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郁雨竹
时间:2018-03-19 15:21:33

  关键时刻,黄金可以使人丢命,但粮食却能使人活命,只要手里有粮,你就是建一支军队都行。
  庄子里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上,桑园里养的蚕就不说了,各个果园都进入了果期,今年哪怕是最小的一株果树都开始结果了。
  林顺从庄子里挑了几个家丁和长工组了一个商队,保存期较长的水果皆运到外地去。
  保存期短的则就近销售,只在苏州扬州一带贩卖。
  大批量的水果进入市场,让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的水果价格下跌了不少,家境略好一点的人家偶尔看见水果也舍得掏钱买一兜回去。
  赚完了鲜果的钱,余下的卖不出去或来不及卖出去的水果林顺皆做成了果脯和果子酒。
  尤其是果子酒,那小子说动了钟大管事,从苏州底下一个小村子里挖了一家擅长酿酒的人家来帮忙,酿出的果子酒又香又甜,而且酒的度数不高不低,小孩子也能喝,而大人也爱喝的那种。
  林清婉和林玉滨就连着三天换了三种果子酒。
  现在果脯和果子酒虽未大量面市,但林清婉并不担心,不仅因为它们耐放,也因为江南承安日久,这几年又一直风调雨顺的,虽偶有劫难,但真正富裕的人家不少,相信会买的人不少。
  除此外,还有鸡鸭这些禽类和禽蛋,还有那好几个大池塘里的鱼,哦,现在池塘已经开始捕鱼了。
  庄子里每天都很热闹,全是来买鱼的商贩,他们运了鱼去别处,转身便能赚一笔钱。
  别的地方物价依然高涨,但在苏州一带,物价已经慢慢回落,周刺史和林清婉都很注意这方面,只要物价下跌太多,林清婉让长工们休息,减少供应或停止供应。
  可惜了,降的都是吃食方面,木材这一类的东西价格还很固定,所以林清婉依然得花大价钱买木料。
  林清婉还没心疼,庄子里的长工先心疼起来,跑过来和林清婉说,“郡主,您要是不计较木料品种,那我们上山给您砍吧,倒免得去买了。”
  林清婉惊诧,“去哪儿砍?”
  “山上啊,”拦住林清婉的长工指着远处的一片山,理所当然的道:“那不也是您和林县主的爵地吗,我看那上面的树就挺好的。”
  林清婉就看着那片山沉默不语。
  那正好是她和林玉滨爵田的分界线,因为那山上全是乱石和树木,很难开垦,所以当年过来丈量土地的官员很光棍的没把那片山算进去。
  但因为那片山正好横在中间,看着也没什么用处,官员们就随手也记做她的爵地了。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山上的树木,眨眼道:“那上面的树能做书架?”
  “怎么不能,架子啥树不能做……”
  长工还要再推荐就被陈大爷一巴掌呼在脑袋上,“郡主,您别听他瞎说,他就是替您心疼那些钱,山上的树做些桌椅板凳还行,做那长久用的书架可不好。”
  陈大爷也懂一些木工的,知道读书人家的书架讲究,那可是要传好几代的。
  而那山上的树平时他们拿来做桌椅板凳和箱笼,大多就用个十来年,再久就耐不住了。
  林清婉也听懂了,她摸了摸下巴道:“那的确不好拿来做书架,不过做桌椅板凳却是可以的。”
  长工又冒了出来,目光炯炯的问,“那郡主要去砍树吗?我会做凳子椅子,桌子也会,呃,就是没做过箱笼……”
  “你一旁去,”陈大爷将他推开道:“就算是做那也是刘贵来做,你那手艺留着给自家做吧。”
  这就是嫌弃他的意思了,长工不服气的嘟了嘟嘴,但想到刘贵的手艺,他便只能憋回去了。
  林清婉就笑道:“回头我和刘贵商量商量,要是用那上面的书做桌椅板凳,回头便叫你们去砍。”
  长工高兴的应了一声,这样一来东家就能少花钱,他们还有活儿干了。
  虽然作为长工,哪怕没活儿干也有工钱拿,但有活儿干,月底时还有红包呢,最少的也有三十文,多的能有一百文。
  全是看各人业绩,他干活肯卖力气,每个月的红包都有五十文以上。
  这也就是在林家,在别家是没有这样的好处的,所以长工们眼里特别有活儿。
  能给东家省钱就绝对不会选择费钱省力的方式。
  一开始钟大管事和林管家还会心疼每个月额外发出去的红包钱,几个月的账册下来后他们就不心疼了,反而对下人们越发大方起来,甚至放话,只要干得好,过年还有大红包发。
  这也是为什么林家的庄子那么大,里头又养了那么多禽兽,路上和园子里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红包都很卖力,少部分人想偷懒,然而看到别人每个月都拿五十文以上的红包,他们却只能拿三十文,有时连三十文都没有,便觉得心痛。
  所以他们便也开始手脚勤奋起来,所以长工才说庄子里的人最少也能拿三十文。
  因为现在真的没人会偷懒到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地步。
 
 
第277章 忙碌
  “姑奶奶,刘贵来了。”白枫引着一个坐着轮椅的青年过来,林清婉放下手中的剪子,将剪下来的花交给小丫头,对弯腰行礼的刘贵挥了挥手道:“不必多礼,看过山上的木料了吗?”
