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法则是公平的,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江颜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她善良过的付出,世间不会亏待她,总会在合适的时候,还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刹住,多更了一丢丢~谢谢大家的留言和收藏,没有收藏的宝贝儿别忘记了哈,收藏一下~么么哒~
第14章 生活:苦中作乐
与众不同的网红。网民都在说,这叫江颜的小姑娘,二十来岁,可是生活的很像老艺术家。微博之前一直长草,倒是暗戳戳的关注了不少党媒和央媒,最近活跃起来,关注人他们大多数还是不认识的,索性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度娘。他们茫茫然的百度了江颜微博关注列表,然后跪着又回来了。看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着和普通人没有两样,航天科技之父!再看看这位,老农民一样的人,丢在帝都人潮一眨眼就分辨不出来了,农科院的终身荣誉教授!
她的关注列表非常杂乱,各个领域的人都有,而且很多都是普通人不曾听闻的名字,他们的价值却早就被国家,被历史所铭记,各个百科中都有所记录。这就很厉害了!江颜到底怎样找到这些人的呢?有事问度娘啊——之前她也被扶摇安利,之后闲暇的时间,两个人会百度国家各个方面的成绩,比如高铁修建啊,嫦娥N号发射啦,这样的事情。
单独的事件找出来,单列名单,逐个微博关注,然后逐条去看。这些人的微博好看么?未必。有一部分只是偶尔转一转官媒或者一些特别热门的国家、城市事件,有的呢,会分享一些科研成就。更多的人不怎么发微博,不被大众所熟知,粉丝也少得可怜,但是这些人的伟大从不为热度而改变,他们坚持的,正在去做的,那都是推动整个国家前行的大事啊!
这些人远比各种搞笑博主、明星对江颜来说更加可敬。有了他们,祖国日益强大,各个领域开始领先,意味着我们有了钱,有了过硬的军备,有了和世界诸国较量的资本,也有了让世界听我们声音的本钱!于是华夏从别人嗤笑的,“Made in China,切~ ”到如今的“Made in China,so good!”
渐渐的,世界提起华夏,印象终于是从文明古国过渡到如今的科技大国,十几年的变化足以抵上别的国家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每一个人的坚持,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反复做着枯燥的科研,不为名利,才有了如今的华夏。很多科研人员,到逝去,都不一定被国民熟知,他们没有艺人的热度。终其一生都在辛辛苦苦的探索,身后可能留下的,只有科研资料,没有多余的财产,但他们留下的对于国民,都是无价之宝啊!
江颜最敬佩两类人,一类,是研究人员,一类是手艺人。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将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其实每个人每一天大多数都是重复的,机械式生活,有多少人能够把自己重复做的这一件事做好,做出成就呢?寥寥无几。
关注他们,也是江颜给自己立的标杆。吾日三省吾身的真正意义,是要一天过下来,有收获的。如她,每天都练琴,有体会吗?每天都看风景,有感悟吗?每天都习马术,有进步吗?江颜渐渐地自己也明白这件事情,就是如果自己每天都会重复去做的一件事,那就要反思,把它做好。不然每天作也是做了,功夫也下了,力气也用了,最后什么都没得到,白费。
真这样,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吃东西,去玩,让自己快乐。干巴巴的机械式做一件事,很痛苦的,没有收获,又不开心,还浪费时间,何苦折磨自己呢。做一件事,要么是能让自己得到快乐,要么是能有所收获。道理大家都懂,但体悟是要自己慢慢去感受的,这个就叫——修行。
这个道理江颜以前未必不懂,为什么会作死呢?许多道理都听闻,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大抵如此。甘于平凡和不甘平凡,殊途同归,都是极端。吃过苦,犯过错,都不要紧,只要能停下来,能醒过来就不算晚。有些苦,自己吃下去,才知道多痛。有的人,自己回想起来,才知道多爱。
她每天睡觉之前要做的两件事,一件是反省自己,回想这一天的细节和收获。另一件就是刷微博,把自己关注列表里面人的微博都看一遍,不管人家发新的微博了没有,不知不觉间学了很多偏冷门的知识。
现在江颜尤其喜欢纪录片,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啊,什么《楚国八百年》《航拍华夏》《布衣华夏》啊,如痴如醉的。用扶摇的话来说,就是摸清楚国家的脉络,这个很重要。《匠心非凡》就不用提了,强迫症的福音,但凡一点儿瑕疵,咔嚓都得砸碎了。一丝一毫都不能差,这个精准度的要求,那是老祖宗起就定下来的,教的就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做事做人,毫厘不能差!
