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养家记——北佚
时间:2018-07-13 09:16:43

  温向平知道妻子的担忧,心中柔软,
  “没关系,正好我火车上也要拿来打发时间。再说了,一路的都是熟人,也会照应照应我的。有罗大哥在,你也不用操心,把家里头顾好,等我回来。”
  苏玉秀只好应了,目送温向平出门的背影又忍不住唾弃自己。温向平对待他的跛脚这么淡然,她总是小心翼翼反而是对丈夫不好。气恼的敲了敲脑袋,苏玉秀按下内心的情绪,招呼几个孩子上学去。
  这次交流会囊括了海内外的华人作家,还有一部分的外国作家,没点水平和成绩也是收不到邀请函的。加上温向平,新周刊共有五位作家要参加这次的作家交流会,且全为作协理事。放眼整个沽市的杂志行业,也只有人民杂志沽市分部能与其比肩。
  许城阳对杂志的人向来大方。五位作家及其责编的来回车票,及路上的一应花销都由杂志出了。而在交流会期间的花销,则由主办方作协负责。
  余老一如既往的笑呵呵,张老则是要不苟言笑些,但也不难相处。还有两位作家也都五十上下,和蔼可亲。从沽市到京市的一天一夜的火车,一行人也算是和谐相处。哪怕在出车站时,温向平疲惫之下微跛的脚步,几人也并没有投以奇怪的视线,仿若温向平的脚和他们没什么两样。
  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作家都对他和善。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家都看温知秋不顺眼。
  虽然温知秋自以这个笔名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如今已有六七年,也算资历不浅。然扣除其间潜心学习的两年,再加上温知秋的三大著作,还有一本《格林童话》译本几乎扬名全国,赚的是多少成名作家的数倍,还越过了更深资历的前辈成为作协理事,难免会引来嫉妒。
  但每个作家的肚腹中都有无数个弯弯绕,在交流会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饶有一些人看温知秋不顺眼,也不过是皮笑肉不笑的暗讽几句,从来没撕破脸皮过。温知秋也就冒充人傻耿直,一概当听不懂。反倒让找茬的人自己咽了口老血回去。
  前来参加交流会的作家都住在作协提供的住所,是间高级酒店,两人一间。温知秋便和罗家和住在了一处。
  也有一人一间的,只不过,就不是温知秋这种后辈住的起的了,更多的供给了像贾平仄、史仁这样的大家。
  酒店的装潢,尤其是服务比起前十年来说要好了不少。温知秋每天忙完回来,点一杯红茶坐在圆桌边,就着充足不刺眼的阳光,捧着一本书悠闲的享受着红茶的香气和散文的清新。叫罗家和看了都不由得跟着慢下来,享受生活。
  随着交流大会的临近,住进酒店的人越来越多。而人一多,事端也就多。好在大家心里都有忌惮,难得得到交流会的邀请函,谁也不想失去机会。再则温知秋轻易不出门,也不像一些心思活泛的主动上门结交。因此日子过得也还算是太平。
  交流会很快就在这种期待又紧张的气氛中,如约而至。
  在温向平看来,交流会有点像野餐郊游。不是指形式像,而是风格相似。作协提供了很大的场地,室内室外一应俱全。诸位作家可以在喝茶吃点心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互相交谈写作心得或灵感,交好的作家也可以选择出门同游。
  在交流会结束的最后一天,会有一个总结大会,请一些大家上台发个言。
  总之,交流会完全是放养状态。像攀关系还是真学点东西,亦或是纯粹来吃吃喝喝,享受一下国家级酒店,完全看个人意愿。
  温向平端着一杯茶坐在室外的小几旁,手里举着本看了三分之一的游记,时不时抬头看着三三两两聚众交谈的作家,悠悠叹了口气。
  只可惜,像贾平仄这样的大家是不会每一天都露面的。就算露了面,也会第一时间被人围起来,温向平未必有机会近前去。而传言这次交流会会来的查世良查老,到目前为止,交流会的第五天,也不曾出现。
  穿过整个草坪好不容易找到温向平的罗家和,看着正主如此悠闲的状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除了开头跟着余老他们见了几位圈子里的前辈,到现在整整五天,温知秋都没有主动跟人搭过讪。
  不跟着其他人一样到处结交,也能算是温知秋喜好清净、性子冷清。说的更好听点,淡泊名利、坚守本心也是可以的。
  可说的不好听点,也能往温知秋脑门上扣一顶“瞧不上在场作家的水平”的帽子。
