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勾选了十个人。
敏宁问,“这人是不是少了些?”
四爷却指着几个名字说,“这些都分出好几个势力,保证不会让这些人勾结起来瞒住我。”
敏宁倒是有些佩服他,光是看着名字就能将对方的底细摸清楚。
既然四爷已经选定了,她便将纸拿了过来,“行,我这就派人将这些人给请过来。”
四爷心神一松,然后问她,“你打算怎么做?”
敏宁说,“自然是给他们培训一下,让他们明白有些事得保密。”
四爷点了点头,任由她去运作了。
反正那些折子都是由内阁刷选之后呈上来的,也不差这一套顺序,何况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有密折,密折肯定是不过他人之手。
病了两天,事情都推给了内阁处理,四爷难免有些不放心,就询问起了外面的情况。
敏宁帮他捻了捻被子,才开口说:“放心吧,这几日没什么大事,就连前些日子闹得要通电的宗室也消停了。”
四爷又问她,“那电的问题解决了?”
敏宁点头,“谁家要拉电都自己去跟电力公司说,不过从畅春园拉到皇城这段路途的电线杆跟电线钱要这几家分摊。”
四爷手捂着唇咳嗽了几声,问道:“那得不少钱吧?”
“那是当然了,电线里可是纯铜,这么长一段路,最起码也得上千斤的铜,光是收电费可收不回来。”
一听敏宁这样说,四爷就有些担忧,“我看你那铜线就树在野外,会不会有人去偷?”
那可是纯铜,再加一些金属可以铸铜钱了,难免有一些大胆的前进偷线。
敏宁摇了摇头,让四爷放心,“那电线可都通着电呢,谁要碰谁就得死,你也不想一想,天打雷劈的人有谁活下来?何况每根电线杆下都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了电线的危险性,要是这样还杜绝不了人性的贪婪,那么被电死了也活该。”
总得有人先吃了教训才能够警告后来者。
不等四爷开口,敏宁绕开了话题,“总共也就是从畅春园到皇城这一段,现在各家宗室都在统计有多少家合伙来牵这个线,人多一分摊,这钱也出不了多少。”
四爷点了点头,不再过问这个电的事情。
皇城内这段时间倒是挺忙的,前所未有的宗室都聚集在一起,不为别的,就为商量哪几家准备通电。
接电这一事情到底关乎面子,没有一个宗室会拒绝,结果皇城内的宗室一个都没跑掉。
顺便又将想要一块拉电的官员给拉了进来。
因为想要早日通电,所以这件事难免没有拖延,而是快刀斩乱麻,记下各家名字之后,就将名册给报到了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再根据核算,将总成本费用分摊到每一户头上,然后让人将钱打到公司账上。
钱一到齐,就开工。
等到十月中旬,第一场雪飘下来,皇城内几个王府,贝勒府前都点上了灯。
报馆报道了之后,也找上了电力公司。
又联系了好几家报馆找了外城的几户大官以及富商,协商之后跟着分担了一些费用牵了电线到外城。
就这样电灯就在内外城慢慢扩展开来,凡是家里有些积蓄的,就算是为了那个面子,也会装上个灯。
再后来城外的工厂见识到灯的作用,有了这灯,晚上也能够开工了,那这电费跟赚到的钱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城外的工厂都大手笔的签了电线过来,直接入工厂。
等到过年,今城内绝大多数都拉上了电,因为之前都千叮咛万嘱咐过绝对不能去触摸电,否则会被电死。
下的这些用户,只敢碰那根拉电灯的线,不敢碰旁的地方,就怕被电到。
就连灯泡坏了,也只敢找电力局的电工过来安装。
一时之间,电工就成了稀缺,城外那边刚教授出来的一部分人,就被这些老电工给带着传授经验。
原本以为得花一年时间才能够将让京城的人全都接受电,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电灯就被京城的百姓给接受了。
外地的人来京之时发现电灯,一个个都恍惚看到了神迹。
绝大部分看到了商机,想要在老家也建上一座发电厂。
可惜的是,电这东西实在太危险,没有经过培训,根本玩不转。
既是朝廷想要将电推广开,也因为局限性,一时之间没办法往外扩展。
转过了年,敏宁又开了好几家发电厂才满足了整个京城的所需。
随即才继续往外扩张,逐渐的扩张到新城附近的庄子和村子,再然后是直立的各个县。
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算是铺满了整个直隶。
距离京城非常近的天津发现了电的出现,别想着将电通到天津去,不过光是京城这边就足够敏宁忙了,所以往外扩展的事情就交给了各个省。
