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妇生活——时光再笑
时间:2018-06-24 09:43:38

  刘承儒听了邵明修的话,更做出一副配合的样子,三人经过这两个月的相处,友情已然深厚。
  特别是三个大男人每晚都相聚在他的书房,喝茶闲聊打发时间。
  这一切都让他喜欢,白日里有忙不完的事,晚上又有人陪着闲聊,等夜晚一个人时也该睡觉了,让他也没时间胡思乱想以前的事。
  孙保财听了这话不明所以,纳闷的看了眼刘承儒,我擦这小子刚刚还不是这个样子呢。
  不由挑眉笑道:“此话怎讲。”他倒要看看这两人要闹哪样。
  邵明修听了直言道:“你每隔三日收一封家书,让我们俩情何以堪啊。”
  还每天在他们面前笑的一脸幸福样,简直就是在他们面前诚心显摆。
  孙保财闻言原来这事啊,得瑟的笑了一会,看两人严肃的样子,识相的收起笑意。
  这两人情商低怨谁,当即好心的给两人传授了一番夫妻相处之道。
  什么事都是相对的,不能什么都让女人主动吧。
  特别是家书啥的,你多写几封就不信你的女人不回。
  有些事你不说出来,别人怎么知道,你当谁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啊。
  连说带损的最后把两人说愣了,孙保财看天色也不早了,说了声起身回去睡觉了。
  要是他老婆在身边,才不整天跟这两个大男人瞎扯呢。
  在心里算着日子钱七现在还不足四个月呢,要回去还要等近六个月时间。
  因为这边属于南方气候,没有冬天的说法,所以能一直施工干活,因着离京城远,来回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过年时也不能回去。
  邵明修和刘承儒互相看了眼,眼里有被震撼到,按照孙保财的说法,他们如今被这样对待,都是他们自找的喽。
  邵明修听出后面孙保财在胡说八道,但是吧,这小子就是胡说八道,都让人听着有道理。
  想罢起身也回房休息,留下刘承儒一人在书房里想事情。
  刘承儒把过往想了一遍,最后深深叹了口气,孙保财说的对,他如今的一切都是自找的。
  他辜负了一个又一个,怎么有脸怪她们呢。
  想罢走到案前开始写家书,家里这几个女人,这辈子只能跟着他了,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已经很可怜了。
  孙保财说的对,与其抓着已经失去的不放,还不如珍惜眼前人呢,作为一个男人最少要担负起责任二字。
  半月之后沐清月收到夫君来的家书,看过后绝美的脸上布满诧异,这话怎么这么不像邵明修会说的呢。
  两人做了多年夫妻,从来不知道邵明修会有这样的行为。
  虽然怀了身孕,但还是让人备马车,她要去孙府找钱七打听一下。
  钱七陪着刘氏一起说着话,一会他们要去听戏。
  刘氏在村子里没事溜达习惯了,来这里住在两进的院子里,也没有邻居去串门说话啥的,一时有些不习惯。
  所以钱七时常让宝琴陪着刘氏和孙老爹去街上溜达。
  老人们喜欢听书看杂耍,这些热闹有意思的事。
  两位老人最近迷上了听戏,到点就去戏园听戏。
  这两人心疼钱,她从来都是让宝琴往少了说。
  现在老两口适应了京里的生活,这样才让她放心。
  她起初就担心他们呆不惯在想着回去。
  刚送走公公婆婆还没回屋呢,没想到沐清月来了。
  把她迎进堂屋坐下,出声询问怎么这时候来了。
  两人怀身孕的时间差不多,想来生孩子时能赶个前后,有了身孕后她基本不出门,这人倒好竟然还坐马车来她这。
  也不知是个什么事这么急,平时两人都是让人传话的。
  沐清月闻言一笑直言道:“有个事问你,你真的跟孙大人三天一写信,还每次都写三张纸啊。”
  这在她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三天写一封信还写那么多,有什么好写的呢。
  看钱七还点头,就把这话问了出来。
  邵明修让她跟钱七七学学,她一想每隔三天写三张纸的信,就不知怎么做到的,所以才会亲自前来问问。
  钱七心里有些纳闷,但还是如实回答:“有很多可以写啊,你每天在家里做什么了,吃了什么好吃的啊,还有心里想谁,这些要是全写三张纸都不够,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她和孙保财通信写的都是白话,不像这里有学问的人,喜欢用诗词表达,所以写的自然多。
  沐清月听后没想到是写这些事,她有些怀疑她要是写了,邵明修那人愿意看吗。
  她要是写首诗这人还能感兴趣点评下,写这些日常琐事总觉的不是太靠谱的事。
  但是要是不这么写,她作诗也办不到三天写出三篇纸的诗词。
  把因何问这话跟钱七说了下,最后也表达了下疑问。
  钱七没想到是为了这个,不用想都能猜到,肯定是孙保财刺激邵明修了,要不沐清月也不会有这疑问。
  想明白后笑道:“你管他愿不愿意看呢,你写就是了,男人有时候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想要。”
