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郁雨竹
时间:2018-03-19 15:21:33

  还是梁帝看不过眼,隐晦的表示他两个儿子都成亲了大家才没那么可惜。
  但是,虽然各国未曾明说,但私底下都知道,楚国的太子是靠色相留住姬先生的。
  然而林清婉知道,林玉滨不知道啊。
  小姑娘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眼睛瞪得滚圆,“姬小姐这样做,姬先生不知道多伤心呢。”
  林清婉却摇了摇头道:“姬小姐未必有多喜欢楚太子,她也是为了姬家好,就是可惜用错了方法。她太自负了,却不太信任自己的祖父。”
  这也是林清婉综合各路消息后得出的结论。
  她伸手拍了拍林玉滨的脑袋道:“你以后不要学她,人要有自己的主意,但也要听进去劝告。老人家,即便不是睿智之人,他总也有自己的经验,你就算不采纳对方的意见,也要听一听,思考一下对方的提议,知道吗?”
  林玉滨连连点头。
  “我知道你们这些小姑娘都骄傲得很,毕竟你们与别人不同,你们读了很多书,甚至世上很多男子的学识都比不过你们,可这并不能代表些什么,姑姑也读了许多的书,但我以前从不知道拿馊了的淘米水洗头可以又顺又黑。”
  林玉滨脸就微红,前几天她见碧海蹲在院子里洗头,那水的味道很怪,还以为她被欺负了。
  细问才知道那是放了两天的淘米水,是她特意从厨房里讨来的。
  碧海现在年纪渐长,已经有些小姑娘的样子了,所以也开始爱美了。她的头发又枯黄又细,她奶奶便让她剪了半短,然后隔一天用淘米水洗,养了好几月,竟然真的慢慢黑起来。
  林玉滨新奇不已,当天晚上就问林清婉这是什么原理。
  林清婉:……
  林清婉不知道啊,她倒是听说过用淘米水洗头这个偏方,但要放两天等馊了再洗她还真不知道。
  问徐大夫,徐大夫就说,“须得酸了才好,你要不耐烦放,放些醋也行。”
  至于为啥一定要酸的,徐大夫表示他也不知道啊。
  所以,对方即便只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在某些方面的见识未必就比你这个学富五车的小姐差。
  姬念就是太自傲了,不然当初她但凡问一声姬先生,此时姬先生也不会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之中。
  林清婉不信孟帝真会杀姬先生,退一步说孟帝真要杀姬先生,姬先生的那些弟子也必能将他救走,远的不说,现在江陵府守着边关的将军可也是出自他的门下。
  关键时刻给先生开各后门啥的不成问题。
  再不济还有楚国和梁国呢,多好的收买人心又能怼江陵府的机会啊,两国会放弃吗?
  姬先生完全可以不动就能稳坐钓鱼台。
  林清婉也只惋惜了一下就开始认真教侄女,姬小姐那儿她是管不上的,但她希望林玉滨能避免这种错误。
  这种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
  林玉滨就好奇,听姑姑的意思,这是很多人书读多了便会犯的错误,就笑问,“姑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林清婉顿了顿,然后才颔首道:“犯过。”
  不过不是婉姐儿犯,她太小了,还没得及犯错误就没了,她说的是她自己。
  林清婉想起自己的事,嘴角微翘道:“丢了好大的脸呢,幸亏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没躲起来。”
  林玉滨更加好奇了,“是什么事情?”
  “不告诉你,”林清婉笑,“告诉你了岂不是知道的人又多了一个?”
  告诉你了,她不就露馅了?
  林玉滨惋惜,嘀咕问,“是不是只有姑父知道?”
  林清婉但笑不语,是只有她祖父和一位老先生知道,想起当年意气风发,自以为天下第一的自己,林清婉就忍不住抽嘴角。
  幸好当年祖父在,将自己打击了各彻底,不然再大些性格养成还不知道要闯多少祸呢。
  想起了祖父,林清婉心情略低落,她揉了揉林玉滨的脑袋,就打发她道:“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去上学呢。”
  林玉滨脑袋微低,对啊,明天还要去上学啊。
  她嘟了嘟嘴唇,下去了。
  第二天林清婉起来时,客院那边已经在收拾东西了。
  林清婉昨天晚上已经和姚时说好了,他们若搬到城内去住,那就住到林府的客院去。
  姚时昨天晚上回来和师弟们商议了一下,觉得这样也不错,而且林府也在城西,与阅书楼隔了三条街,比从这里过去还要近。
  最要紧的是,那里没有女眷,大家要更自在些。
  所以今天一早他们便起来收拾东西了,林清婉派了人过去帮忙,顺便要把人送去林府。
 
 
第301章 礼物和报复
  姚时师兄弟暂时在苏州安顿下来,等待下一批师兄弟的到来。
  而这里的消息却以风的速度传往各处,加上有林清婉寄出去的几封信,不等下一批人到,各国便知道姬先生把他收藏的书籍都捐给了梁国的阅书楼。
  这个消息如同炸弹一样炸下,不仅其他国家,就是大梁的君臣们都吓了一跳。
  梁帝首先是问身边的内侍,“朕听差了?刚才他们说什么?”
