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改造实录——淡络葡提
时间:2018-03-21 14:51:07

  地球盯了片刻,觉得果然还是丑的要死。
  大概是被天道吸引了视线,地球并没有注意到,房间有金光一闪而过。                        
作者有话要说:  又迟了,我觉得我以后还是在十一点比较安全
--
地球:一排照片这样摆着,感伤之后总觉得有些阴森森(点蜡)
    
    ☆、第11章
 
  从大年初一开始,地球就进入到了咸鱼养老·家里蹲阶段,虽然这样讲她的话,她也绝对会一本正经地告诉对方,我在自己的身体上不管哪里都是自己爱的小屋。
  不过这才是地球本身的不管事的常态,穿越前就跟运气好的咸鱼玩家靠着网页版的挂机·物理法则大佬一口气冲到了二十一世纪lv99,从远古时代看着雷电炸开树林,原始人从而开始钻木取火开始,从初始装备都是人类一手研究出来的,可以说,地球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真得是一个真·躺赢的人生赢家了。
  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鬼宅恐怖故事之外,地球最大的贡献就是全世界砸了这么多个苹果,正巧砸到了一个对的人。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穿越的那个黑洞来的实在是太过莫名其妙,又来势匆匆,对她的身体在外来因素上面不知道会不会造成什么诡异的影响,从而将她四十六亿的生物圈毁于一旦的话,地球到现在也绝对是慢悠悠地旁观者自己的崽子的日新月异地发展,等到太空站建好,崽子们冲出地球,就像是离家的母亲看着对未来充满期翼而往外飞翔的孩子离去,地球也只会装模作样地擦一下天边的火烧云,卷个大台风,下一场磅礴大雨。
  当然那时候什么表现都得看气候影响才是啦,说不定是龙卷风也说不定。
  不过相比较现在的,数着被闪电劈的人进院又出院,看着空气中的灵气含量高高低低的起伏的日子,地球还是希望她能够回到普通的日常上面的。
  除了一直就很悠闲到没有朋友的地球之外,作为华国的一个大节日,虽然是放假的时候,在春节期间大家也都是不得闲的,忙忙碌碌地走亲访友,当然也有一些人们注定是过不了一个好年了。
  北极圈发生异状之后,虽然各国统一地对着国民们低调处理,但私底下的科研团队早已经不顾现在北极正处于漫长的极夜之中,并不是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而早已经第一时间赶到了北极圈的范围内。
  不仅仅是因为那奇异的可以说在整个北半球都可以看到的电闪雷鸣的自然现象,更多的打算在这种时候深入北极的原因,更多的是在那闪电将整个天空撕裂开来之后,各个国家的在北极圈的科考仪器的信号在仅仅一瞬间全部消失。
  上一次出现这个情况,还是各国的人造卫星,在短短地一秒钟之内全部不见了踪影,除此之外,在这一秒之内还出现了全球黑暗的情况,相比较民间的乐观思想,各国高层其实对这一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几乎都建立了那天的档案,因为各国的语言不同,称呼那一天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世界黑暗日”、“上帝闭眼日”等等。
  虽然地球自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毕竟作为当事世界自然知道自己换了个法则的事实,也不会像是古早的小说里面那样存在认为是在拍戏的情况。
  但作为在地球内部依靠着各式各样的机器来了解外太空的人们,在人造卫星全灭,更别说建造到一半的空间站了,整个外宇宙干干净净像是被大扫除了一般的情况之下,就算拥有着最新型号能看到二百亿光年的星系的天文望远镜,也暂时并没有任何更多的发现。
  这是自然地,其他世界都自带最高级别的马赛克,挂了无数个幻阵,并不是连筑基都没有到的普通人类能看到的东西,只会像是秦舒舒所画的那双眼睛里面蕴含着的基本幻阵一般看到原先的星空。
  即使将这个领域的专家召集起来集中进行探讨,在没有其他任何的辅助的条件之下,这一点儿也是没有办法的,虽然各国都很想把人造卫星再送上宇宙,但实际上再全球损失了总共二百四十八颗人造卫星之后,即使是在孜孜不倦想要通过重新成功发射卫星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都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地球也短时间内不用像是打地鼠一般将人造卫星再一一砸回大气层内部,这对于地球来讲还是松了一口气的事情。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的思想就跟地球之前以为自己纯粹只是换了一个星系一样,她的崽子们走上同样的猜测,但是很快就被反对派给压下去了,给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就算不考虑在黑洞的时间问题,又哪有这么大的概率能够不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要知道蝴蝶效应的影响早已经被证实了好几千年了。
