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六七十年代——传山
时间:2018-07-31 08:12:16

  陆洪兵在军干所的工作越做越好,经常弄来一些好东西,空间里面的物资卖了大把的钱和票,之后夫妻俩也不小气,陆洪兵每个月都抽空上山一趟打猎,每次都和孟红梅一起,打回来一头野猪或者两头,给军干所改善生活,他们夫妻俩不是圣母,也不是同情心泛滥,军干所住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首长们,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事业上,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里面还有弹片或者伤病,都是因为战争而来的,陆洪兵自己做过军人,很能理解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多照顾他们一下,至少伙食上能多照顾。
  孟红梅也是对这些老人充满敬意,有一次还特意在直播系统买了几只星际的类似野鸡的动物回来,在家里杀了以后,到食堂自己借他们的大锅大灶用,说是自己今天白天在山林里面猎来的,带来的时候都是已经剁好的鸡肉,主要是太大了,不剁不行。
  这一天军干所鸡肉飘香,到处都是鸡肉的香味,香死个人。
  孟红梅说到做到,寒暑假接孩子们过来住,家里也管的紧,不让三个儿子的小家闹出来啥事,孙子孙女们可能是在军干所待的时间多,经常听老首长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他们也受到了影响,一个个的都选择了军人这份终身的事业。
  在孟红梅的监督下全部上过大学,大一点的没有赶上大学考试,但是参军以后不是被推荐上了军校就是后来高考恢复以后,自己报考了军校,还有小的孩子们都是自己主动报考的军校,这些全部出乎孟红梅和陆洪兵的意料,他们家族后来几辈子都是军人,是全国有名的军人世家。
  一大家子海陆空三军都有人当兵。有野战部队的,有技术兵种,总之什么人才都有。
 
 
第116章 七十年代女知青(1)
  平行时空华国, 上海, 七零年
  1970年10月,上海因为一件重大事件耽搁了知青下乡, 10月份正是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孟红梅已经从开始报名下乡开始, 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原来的自己没有别的愿望,只是希望这次下乡不要去上世去的地方,在那里遇到渣男, 自己的不再被骗,虽然以后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悲惨,可是内心的不甘伴随了她的一生, 也改变了她人生轨迹, 孟红梅来了以后在报名的时候,用精神力给报名处做主的领导一些暗示,让他们尽量把自己分配到上世村子不远处的地方。虽然没有指定地方,但是却暗示他们不要把自己分到上世的村子里面。
  再过一个星期, 自己将要离开,还算温馨的家。父母人不错,对孩子们也很公平, 他们每天都要上班,家里三个孩子, 大哥早就上班, 小弟还小, 只有十七岁的孟红梅去, 无所谓偏心不偏心,只是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自己也只能去。大哥孟庆祥都上班四年,难道让他去,他也说过代替自己去,可是孟红梅一个历经多世的老怪物,让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心里肯地不得劲。
  孟家
  孟爸—孟克明,41岁,红旗电机厂技术工。
  孟妈—武元敏,40岁,第一医院护士长。
  孟大哥—孟庆祥,21岁,红旗电机厂办公室干事。
  未来嫂子—张亚丽,20岁,电机厂办公室干事。
  孟红梅,17岁,东北知青
  小弟—孟庆阳,学生,14岁,现在学校形同虚设。
  孟庆祥年底也要结婚,都是双职工,结婚以后就住在家里。一直在申请房子,不过住房不好申请,现在只能等。
  孟红梅一早起床,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出门到黑市晃悠,普通百姓大多数都知道黑市,不需要人带,孟红梅和孟妈妈一起来过黑市买东西。
  这里的里弄四通八达,是黑市做买卖的好地方,想抓人,很不好抓。
  化了一个妆,手里用袋子装了不少东西,都是定做的白面条,用一种黄麻纸包好的,白白的面条,很是吸引人,这年头白面不好买。供应有限,一年能三五斤白面条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年景好才有的。
  “小姑娘,面条多不?”