  嗯这么说也对吧,把女人那套说词,用在男人身上应该也适用才是。
  她和孙保财因为相处的时间长了,往往很容易就能猜到对方的意思。
  特别是两人来这后,吸取以前的教训,什么话都往开了说,好好沟通不在猜忌。
  现在他们都习惯这样的相处模式了,自然没有沐清月遇到的状况。
  不过本着帮朋友的原则,还是会跟她说些她知道的。
  沐清月听钱七这么说,眨着眼睛看着她,确定钱七是认真的。
  但心里真的不认为,邵明修是那种嘴上说不要,心里却想要的人。
  钱七看沐清月一脸疑惑,不由给她讲了一通夫妻相处之道。
  邵明修和刘承儒要是在这里一定会想,这两人不愧是夫妻,说的意思都差不多。
  最后钱七总结了一番,既然邵明修都给你来信让你改变些,何不顺着他的意思,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当然前提是你愿意这样做,如果不愿意也别勉强自己。
  沐清月听了觉的有些道理,这样的事她想了下,觉的会愿意做,想罢谢过钱七,没多停留回去写信去了。
  至于刘府里刘承儒的侍妾收到公子的信,一个个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第158章 晋江首发
  邵明修收到沐清月的信时, 正和刘承儒一起,冲着他得意一笑, 扬了扬手中的信回房看去了。
  刘承儒白了邵明修一眼, 前些天两人还一起挤兑孙保财呢,原来这家伙同孙保财一个样…
  邵明修回房打开信, 看写的都是些家常事, 心里虽然想着清月太过无聊,竟然写这些琐碎之事。
  不过看在写了三张纸的情况下, 就不说她了,忍不住把写凌萱那段看了几遍。
  把信纸收好开始写回信, 也写一些他在安县的事。
  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睡不着时, 也会把信拿出来看看。
  随着通信的次数增加, 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方式,也明白了孙保财为何乐于这样做了。
  原来只身在外,能知道家人的状况, 心里会这般美好,相信清月跟他同感, 字里行间中能感到她的欢喜。
  特别是知道小凌萱发生的变化,感觉自己没有错过她的成长…
  孙保财能清楚感到邵明修的变化,在他看来这人像才跟他夫人谈恋爱的样子, 对此他还稍微指点了一下。
  古人婚前能见一面都是好的,大多数都是双方父母相看,定亲后基本都是直接成亲,至于会不会婚后恋爱, 看看邵明修就知道了。
  孙保财在安县的日子基本两点一线,不是县衙就是城北的施工现场。
  每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就坐马车往城北走,到了施工现场主要是坐镇主持一切事宜。
  这个本身就是他和邵明修的差事,自然不可能做甩手掌柜,把所有事都扔给属下去做。
  他和邵明修心里明白,其实有很多人在盯着他们,这些人里有皇上的人,也有各路有心人马,他们要做到的就是每日兢兢业业做好表率。
  因着中午他在工地吃饭,说过工匠们吃什么他吃什么,所以这里的伙食还可以。
  反正来干活的人,一个个对这里的伙食都满意。
  他不时会找干活的人聊天,以期了解一些真实情况。
  听他们说这里饭菜油水足,能看到荤腥说这里的伙食好时,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里也很高兴。
  虽然每天的伙食开销不少,但是不管怎样总不能在嘴上省。
  建设综合官学的每一笔开销都要入账,每隔一个月公布一次。
  就张贴在县衙外的布告栏里,让那些捐钱的人知道钱用在了哪里。
  在他们这里先把账目透明化的规矩立起来,这样以后其它地方也好效仿。
  这样做没想到有了意外收获,有一家捐过款的木材铺子东家方大同看过后,主动找上来说给他们最低的木料价格。
  这样他们一下就省了不少钱,盖房子木料用的最多,也是最大的开销之一。
  跟方大同见面时,这位身材偏胖的中年男人跟他说,看他们是真心为百姓做事,也想尽一些绵薄之力。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很感动。
  有了第一个方大同就有了第二个方大同,现在施工建筑材料很多都是这里商户们给的成本价,比如瓦片青砖等。
  对这些人的支持,让刘承儒张贴布告表扬,对于做了善事举动之人,应该给予人家相等的回报…
  在他的观念里从来不觉得人家善心之举,你应该心安理得的接受,能做到回馈的就给人家回馈,这样也是鼓励大家多做善事。
  就算不能近期回报人家的,也要念着人家的好,就算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不需要你的回报,你是不是可以效仿他们去帮助其他人呢。
  想到这里其实有时觉的古代也挺好,最少没有发生别人跌倒了,不敢伸手去扶这样的事。
  每天晚饭前回到县衙,跟邵明修和刘承儒一起吃饭,然后几人会到刘承儒书房商量事情,谈完正事就是胡侃的时候。
  日子就这么到了次年四月,孙保财现在每天掰着手指,算钱七生孩子的日子…