  内侍弯腰低头的重复了一遍,“姬先生给阅书楼捐了七车的书。”
  梁帝眼睛微亮,看着下面的人问,“姬先生这是有意投靠我大梁?”
  众臣沉默片刻,陈尚书道:“难道姬先生想要左右讨好?”
  吏部尚书就冷哼道:“姬先生不蠢。”
  左右讨好是大忌,他都不会做这种事,姬先生怎么会做?
  倒是任尚书摸了摸胡子道:“或许是因为林郡主?陛下,臣记得在京城时姬先生曾和林郡主私下见过面。”
  四皇子也点头,“父皇,不如去信问问三妹。”
  这会儿,四皇子很是亲近的按照皇室的排行称呼她,皇帝瞥了他一眼后点头道:“也好,朕听说姬先生的大弟子姚时还在苏州。”
  众臣心中了然,这是想招人才啊。
  吏部尚书精神一振,问道:“陛下,可要吏部派两个官员亲往?除了姚时,还有好些各青年才俊呢。”
  科举虽过了,但还有察举制啊,只要他们愿意出仕,他们大梁可以拿出好多名额的。
  梁帝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急,先听听林郡主怎么说。”
  若是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大梁朝堂便暂时安静下来,只当不知道这件事一样的先处理其他事,比如江陵。
  但其他国家却没有这么镇定了,反应最大的则是江陵和楚国。
  孟帝如今外忧内患,再被这一消息刺激得直接病倒了,但他还是没忍住把底下的官员找来骂,“你们留不住人也就算了,连几本书你们都看不住吗?”
  官员们委屈不已,那些学子并不是江陵人,他们怎么拦着人不让走?
  更不要说那些书了,姬先生走后您不是还想着留一线日后好以故土的情谊把人请回来,所以虽封了书院,却没抄家吗?
  他们总不能时时派人看守姬家吧?
  而姬家一直住有姬先生的弟子,既然不是抄家,当然也不可能把人赶走,而且您不是还想招人吗,怎么能一出事就怪他们呢?
  这边君臣在互相怨愤,隔壁的楚国却是父子生气,楚帝没想到他好吃好喝的款待姬元,还拿对方当亲家招呼,他却是这样回报他的。
  楚帝满腹的怨气,可这气又不好朝姬元撒,从梁国回来后他便不是副使了,而他也不愿意接受楚帝其他的官职,如今姬元是自由身,楚帝想骂他都不好骂。
  那就只能骂儿子了。
  你不是说你收服人家了吗,你不是人家的孙婿吗,你岳家就是怎么坑你爹的?
  楚太子也很生气,他既气姬元不识好歹,也气父皇先前打压姬元,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在他看来,姬元这样的人就得捧着,把人捧舒服了不愁他不给你干活儿,就好比姬念。
  可父皇非要摆帝王谱,想把人收服了用,之前他便说过,如果真派姬元出使梁国,那就应该他为正使,宋精做副使就好了。
  父皇却非得反着来,这下好了吧,姬家上下皆傲气得很,读书人的傲是没有理由的,轻慢一次,以后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才能把人收拢回来呢。
  可惜,他爹能毫不犹豫的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却不能把肚子里的话说出来,所以只能低头扛着。
  楚帝骂了一通,想了又想,还是没忍住,“招姬元进宫。”
  楚太子吓了一跳,连忙道:“父皇,姬先生声望极高,若您……”
  “放心,朕没想杀他,”楚帝怒道,“朕就是想听听他怎么解释这件事,难道我楚国对他还不够好吗?”
  姬先生的解释就是没有解释,他坦然的入宫,也坦然的跟楚帝对弈,对方不提,他就只当自己是进宫下棋来了。
  最好还是楚帝忍不住玩笑似的提起这事。
  姬元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脸上带笑,眼中却沉怒的帝王,心中微微一叹,论起心机谋略,楚帝的确比梁帝要强,可论心胸涵养,亦差许多啊。
  梁国和姬先生的牵扯也不少,当年他第一个游说的国家便是大梁,跟梁帝,林颖,甚至是朝中好几位老臣都打过交道。
  甚至有一段时间梁帝会派国子学的学生前往江陵求学,他和梁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比与楚国要好许多。
  可就是这样,他突然出现在楚国的出使团中,梁帝虽惊诧震惊,却没有愤怒,更不会如楚帝一样质问他。
  因为他不是梁人,他是江陵人!