  “是,”刘贵道:“他们砍了一根回来与我看,做桌椅板凳一点问题也没有。”
  林清婉就将山先生的设计图给他看,点了点四面沿墙的部分道:“我打算将一二楼的这部分都空出来,沿墙摆放桌凳,以供人看书或抄书,只是还不确定是摆长桌长凳,还是圆桌方凳。”
  刘贵想了想道:“若要坐的人多,还是应该长桌长凳,更节省空间。”
  林清婉微微颔首,想了想道:“你明日去阅书楼看看吧,除了这部分的桌凳,柜台那里也需要准备一套,我决定在阅书楼里单独隔出一块来做书铺,两面开门,凡有人想买书都可以从书铺里下单,所得便用来做阅书楼的开销。”
  本来正恭手站在一旁的林安就微微蹙眉道:“姑奶奶,那样会不会抢去翰墨斋的生意?”
  林清婉一笑,“那书铺就是翰墨斋啊。”
  林安一噎,这是要开分店?
  林清婉对刘贵道:“除了阅书楼,你还可以在附近转转,让林安陪你去,把附近几个铺子的东西也定下,看看你能不能做,若能做,我们就不必去外头的木材行里做了,到时我让林安给你请些人手来,你们一起弄。”
  刘贵眼睛一亮,重重的向下弯腰道:“姑奶奶放心,小的必尽心用力,不负您所托。”
  林清婉微微一笑,把设计图交给林安,“你们拿去吧。”
  林安接过,塞进怀里后行礼便推着刘贵下去了。
  “刘大哥,要你做要多长时间?”
  刘贵想了想道:“还不知数,且我手上也没人,暂时还算不出来。”
  林安就笑道:“这个刘大哥放心,等定好了数目,你要用人,我们发个公告,多的是人来应征。”
  刘贵也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
  所有的庄户中,他是最难的,因为其他人虽也身有残疾,却不像他一样直接被截了双腿,站不起来能做的事就很少。
  先前在扬州那边的庄子时他便全靠他娘和东家养活,他连喝口水都得自己滚下床爬去倒。
  可到了苏州就不一样了,姑奶奶让人给他做了这轮椅,又让人给他准备了一整套的木工工具,他偶尔帮庄子里的人做些木工也能有些收入,加上他娘的月钱也不低,庄子里又时常补贴,生活着才越来越好。
  可看断臂且身体弱小的余柱都能去看茶馆,他却大部分时候无事可做,心里不是没有失落的。
  这下倒好了,他也有活儿了。
  一回到家,刘贵就开始摸着今天他们扛回来的木头,心里已经开始算着要从哪里下手了。
  他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和林安去看过阅书楼,丈量好了数据后便算出了数量。
  因为附近的商铺还未建好,他不能丈量,只能和林安商量好桌椅的样式,保守估计了一个数。
  他写好了单子便交给林安,由林安递给林清婉,林清婉只看了一眼便交给林安,“请人吧,我会让钟大管事给你们拨一笔银子的。”
  林安躬身退下。
  林家别院又往西城门口贴了公告,且托人广而告之,他们要招木匠,只会些木工也不要紧,来打下手。
  除此外,还要招些泥瓦匠。
  将所需的人数和薪资一一标出,林家别院的人便走了,附近围的人却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西城门这边的公告墙以前只有衙门会贴些公告,大多是朝廷的一些政策或是通缉的罪犯等。
  但从三年前开始,这面墙便还有了另一个用处——林家的公告墙。
  大部分是募工的公告,偶尔是其他要昭告的事,但不论哪一种,基本上贴出来了都是于大家有好处的事。
  所以西城门这边的人凡是看到不是衙门的人贴东西,他们就知道多半是林家的人,都会围上来看。
  要是碰上林家招工,那可就是运气好了。
  这不,林家就招工了。
  大多数人不识字,可张贴公告的人也没走远,被人一围就大声道:“我们姑奶奶要做些桌椅板凳,需要木匠,谁家会木工的都能去试试看,工钱不低哦。还有,会建房子的也能去……”
  这说的有些不清楚,有会识字的就挤进来道:“来来来,我给你们大家念念,现招木匠十人,学徒若干,工钱……”
  “学徒也有工钱?”
