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蓉也和大娘说着这事:“让文丽叫家长是老师决定的,要是同学们之间传的谣言不是她说的,那大娘你就找老师说去。是谁说的,老师自然会处罚谁。你在这里和我说是没有什么用的,谁做错的事谁就来承担后果。”
大娘见这娘俩不松口,拉着文丽就走,临走还指着文蓉说道:“行,你厉害是吧,我就等着看你们这劳改犯的孩子能厉害到哪去,我还不信了这秃尾巴的家雀还能飞上天了。”
文蓉拉住要往外追去的姥娘“姥娘,你别理她,为这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咱不跟她吵。”
姥娘叹了口气:“要不是看你那个大爷还有点良心,我早把这娘俩打出去了,你奶奶这一家子里也就你这个大爷还有点弟兄情谊,可是一碰上他自个媳妇就立马完了。”
文蓉也不知怎么去评价他大爷这个人,他是真老实,对弟兄也没有坏心眼,无论是上辈子还是现在他从未想过占侄子侄女的便宜,可是只要大娘一瞪眼,他就什么都不敢管了,只埋头干活。
姥娘也说过在庄稼地里遇到过几次大爷,每次都是趁着大娘不在的时候偷偷帮姥娘做地里的活,可如果大娘在,大爷连地边都绕着走。
同学们之间说的闲话,文蓉不放在心上,姥娘却非常在意,非要去学校说一说,文蓉好说歹说才拦住。可她也只拦的住这一时,学校里要召开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姥娘听说了,赶忙收拾齐整去了学校。
班主任杨老师先向家长们介绍了这次考试的情况,把每个同学的表现和家长分析了一下,就进入到家长讨论的时间。杨老师提议让江文蓉的家长来介绍一下文蓉的学习情况,这个提议正中姥娘下怀。姥娘也不怵,大步走上了讲台。
“我是江文蓉的姥娘,是个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我也不懂什么学习方法,也不懂要怎么教育孩子。我只和大家说说我们家文蓉的一些事情”姥娘一开口,讲台下的家长就都凝神仔细听。
“我们家文蓉是个苦孩子,相信你们也都听家里的孩子说了一些文蓉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他爸因为看重兄弟情义犯了错,在监狱里呆了五年。那五年里文蓉也就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就开始帮着她妈照顾弟弟妹妹,她妈去下地干活,她就在家里烧火做饭。谁家的孩子都没吃过这么些苦,可这孩子一声不吭,从没和谁抱怨过。”
姥娘想起过往心里泛酸,停下来稳了稳情绪接着说:“从小这个孩子学习就没有让大人操心过,年年都拿奖状回家,今年我闺女和女婿都没了,三个孩子一下子都成了孤儿。文蓉要强,这孩子自己学着磨豆腐脑,凌晨四点就起床,推着三轮车去卖早点,这一个暑假就没有在家里歇一天……”
姥娘说了文蓉这一个暑假的辛苦又接着说起文蓉从中挤出时间看书学习的事情,直说的台下的家长都热泪盈眶。姥娘讲完了,教室里掌声不断。杨老师又做了总结:“江文蓉同学的遭遇是不幸的,可是她却没有被生活击倒,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依旧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好成绩,值得我们学习……”
文蓉没有想到姥娘不过是去开了一次家长会,她就成了青少年励志的代表。杨老师还专门把她叫到办公室想让她在全校做一个演讲,结合她自身的情况谈谈她的学习经历,文蓉自然不可能同意。
杨老师极力的说服文蓉:“老师说的你仔细考虑一下,你的亲身经历更能很好的感染同学,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咱们学校想大力的宣传你这种精神,如果演讲效果好的话,学校就向市里推荐”。
“杨老师,这个事情我做不来,虽然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我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大家分享。我的家庭情况也是比较特殊,同学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文蓉并不善于和别人分享隐私,无论这个活动可以让她得到多少荣耀,她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痛处坦露在人前,由着人们同情或者怜悯。
杨老师劝了许久,见文蓉不为所动也只好作罢。班里的同学对文蓉的态度也慢慢回到从前,可是还是有了一丝丝微妙的不同,文蓉也不纠结于这些还是像以前一样用平常心对待。
生活还要继续,文静已经在少年宫报名开始练习舞蹈,文蓉和弟弟也一起报了一个兴趣班,文蓉学书法,文俊选择了围棋。这样一来文蓉的时间更加紧凑了,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其他。
忙忙碌碌中期末考试也眨眼间就到了,这一次临近考试大家复习的都特别积极。文蓉更是成了大忙人,许琛是每天都要拉着文蓉一起的,严伟的态度也认真多了,时不时的还要偷看一眼文蓉的复习进度,唯恐漏过了文蓉和许琛复习的重点,惹得许琛一直都在说他小心眼。
后排的程磊和他的同桌刘婷婷也总爱找文蓉一起复习,再加上下课时来问问题的同学,文蓉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用。
学习气氛的浓厚直接让他们班的成绩提了一大步,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全校的前十名他们班级占了六名,杨老师在公布成绩时相当的满意。文蓉依旧是全校的第一名,程磊紧随其后,严伟心心念念的前十名仍旧没有达到,反倒是许琛以总分比他高三分的成绩排到了第十名。
严伟气闷,拿到成绩以后也不再调侃别人,只在那里独自懊恼。许琛却乐晕了,她拉着文蓉笑个不停:“文蓉,我太高兴了,我爸要知道我考了前十名,不定得惊讶成什么样子。文蓉,谢谢你,都是你帮着我复习,我才能考这么好的……”
文蓉却不居功“这都是你自己学的扎实,和我可没有关系,你应该谢谢你自己。”
严伟看许琛的得意的样子觉得刺眼,不服气的说道:“不就是第十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呀?有本事也考个全校第一呀!”