  就连孟帝都没指着他的鼻子问你为何离国出走,楚帝凭什么问他为何要把自己的书送给梁国的阅书楼?
  姬元心中这么想,脸上越发的淡然,四两拨千斤的道:“草民与林家有旧,犹记得当年林公的提携,所以一听林郡主求书便答应了。”
  他微微抬眼,问,“怎么,陛下也想要书?”
  楚帝就笑道:“朕就是想要,姬先生还能再送我一批不成?”
  “都给林郡主了,陛下要我是拿不出来了,不过却还有一个办法,”姬先生淡淡的道:“阅书楼可以抄书带走,陛下派些人去抄就行,想要哪本抄哪本。”
  楚帝捏着棋子落下,沉默了一下才笑问,“不是说先生要重新收徒和办书院吗,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姬先生微微蹙眉,看向他道:“陛下,草民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如今只想安享晚年,只怕教不了学生了。”
  “先生谦虚了,我看先生身体健康得很,再教个十年二十年的不成问题,这样吧,”楚帝丢下棋子笑道:“朕着人给你建各书院如何?您要怕累,那就把事情交给礼部去做,只等招到了学生,您隔几天去讲一堂课就行。”
  这是要扯旗做事了。
  姬先生心中更是不悦,从回到楚国那一天他便拒绝了楚帝再收徒的提议,没想到过了这么久他还没有死心。
  姬先生抿了抿嘴,知道再拒绝,今天就不能善了了,他倒是不惧生死,但孙女却是太子的未婚妻,他这一转身走,最后受苦的还是他的孩子。
  姬先生压下心头的不悦,没有点头,也没有再拒绝。
  楚帝便微微一笑,知道这事算成了。
  你梁国有阅书楼,有姬元赠的书又如何?我可是有姬元这个人,就看在众学子心中是人重要,还是那一堆死书重要了。
  姬元走出皇宫的背微弓,头上的白发似乎更多了些。
  可惜,他这边刚放出确切消息姬元要收徒,书院不日就能建成,一股流言便在私底下快速的蔓延。
  姬先生为什么要给梁国阅书楼捐书?
  因为楚国君臣皆亏待了他!
  因为孟帝逼迫,姬先生这才不得不避祸楚国,谁知楚国太子趁机勾引姬先生的孙女。
  本来,两家结亲应该是皆大欢喜,一为君,一为臣,再不济楚帝也可以学孟帝以前那样礼遇姬先生,只要姬先生人在楚国,自有许多人才慕名而来。
  可楚帝却招姬先生出仕,姬先生破天荒的答应后却没得到重任,反而被放到一个黄毛小儿的手底下做副使。
  据说宋精对姬先生只是面上客气,私底下却讽刺呵斥,到了梁国连梁国的君臣都看不过去。
  听说林郡主为此还与宋精起过冲突。
  林郡主维护他,加之林家与姬先生有旧,所以要处理他留在江陵的资产时才想着把书都捐给阅书楼的。
  说是给阅书楼,其实那书是给林郡主的。
  这流言甚至连他们在梁都驿站里的住处都说得一清二楚,宋精住的是正院,姬先生却是住在驿站的一个小角落里。
  连宋精拦住姬先生警告的话都传得一清二楚。
  一两个人说还有人怀疑,但每一个人都这么说,且其中细节描写得那么清楚,被扣留不给出国的学子们想不相信都难。
  于是,等楚帝他们终于听到这个传言时,这个流言已经想风一样吹遍楚国,他想止都止不住。
  实在是他听说得太晚了,没办法,谁让他也是当事人之一呢,甭管什么流言,流言的当事人往往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因为大家都会避着他们说啊,这次学子们私底下传这些话,甚至下意识的避开了家中长辈,谁让他们在朝为官呢?
  所以,等楚帝从一个官员那里听到了这个流言时,其他朝臣也是第一次听说,然后大楚的朝廷就炸了。
  关于楚帝的那一段且不说,他们就关心关于宋精怠慢姬先生的那些事是不是真的。
  楚帝为什么强逼姬先生出仕后又只封了他一个副使?
  众臣心知肚明,说白了,他就是想姬元心甘情愿的为他所用,所以先威逼再利诱。
  可惜强逼有效了,利诱却没能让姬先生动心,所以他又恢复了自由身。
  可那是皇帝,他这么做众臣便是有意见也不敢提,可你宋精一个小孩凭什么也对姬先生呼来喝去的?
  不知道出京前我们千叮咛万嘱咐要对姬先生礼遇吗?
 
 
第302章 祖孙
  让流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其中混入五分真,另外的五分便是假的,久了也就会被认为是真的,除非有逆转性的证据出现,不然谁也推翻不了这个流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