  “有,这上头写了,学徒工一天二十五文。”
  “呀,比俺们下地的都多,上次秋收去庄子我们只得二十文。这学徒工也这么挣钱了?”
  不少人皆心动,他们家或亲戚家里总有人在城里做学徒的,可从没听说过学徒工还有工钱的,“这钱不得给师父?”
  念公告的人就摸着胡子笑道:“这上头说了,师傅的工钱是五十文到一百文不等,这价钱正是行情,所以两者应该是分开的。”
  他微微颔首道:“不愧是林家人,心善大方。”
  一般接私活的木匠都会带上学徒或自家的孩子打下手,只要包吃就行,主人家根本不会给工钱。
  而木匠每天的工钱是在三十文到八十文不等,或是按件计钱,林清婉现在给的工钱算不错的了。
  老人家继续往前看,脸上的笑意更深,“这上头写了,学徒工还包括会些木工人,只要会给大师傅们打下手就行,不拘是否要跟着大师傅。”
  这意味着不是大师傅带去的学徒也成,不少人悄悄离开了人群,拔腿就往家里跑。
  哎呀,他们家的三堂哥不就会木工?
  是跟叔爷爷学的,虽然手艺不精,只会自己打些桌椅之类的,可给大师傅们打下手应该是没问题的。
  都知道林家的活儿难抢,所以没人敢怠慢,风风火火的跑回去通知,被通知的人也不犹豫,丢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林家别院跑去。
  秋收结束了,冬天就快要到了,这时候若能在林家找到活儿,那今年必定有一大份收入。
  林清婉只是午休起来便隐隐约约听到外面热闹的声音,她不由看向外面。
  白枫就笑道:“是来应征的木工的人,姑奶奶要去看看吗?”
  “不必了,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林清婉换了衣服,打了一个哈欠道:“我们下午去书局看看。”
  看看活字雕刻得怎么样了,林清婉收拾出了一箱子的书给书局印,自然不可能是雕版,全是活字印刷。
  柳管事一边盯着让人排版,一边和林清婉道:“可惜印的都不多,不然就更值了。”
  “这也没办法,现还不知这几本书的销量会如何,贸然多印风险太大。”
  柳管事点头,哪怕不是雕版,不会浪费雕版了,可纸墨都不便宜,要是印出来卖不出去亏的也大。
  林清婉找的这些书已经是常用的了,所以每一本都印了有百册,想着哪怕翰墨斋这边卖不出去也可向别的书铺推荐推荐。
  总之不会亏太多,而很多很少会有人去买的书林清婉全部留着,打算到时候请人来抄。
  没办法,哪怕是活字印刷,那成本也不低,要是只印几本那可真是太亏了。
  交代好柳管事,又转了一圈,林清婉这才回家去。
  阅书楼的事不少,林清婉对此很上心,所以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林玉滨比她还要忙,虽然她聪明,这三个月也没丢开过书本,但到底休学三月,突然回到学校,不是她学得太超前,就是有些落后。
  而且先生们讲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且会扩堂,她缺了三个月,多少有些跟不上。
  所以从开始上学后便在同学们的补课中度过,下学了也不回家,而是跟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在学堂里一起互相补课,回到家还要补先前落下的作业。
  杨夫人觉得她在琴上还有天赋,每天又抓着她练琴,所以比起姑姑,她还要更忙。
  忙碌的人总会想的少,回到苏州后那淡淡的不舍很快散去,连带着与舅舅及赵家的那些不愉快也很快被她抛在脑后。
  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林玉滨感觉到从心里散发出来的满足感,姑姑说的果然不错,这世上唯有学识不可负。
  你不负学识就必有所成。
  等到苏州大幅降温后,林玉滨总算是追上了课程,可以更加开心的学习了。
  但总算是收到赵胜和妻子信的尚平心情就不怎么样了。
  捏着赵胜的信,再扭头看妻子与他的信,尚平忍不住黑了脸,他抖着手压下两封信,气得差点吐血。
  败了!
  赵胜竟然败了,还败得那么惨,他投入的钱不仅拿不到收益,连本都没了!
  尚平忍不住心头一痛,捂着胸口就倒了下去。
  “老爷——”守在一旁的长随见状,大叫一声后冲上去将人扶住,“老爷您没事吧,要不要叫大夫?”
  尚平深吸一口气,捂着胸口坐直,摇了摇头道:“不,不用。”
  他脸色有些发青,将手中的信塞进抽屉里锁好,这才倒在长随身上,“扶我回去休息,别告诉明杰。”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