  现在已经怀孕八个月了,钱七信里说这孩子比怀屹哥时还欢实,肚子也比那时大些。
  这些虽然是钱七一笔带过的内容,但还是被他深深记住了,心里也产生了一股焦虑。
  所以他昨天给在金安府的莫大夫夫妇去信,把钱七的情况说了,想问一下莫夫人钱七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他现在需要人给他一些主心骨…
  孙保财主要负责监督,综合官学的整体施工。
  因着综合官学的特殊性,头三年主要教授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年以后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说是家人的意愿,进行分院学习各项技术。
  如果想走仕途的,到时可以离开这里,去私塾继续读书,考过县试府试进入县学就读。
  综合官学的定位,就是给百姓家的孩子,进行脱盲义务教育,然后教授他们某种技术,让他们以后谋生用。
  这是简单说法,高大上的说法就是,综合官学以后不断的向大景朝输入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坚持下去,十年后应该就能看到显着的成果,可以说时间越久成果越大。
  这样的定位没有冲击到现有的科举制度,自然不会造成士族们强烈的反对。
  而且为了筹集资金设立的荣誉墙,还能让这些人参与进来,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名声。
  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式,届时综合官学已然成熟,可不是某个官员在朝堂上反对就好使的了。
  因为这涉及到太多的百姓利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家看的明白着呢,而且那时士族们真的能团结吗。
  大势所趋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势而为。
  孙保财看着已经成型的启蒙院,目中闪过笑意。
  鉴于综合官学的定位,他当初参与了这里的设计,把综合官学盖成几个独立的院子教学。
  比如先盖的启蒙院,教授孩子们三百千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地方。
  启蒙院盖好后,会先招收百姓家的孩子入学,这个地方当初让刘承儒全部批给了综合官学,地方大以后可以在远一些的地方,盖学习各项技术的院子,名字以后可以以学习的技术命名。
  这样时间上不耽搁,既有充分的时间去修建,也有时间去找好的手艺老师来这里教课。
  启蒙院和技术院分离,互不打扰互不影响这样挺好。
  至于以后的要开设多少科,还在制定中,起初会少些,将来会陆续增加科目,比如医科种植等,到时由朝廷颁布政令。
  什么都要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会完善好的。
  他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回去,这边启蒙院在过十来日就要交工,到时收尾和准备开课的事也一堆。
  邵明修从马上下来,直接走到孙保财身边,把手中的信递给他。
  他刚刚在县衙正好要过来这边,有封信是从金安府寄给孙保财的,担心有要事顺手就拿了过来,等孙保财接过后,才看着远处。
  看着已然成型的建筑,心里开始算计接下来的事。
  教授孩子们三百千的夫子已经找好,找的夫子按照孙保财的说法,是比较有想法的年轻夫子。
  孙保财的意思,不想找那些死板教学的夫子,越有名气的越不要,说来这里的孩子走仕途的少。
  要是按照考功名样子去教导孩子,一个个被教的不知变通,在被灌输一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岂不是毁了孩子。
  他这些天对孙保财这个说法是极度纠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至理名言,让孙保财说出来怎么就不对味呢。
  每当想起他说这话时的讽刺样子,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这小子在讥讽圣人先贤吗,还是看不起读书人…
  转头看着一脸笑意的孙保财,忍不住把这话问了出来。
  孙保财接过信看是金安府来的,知道是莫大夫夫妇的回信。
  打开看莫夫人说这是正常情况,说明胎儿生命力旺盛,钱七本身懂这些,会把自己照顾好的,让他不必过度担心。
  最后写到他们即日启程过去,好久未见徒弟甚为想念,打算去他家长期居住…
  看完信心里是满满的感动,两位老人能去京里是因为惦记钱七,他们能去心里放心不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