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末——长面包的树
时间:2018-07-01 08:19:49

  林晓玲吃饭吃到一半接到唐杰的电话,原来他已经联系上班长大人,但是却让林晓玲猜班长大人现在在做什么,还说她肯定猜不到。
  “班长现在当大官?”这个真的是林晓玲的第一想法,当年能当四年班长能力肯定不弱,虽然他们专业一般,可是学校好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只要稍微努力点都不会过得太差。
  “不是。”
  “做生意成了大富豪?”
  “也不是。”
  “不是当官也不是做生意成大老板,那还能做什么,总不能和我一样教书吧!”林晓玲不耐烦猜随口一说。
  “嘿嘿,你还猜对了,我们的班长大人现在就是和你一样在教书。”唐杰见林晓玲猜到也不再卖关子。
  “怎么可能?我记得当年他可没有分在学校,当年班长不是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吗?”
  “嗯,他不仅在教书,还是在穷山沟里教书,也不知道我们的班长大人是怎么想的。”唐杰摸不通余政的想法,只能感叹。
  “教书也没有什么不好,还有寒暑假。”林晓玲还是很喜欢老师这份工作,她见不得唐杰贬低。
  “唉呀,你是不知道我们班长大人是在什么地方教书,据说那小山沟里穷的很,天天拿土豆当饭吃,一个字穷,两个字很穷。”
  林晓玲很讨厌唐杰说这话时高高在上的语气:“你现在很有钱是吧?那你去给人家捐一点。”
  “别,我可没有钱捐。对了,你不想知道班长为什么会跑去教书。”唐杰不喜欢任何人打他钱的主意,听到林晓玲提“捐款”二字,赶紧转移话题。
  “怎么去的?”林晓玲确实好奇当年前途无量的班长怎么会跑去教书,还是小山沟,所以也就轻松放过唐杰,不再追着他说捐款的事。
  “据说是班长去那小山沟扶贫,得知当地学校没有老师,来一个支教老师走一个,最长的也就呆上一学期。班长想找个老师长期坚持在那小山里教书,谁知道一直没有人选,有时候孩子们没有老师,他就去客串几天。后来遇上山体滑坡,当地老乡把班长救了,班长感激之余,白天当老师,晚上想办法展开扶贫工作。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班长当上这老师,就再也没放下教鞭,听说都教了几年。对了,那所学校都是援建的希望工程学校。”唐杰说的挺详细,不过最后却来一句不保证故事真假,但是他们的班长大人现在确实是在小山沟里教书是事实。
  “你把班长联系方式给我吧!”林晓玲听到班长的这个故事也一时间感触颇多。从唐杰那拿到班长的联系方式,才得到那里还没有通电话,想要联系上对方只能写信。一所学校连电话都没有,林晓玲已经可以想像到,那个小山村多半确实如唐杰所说是个穷山沟。
  唐杰说完班长的事情还没忘记提聚会的事,还让林晓玲和班长联系的时候也顺便邀请他来参加十周年聚会。林晓玲让他自己邀请,他却说什么没有电话他怎么邀请,写信这种事他一是没空二是已经忘记信是怎么写。
  林晓玲不想和这种暴发户聊天,她都不想承认这种人是她同学,还是当年的班干部,这人有钱之后果然就会膨胀。林晓玲虽然对唐杰说的不情不愿,但是给班长写信的时候却是真心实意邀请他来参加聚会,她也好奇班长的近况。信里也没少问班长学校的情况,怎么会跑到那么一个地方去,如果是得罪人,大不了不要这份工作,凭班长的能力在哪不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没必要为了几百块钱死守在农村吃苦。
  林晓玲寄的是挂号信,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班长回信,信里简单介绍他的近况,也表示愿意参加同学聚会,但是却没有流露出有辞职的想法,甚至还像林晓玲介绍起他们学校的好,他的学生各种可爱。
  林晓玲愿意帮班长一把,但是当事人都自得其乐,她也不会非要多事去拯救人,子非鱼安之鱼之乐。班长愿意教书,乐于清贫,这是他的理想,她也没必要去破坏人家的生活,在能帮的地方帮一把就好。
  林晓玲没有余政的思想那么高尚,更没有他那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去帮忙这群孩子,尽管她内心也是一片柔软也觉得孩子们很可怜需要帮助,但是她只能尽一份心意而不会牺牲自己。
  和班长通上信后,林晓玲知道班长那里缺各种文具和课外书籍,她把小七看过的旧书籍打包,一些旧衣服也清洁消毒打包好,又买了一些文具一起打包寄出去,也算尽绵薄之力。
  小七看着林晓玲忙来忙去,还把他的旧衣服和旧书都打包,不知道林晓玲做什么他还好奇问出来。“妈妈,你把我的书和衣服装起来要干吗?”