  除此之外的理论研究之外,另一个比较流行的思想就是外星人论,地球仍在太阳系,什么全球黑暗像是被黑洞吞噬,都是假的,是被科技远超于地球的外星人给糊弄了,他们把人造卫星消灭,想要侵略地球,一开始这个想法的确很受欢迎了,但是过了大半月,各国军队严阵以待,除了网上的学生党们打得火热之外,完全地风平浪静。
  外星人,好慢啊。
  伴随着外星人拖延症严重的讨论,就是外星人论的学说的热度潮消退了。
  这时候因为可以说是和人造卫星前后脚消失的北极圈科考仪器又被重新重视起来了,并不是说之前就是直接忽视的状态,实际上去往北极的科研人员也是立马就动身去的,但是因为有人造卫星的事情在前面,报告什么的也就压后了。
  虽然并不是最佳的科考时间,但是依托于现今的科学技术,也是可以在这个时候深入北极圈,原本如果人造卫星都在的话,简单的北极圈3D图现在就可以到达人类的手中,并进行数据上面的分析,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更加复杂了。
  “许队,”裹着严严实实的男人拿着报告走了进来,“派遣进入‘里风圈’的机器人YZ12970确认损坏了。”
  华国这边由于距离问题虽然动身速度很快,但并不是第一个到达北极圈的,到了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了七八个国家的科考队伍开始在北极圈驻扎,原本的北极圈外围建立的站点全部消失不见了,不过由于科考队出发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相关的宿营装备都有准备着,不过因为大量的人员聚集,挑选一个恰好的位置就不仅仅只是手速脚速快的问题。
  等华国这边全部安顿下来,研究进度就比其他国家要落后一点,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候,任何落后都会造成难以预估的问题。
  不过,目前各国的进展都差不多,全部被困在了原本北极圈这个时节并没有的的“里风圈”上面。
  “里风圈”是这边暂时先取的名字,也叫“死亡风圈”,位于北纬89°25’的位置,如今被称为绝对的死亡区域,以纬度89°25’的一圈,剧烈的风形成了一座严酷的冰霜风墙,深入北极圈的工作因为较为危险,都是由科考机器人完成。
  所有科考机器人在“里风圈”面前都面临着被分.尸的局面,在雪地之中靠近的那一刻,就好像一团肉扔进了绞肉机当中,设计的抓地系统并不能阻止它们如同风筝一般飞到遥远的上空,先是外壳碎裂,宛如风化一般消失不见,露出了里面闪烁着电花的线路,但仅仅只是一秒钟而已,便在空气中炸裂开来,而细小的零件却没有掉落下来,应该说在掉落的时候就被风搅得粉碎,以至于只有一开始就被打出来风圈的大块残渣还存在于世。
  被称为许队的男人,全名叫做许彦,是负责这次北极科考队伍安全的特殊部队的队长,因为戴着极为专业的装备,浑身上下的肌肤都没有露出一丝,并不能看清楚他的外貌,他听到这话也只是点了点头,“隔壁的状况呢?”
  华国隔壁是机器人方面的制造水平最发达的星条国,华国这边调来的最新型号的“YZ12970”,外壳运用了目前为止最坚硬的金属,但在“风圈”里面撑了二十分钟也宣告破裂,行走公里为一公里,据研究表明,尚没有走出风圈。
  “目前尚不清楚。”
  许彦看了看时间,各国在这上面存在着竞争关系,情报共享目前尚且做不到,但是发送机器人的时间还是能够了解一二的,目前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十八分钟,目前为止至少要撑过二十分钟以上,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突破“里风圈”。
  一开始,华国这边并不打算深入北极圈,极夜并不是北极科考的好日子,就是因为漫长的黑夜,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以及呼啸凌冽的西北风都会给科考带来严重的问题,他们一开始的计划只是寻找并回收科考仪器仅此而已。
  这些仪器大多数都安装在了北极圈的外围,就算是目前的极夜状况,在北极圈外围还是能见到短暂的天光,而像是北极熊这些猛兽又出于一种冬眠的状态,如果仅仅只是回收仪器的话,实际上的危险程度并不算太高。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寻找科考仪器仍旧一无所获的第五天,大米国的科学家率先发现了这个奇异的风圈,不过由于太过震惊,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一下子就泄露了出去,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虽然“里风圈”距离北极圈外围的安置科考仪器的点,就算是最深入的仪器,都有着不小的距离,而根据目前的研究,“里风圈”范围只从89°25’开始,而就算是纬度89°24’的位置,风力等级就不是一个量级,这样看来“里风圈”和科考仪器的失踪并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
  但是由于“里风圈”出现的时间实在是过于微妙,再加上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任何线索,各国的科考队在向高层汇报完情况之后,也得到了继续和“里风圈”死磕的命令。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更新=3=
冬至快乐,么么哒
    
