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爷并不心动,敏宁再接再厉的,“其实八旗士兵的事情倒是好办,难办的是税务改革。您暂时先将土地人口税务理顺,我保证给你一个解决八旗士兵的好办法。”
四爷心思一动,看向她,“那你给我说说,你有什么主意?”
敏宁见他听下去了,松了一口气说,“这个先让我卖个关子,你先改革税制,等理顺之后,才能达到兵力改革的基础。”
她最怕的就是四爷太急躁,这才登基多长时间,就恨不得将一辈子的事情压在一年之中完成。
这种事,就算老天爷也办不成。
治国自然是慢慢的来,他们有的是时间,太过急躁,只能够重蹈隋炀帝覆辙。
十三穿过一道门,进入了几间连在一起宽大的房屋内。
屋子里堆满了账本,一群书生模样的学子正拿着账本誊抄,抄录完的很简单,只是将数字转换为阿拉伯数字。
然后再传给下一个人合算,都上完之后,再将原本跟抄本传达给下一个人检查。
无比减少错误的发生。
屋子里桌子连着一个又一个就如同科考一般,同时士兵就守在门前,不准人带着账本随意出入。
十三跨过了门,来到了十六弟胤禄身边,“如何,誊抄到多少年了?”
胤禄见到十三过来,忙喊了一声,“十三哥。”喊完之后才回答,“已经誊抄到康熙四十七年了。”
十三核算了一下,这么说来还有十五年。
眼看着下方近两百人一起核算一省近二十年的账本,原以为需要许久,没想到采取新式的账本,只要填取几个数字就行,一年账本填上之后最多也就两三页,不过考虑到这是一省的账本,这才花费了七八天的时间。
十三目前在山东,山东可以说是大省,这里豪门居多,关系错综复杂,是个硬茬子,所以这一块就由十三负责,至于其他人便分派到别的省份。
“大概还有多久能够抄完?”十三站在十六身边询问。
十六算了算才回答,“前些天有些手生,这两天速度加快了,最多还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十三皱着眉,“时间有点长。”这么长的时间,消息肯定会泄露出去,原本就打算速战速决,等那些人反应过来,难免会打着销毁账本的主意。
“能不能再快一点?”十三询问。
十六苦着脸说,“十三哥,这记账之事总得找信任的人,可就算信任之人也得会这种记账法才行。这些人速度已经够快了,再快就容易出错了。”
十三想了想,然后跟十六说,“这样我派人去银行调遣一部分人过来。”
这种记账法原本就从银行传出来的,银行中的人肯定熟悉。
再说银行中的账房,也是跟眼前这些人同一个学院教出来。
十六听了眼睛一亮,他一拍手道:“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十三手扶着他的肩说,“你再去准备一间屋子,放些桌子,我这就去找人。”
十六连连点头,“十三哥,你去吧,这些我保管会办妥。”
十三点了点头朝外走。
走到外面,只见整个院子被一层又一层的兵马团团围住。
这里如今已经成了济南府的禁地,轻易不准人靠近。
十三前往银行去找人。
与此同时济南府里同样悄悄的进的人,这些人来到济南府之后,便摸进了当地的官府中。
如同一群躲在暗处的老鼠,小心的窥视着十三离开后院子的动静。
去银行找人,十三还碰了一个钉子,人家根本就不认他这个郡王的账。
最后十三还是拿出了临走之前,小四嫂交给他的牌子。
银行的人看了牌子之后,态度立时变了,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帮助给帮助。
领了人搬了几台计算器,十三这才打道回院子里。
刚一回去,就有人过来禀报。
“十三爷,今日有人暗中查探院子的动静。”过来禀报的人是十三的护卫,他是四爷送给十三专门负责他安全的。
十三听了之后,立即警惕起来。
看来某些人真的不死心,行动起来了。
“立马做饭,做完饭之后,让兄弟们先去休息,等天黑之后注意动静。”
侍卫领命很快离去。
十六走了过来,他也得到了消息。
“十三哥,要不要先将账本转移?”
十三吐了一口气说,“先放在院子里的地窖中。”
幸好刚进入这院子里之后,他就命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地窖,怕的就是这些人放火。
大火可以烧毁屋子,却烧不毁地窖中的东西。
为了以防万一,原来抄录好的账本全都放在酒罐中,用泥巴将口封好。保证不会让人注意的。
十六当即领命,领着十来个士兵将账本搬进地窖中。
当天晚上果然有人贼心不死,想要放火。
好在灭火及时,没有多大损伤。
十六原本想领兵追上去,不过却被十三给拦住了。
“小心是调虎离山之计。”
十六刚想反驳,黑暗之中就传来刀枪碰撞的声音,声音距离这边没多远,很快声音变小了起来。
十六感觉到地面在动,仿佛有兵马奔驰而来,他脸色一变,“十三哥,情况不对劲,要不咱们先躲一躲?”