  “小七,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厚衣服过冬,也没有各种课外书本,更没有你这样条件上学,他们有些人甚至上学连一双好的鞋子都找不出来,吃饭也吃不饱,所以我们把你这些旧衣服和旧书都捐出去好不好。”林晓玲耐心的给小七解释,更把班长的故事讲给他听,希望他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妈妈,那你把我存的零花钱也捐给那个叔叔吧!”小七尽管面上不舍,还是把自己的存钱小猪贡献出来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妈妈替叔叔谢谢小七,小七真是个棒孩子。”
  寄走这些东西之后,小七的衣柜都空了一大半,这些年小七的衣服可没少买,有些才上身一两次就没穿,放在家里一直舍不得扔,没想到还有利用上的一天。书柜里的书少了很多,小七心痛的很,马上吵着要林晓玲再给他买书。
  别的爱好林晓玲可能还会犹豫,只有买书她从不拒绝,说买书母子俩就一起去了新华书店挑书。在书店里,母子俩还遇上小胖子,不过这次带他来的不是唐杰,而是他妈妈。
  对方不认识林晓玲母子俩,小胖子还对上次的事梗梗于怀,见到小七也不打招呼。林晓玲原本还想带着小七上前打招呼,谁知道俩个人动作一致的拉着各自的妈妈背道而辞。
  “小七,你为什么不和唐学礼打招呼,你还在记恨他吗?”林晓玲好奇的问。
  “不是,妈妈,我只是不喜欢和他玩。”
  “为什么?”
  “因为他说他爸爸做生意比我爸爸厉害,还说他爸爸有车有大哥大,我爸爸没有。”
  林晓玲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攀比,她想批评小七攀比是不对的,可是这也不是小七主动的,更何况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最厉害的,小七可能还不明白有车有大哥大的意义,也不明白金钱的作用,但是这种风气肯定不能开。林晓玲严肃的对小七说:“你不用和他比谁的爸爸更厉害,你自己比他厉害就行,他爸爸再厉害拥有的东西再多也是他爸爸的,要自己拥有才是真厉害。以后你可以和他比谁的知识更丰富,谁知道的更多。”
  林晓玲教育小七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不让小七去攀比成绩,而是学习各种知识,她也不想教个书呆子出来,成绩第一,但是生活能力却倒数。
  “妈妈,我知道啦!我下次就在考试上打败他。”小七听了林晓玲的话之后若有所思道。
  “小七,不是让你和他比成绩!”林晓玲把把小七的想法纠正过来。
  “妈妈,是你说的比谁更有知识,那不比成绩比什么?”在小七眼中成绩就代表知识。
  “额,……”林晓玲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小七解释,只能先把这个问题放一边,留待以后再说。
 
 
第一百八十四章 
  赵红军带着父母在京城游玩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比他上班还要累,不过看着老爷子的笑容,他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京城景点多,一个星期也才去了几个大景点,赵红军还想继续带着父母游玩,但是赵大海却不愿意再影响他的工作。赵红军想劝老爷子再玩两天,不用担心他的生意会受影响,赵大海又说他玩累了想回家。
  赵红军相着这一个星期四处游玩他都累的够呛,老爷子身体不如他,身体会累也是正常反应,更不要说他还是一个病人。在回家之前,赵红军还想带着老爷子去京城的大医院看一看,却被赵大海一口拒绝。他自从见到赵红军就多少有些明白自己的病只怕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在省城找了专家不够,赵红军还哄着他来京城旅游,想让他找京城的专家看看。
  要是小病哪里会需要一次次的跑去医院,还跑到京城求医,也只有疑难杂症才会要不远千里跑到京城求医,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只是医生不说,小辈也不愿意告诉他真实的病情,他就配合着装糊涂,不想那些先好好治疗,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这辈子活这么久已经赚了,当年打小日本鬼子的时候,多少人没能躲过炮弹的伤害,他多活这么多年该知足。
  赵大海不想浪费时间和金钱治疗,他也是怕最后落个人财两失,要说不想活那是假话,现在生活这么好,和过去比就是生活在蜜罐里,要是能活他恨不得长命百岁,但是现在身体出问题活不了几年,他也不想小辈因为一个糟老头子而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一点家底都漏空。三个儿子就赵红军家里条件好一些,可是小儿子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总不可能让他一个人承担所有医药费,儿子愿意儿媳妇都不会同意。
  赵红军还不知道赵大海已经猜到真相,老爷子不肯配合去医院,他只能拿着各种病历和资料去找专家帮忙看看,这是托李哲私下联系的一位这方面的权威专家。结果赵红军是带着希望而去,抱着失望而归,还不能让赵大海看出心中的异常,面上还得装得若无其事订返程火车票。