  何况这么好的机会,总是不应该浪费过去的。
  温向平也知道该多和同行交流交流。可他听了几场,不是吹捧一人,就是彼此暗自交锋,真正学术交流的,反倒没几个。只有他来这儿第一天听得余老他们的谈话,还算有些意思。可余老等人擅写的领域和他不是一挂的。听一听长长见识还行,每天听他也云里雾里,到最后也就失了兴趣。
  要不是隐隐期待着那几位的前来,只怕温向平就要缩在房里直到交流会结束那天了。
  但罗家和一片好心,温向平也不是不听劝的,便又站起身来,主动向人群走去。
  也许是他狭隘了,还是有不少纯澈的作家是真心来此交流,是不过是他没看见罢了。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温向平走向花丛边围成一圈的群体。
  一个面白须短的男人正在不着痕迹的奉承着一人,
  “叶作家去年的那本《鹤唳风声》我也看了,看完之后只觉着自愧不如,怎么看我的文章也觉着不满意,最后只能扔进垃圾桶了。”
  说完,还像模像样的叹了口气。
  那人虽然强自按捺着得意,但微抬的下巴和倨傲的眼神还是能让人轻易看出他的愉悦心情,
  “哪里哪里,您可太客气了。”
  另一个作家又道,
  “《鹤唳风声》截止到年前,仅在星城就销量过万,可以说是极为不错的成绩了。”
  温向平听了,也忍不住打量了话题中心的男人一眼。
  男人生的并不很高,体态偏胖,肤色偏黑,鼻梁上架着个厚重的黑框眼镜。
  在一座城市,一本书的销量能过万,足以说明这个作家还是有些本事的。毕竟眼下人们虽然手头都宽裕了很多,但也还没到能随便买几本书的地步,多数都只舍得买教材和习题而已。
  虽然这位叶作家有点本事,但显然易见,这里的谈话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温向平悄咪咪的正打算抬步离开,就被这群人中的一人发现,
  “诶,这位同志,你去哪里?”
  温向平脚步一顿,随即转过身来温润一笑,算是对几人打个招呼,
  “人有三急,诸位谈的正是雅兴,不必理会我。”
  叶作家看着温知秋那张俊俏年轻的面容,颀长的身姿,忍不住暗自一哼,哪里是想去方便,分明是瞧不起他了吧。
  于是皮笑肉不笑的道,
  “这几天没跟您打过照面哪。既然来了交流会,怎能不多跟人交流交流呢,哪怕手里没什么立得住的东西,学习学习对于自身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温向平也不在意这点嘴炮胜负,当下笑着应了是。
  叶作家又高傲的抬着下巴道,
  “看你年纪轻轻,应当还是个新人,我从发表第一本作品到如今十多年,也有了二十多本作品,光去年就出了三本书,如今也能腆颜跟你自称一句前辈,传授你一些圈内的经验……”
  等到叶作家吧嗒吧嗒讲了半天以后,这才居高临下的看着温向平道,
  “说了半天,还没问问老弟大名,去年有何作品。”
  这人最新的作品他都未必听过,再往前,叶作家只怕更是云里雾里,还是给这新人留点颜面的好。
  温向平不卑不亢,温润笑道,
  “在下不才,去年只写了半本作品。远远不如前辈。”
  “哦――?”叶作家闻言,打量着温向平的眼光带了怜悯,如此看来,还是个纯新的新人,
  “不知名字叫什么?”
  温向平正要回答,突然听闻罗家和唤他的声音,
  “知秋――”
  温向平回头去看,罗家和正小步朝他跑来,气息不稳道,
  “余老找你。”然后附耳小声道,
  “查老来了――”
  温向平浑身一震,顿时在这儿待不住了,拱手道了声抱歉,便眼中带光的跟着罗家和小步跑走了。
  剩下呆若木鸡的一群人留在原地。
  刚刚那个面白须短的作家指着温向平的背影结结巴巴道,
  “他、他、他是温知秋?”
  除了这个名字,他实在想不起来圈内还有谁的笔名里带个“知秋”的。亦或是同音不同字?
  另一个作家喃喃道,
  “好像…《蜀山》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把下部连载完吧……”
  不只是他,众人对视的眼中也纷纷看到了这样的怀疑。
  听说温知秋长的不输女人……
  看刚刚那人肤白身高的模样,貌似也挺符合的……
  如果那人真是温知秋,那刚刚在人家面前吹嘘了半天的叶作家……
  众人一时之间,都有些不敢回头去看叶作家的表情。
  而叶作家也不负众望的铁青着一张脸,恨不得回到过去狠狠扇自己一巴掌。
  《蜀山》最终的成书光在沽市就卖出了十万本出去,他的《鹤唳风声》和人家一比,简直是个笑话!他要是知道那人是温知秋,怎么还会自取其辱!