十三刚想要开口,只见一队兵马举着火把跑了过来。
“十三哥,十六弟,没受到惊吓吧?”
火把凑近,十三才看到十四一身盔甲,英姿飒爽的骑在马上。
“你怎么过来了?”十三有些欣喜的问。
十四这才跳下马,“这不是过来支援你们吗?刚好碰到了一群小毛贼。”
十四头往后歪了歪。
十三看着后面被捆起来的人,便道:“这些人都是伺机放火想要烧账本,先别杀,还有些用处。”然后他又问十四,“你不是在四川吗?怎么跑过来了?”
十四当即开口,“从年羹尧那边抢了一万兵马,放心,那边有好几千人守着呢,保证不敢有人擅闯。我想着你这边人手少,防守肯定来不及,这不,给你送人来了。”
十三大喜,“来的正好,有些账本已经查清楚,正好需要人将人给抓起来。”
第142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42)
抓了一伙人, 由十三来逼问,几大板下去就没节操, 很快就暴露出了主谋来。
随后由着十四带兵去抓人,陆陆续续拖泥带水, 一下子抓出来了进四五十人, 据说将山东官场一网打尽。
消息传入了京,还没等四爷将事情压下去,没想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你们俩回头就是林家的远房亲戚, 身份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 只要不往皇城里走, 就没人能够发现你们的身份。”四爷对着站在面前的两个儿子交待道。
弘时连忙举手保证道, “放心吧, 儿子保证不进皇城里。”
四爷看着这个儿子一言难尽。
旁边的敏宁笑骂道:“没说让你不准往皇城近, 只是让你尽量避着点人。你也不瞧瞧在皇城内哪一位不认识弘时小爷?在皇城, 一竿子打下去,十个里面五个是当官的, 还有三个是宗室,这些人都是人精, 你时常在外面走,哪个认不得你?”
弘时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自打四爷继位,几位刚出炉的皇子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弘昀一直呆着医院中, 有医院里的人防着, 自然将一些心思不轨的人隔离了。
至于弘暻, 平日里除了在学院里读书以外,多是前往畅春园去陪同太上皇。很少人能够见到他的面,所以认识他的人不多。
唯一例外的就是弘时,他是一点也没有皇子架子,找到空闲就带着一群小伙伴在皇城里闲逛,稍微有点记性的,哪一个不将四皇子这张脸给铭记在心。
只是让弘时没有想到的事,这事竟然传到了安额娘耳中。
敏宁继续道:“也不是说不让你们进皇城,要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麻烦,总不能还守着这一点。出去之后要机灵点,要活学活用,不要死脑筋。”
儿子在家的时候烦,一出门又担忧个不行。
四爷也点了点头,“明日你们俩就一同出宫去,朕会宣布你们都跟随太上皇一同去了木兰围场。”
弘暻提出了疑问,“汗阿玛,有人发现儿子们不在木兰围场该怎么办?”
四爷拍了拍膝盖说,“这事朕已经安排好了。你那几位叔叔都得留在京城帮朕干活,这一次随同太上皇过去的,只有你皇玛嬷还有几位太妃,朕都已经说了,他们会帮着遮掩的。”
弘暻这才明白,感情汗阿玛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欠东风了。
交代完之后,四爷便将两个儿子赶了出去。
敏宁则提起了山东的事情,“十四到底是年纪轻,一下子抓了那么多人,要是栽了跟头可怎么是好?”
山东的官场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那里原本就是齐鲁之地,历朝都是世家豪门盘踞,当年张居正的变法就在这里碰了个钉子,最后陷在官场的沼泽中,一拖再拖,拖到张居正去世,变法无疾而终。
这回十四二话不说就将人抓起来,极容易引起山东那边的反叛,别的倒不怕,就怕这水又被人给搅浑了,十四在这里吃了亏。
四爷自然是明白山东的重要性,就连太上皇都是采用安抚的手段,文人的笔杆子可没那么好对付。
想了想,四爷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这倒是无事,十四虽然动作激烈了些,但未必不能震慑一些人。”更何况十四还从四川调来了兵马,自身的安全倒是不用顾及。
十四招人的消息虽然传入了京,但畅春园太后那边还是瞒着的,当然这事肯定瞒不住太上皇,不过四爷根本就没想瞒住太上皇,只瞒住太后就行,明日里就是启程前往木兰围场的日子,这件事总不好让太后知道,免得又起波折。
第二日,四爷送走了太上皇的御驾,随后便迎来铺天盖地的折子,都是参十四私自调兵,意图谋反。
这些折子都被四爷压了下去,据说最起码有上百个。
敏宁听到之后啧啧一声,到底是动了哪些人的利益,这么心狠手辣,想要致十四于死地?