关注着科技前沿的大佬们,欣赏着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手艺活,江颜从海岛回来,差不多在家里宅了一个来月。她终于准备好练习射了,也就是弓箭。
为什么说准备好呢,这一个月余的时间,她没干别的,天天盯着一片树叶子,一直看,每天看一个小时。没错,为了集中注意力。这个练习真的很高难度,容易走神啊。不能言语,不能动作,就要一动不动的跟块木桩子一样看叶子,还是同一片叶子。
信仰之力兑换的靶场中,有一颗不知名的老树,树上那么多叶子,只有一片形状奇特,就在风中晃来晃去,这么多天也不落。开始的时候可能看十分钟就能走神了,一个月之后,江颜盯着那片叶子,隔着百米远,叶子上的脉络她也清晰可见。专注,是一件非常难做,但是做成了却很了不起的精神。
人的潜力是不可思议的,不然吕奉先当年百里之外正中戟尖凭借的是什么?直觉啊!那东西打眼一看它在那,它就肯定在那。这都是练出来的,一片飘叶,一直看一直看,注意力会慢慢凝聚,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能成为可以控制自己意识的人。
“惊鸿一瞥,重点就在那一眼,你的注意力随你的控制,凝聚在那一眼,你就能看清楚你想看的东西。还得练。”这次江颜的师傅来自汉朝,大名鼎鼎,叫霍去病。
第一次见霍去病的时候,江颜就特别想问他和辛弃疾有没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没好意思问,正常人都知道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不过后来据霍去病所言,辛弃疾现在总和他一起喝酒。他们这些华夏先灵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不会随意走到现世来的。
百步穿杨除了准头还有臂力。“你练过骑术,孟起教的不错,手臂还算有力气。女孩子就别拉什么一二百石的弓了,这把轻一点,三十石,拉满,试一试。”霍去病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把看起来比较华丽的弓,通体霜白,看起来很华丽。
这个在霍去病看来“华而不实”的他一手能拉满的长弓,江颜没累死自己。“你这个臂力啊。。。够呛。”师父本人很嫌弃,那也没办法。女孩子有太多的肌肉就不好看了,不过力气太小拉不满弓,再专注也成不了神射手啊!
“能吃苦吗?”霍去病的话让江颜有了不祥的预感。于是她的手腕绑住了铅块,逐日增加。开始只是一两个小时,带着铅块练琴,到后面,带着铅块练字,再然后,带着铅块日常生活。开始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重,胳膊都是肿的。
苦是真的苦。这是一场自我折磨的较量,和自己。现在的江颜就是这样,不做则已,做就做好了,自己吃的每一份苦,受的每一份罪,付出的每一丝时间,都必须有所回报,不能浪费自己的心血。渐渐地,她发现绑铅块真的很有效果,弹琴的时候,手腕沉而有力,练字的时候字也更有型。练大字也是她和射箭一起开的课程,信仰之力多了之后,她意识到,学的本事都是自己的,比兑换一些技能有用的多。
除了身体上的锻炼,还有意志力的锤炼。当无数次痛苦挣扎,在放弃和继续之间徘徊的时候,她咬咬牙,今天比昨天多坚持一点,一点又一点的累计起来,如今,她手腕带着铅块,依旧轻轻松松拉开了三十石长弓。腿脚绑着铅块,依旧能打马过长壑,这就是坚持。
“卸下来这些,还真的不怎么适应。”两个月,足以改变一个人。江颜现在不光是射箭,随随便便打块石头,都是指哪打哪,就这么厉害!让霍去病给马超带个好,江颜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了。霍去病教她箭术的时候,带着小私心还教了她两手功夫,算的不厉害,防身用来不错。
至于练不练完全看江颜自己了。每天坚持要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她忙且快乐着,哪一样也是都不愿意舍下的,越发生活的跟老艺术家似的,清早天一亮就起来锻炼锻炼,然后按部就班的吃了早饭,自觉的练功(箭术和防身术)差不多了休息一会儿练习个笔墨书法。
到了下午,弹弹琴,陶冶情操。下午吃了点心还不忘自己的兴趣爱好,看一看纪录片。到了晚上,早早地就洗漱,刷了微博,规规矩矩的开始反思自己,一边反思还一边记录下来呢。今天收获了什么,进步了什么,哪个地方要进步,预想是这样那样做会更好,嗯,记完之后,和扶摇看一段相声,然后睡觉。
没错,既科技和党章之后,扶摇迷上了传统表演形式——相声和戏剧。扶摇的爱好势必要带歪江颜,于是微博涨到了60万的粉丝们,发现小姐姐的爱好越来越迷了。她的解释是,雅俗共赏,现在没事还听一听太平歌词,关注了相声演员,又关注了京剧行当的几位大师,江颜之前没怎么听过,乍然一听,很神奇呀!
京剧也是,头一回听觉得特别闹,她很少听流行歌曲,同样也没听戏曲,两边儿都不太挨着。古风歌到很常听,也用古琴弹过几首。有一个词形容古琴曲十分合适,叫曲高和寡。很清净的曲子,但是一般听古琴的人也少,尤其是现代人,太清净的曲子,人要是浮躁了,听不太明白。
不然怎么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呢,这个曲儿啊,少有人能听得懂琴者的心意,他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又那么一两个能听懂的,必然是与自己想到一块的人,听得懂琴,亦能听得懂我,这就叫知音啊!