比如整个河北那边全都由天津等来负责,为此京城这边还派了一部分老师来到了天津天文学院,开设了电力科,专门教授电力的知识。
而生源就来自官府的选拔,官府设立了一个电力公司,拨了一部分钱到这公司里,又招收了一批会读书写字的年轻人,送到天津天文学院学习电力。
等毕业学会了怎么安装电之后,京城那边的电力公司派一部分人过来指导官府如何建造发电厂。
不过关于高压线以及装到每户人家的电线,就得电力公司自己出钱去买了。
当然这一部分资金属于电力公司先行垫付,未来可以从用户手中再收回来。
天津有一个大港口,这个港口非常重要,日吞吐量也挺高,可以说是最需要电的地方。
这里算是第一个通上电的,明亮的电灯就竖立在港口各处,将港口附近的船都照得清清楚楚。
港口这边的电灯一通电,就引来了市民的围观,一个个激动兴奋的想要在家里也牵上电灯。
一时之间,天津这边的市民们对于电灯爆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十家里有八家都准备安上电灯,天津的电工一下子稀缺起来,整日里不停的忙碌,可就算这样,也满足不了天津的缺口,只能在加紧培养。
天津隔壁的城市看了也很眼热,一个个找关系向朝廷敲边鼓。
朝廷那边只有一个答复,每个城市自己建设发电厂,京城那边的电不可能运送到这边来。
听到答复,除了想要占便宜的以外,大多数城市都大喜过望。
学着天津的模式,在自家地盘建设电工学院,然后邀请京城的电力公司电工过来教学。
京城那边除了平日里维护电力的电工以外,大多数都被派到了周边城市。
就这样已经成为辐射点,电力很快朝着周边辐射开来。
转眼两年过去,整个北方这边,绝大部分省都用上了电,除了最边陲的省份。
不过也仅限于城市里,出了城还得摸黑。
而江南那边,也有少数几个城市用上了电。
与此同时,临近新年京城里传出一个不好的消息,太皇太后病了,眼看着是度不过这个冬天。
京城里不少人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在家中备了白布。
说实话太皇太后有如此高寿,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惊讶。
一般来说皇家很少有活到这么高寿的人。
特别是做皇帝,一般很少能够活到六十岁。
太上皇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令人惊讶了,没想到的是太皇太后竟然比太上皇活的还要长。
要知道太皇太后可是比太上皇还要大十一岁,已经突破八十岁。
太皇太后病重,太上皇跟着身体不适,可即使这样也守在太皇太后身边。
眼看着太皇太后到了弥漫之际,整个畅春园那边都乱了套,四爷自然是一步也不敢离开太上皇。
“皇额娘!”太上皇坐在了太皇太后床边。
此时太皇太后脸色已经毫无血色,整个脸都仿佛缩小了一圈,她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若不是鼻子边还有些微弱的气息,可能都误以为她已经走了。
看着太上皇一脸悲痛的样子,四爷在旁边劝慰,“还请皇阿玛保重龙体,皇玛嬷若是知道您这样不顾龙体,她也不会安心。”
太上皇的脸已经有些浮肿,此时看起来苍老得吓人,四爷时刻守在身边,就是怕他跟着病倒。
太上皇年纪也不小了,若是病倒的话,很有可能迈不了那个坎。
太上皇也会摇头,转头跟四爷说,“老四啊,你要是忙就先去,不需要守在这里。”
“不,汗阿玛,让儿子也尽一份孝心吧。”四爷忙开口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太上皇跟四爷回头就看见太后端了一碗药汁过来。
“让妾身给皇额娘喂药。”太后走过来对太上皇说。
四爷扶着太上皇走到一旁,太后弯下腰,小心的将药喂入太皇太后口中。
然而如今的太皇太后昏迷不醒,连吞咽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喝药了。
药汁喂到嘴里,很快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这……”太后为难的回头看向太上皇。
太上皇忙转过头去让梁九功去找苏太医。
苏太医很快赶了过来。
“快想想办法,让太皇太后将药喝下。”太上皇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命令苏太医。
苏太医先是给太皇太后诊脉,随后拿出了银针扎了太皇太后的穴位。
过了一刻钟时间,太皇太后终于苏醒过来,苏太医才将银针拔除。
太上皇挤了上去,关心的问道:“皇额娘,您感觉怎么样?”
