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农家记事——唐三妞
时间:2018-04-26 12:06:27

  唐爸吃过饭,骑车出门找村支书商量去。
  …………
  村支书也是老革命,家住在村尾。村支书有个儿子叫唐统全,儿子喜欢打老婆,还屡教不改,特霸气地宣言“不打老婆的男人不是男人”。
  这不,唐爸老远就听到他又在大骂媳妇了。唐爸赶紧故意大声地叫到“支书,你在家吗?”
  屋内的打骂声戛然而止,唐爸下车放好车子,等会才慢慢地踱步进去。
  “支书,我来看您老了,吃完饭了吗?”唐爸笑呵呵的从门进去。(农家只要有人在家,都不会关着门的)
  厅里已经恢复如常,细心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出,这里刚经过了一番争斗。
  就只有支书一人在厅里,其他人已经回房了。支书坐在矮凳上,支着右腿,拿着水烟筒,在抽烟。看到唐爸进屋,吐掉一口烟,有气无力地说“阿富,你来啦,有事?”
  “嗯,找你商量下,祁教授他们快要离开了,想表示下。叔,你有什么好主意?”
  支书放下烟筒,说到“我早知道他们要走了,哎,这几年在他们帮助下,尽管遇到台风,收成还不错。现如今要走了,我们再上哪找懂农业的人才啊!”
  “叔,你就不要担心了,大家都已经懂很多了,种菜种椒都有模有样了,别怕啊”唐爸安慰到,“再说祁教授给我留了本子,那上面有很多经验,回头让大家都学习下”
  “呵呵,那感情好。他们要走,是要表示下的。几年的相处,老朋友啰”支书说到。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定在大后天,在村庙外摆酒席欢送农科院的工作者。
  …………
  唐家早已经多请泥水匠了。唐爸走开一两天对唐家建房子没有影响。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分头行事。
  支书敲锣打鼓地通知大家到村庙开会。
  唐爸骑自行车去圩上买啤酒,健力宝汽水,做菜的佐料。
  佐料主要是南乳,罐装的荷兰豆,五香粉,腰果,料酒,酱油,白糖等。满满一大纸箱,装在车尾,推着回来。
  …………
  家里就唐杏与唐金轻松,大姐还没考试,二姐要补课。
  这天,唐杏唐金要去领成绩单和寒假作业。
  唐杏在众人羡慕嫉妒恨下又拿了第一。莫聪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名。,第三是廖婷婷,第四是另一转学生。成绩很集中,不愧是市内转来的,基础就是扎实。
  莫聪恨的牙痒痒的。
  唐杏看着他,挑衅一笑。
  …………
  解散后,唐杏与阿金直接去圩上买自行车。唐杏一直说要买,各种事情耽搁了几天。
  自行车牌子很多,两人转悠了好几家,最终挑了个鑫狮
  牌女装自行车。
  唐金不高兴了,嘟着嘴巴,也要给自己买。
  唐杏笑话他,还不会骑,买来做什么。
  唐金气愤地坐唐杏车回家,一到家,就气冲冲地说“我要练车,用新车练”
  唐杏才不会在意这些,她爽快地说“拿去练吧”。
  唐金推着自行车到空旷的地方,唐杏找来一根扁担,横着绑在车尾架上。
  阿金在前面踩车,唐杏在后面推。从摇摇晃晃到骑稳,骑快,唐金沉迷在骑车的快感,后头的唐杏悄悄放开手。
  唐金继续直线骑着,突然他感觉不对劲,转头一看姐姐早已经放开手了,心里一慌,车头一摆,摔了出去。
  唐杏赶紧跑去扶起阿金,接着扶起自行车。自行车已经刮掉一大块油漆。看到唐杏心里直跳,心疼啊!