所以江颜乍然一听,不行,听不了,京戏这个弦儿啊一响,鼓罗齐敲,太热闹了。被扶摇拉着听了两次,品出滋味来了,词儿好。词儿特别美,再看台上的角儿这个身段,这个表情,这个表演形式,哎,有那么点儿意思。
喜欢古典艺术的人,差不多都喜欢这些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开始可能接受无能,确实越看越喜欢。最后去品这个唱腔,就能发现,这可不是谁都能唱的,多少人得是童子功,打小儿开始学,吊嗓子,练唱段儿,多少年下来,能有那一点子的京味啊!
开始是看,后来是听,再后来,她有点想学。扶摇是极为赞成的,一通百通,反过来也是一样。学的多了总没有坏处,学了,才有东西能融合,能创新。学下来的都是江颜自己的,别的不说,无聊的时候她总能够逗一逗自己。都是华夏的传统艺术,不拘于哪一样,发扬起来都是好的。
江颜成了帝都老戏园子的常客,背着她的那把古琴。一来带着扶摇一起听戏,二来她有新谱子灵感记录下来之后,当时就能试一试音。她没意识到,自己被人盯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收藏和评论,爱你们~希望没收藏的宝贝收藏一下~么么哒
第15章 生活:苦中作乐
听戏听长久了,台上的角儿也会记得你的。更何况江颜算得上听戏这群人当中最特别的了,首先来说,园子里几乎没有这么年轻的人过来听戏,稍微年轻的也是三十郎当岁了,现在的小孩子跑去追星的一茬子又一茬子,少有喜欢听戏的。二一个是江颜背着一把古琴,在那儿抱琴一坐,认认真真的听戏的小模样,特别招人喜欢。
言喻就是看她常来听戏,感觉这孩子根骨不错,于是,在江颜连续听了两个月之后,这一天坐过去,“见你常常来听,想学吗?”江颜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将近五十的男子,不知怎么答话。这个人穿着老北京人喜欢的青衣卦袍子,气质很是特别,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风韵。
她想了一想,“想学。”一锤定音,“想学就好,想学我教你啊。”言喻哈哈一笑,折扇在手里滴溜溜的一转,多了一个徒弟。大家熟知的京戏中,有名气的是梅尚程荀四位大师,而此外筱宋张余高言马奚几位大师。言喻并不是出自言派,而是筱派,花旦。
在以前,学戏的也叫学艺。艺有手艺又有本事的意思,就是说,你学会了,一时三刻饿不死,走到哪儿都有口饭吃,所以生徒都是要给师父干活的,敬了拜师茶,以后就得听师父的话,师父打骂心里不能记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那时候重规矩,欺师灭祖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因为教会你一门艺,就相当于给你一口饭,传授了安身立命的本事,相当于再造之恩的。
学艺很艰苦,很难,所以大部分都是从小才收生徒,收徒弟,一看眼缘,二看根骨。适不适合学这门艺,能不能端起这碗饭。所以也不是轻易就收徒弟的,收了徒弟也得对人家负责人,徒弟学不好,砸了师父的招牌不说,以后学艺不精吃不上这碗饭,也是师父的责任。
京剧这个行当,鲜有哪个弟子是超过了双十年华现学的。可言喻就觉得,这个姑娘该学一学,哪怕不入行。
拜师不急于一时,言喻广发帖子,梨园月底,他风风光光的收最后一个关门弟子,然后封门。弟子的讲究也多着呢,记名的不记名的,关门弟子就必须是亲传,收了关门弟子,甭管什么情况,从入门开始都是师父自己亲自一手带起来,从基本功唱念做打,到身段腰板儿唱腔,都得亲自传授。不能说新收了亲传弟子,大师兄业务水平好,去带带小师妹。不行,师父得自己言传身教!所以言喻才广发请帖,让大家都做个见证,他要收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了,最后一个值得他亲自传授衣钵的人。
拜师那天,整个梨园都热闹起来,江颜看到了几个国家一级的京戏表演艺术家,原来师父也是很厉害的。她都不算入行,人也没认全。站定院前,正正方方的跪在言喻面前,磕一个响头,端过师兄盘子里的茶,“师父。”师父接过茶,喝一口,这礼数就算是全了。
拜师只是一个开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是开玩笑的。江颜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机,再想打开嗓子,那就是遭常人不曾受过的罪。从吊嗓子提音儿开始学,杜鹃啼血的声音那么好学吗?三天,江颜练的话都讲不出来。
“照着这个方子到药房里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喝两天管好。辛辣以后少吃,咱们唱戏得养护好嗓子,没事可以喝喝茶,浓茶就别喝了。”言喻看着小徒弟遭罪,也是心疼啊,絮絮叨叨的说注意事项,塞给江颜一大片打印纸。但心疼也不管用啊,不遭罪学不成本事。
现代人娇贵,这不行那不行的,往前推推,不用太多,早个二三十年,学门手艺那是削尖了脑袋都想学会,这点事儿都不算什么。嗓子不能唱了暂时,也没关系,学身段,手势,打板。一站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整天,常常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