太皇太后睁开眼睛思绪还有些混乱,她眨了眨眼,等了许久才认清面前的人是谁。
“玄烨……”太皇太后艰难的伸出手。
太上皇握紧了太皇太后的手,忙小声应道,“儿子在这。”太上皇感觉鼻子有些酸,他自己的亲娘死得早,从小就被孝庄太后跟眼前的嫡母养大,与嫡母子之间虽然不是亲母子,但更甚亲母子。
此时发现太皇太后有可能先他一步,这让太上皇如何承受得住?
他的长辈,如今只剩下太皇太后一个,若是她走了,这世间可就真的只剩下他一人了。
“太上皇,还是让皇后娘娘先喝药。”一旁的太后轻声提醒。
太上皇抹了抹眼睛,往旁边让了一步,然后轻声的对太皇太后说,“皇额娘,你把药喝了吧,喝了药您就能好了。”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露出一抹苍白的笑容,“哀家的身体哀家知道,已经快走到头了。玄烨,皇额娘这一生最大的荣幸就是跟你做了母子,亲眼看到先帝交给你的重任被你发扬光大,以后就算去了下面,皇额娘也对得起你皇考了。”
“皇额娘……”太上皇紧紧的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他低下头遮住了眼眶里的湿润。
位于太上皇身后的四爷有些动容,不过此时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只能够拍拍太上皇以作安慰。
大概是说了一番话费尽了太皇太后的心神,说完之后她就闭上眼睛。
太上皇迅速的反应过来,扭头对着苏太医说,“快点救太皇太后。”
苏太医迅速的走上前,摸着太皇太后的脉搏,随即松了一口气,扭头道:“太皇太后只是昏睡过去了。”
太上皇松了口气,他脚一软,旁边的四爷赶紧扶住他。
随即太上皇才问苏太医,“没有法子让太皇太后转危为安吗?”
之前太皇太后一病,太医全都聚集了过来,然后每一个诊脉都说,太皇太后已经到生命的尽头。
现如今也只是靠参汤提着那口气,可就算这样,也只是减缓死神的脚步,太皇太后度过这次难关的希望渺茫。
这话不仅太医这样说,就连医学院的大夫也是同样的说法,太上皇是知道太皇太后这一次是真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苏太医一脸沉重的说,“回太上皇的话,太皇太后也就这一两日的时间。”
太上皇的脚步忍不住后退。
第16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60)
太皇太后就这样一昏迷就再未醒过来,生命之火已经将熄未熄。
十二月初六,太皇太后在昏迷中病逝。
太上皇哀痛不已,脚浮肿头痛发作,跟着一病不起。
畅春园的钟声一响起,位于圆明园的人就先将准备好的丧服给拿了出来穿上。
敏宁带着一群后妃来到畅春园准备哭丧,至于皇后,在太皇太后病重期间就已经来到了畅春园,这段时日都在协助太后处理畅春园事物。
太皇太后的梓宫直接摆放在畅春园内,这是太上皇的嘱咐,他希望离皇额娘能近一些。
太上皇病了,四爷在身边侍疾,他那些兄弟带着家眷孩子来到了畅春园给太皇太后哭丧。
国丧赶上了新年,使得这个新年都没有丝毫喜庆之色,就连民间也不敢大肆庆祝。
新年过去,太上皇到底年纪大了,病去如抽丝,看着身体虚弱,可仍然坚持给太皇太后守孝。
当然四爷作为皇帝可以以日代年,只守二十七日即可,同理太上皇也可遵循此例,不过太上皇跟太皇太后母子情深,便下了旨意决意守一年。
民间百姓守一年,一年都不得办婚嫁等喜事,至于宗室以及各个大臣只需守半年即可。
新年一过,到了正月大朝,四爷已经出了孝,反倒是太上皇开始呆在畅春园内闭门不出,一心为皇太后守起了孝。
四爷担心太上皇的身体,怕他伤心过度便将古灵惊怪的三胞胎塞过去陪伴他,希望祖孙之情可以抚慰太上皇心中的伤痛。
过了元宵节上了大朝规划了未来一年的计划。
经过前两年的改革,整个大清都已经有了大变化,不说电灯的普及让人们摆脱了千百年来的黑暗夜晚,就连一些城市在灯光之下,也开始推迟了宵禁。
前两年撒出去的拖拉机图纸就如那种子一般在大清四处开花,越来越多的拖拉机厂被建了起来,现如今已经陆陆续续有拖拉机出现在市面上。
朝堂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柴油,就等着未来拖拉机爆发。
还有汽车也开始在京城,这种铁盒子一般的车子不需要马拉动就能够跑,已经成了整个京城的西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