  唐金拍拍屁股,闹脾气了“你怎么能那样,摔疼了,哼,不学了。”
  “学车都这么过来的,你不学也好啊,还省钱。等以后大家都骑车上学,就你还走路,没个伴,可怜兮兮的,可不要哭鼻子”唐杏无所谓地说到。
  “你这车还是小的,好学。大姐学车,那是个大写的艰苦。老爸那永久牌大车,又重又大,难学得很。听老妈说,那时车倒了压得姐姐呱呱叫”唐杏继续唠叨。
  阿金想了想,最终还是咬紧牙根,硬挺着学。很快他就适应了,磕磕绊绊地会骑了。稳不稳还另说。
  …………
  终于到那天了。好好的一场送别宴,被孩子们生生弄成了乡村春节联欢会。
  唐浩辉在一旁表演特技,也就是骑自习车,时而松开双手,时而倒着走,时而走S形,饭桌上的祁教授看的津津有味。
  唐杏充当主持人,她拿着根萝卜当话筒,报幕到“看了由唐浩辉表演的特技,下面由村民黎华带来精彩的特技。顶碗碟表演,大家鼓掌欢迎。”
  黎华自幼学杂耍,随父母走街穿巷地表演。后来长大了,嫁到唐家村,当了农妇,就不怎么卖艺了。现在权当兴趣来玩。
  只见她大大方方地躺在草席上,竖起双腿,微微弯曲,将宽大,特制的碗碟放上脚板。慢慢地小幅度地旋转小腿,脚板上的碗碟随之旋转。越来越快,快的像道闪光。大伙纷纷鼓掌叫好。
  …………
  菜陆陆续续地上,有南乳扣肉,清炒腰果兰豆,红烧鱼,花生米,都是些村民凑合起来的菜式。不贵重,但重在心意。祁教授他们边看表演边吃。
  唐怡也上场了,即兴表演了段粤剧帝女花。
  唐杏则再上面讲个笑话。一个隐晦暗讽的笑话。村民听不懂,一头雾水,有那么好笑吗?那些农业研究者不顾形象地拍大腿,哈哈大笑。连不苟言笑的祁教授都面带微笑,嘴角上扬。
  村民还表演了舞狮。过年时那舞狮队就会敲锣打鼓地,到处表演,多是去商铺门口。讲些吉祥祝福的话,表演一段舞狮。店铺老板多多少少会打赏点钱。舞狮子的是一位跌打骨伤的老师傅,他有一手绝活就是推拿筋骨。
  唐梅则清唱了一首歌。
  姗姗跳天竺少女。戏服还是唐杏给她缝的。踩着唐妈的嫁妆凤凰牌缝纫机用蚊帐做成的。唐姗姗一出场大伙都笑了。纷纷夸奖有创意。
 
 
第34章 入伙(进宅)
  年前祁教授他们离开了。办公室,宿舍都一一清空,悄无声息地走了。
  唐杏站在窄小而空旷的祁教授办公室,暗暗叹息。那天的送别宴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缘来缘去,希望有生之年还能看到那位不苟言语却悉心教导村民种地的学者。
  …………
  唐金在学车神器__扁担的帮助下,终于学会了骑车。头一件事就是载唐杏去圩上给自己买一辆。而此时,大姐二姐都已经放寒假了。
  家里的房子终于把框架建好了。只在一楼装上大门,一楼,二楼各选择位于东方位置的房子简单坯下墙,刷白灰,装好门窗户,就匆匆挑个好日子进宅了。
  按风水迷信上说这样子是不行的,一旦进宅后,就不宜再敲敲打打,搬箱倒柜,再搞装修。
  不过特例特说,风水先生有破解方法。对于这套无稽之谈,唐杏是嗤之以鼻的。不过能早日住进去,也是高兴的。
  …………
  进宅是个热闹忙碌的事情。
  有钱人家会提前购买新家具,新沙发,甚至新床。进宅那天再搬进屋。
  唐杏家就简单多了。家具大多是旧的,只是新买了张普通的实木沙发。
  与唐家走得近的亲人村民进宅前一天就放下手头上的事,过来帮忙。
  小婶婶带着唐杏一起挨家挨户去送进宅煎堆(像麻球一样,只是煎堆内是空的。)小婶婶挑着担子,唐杏往外给村民递煎堆,顺便提醒大家明天去唐家喝酒。
  小叔叔他们则搬搬抬抬,从东家借些桌子,西家借些凳子。桌子凳子背面都有标志,不会弄混,这些桌子凳子外借机会太多了,不得不标志下。
  唐桃则挽起袖子,大冬天在摇水机旁,穿着凉鞋,帮忙洗碗碟,筷子,桌子。很快脚手就冻得红通通的。送煎堆回家的唐杏看到了,心疼二姐不爱惜自己,赶紧让她回小婶婶家换衣服,再穿唐妈的雨鞋才来洗。
  唐家根本没有女人少碰冷水这样的概念,唐妈只是告知经期不要吃酸,辣,不要洗头发。前世唐家抢收稻谷,二姐随雨帮忙,那时候刚好来了经期,没有告知父母,硬挺着,哪成想,长大后,居然宫寒也是受尽苦头。
  今生唐杏就会很注意这些,时不时提醒着姐姐们。
  。。。。。。。。。。。。。。。。。。
  唐家每个人都忙得连轴转。
  唐梅仔细收拾整理新屋,将那些乱放的木板,砖块分别整理好放一边。地上多出来的水泥块则用铁铲用力铲掉,刮掉。
  唐爸辉着臂膀,用斧头将小腿粗的木头劈好,垒在简易厨房里准备明日烧火做酒席。这些木材耐烧,烟小,最适合不过。
  简易厨房上方是用条纹塑料膜遮阳,地上摆上两米长,一米宽的木桌,一角放上一大垒木材。两个土灶放一边,远离木材。
  土灶可以是现砌的两垒靠近的红砖,也可以是用铁桶做成的。