    ☆、第12章
 
  距离漫长的极夜才过去了两个月不到,在位于北极圈的深处依旧是漫无天光的黑夜,凄冷的风夹杂着无边的寒意,呼啸着在耳边宛如哀嚎,却毫不留情地剔骨般在灵魂深处留下战栗般的错觉。
  在四天前,星条国的最新型的机器人在进入“里风圈”内四十分钟之后也宣告损毁,总共行走了四点六公里,虽然仍旧并没有走出“里风圈”的范围,但是它传输过来的视频以及一些数据资料却仍旧无比珍贵,可以说很大地推进了对于“里风圈”的研究。
  当然,星条国并没有那么好心地公开自己得到的情报,不过各国对于突然出现的“里风圈”以及会对全球的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关注,而且虽然目前的第一手资料被星条国掌握,但是各国的科技水平并没有相差太多,追赶上面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能更快地了解情况自然是更好。
  介于这种情况,各国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领域进行了一些利益交换之后,共同组建了关于北极圈异常情况的的调查小组,即“世界北极研究调查团”,进行了一些情报共享。
  星条国的科研机器人深入“里风圈”四点六公里,“根据型号为‘ASD5878’的机器人传回来的情报分析,”星条国这次负责北极科考的总负责埃尔默.切斯纳特,是世界上也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今年只有四十岁,也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
  他其实并不太关心那些消失的科学仪器的情况,倒是对于“里风圈”的存在更加感兴趣,作为这次星条国的科研团队的总负责人在完全无视了团队中其他人员的跳脚,一开始就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这上面,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还分散了人员寻找那些科研机器。
  对于迫于压力参加这次各国的研讨会,埃尔默正处于十分不满的情绪之中。
  他一边拿着研究报告,一边面无表情地说道,“虽然并没有走出‘里风圈’,周边的一些情况判断,附近的风力有明显减弱的趋势,我们这边的专家根据传回来的数据分析,‘里风圈’的范围绝对不会超过六公里。”
  这是一个好消息,虽然“里风圈”的纬度已经决定了即使它整个包括了北纬89°25’到北纬90°,整个大小也并不会太大,但是整个风壁却只有六公里,这必然证实了“里风圈”中间有大块区域就和台风眼一样属于风平浪静的状况,虽然目前只是一个猜想而已,具体地还得看情况进行分析。
  六公里,并不是一个很漫长的数据,如果路况好的话,开车迅速也只要三四分钟就足够了,但是在“里风圈”里面却是极具艰难的六公里,可以说是难以深入的壁垒。
  “周边的情况?”有一国的科学家反问道,“你们的机器人没有佩戴专业的风力测试器?”
  埃尔默看了一眼对方,顿了顿,语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继续说道,“‘ASD5878’佩戴了最新型的风力测试器,但是在深入‘里风圈’四点二公里的时候,宣告损坏,此时‘ASD5878’的机体的损毁率为百分之八十六,但是它依旧继续行进了零点四公里才彻底报废,根据机体损害和风力侵害上面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确认‘里风圈’的风力的确减弱了。”
  “如果你对我们的专业性有质疑的话,欢迎你自行去尝试。”埃尔默语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所有人都能听出他话语里面的不耐烦,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
  “那么‘ASD5878’佩戴的风力测试器的测量的最高风力是多少?”在这种时候,一向都很擅长打圆场的华国将视线继续转移到了这次的会议的目标上面。
  大概是想要尽快结束会议,埃尔默并没有多说什么,“六十一点三米每秒以上。”
  即使心里有所准备,在座的各位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六十一点三秒,这是十七级超强台风(四级飓风)的界限,如果看过相关的纪录片的话,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如何的威力,可以瞬间将房屋解体,将地表卷起并粉碎。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星条国透露的数字可能并不准确,虽然大家似乎都在为一个问题苦恼,但是适当的隐瞒是合理的,埃尔默也并没有悄悄地隐藏这一点,毕竟根据“里风圈”现在展现出来的实力,即使是十七级超强台风都无法做到,当然就算超级台风(五级飓风)估计也很难做到。
  除此之外,在座的国家在地面不行的情况也尝试着使用无人机从天空突破,但是诡异地就像是以往的百慕大海域一样,一旦从天空靠近“里风圈”,行驶的航线都会发生偏移,甚至发生过一头以抛物线的方式撞进“里风圈”的自毁现象,在这里被定义为“里风怪圈”。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