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养家记——堂堂海棠
时间:2018-05-12 12:54:45

  不用想,牛鲜花知道,这是王老太来的信,快过年了,王老太给两个孩子寄来两身新衣服,到底是北京来的东西,那样式是时下最流行的军绿色,虽然是两身小孩衣服,但透着一种精神劲儿。牛犊穿上就立马换个人似的,把他的木头抢拿出来,给牛鲜花敬了个礼。牛鲜花笑着看着两个孩子,心里真是欣慰。
  王老太的信也简洁明了,跟王老太这人似的,
  鲜花同志!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当日临别时你给我们配的路上饮用的药茶,效果甚好,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坐来,并未感觉不适,老刘也一样。北京是我们伟大领袖主席在的地方,在这里革命思想,物质条件,医疗水平都较罗城好的多。我们住在xxx疗养院,老刘接受了医院的系统治疗,康复良好,连北京的医生都说,老刘这身体状况能恢复到现在的状态,是个奇迹,这都是你的功劳。在北京听闻罗省农村都遭遇了水涝,不知你们牛家村情况如何,生活是否过的去?如有困难,请给我们来信。电话也听王副主任提起你已成立药材小队,为你高兴,还是老话一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相信你会越做越好。来信附上我们一家在天安门的合影,北京很好,希望你有机会能来相聚。
  此致敬礼。
  牛鲜花看着信,十分开心,看着刘旅长一家人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三个人都穿着绿色的军装,虽然老旅长年岁已大,但是拍照的时候却能看出是精神矍铄,王老太更是英姿飒爽,刘建设也收起了以往的神色,看着像是成熟了不少。
  “娘,这是首长爷爷奶奶。”妞妞趴在牛鲜花胳膊上看着牛鲜花手里的照片。
  牛鲜花笑笑,“俺们妞妞真聪明。”
  “这画画的真像,娘,咱们啥时候上城里去看首长爷爷奶奶。”妞妞问牛鲜花。
  牛鲜花笑着摸摸她的头发,“首长爷爷奶奶去北京啦,今年咱们见不到了。”
  “北京在哪?”
  “北京就在领袖主席在的地方啊,是咱们国家的首都,等妞妞长大了,娘带你们去北京。”
  牛鲜花看着妞妞那闪着求知光芒的眼光,小妞妞的求知欲永不停歇,牛鲜花认真盘算起要把她送到学校的事情,否则真是误人子弟。
  晚上牛鲜花把两个孩子哄睡着,就开始趴在桌上给王老太回信。她尽量学着王老太这个时代的语气,
  “刘首长,王部长同志,您们好,十二月十六日来信已收到。感谢您还记挂着俺们一家人,寄来的衣服已经收到,孩子穿着十分精神。自从您们离开罗城以后,罗城下了很大的雨,造成庄稼水涝,到秋天收成的时候,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牛家村人都倍觉不安,但是,好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在生产大队的帮助下,同时也感谢王副主任的信任,牛家村的药材小队成立了,目前俺出任小队队长。经过了夏天秋天的药材采集,目前已供应罗省各药材厂共数千斤,到今年年底,牛家村的收入虽然不及往年,但还不至于挨饿。正如主席所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俺们一定继续努力,珍惜时光,勤奋工作,明年肯定会更好。照片已看到,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去北京瞻仰天安门,看望二老。此致敬礼。”
  牛鲜花写完信把信装好,准备明天上城里寄信。牛鲜花摸着来信的信封上那个八分油票,上面是万里长城的图样,十分感慨。
  第二天一早,牛鲜花就骑着车子再次进城了,这次她没背药材,带了信就上去了。牛鲜花本以为对城里已经很熟了,不过她还是第一次进邮局,这一进不要紧,牛鲜花才发现了这个宝地。
  因为里面全都是老邮票。要知道,这在以后可全是宝。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正规的邮票工厂,技术设备经济水平都跟不上,可以说都是老一辈的邮票设计家在艰苦的环境中设计的,不能仅仅叫做邮票,而是一些于方寸之间见功夫,细微之处见精神的艺术珍品。
  牛鲜花以前没有集过邮,但是,她上辈子老公有这爱好,给她展示过梅兰芳的几张小票,说是集满整套价值上百万的,当时牛鲜花相当不屑,虽然他早已跟她天人永隔,但牛鲜花还是忘不了他,不由自主的就想买他想要的东西。
  牛鲜花对着柜台里的邮票流口水。
  “同志,你要寄信吗?”
  “寄,俺想寄信到北京。”
  那人看了一眼牛鲜花,“八分两张。”
  牛鲜花掏了一角六分钱给她,那人给牛鲜花递过来两张邮票,两张一样的八分油票,上面画的是一模一样的一条金鱼。
  牛鲜花拿了邮票没有走,在柜台上探着脑袋看。
  那邮局的人不高兴了,看着牛鲜花,“同志,你还要什么?”