  张金凤还想把京城逛个够,赵大海要说回去她还有几分不乐意,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这辈子多半也就这一次机会,才几天就回去。赵大海却不理她,说回就要回,赵红军一切都以赵大海为中心,张金凤想提不同意见也没用,没人会听她的。回去的坐火车,路上花的时间成倍增加,赵红军上车前采购各种吃的一起带上车,再加上买的各种礼物和纪念品,来时带的衣物,回去的时候赵红军一个都拎不下。赵大海和张金凤也各种拎了一个比较重的包,一家人顺利坐上返程列车。
  火车发动后赵大海才发现卧铺车厢里人并不多,还有空位出现,不像硬座人多空气也不好,除了要花的时候时间长点,并不会比飞机难受,甚至更平稳,让他更安心。老爷子上车之后就开始睡觉,晚上九点多的火车,上车不睡觉还能做什么,到点卧铺车厢把灯一关,安静得只听到火车与车轨撞击发出的声音,夜未央,人已睡。
  赵红军个头大,睡在上铺难受的腿都伸不直,可他们运气不好,买票买晚一步,只剩下两张一张下铺,唯一的一张下铺给了赵大海,连张金凤都是睡在中铺。有赵红军的帮忙,张金凤个头也不高,睡在中铺倒没有什么影响,反正白天一家三口还是坐在下面活动,只坚持睡一晚就行。赵红军在上铺爬上去倒是容易,可是个头太高身材又魁梧,挤进上铺那狭小的空间,一不小心就容易撞到头,腿也只能弯一晚上,等天亮时分下来的时候,他休息了小半个小时才算是把手脚气血恢复正常。
  从京城到省城,回到家之后不仅赵红军松一口气,赵大海也舒服很多,即使现在只是暂住在儿子家,不算自己家,但也比在酒店舒服,一晚上还收那么多钱。赵大海觉得旅游玩的是钱,回来之后就对赵红军说:“以后再也别喊带我出去玩,这玩的都是钱,一年到头才能赚多少钱。我知道你条件好,可是有钱也不是这花法,你要是有多余的钱,留着帮你俩个哥哥一把,他们没能力,遇上有什么难事还不是得求你。”
  “爸,你放心,出去玩的这点钱我还是有,大哥和二哥他们该帮我的一定会帮。”赵红军觉得俩个哥哥能有什么需要帮的,最多是借点钱,可是之前建房需要钱的时候,他二话没放也借了,妻子这边也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那就好,你也别再想着带我去哪里看病,没必要,我吃着现在的药就很好,我看这个医生就不错,看的药吃了之后睡觉也没问题,精神也好很多。”赵大海这话倒也不算假话,他现在的病才在中期,发现的还算早,吃药过后当然有几分效果,虽然不能要治,但是帮睡眠却有很大我帮助。人休息的好,精气神都不同,走出去只不说,没人会想到赵大海是个绝症病人。
  公婆从京城回来之后,林晓玲变得更忙,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都等着她,幸而她上班不用坐班,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赵红军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赵大海是生病,可又不是失去自理能力,也不可能整天在家里陪着,他只是决定最近都不出远门。林晓玲也不知道赵红军最近在忙什么,反正神神密密不让其他人知道。
  林晓玲也没多打听,她现在每天光是家务活都忙不完,哪还有闲人管赵红军工作上的事情。公婆来之后不是简单添算筷子的事,赵大海的饮食要单独做,得按医生的吩嘱,张金凤又习惯重油重盐的口味,和家里人吃的都不一样,她又不能像对待赵嘉红一样,让她来适合家里的口味。林晓玲每次做饭都要按口味做几分不同的出来,要不婆婆张金凤又得在赵红军耳边嘀咕。
  林晓玲每次逛菜市场都不知道要买什么菜好,只有母子俩人在家的时候,做饭最简单,加上赵红军也没问题,他不挑食,什么都吃,做什么吃什么。公婆来了却不同,赵大海是个病人就不说,肯定要特殊一点,但是婆婆却挑剔的很,每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要挑刺。
  林晓玲也知道她做事做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人无完人,天天被婆婆这样在耳边念叨,她也会忍不住火大。偏偏这话对谁都不说,一切都只能压抑在心里。为了减在呆在家里的时间,林晓玲上完课也不再急着回家,而是留在办公室看书赶稿,或者跑去图书馆呆着。林晓玲的这种变化,家里却没有一个人发现。
  赵红军天天在外面跑,以前也没有注意过林晓玲的作息时间,小七还是个孩子不懂事,公婆以前又没和他们一家住一起,才住几天更没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倒是赵嘉红因为上两班倒的关系,多少发现一些不对,可她还是个小姑娘还不懂事,哪里会往林晓玲故意往外躲这上面想,只当林晓玲是工作太忙,才会每天留在家里的时间减少。她也知道林晓玲工作并不轻松,除了学校里的教学任务,还一直坚持看书做某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闲下来之后给杂志写稿,画画练字,林晓玲真正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很少,家里的电视更是一周都难得打开看一次。如果不是她和小七在,电视机多半是要放在客厅放坏。
  林晓玲自从把写稿看书改论文的地点换到图书馆之后,情况就好很多,再也不会灵感涌上来之时,写到一半被人打断,只为问她电视怎么换台,吃不吃水果这样的小事。
  赵红军这几天找到房子出售,这几天正在看房,他找的都是合老爷子心意的效区民居,一栋栋独门小院。这种房子其实更不好找,一般这种房子都是当地居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少数败家子才会卖出来换钱,条件好一点搬离走的都会把房子留着,做个纪念也罢,留待以后养老也好,不缺钱的家族自然不愿意卖房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