许琛可不生气,慢悠悠的说道:“那总比有些人连前十名也没考进去要强……”
老师布置完寒假作业,就宣布放假了,寒假放四周,一直要到二月底才开学
许琛舍不得文蓉:“文蓉,放假要一个月呢,我们这么长时间不见我会想你的。”
文蓉也有些舍不得,现在的通讯不如后世发达,她的家里连个电话也没有,想了想问许琛:“你家里应该有电话吧,你把电话号码给我,我抽时间给你打电话。”
许琛一听,立马拿出一张纸写好递给文蓉,又提议道:“文蓉,你去我家玩吧,我妈妈说过好几次了要请你去做客,谢谢你帮我补习功课呢。”
文蓉还没来得及考虑,许琛就摇晃着文蓉的胳膊让她答应:“去吧,去吧……”
文蓉无法,只得同意,两人商定好后天去许琛家才各自离开回家。
第43章 放假
许琛家住在橡胶厂的宿舍区里, 文蓉到的时候许琛已经在楼下等着她了, 文蓉带了两瓶自己制作的辣椒酱给许琛。许琛的妈妈很漂亮,三十来岁的年纪, 身材高挑,许琛的长相大部分都随了妈妈。
许妈妈特别的热情,听文蓉说带来的辣椒酱是自己家里做的,特别的高兴“许琛和她爸爸都特别爱吃辣,这个味道一闻就好吃……”
许妈妈给她们洗了水果, 摆上一大桌零食就回了卧室,留她们两人在客厅说话。
许琛带着文蓉参观了她家,许琛家是八十年代典型的房型, 三室一厅, 卧室向阳。房子收拾的特别干净,整洁,屋子里的装饰也温馨别致。许琛的卧室完全是公主风, 粉红色的窗帘,床单被罩也都是粉红色, 屋子里放满了娃娃。许琛兴致勃勃地和文蓉讲述每个娃娃的由来。
许琛家的书房特别让文蓉惊讶, 书房的两面墙上都钉着高达屋顶的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你们家的书真多呀!”
“那是”许琛特别骄傲, “我爸爸妈妈都喜欢买书, 这些书都是他们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买的……”许琛让文蓉在里面随便看。
文蓉随手抽了一本书翻看, 这本书里写的是一个个的法律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个法律知识。文蓉看着看着就入了迷, 直到外面报时的钟声想起来才反应过来,已经十点了,文蓉还要去店里帮忙就和许琛告辞。
许妈妈挽留了半天,听文蓉说要去店里帮忙只好放她离开。许琛见文蓉喜欢那本没有看完的书,就让她带着回去继续看。
一放了寒假,商场这边的生意更好了,店里面三个人忙的不可开交。文蓉找周姐帮忙印制了一批号牌,顾客先交钱取号,然后再去端面,这样一来即使人多也不至于出错。
姥娘虽然认识的字不多,可数字还是能认清楚的,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文蓉教会姥娘使用后,收钱找钱姥娘也算得麻利,往柜台后面一坐,颇有老板的架势。
文蓉姐弟放假以后每天都会过来,不忙的时候,三人就趴在店里的饭桌上写作业,人多了就帮忙端面,收拾碗筷。忙忙碌碌中离过年越来越近了。
腊月二十这天晚上,小舅和妗子带着一大包东西来到文蓉家,小妗子一来到就和姥娘说了一个好消息:“娘,涛涛他爸年前转正了。”
姥娘一听也很高兴:“真转正了?花了多少钱?那现在在哪个车间,工资能给涨不?”
“交了八千块钱,工作没变,还在我现在的车间,工资也涨了二百块钱呢。”小舅从橡胶厂建厂起就在那里干临时工,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转正了也是心满意足。
文蓉却知道橡胶厂的辉煌期也就是再有个十年,进入2000以后,这些厂子都开始走下坡路,工人也都下岗另谋出路了。当年和她一起摆小吃摊子的也大都是这些下岗工人,文蓉也不好扫小舅的兴致,试探了一下问道:“小舅,其实你们厂里的工资也不比妗子卖豆腐脑挣得多吧,你怎么不帮着妗子好好做生意呢。”
“那可不是这么回事,”小妗子立马不赞同:“你还小,不懂这些,我卖豆腐脑毕竟不是长久的活计,做买卖哪有准头,还是你小舅的工作保险,国家按月发工资,福利待遇又多,等老了不能动了,月月领退休金就行,做买卖哪有这些待遇?”