  牛鲜花看着她笑笑,“俺想问问那邮票上印着梅兰芳的一套邮票有吗?”
  邮局的人摇摇头,“什么梅兰芳,没见过这样的。”
  牛鲜花还不放弃,“那黄山的那套呢?”
  邮局的人皱眉。
  旁边的那个看着牛鲜花,显然以为牛鲜花什么都不懂,因为寄信的人不多,那人也就跟牛鲜花解释了一下,“同志,我就没听说过有黄山和梅兰芳的邮票,这邮票每年发行的都是固定的,不是你想要什么花样就有什么花样的。”
  牛鲜花暗自疑惑?记得那就是六十年代的啊,还没发行?“那有没有什么别的一套那种纪念型的邮票。”
  那人恍然大悟说到,“你说的那是纪念型邮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那是集邮用的,而且比这普通邮票可贵的多了,大姐,你这寄信就这八分的就行。”
  牛鲜花点点头,“那有吗?俺想买那纪念型的邮票。”
  “我们这邮局是不发售的,这种纪念型邮票只能在中国集邮公司窗口才能买到。咱们这小地方肯定是没有的。”
  牛鲜花恍然大悟,看来这集邮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集的,自己还以为又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既然这样,牛鲜花就把信装到信封里,贴好邮票,写好地址,交给邮递人员。
  那女的邮局工作人员早就懒得理牛鲜花了,旁边的小伙子接过来,左右看看,低声跟牛鲜花说,“同志,我那有套土改的纪念油票你要不?”
  土改?牛鲜花其实上辈子也没倒腾过油票,不知道这土改会不会值钱,“多少张?”
  那小伙又看看左右,“一套四张,不过俺有农业专题的六套,你要要咱们好商量。”
  邮局里没人,只有那一个女工作人员。牛鲜花看了一眼她,再看了一眼这小伙,“多少钱?”
  那小伙比了五个手指头,小声说,“六块。”
  这是什么年代,六块钱可不少了,六块钱都能买几斤猪肉了,再者牛鲜花也不知道这邮票到底值不值钱,有点犹豫。那小伙一看牛鲜花这样,“大姐,这一共六套,合下来一套一块钱,真不贵。”
  牛鲜花撇撇嘴,“六块钱呢,还不贵?”
  作者有话要说:  努力模仿六十年代写了两封信,不知道你们觉得语气态度像不像?
 
 
    
第65章 
  那小伙子看牛鲜花虽然嘴上说着贵, 但是却没转身就走, 知道有门儿。把牛鲜花的信放好就给牛鲜花使了个眼色, 牛鲜花跟着他出去。
  “大姐, 我着急用钱, 你说个数吧。”出了门口,小伙子跟牛鲜花说。
  这年头买个东西不容易, 牛鲜花也不跟他废话, 伸出三个手指, “三块。”
  那小伙哭了似的, “大姐,这是纪念邮票,不是普通的那种寄信用的,本来买的时候就贵,而且咱们这罗城根本买不上。”
  牛鲜花才懒得听他牢骚,语重心长的跟他说, “小伙子,这饥荒的年月,你那纪念邮票也不能当饭吃不是?买家不好找, 差不多就行了!”
  那小伙子在邮局工作,显然也是个爱集邮的, 看他那一脸便秘的样子牛鲜花就知道他的想法。
  还是年轻啊,牛鲜花吃准了他,确实,这灾荒年月的, 这东西都比不过粮食来的重要。“小伙子,三块钱能买不少东西了,也就是俺不懂,换了别人你上哪找买主去?三块钱你都卖不上这价钱。”
  小伙子显然也是碰上了难事,“大姐,你再让点,五块。”
  牛鲜花皱皱眉摇摇头,“看你也是遇上事了,要不三块五,俺一个农村的也确实没钱。”
  小伙子没办法了,咬咬牙,跺跺脚,“好吧,四块。”
  牛鲜花看看他那难过的样子,算了,四块就四块,自己也不缺这一块钱,“行,你去拿去吧,俺在这等你。”
  小伙子让牛鲜花在这等,飞奔去找了他那一套邮票过来,牛鲜花给了他四块钱,拿到了一整套的农业专题的邮票,一共六套。有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女社员,知识青年在农村六套。每一套都是四张不同的,展示着不同主题的社会面貌,十分具有历史意义。
  牛鲜花拿着那套邮票,不由的弯起嘴角,难免会回忆起她上辈子的岁月,更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位伴侣。
  小伙子看着牛鲜花那温柔的样子,“大姐,你买着邮票干什么?”