也想想十四到底是皇帝的亲兄弟,太上皇跟太后都在呢,怎么可能下狠手?
随后的日子,不仅参十四,十三、十六,还有一众皇孙都没有跑掉。
每个人都被冠上了二三十个罪名,仿佛皇帝要是不处理就不足以平民愤一样。
整个大清的官场可以说是集体大爆发,折子铺天盖地的传了上来,据说折子多的连养心殿都放不下了。
除了折子以外,不少家报纸也开始转换口风开始评击十三十四等人粗野蛮横的行为,就连罪名也一一列了上去。
敏宁笑了笑,没想到这些人还挺厉害的,她还没有准备使用舆论武器,这些人竟然先想到。
报纸上披露的事情越来越对十三十四等人不利,民间也开始质疑朝廷这一次的行为。
报纸上的事,使得四爷被弄得焦头烂额。因为舆论越来越不利,竟然有对向四爷的苗头。
这时候敏宁就出手了,直接让管理书籍报刊出版的衙门,以危害国家言论的为理由责令凡是报道的报馆整改。
朝廷一出手,直接使得各家报馆危机感顿生。
一个个拿出当年申请报刊号时,所签署的声明,结果还真有不能够发布危害国家的言论这一条,若是违反,一次责令报馆整改,二次取缔报纸刊号,三次以危害国家言论罪入狱。
原本杂乱丛生的报纸行业顿时发现,原来上头还有一道紧箍咒,并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发。
特别是发现声明里面有许多规定,这些年他们竟然时不时的越过了那条红线。
以前朝廷不管,自然无所谓,这一回管了起来,顿时抓住了报馆的尾巴。
凡是创立了报刊几年的报馆都很爱惜自己的名声,好像这一次朝廷并没有责问,只是责令报馆整改,这些报馆反应很迅速,将下一期关于朝廷的负面言论反正全都删除,接着又赶紧去衙门交纳罚款恢复报纸发行。
经历了这一次,不少报馆都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后发誓以后只要不是从官方口舌《京城日报》报道出来的内容,他们通通不敢再报。
只这一招,就令京城的各家报纸安静了下来,隔日发行的报纸不再提及官场上的事,平静的仿佛之前那没有硝烟的战场根本没发生一样。
当然也有胆大包天想要试探朝廷底线。
这些人就在报纸出来的第二天,报馆被封了。
各家报馆听说了之后,心里暗骂了一声傻逼,随后一脸严肃起来,加紧的给各个编辑洗脑,千万不要采取涉及朝廷的稿子。
他们只想安安静静的做报纸,赚取广告费,一点也不想碰这种掉脑袋的事?
四爷突然间发现报纸上一下子就没了这件事还有些奇怪,随后找人询问,才发现是敏宁出的手。
四爷直接将派人将敏宁接了过去,“当年你执意要让朝廷审核报刊号,是不是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发生。”
敏宁点了点头,“报纸这东西就是人手中的利器,既然能为我所用,自然也能为他人所用,让朝廷发放报刊号也是能够更好的管理一个家报馆,不然谁都能开,那市场上才会被做烂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报纸经过争取份额,一些没资金,没竞争力的都倒闭了,只留下几大报纸瓜分了整个京城的市场。
其他府城同样如此,基本上情况稳定下来,朝廷便不在不限量的发放报刊号。
以后想要再申请报刊后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无论哪一家报纸都很珍惜自己的报刊号,一旦被取缔,再想申请可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被取缔之后,附加在报纸上的名声也会消去,市场会被其他家报纸给瓜分,就算从新申请到了报刊,但是新报纸没有基础能不能站稳还是两,而且新报纸上收的广告费跟老报纸可是大不相同。
正是有着一个紧箍咒,各家报纸才那么快的反应过来加以整改。
四爷这才明白当年为何敏宁将报纸交给朝廷之后,还多此一举让朝廷分出一个专门管出版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