小妗子计划的也比较长远:“等明年家里再攒些钱,我和你小舅还打算给涛涛转个非农业户口,以后他要是考不上学还能去厂里接你小舅的班。”
这几年,他们周围很多的村子都有人转了非农业户口,可是这些人以后都会后悔,现在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户口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之分。不仅仅如此,到时候农业户口又变得吃香了起来。
文蓉劝阻小妗子道:“我听说现在单位都不让子女接班了吧,小妗子你给涛涛转那么早户口干嘛,还得花一大笔钱,以后涛涛要是学习好,考上了大学这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的了。”
小妗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涛涛要是学习和你们几个这么好我就不愁了,这不是没办法嘛……”
小妗子过来给姐弟几个都买了过年的新衣,说了这半天闲话,小妗子这才想起,拿出来让姐弟三个试穿。又交代文蓉尽管忙店里的生意,过年的年货她们给准备,到时候,都做好了给送过来。
腊月二十二这天是东郊镇传统的年会,特别的热闹。姥娘就不让她们跟着去店里,让姐弟三个先去逛年会。三爷爷一家子也打算去,二大爷就开了家里送鸡蛋的机动三轮车把他们都拉上了。
大冬天坐在敞篷的三轮车后斗里,那滋味真是有些透心凉,好不容易到了镇政府这边,文蓉赶忙下车了跺了跺要冻僵的双脚。二大爷把三轮车开走停到相熟的饭馆后院,就和大家商量着分开逛年会。
年会上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三爷爷不放心,让他们姊妹跟着大人一起逛。文蓉不赞成:“三爷爷,这年会上的人太多了,本来就挤,你们带着我们还要分心,谁也逛不好,我们三个自己逛,您放心,丢不了我们。”
文俊和文静个子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也方便,和三爷爷他们说好还在饭馆门口汇合,一行人就分开了。
这时候的年会,乡土气息还特别的浓厚,街上卖的东西好多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带着一种质朴的美。高粱秸秆编制的水饺盖帘,大大小小的摞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线带穿成的手提篮,利用颜色的变化穿出不同的花样,就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菜篮子。
文蓉买了一个篮子拎在手上,这种篮子重量轻,好携带,特别的方便。这个年代,农村有太多的心灵手巧的能人,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制作出堪比工艺品的生活用具。
尼龙的扎线带在他们手上被编织成各种筐子、篮子,花样繁多,文蓉一边看一边惊叹。擀面杖、案板、都是村里的老木匠打制的,平整光滑:各式各样的马扎摆了大半个摊子。
一个自制玩具的摊子上,摊主用桃木做成一把把长剑和大刀,剑身上还画着漂亮的花纹,文俊看了爱不释手。文蓉干脆买了六把留着送给小姑和周姐的儿子,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
过了年就是狗年了,有手巧的老奶奶就缝了许多小狗的布偶,每个的造型几乎都不一样特别的拙朴可爱,文蓉又忍不住买了几个。
吃的东西年会上更是不缺,冰糖葫芦、糖画、吹糖人、棉花糖……甜滋滋的香气蔓延着整个集市。卖糖果的摊子到处都是,木质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散装糖。有螺丝糖、软软的橘子糖、薄荷糖,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
姐弟三个也挑了几样糖果装了起来,又奔向旁边的点心摊子,点心摊子前也特别的热闹。年会上的点心大都是现做现卖,一口大油锅,一个面案,切成生坯的姜丝、麻片、麻花、馓子下到油锅里,翻滚几下捞出来金黄灿灿的,诱人极了。
过年的时候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斤点心,绿豆糕、蜜角、蜜三刀、桃酥……这些最老式的中式点心是最佳的首选。也有一些西点的摊子卖的也都是最简单的老面包和鸡蛋糕。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游戏的摊子,文蓉玩心大起带着弟弟妹妹挨个的逛。这时候的游戏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带有博彩性质的小游戏,和后世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没法比,可是在这个年代孩子心里的吸引力一点也不比后世差。
一个面口袋扎上口,里面放着乒乓球,球上写着数字,一次摸出三个球,把球上的数字相加,得数越大,奖品就越多。还有的面口袋里放的是玻璃弹珠,摸出来的弹珠颜色相同的越多,奖品越丰厚。
这两种的玩法都是一样的,一毛钱一次,最贵的奖品是一杆钢笔,许多孩子都会跃跃欲试。
文蓉姐弟花了六毛钱只文俊赢回了一包酸梅粉,还惹得看热闹的孩子惊呼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