  牛鲜花抬起头看着他,“俺丈夫喜欢这个,他去了,俺留个念想。”
  小伙子有点意外是这个原因,抿着嘴点点头,“那大姐你好好保存着吧,这一套以后会值钱的。”
  牛鲜花笑笑,把邮票仔细的收起来,放到自己的包袱里。
  收拾收拾情绪,接下来她要去孙政国和田因然家,联系一下孩子上学的事情,她准备开了春就把妞妞和牛犊送到城里来上学,这俩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本来牛鲜花是准备去年就带他们上城里来学习的,哪知道世事变迁,一年之后她自己都走不开了,俩孩子也耽误了,但明年不能这样下去了,这一年的时间,牛鲜花忙着小队的事情,没时间管俩孩子,妞妞还好,女孩子到底还是乖点,但牛犊就不一样了,简直像是放了羊了,天天跟一帮小子疯玩,牛鲜花都怕他学坏,还是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吧。
  牛鲜花骑着自行车来到孙政国家,孙政国不在家,田因然在,牛鲜花敲了门进去。田因然正在桌边坐着写着什么,抬头看到牛鲜花,立刻笑着起身迎接。
  “鲜花,你来了。”
  牛鲜花笑笑,“嗯。”
  “快快,来里屋坐,这天越来越冷了。”田因然拉着牛鲜花进了里屋,里屋果然暖和多了,她让牛鲜花坐着,急忙去前面提来了一个暖壶和一个杯子。
  “这是我的杯子,没别人用过,你别嫌弃。”田因然给牛鲜花倒了一杯热热的开水。
  牛鲜花自从来了这六十年代的农村,哪还有什么卫生可言,一开始还嫌弃这个嫌弃那个,后来天天累得臭死也就不讲究了。牛鲜花接过来抱着暖暖手,“嗨,这村里人还讲究啥。”
  田因然笑笑,“别老村里村里的,我看你啊,根本不像个村里的,找机会来这城里工作吧。”
  牛鲜花笑着嘬了一口热水,在外面跑了一天,喝上一口烫烫的热水,觉得全身都暖了,“哪那么容易,城市户口哪是那么容易弄的,俺们整个村这么些年也没一个出落到这城里来的。”
  田因然笑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上次来不是说想把两个孩子送来城里读书么,自己出不来,起码把这俩娃送出来,总在村里种地也不是个事儿。”
  牛鲜花本来上来就是为了俩孩子读书的事,急忙接茬,“嫂子,俺上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明年开春,俺想让俩个孩子上来念书。”
  “来啊,我昨天跟政国还说呢,说你孩子不知道下学期来不来上学。”田因然显然十分支持牛鲜花。
  “俺就是来详细问问这个事,俺现在啊,这在村里肯定走不开,这学校里有没有住校的?”牛鲜花心里也有估计,俩娃还这么小。
  “有啊,很多城里的人都是双职工,也都照顾不过来,孩子带上粮票,交点住宿费,每周你来领回去一次就行,实在走不开,我们两口子都在学校,下了课也能到我们家凑合一宿。”田因然十分热情的说着。
  “那住宿费和粮票得多少?俺回个看看能不能凑凑呢。”
  “这学费是一个学期一块五,书本费也是一块五,就是这住宿费有点贵,得五块钱,而且这被褥水缸什么的全得自己带。而且要是住校还得一天三顿饭在食堂入伙,得交粮票和钱,按天算,有吃多少天算多少天,小孩子吃不多,一天也得半斤。”田因然在牛鲜花面前,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算了一堆,牛鲜花知道为什么大家不去上学了,这义务教育不普及,真是上不起这学啊。
  “那这一个娃一学期得一块五加上一块五,再加上住宿费五块,还有三顿饭钱,还有这一天半斤粮食,一个学期半年就得九十斤,就算刨去这周末休息,俺也得准备七十斤。所以拢共俺得准备一个娃得五十块钱再加上七十斤粮票,俩个娃这就得一百块钱和一百五十斤粮票。”牛鲜花掰着指头算着。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连旁边的田因然都吓了一跳,“这一算还挺多。”
  牛鲜花皱着眉头点点头,但有点犯难,“这钱还好说,咋也能凑到,这粮票就难办了。”
  这一说田因然也叹了口气,“今年这还是个饥荒年,这城里下学期怕是也得有孩子要辍学。鲜花,我和你政国哥你也知道,这都是粮本上那点粮食,一年过的也是紧紧巴巴的 ,这一个月省个一两斤也就差不多了……”
  牛鲜花还没来得及说不用他们操心,田因然热心的建议,“要不就让俩娃住在我这,反正我和你政国哥都要上去教书,晚上回来,孩子吃个一口半口的也没啥,你就省下教那住宿费和晚上那顿入伙食堂的钱了。”
  这真是解决了牛鲜花一个大大的心病,牛鲜花急忙站起来感谢,“因然姐,实在太感谢了,俺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这住宿费俺一定要给,俺愁的就是这粮票,到时候俺每个星期来接娃的时候把俩娃的口粮,口粮我可不差,给你拿来。”牛鲜花的菜窖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现在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田因然还说,“不用不用,鲜花,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我们也是举手之劳,反正也得吃饭,多两个小家伙也好,我喜欢孩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