  唐家用的灶是用废弃油桶做成的。先将油桶电焊切割成两半,半截油桶有盖那头做灶底,开口那头侧边切两下,将铁皮从开口处弯折下来,与地面平行。这样就开了个灶口。烧材时,将木材往灶口塞,折下的铁片支撑木材。油桶底部接住落下的木炭。
  …………
  该准备晚餐了。
  唐金烧火,唐爸掌厨,做两桌好菜,给帮忙的人吃。
  唐妈再次查缺补漏,力求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吃过饭后,其他妇女都回去休息了,明天还等凌晨3点起床帮忙。
  唐爸叔叔连同大伯连夜帮忙将要搬的米缸,水缸,两担箩筐,两个新水桶两根扁担两把锄头,竹制的婴儿推车床,衣柜,椅子,沙发,桌子搬到新屋门口,明天到时辰了才一一按照习俗,分先后搬进去。
  。。。。。。。。。。。。。。。。。。
  凌晨五点时,吉时到,唐爸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热闹声中,唐爸第一个挑着箩筐,箩筐装着些稻谷花生豆,跨过门前的火盆,撕开贴在大门的红纸,推开门。唐妈也挑着箩筐随后,唐梅提着两个装着水的新水桶进去,唐桃拿着两把锄头,唐杏抱着两个簸箕,唐金搬着竹制的婴儿推车一一按顺序进去。
  随后,那些帮忙的叔叔阿姨就将家具小心搬进去,放好。将床放进东方位置的两个房间。摆放好家具后,唐家人就每人抱着两个枕头进屋,摆放在床头上,这叫高枕无忧。
  同时厨房那里开始砌灶台,最后那一砌留给唐爸亲手砌。灶台修建好后,唐妈和唐爸同时左右提着锅,进厨房,这叫安灶。点火烧水喝。
  搬竹制婴儿推车,表示人丁兴旺。一对新的煤油灯,连燃三天,预示着生活红红火火
  喝过水后,要点香敬土地、四方、地主、先祖。唐爸还要口中念念有词,无非就是请神祖先庇佑。
  随后,唐妈掏出准备好的红包,呵呵,也就是每个里头放上一块钱,在屋外往早等在那里的孩子们撒过去。大伙热热闹闹地抢,人越多预示着新居越兴旺。
  仪式过后,大家还是不能休息,得继续忙碌。
  唐爸此时变身大厨,围着围裙,磨刀霍霍向鸡鸭鱼。
  婶婶阿姨们开始摘菜,洗菜,炖汤等等。
  …………
  中午可以开宴了。村民帮工之一则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喊人吃酒席。
  过来吃酒席的客人,就会准备好红包,给主人。
  这种收红包的事情是有专门的账房先生做,边收红包,边登记好谁谁给了多少钱,等以后他们做喜事要还的。
  农家酒席,一般开两餐,中午和晚餐。
  有专门的传菜员。她们用木质长方形的托盘装菜。托盘很大,一次可以放上四盘菜,够重够沉。不要小看这些传菜员,没三分力气还干不来。讲究点的人家,传菜员还被要求唱菜名。
  …………
  外婆和表哥周浩,表姐周芹,大背奶和表哥贺龙正日子下午才到,没办法,公交车还没通农村,还要走好长一段路,自然来迟了。
  菜式有经典的南乳扣肉,白切鸡,盐焗鸡。红烧鸭,甜酸鱼块,清蒸鲫鱼,炒粉丝,乳鸽先炸后用桂圆蒸,西红柿沾白糖,腰果炒玉米,酸菜辣椒,蒜蓉炒菜心。共12道菜。快开席了,爷爷才姗姗来迟。
  坐席位有讲究,得老者坐首位,今天唐家人和爷爷奶奶一桌吃。
  …………
  晚上大家吃过酒席后,帮工还得留下来整理收拾。剩下的菜,相同的放一起。给帮工分点带回家吃。唐妈递上早准备好的红包。帮工拿着红包提着剩菜回家了。
  那些剩下的菜唐妈还要煮沸了,才能给大家吃。
  唐杏最喜欢吃这些酒宴后的剩菜。因为它够入味,吃起来很香。
 
 
第35章 分座位
  唐家先后忙碌了好几天,才在新居安稳下来。
  花掉了8万块,家里每个人手头上都有上万块。
  唐金住着新家,他在催促唐杏赶紧想办法,将那块地简单地建个一层楼,他要铺面做生意。
  沉寂了一年的唐杏,她的最新力作长篇小说《王子公主》终于发表了,拿到手2万稿酬。唐家四姐弟羡慕不已,那颗投稿挣钱的心瞬间沸腾。唐家兴起了写长篇小说的热潮。
  唐杏手上原有的一万五,加上阿金的三万,这下子唐杏有六万五。不错,建个一层平房绰绰有余。
  她准备开始在那地上建房子。
  以此同时,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唐杏因为建房子事情多,也没有去重新进货,只有那批在广州进的货,这些货已经给三转校生代理了。
  唐家一下子轻松下来了。
  安心准备过年的事,唐家新居,不用新买过年对联。
  唐家很平淡地过了年,然后是年例。
  …………
  开学。
  唐梅已经搬到她的小单间住了,只有周末才回家,引得唐杏越发担心。
  开学,学校要求大家换座位,男女混坐。
  同桌三年半(学期班起)的唐怡,一脸哀怨,依依不舍地牵着唐杏的手,就是不腾窝。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