  叶作家面上青青红红,犹如调色盘。
  可也不怪这些人认不得温知秋。
  去年年底的代表大会,温知秋站在台上,离台下十万八千里,除非带了望远镜才能看得见他的脸。而这些人也不是理事,不曾在之前的一个月中打过照面。这些人不认得他才是正常。
 
 
第78章 
  春日和煦, 偶有微风轻抚, 青草茵茵, 一派春光干净, 身处其间难免心旷神怡。
  一处茶花丛旁, 数人聚在一处正笑谈着什么。其间有男有女,但都在五十上下。
  眼见着温知秋正大步向这边走来,余老眼睛一亮, 招手道,
  “知秋,这里, ”
  闻言,人群中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来者一眼。
  身形颀长,眉眼间温润如玉, 文人气度一览无余。
  温知秋紧走几步,半鞠躬向众人问好。当问及一位六尺有余的男人时, 温知秋心底波澜微起。
  在场的其他人,早在交流会第一天及前期一个月时, 温知秋便都认识过了。唯一称得上面生的,只能是他此行目的所在。
  何况,温知秋还曾在书刊网络上见过查老的照片。
  “查作家, 我来介绍一下, 这就是《蜀山》的作者――温知秋。知秋, 这位是《古墓传奇》和《大隋英雄传》的作家, 享誉文坛的查老。”
  余老笑呵呵的介绍道。
  查世良是个性格和顺的, 看着这个面嫩的后辈说话也很是和气,
  “我听余老他们说,你今年才三十出头,看上去倒不像,只这气度倒是很好,看得出是个博览群书,腹有诗书的。”
  查世良如今已经五十有四,自从发表第一本《古墓传奇》到如今,已经陆陆续续出过七八本武侠作品,本本经典,部部传奇。随着《古墓传奇》在大陆的流行,查老的其他作品也一一传入,在内陆掀起一阵武侠热。
  标准的红星文学流通范围则多在知识分子阶层,算是叫好不叫座。广大的内陆市场中,唯一能和查老的武侠热相抗衡的,也就只有温知秋掀起的仙侠热。
  也因此,余老今日见了余老等人,主动先提及了要和这个后生见一面的想法。倒是剩了余老等人的一番引荐。
  得到查老这一句夸奖,饶是温知秋是个三十大几的男人也忍不住高兴。对于他而言,这一句夸奖不仅仅是前辈对后辈的赞赏,更是穿越四十年的时空壁垒的传奇。当下眼里就带了欢喜。
  查世良瞧了,也挺喜欢这个后辈的直率坦诚。于是忍不住又多说几句,
  “你的《蜀山》我有瞧过,灵气颇足,比之《古墓》更胜一筹。我当年写《古墓》时也才三十出头,这下一比较,我不如你哪。”
  余老听了觉着脸上颇有光彩,心中满意的不行,嘴上还谦虚道,
  “查作家过誉了,知秋还是有许多不足的。这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和前辈们交流交流,长长见识和经验。”
  温知秋自然和着余老的话表明谦虚姿态。
  查世良对于这个年轻有为的后辈,并没有什么嫉妒的心思。思及当年自己发表第一本武侠小说时遇见的重重阻力,查老难免对这个灵气十足的后辈多些关照和指点,也算是了了当年自己的一点心愿。闻言便道,
  “既然如此,我就仗着比你多十来年的经验,腆颜跟你指几个问题。”
  温知秋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本子和一支钢笔来。这本子就是他拿来记录在交流会上的收获准备的,本以为能和查老等人好好取取经,便特意买了一指厚的。结果这些日子只写了两三页,好在如今有查老亲自指点,也不算白做准备。
  查世良一见,自然心中对温知秋又多了几分满意,不由得暗自点头。
  “你这书分上下两部……”
  于是,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温知秋时不时提几个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因着查世良算是正儿八经的同道中人,早有经验,解决起来也颇有一番见解,温知秋可以说是收获不少。
  其它大家见二人相谈甚欢,也纷纷贡献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其他人涉及的领域和这二人有所差别,也不好意思在查世良面前拿着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班门弄斧,说了几句后便住了嘴,只听着这两人说。
  不得不说,温知秋能写出《蜀山》,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在的。情节新颖,思路奇特,颇有可取之处。再加上二人讲的都是通俗小说,在一边听着也不觉无聊。
  而温知秋和查世良这一谈,一个上午的时间便转眼消逝。场中人都陆陆续续去室内用餐,大家腹中也都辘辘,却也不好意思打断二人交谈,于是悄摸摸的相约着走了。
  等着日头南移,又开始往西移,查世良这才意犹未尽的住口,周围的人去了又来,这才笑呵呵道,
  “我和小友真是相见恨晚哪,你的很多想法都极有趣,我从中当真是学到了不少。”
  温知秋这半天也受益匪浅,在和查老思想碰撞时,大脑难免高速运转,眼下放松下来,始觉腹中饥饿。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