多年——所谓人死如灯灭,凭生前和贾敏有再多的恩怨,如今正主都已经不在了,却还迁怒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姑娘……
要知道,林黛玉满打满算也顶多能在贾家呆个三四年的时间也就该出嫁了,可王夫人却连这三四年的面子情都不愿意维持,这心眼到底得有多小,真换做是谁在贾母的位置上也都难免心里犯嘀咕,总归会觉得不舒服的。
————分割线————
只要眼睛不瞎的人就能看出来贾母对林黛玉的格外疼爱,虽然肯定是不能和贾母心尖尖上的宝玉相比,不过真算起来如今贾家尚未出嫁的三个正经的姑娘们绑在一起大约都是比不上林黛玉在贾母心里的位置。
迎春绵软惯了的,惜春年纪比黛玉小得多,还是个孩子心性,对此都并不甚在意。独独一个探春,一是本性要强二是看出来嫡母并不喜欢这个表姐,心里总归是有些情绪的,可惜如今贾家里可没一个长袖善舞的薛姑娘能和有些清高不通世俗的林姑娘打擂台了,探春自己又有些犯怂并不敢直接和深受贾母宠爱的林黛玉对上,哪怕有心讨好王夫人,最多也只能在私底下传一传闲话罢了。
不过可惜的是探春背后说人闲话的本事也并不到位,至少在她没来得及仔细探查林家的状况的时候,若是只凭借原本的印象去判断的话,无疑是得丢脸的。
第131章 李纨凤姐(二十九)
第一百三十一章
在那些对读书人不甚了解的人眼里看来,所谓的言情书网讲究的是两袖情分,多是和“穷”字脱不了关系的,往好听了说也顶多能算是所谓的清贵,和富庶大约总是不太搭边的。
所谓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对那些在科举上考不出什么名堂的人来说,总能给自己的无所建树找到无数的理由,便是如贾母这样明知道由武转文是勋贵人家大势所趋,偶尔也难免说上一两句“咱们这样的人家何必和贫寒人家抢前程”之类的话。也就是因为当初贾珠在读书上颇有些建树,纵使他后来因为别的原因没能够从科举入仕,到底也是正经的贡生出身,凭谁都不能否认他也是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这才不至于让贾家对读书人有更多的偏见。
不过类似这样的说法听的多了,难免有人就会当真。
如果说贾母毕竟心里清楚,还能勉强说是因为嘴硬要面子不太愿意面对自家的不足所以找借口搪塞安慰自己的话,如探春这样本来就知事不多的小辈听多了类似的话却容易当真,更是难免觉得自家高人一等并看不上当初姑母下嫁了的林家。
贾家这边因为元春和后头的妹妹们年纪相差的大了,等探春略懂事一些之后家里便只剩下迎探惜三个小的,而下一辈的侄女们又还没长成,贾母年纪大一些最爱热闹,比起安静的迎春来说总归更爱探春这样鲜活些的性子,惜春又其实并不是贾母的亲孙女,是以至少在黛玉来贾家之前,三个姑娘里头探春的风头总是最盛的,这会儿徒然空降了一个更得贾母宠爱的表姊,探春心里头难免有些不舒服。
若只是这样就罢了,毕竟贾母喜爱黛玉,以探春的伶俐定然是不会和贾母的意思相悖的,不过谁让王夫人也对黛玉满怀不喜呢,自己的终身前程总归是拿捏在嫡母的手里的,探春少不得要投其所好了。
探春可不敢做的过分,顶多也就是嘀咕几句散播一点闲话罢了。
首先传出去的可不就是关于林姑娘清高傲气之类的说法,说什么明明她一草一纸都用的是贾家的东西,偏还将贾家正经的姑娘的风头都压下去了云云。
如果说六岁的林黛玉对自家家底还不甚了解,再加上她年幼时候又被贾敏口中的当年贾家的盛况洗了脑做出一副事事小心时时在意的话,许是听了这些闲言碎语还能被戳了心,但十二岁的林黛玉纵然对林家家产也未必知道的清楚完全,总归是该知道自己是有家产傍身的,并不是无依无靠的。纵然本性所致心里也有些为难,总归不至于将自己逼进死胡同里。
贾母虽然不管事,但在贾家的地位超然,家里的事情其实少有能瞒得过她的,顶多只是瞧她想不想知道或她是否关注这事情罢了。
她当初就极偏爱贾敏,这会儿爱屋及乌的自然也疼黛玉,如今黛玉初来乍到的总归有些不便,自然是如今贾母最关注的人,这一点流言蜚语自然瞒不过贾母的耳朵。
必须得澄清一点,哪怕曹公笔下贾母到底是将整个贾家的利益凌驾于黛玉的生存之上,放任贾家人将黛玉傍身的林家家财花了个七七八八甚至最后导致黛玉悄无声息的在贾府内宅里香消玉殒,也并不能说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就是假的了,顶多只能说黛玉在贾母的心里比不得整个贾家的命运——甚至当时贾母未必不是想着既然二房那边为了迎他家的姑娘回门省亲而花销了黛玉的嫁妆,正好让黛玉嫁进二房里直接将这账销了,这样就只是夫家用了新媳妇的嫁妆名正言顺,并不能说是二房贪了林家的绝户财。毕竟虽然律法承认嫁妆是女子私产,事实上花销媳妇嫁妆的人家并不在少数,纵使传出去也并没什么天怒人怨的,但吞没一个孤女的绝户财却是损阴德的大事,两者的后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贾母只能说是没料到王夫人竟然这么心狠手毒,并不能说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
但是在贾家一片平顺的情况下,贾母还是很乐意偏向一下黛玉的。正巧探春的动作也并不算太隐晦,可不立刻就被贾母揪了出来。
如果说原本贾母还觉得探春的本事不俗或许值得期许一下的话,只这一回的小动作,就足够让贾母认清探春的不可依靠了,毕竟迎春不过是性格软绵了一些,探春却是实实在在的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了。虽说客不逾主是基本的礼节,不过这说法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比如若是两者身份相差太大的话,自然还是以身份高低论地位并不按着所谓主客的说法。
而黛玉的身份显然比探春高了不止一点。
贾家这一辈里算上已经出嫁了的元春统共四个姑娘,哪怕贾母一直说什么元春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女,事实上从贾代善过世之后,二房的所有的孩子都已经不算是荣国府的子嗣了,只能顺着贾政的官职论出身。
贾政的五品官爵再寒门子弟眼里看来高不可攀,可在略有些出身底蕴的人家眼里瞧着却什么都不是,尤其是贾政做官的起点还远比别人高不少,却在二十年里只升了半品一级,更是瞧不见丁点值得期盼的未来。
元春好歹还是嫡女的,又有王子腾这么个亲舅舅,虽然她实际上也只是个从五品员外郎家的女儿,总归还有三两分体面。可若换做探春……也就是好在如今两房还没分家罢了,否则一个五品官的庶女,在京城这地界可什么都不是。不怪贾母瞧不上探春,实在是哪怕贾府所有的女孩儿加在一起无论怎么去看,探春的出身都是最低的,偏还没个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