  “多啊,怎么了?你全部要吗?我可只要钱和全国粮票,别的面谈。”
  “行,钱和全国粮票,我都有,这面条我全要了。”
  “好。”
  交易达成,孟红梅又开始如法炮制一番,虽然这次买的都是散客,可是东西好,依然卖的很快。
  一天转悠下来,钱和票都不少,没有全国粮票也行,价格翻两番,爱要不要。
  回家的时候,手里换了一个布袋子,布袋子比较大,孟红梅放了两斤白面条在里面,还有两斤鸡蛋,两斤猪肉。
  猪肉是用几层油纸包的严严实实,是放在最底下。
  孟家住在红旗电机厂的家属区,家里是两房一厅,阳台改成了孟红梅的房间,这时候没有什么公摊面积,都是实打实的。
  未来等孟红梅下乡,孟庆阳就要搬到阳台上的房间住,孟庆祥结婚就有了单独的房间,孟家的房子还是算大的,六十个平方左右。孟家住二楼,坐北朝南,方位不错。一栋楼并排有八家,这时候的房子都是长排的,很多都是改建的家属楼,一栋楼最高也就四层。孟家住在二楼的右边的第四家。一栋楼中间是楼梯,左右各四家,孟家就在二楼右边的最后一家。
  孟家封好阳台,正好给孟红梅做房间,正好放下一张单人床,白天孟红梅的房间从不关门,才有阳光照射进来,家里客厅才不会暗。
  上来二楼,很多人家已经准备要做晚饭,很多人家不是两头的房间,也会想办法,把厨房封了改成孩子房间,做饭都在阳台上,阳台上家家户户都是锅碗瓢盆鸣奏曲。
  “红梅回来了,买了什么东西,袋子鼓鼓的。”
  “田姨,一点我下乡要用的东西。”
  “那是要准备一些东西,去了乡下不好买的呀。”
  进门时,家里人都已经回来了,孟庆阳正在接受大哥的再教育,给他补课,家里人都知道现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可是孟庆阳是个小学霸,对学习还是很喜欢的,大哥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也不错,要不也不会考进办公室做干事。
  “爸,姆妈,我回来了。”
  孟爸爸坐在两个儿子身边,看着兄弟俩学习,老怀安慰。见到女儿回来,抬起头心情也很好,只是再过几天,女儿就要下乡,他心里很舍不得。
  “囡囡回来了,快坐下,今天去哪儿逛了?”
  “爸,我去黑市逛了逛,看看有什么收获。”孟红梅的话,客厅的几人都听到了,就是孟庆阳也抬起头,期待的望着孟红梅,“姐,买了什么东西,你有钱吗?要不我把零花钱给你。”
  孟庆阳还不错,不抠搜,知道姐姐过段时间就要离开家里,他怕姐姐把钱花完,以后手里不宽裕。
  孟红梅摸摸弟弟的头,心底有丝暖意,这个弟弟现在看着还不错,大哥虽然没有说,但是也不是个枯心的人,以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不用了,姐姐有钱。”
  孟红梅先拿出来两斤用旧布包好的两斤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木沙发前面的桌子上,“这是两斤鸡蛋,还有两斤白面条,看看,运气是不是很好。”
  “姐,你的运气老好了,这也能遇到,好久都没有吃过白面条了,好怀念啊!”
  “哈哈哈,这就欢喜了,还有呢,两斤五花肉。”孟红梅最后拿出来两斤五花肉,亮瞎了三位男子汉的眼,孟克明快速打开油纸,真的两斤五花肉,好久没有吃肉,肚子里面正寡淡着,看见肉,家里的那三人眼放狼光。
  “妈,快出来看看,姐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我看看带了什么东西回来,这么大惊小叫的。”武元敏洗洗手走了出来,看见桌上的东西,惊了一下,走过来紧张的问女儿,“囡囡,你怎么胆子这么大,敢一个人去黑市,这些要不少钱吧?你存的一点钱,不要用完了,到乡下到处都要用钱。”
  “妈,妈,你别急,你知道的我有钱,我也可以赚钱,放心吧。”
  “你呀,自小就主意大,我也管不了你,记住别乱来,现在世道不好。”
  “嗯,记住了,不会有事的。”孟红梅自小就跟外公学中医,医术还不错,不过前几年开始外公就不再帮人看病,算是半隐居起来,不过外公武敬昌早年帮助很多人看过病,现在风波还没有波及他,因为有人保他,而且也没有人嫌他碍眼,还算是安全的。
  孟红梅这几年跟着外公学习的时间比以前更多,学的也更精。
  不过私底下,孟红梅也给一些找外公看病的人看过小病,都是一些嘴巴紧,外公点头相信的人,孟红梅攒了不少钱,还有一些票。特别是银针学的不错,外公还送了她一套银针,孟红梅来了以后,就把自己的钱票和银针全部放进储物空间,免得遗失。
  晚上做了一顿红烧肉,味道串到隔壁邻居,香死个人。孟家爷奶早就不在了,孟克明还有一个妹妹,不过住的比较远,在城市的另一边,也不经常走动。武外公和武外婆倒是住的不是很远,离孟家也就一站路,做好红烧肉,第一时间孟庆祥就用饭盒给外公送了过去。
  蹬着自行车,使劲的蹬,武外公住的房子是里弄里面的一套二层小楼,独门独户,里面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
  一楼有两间房间,一个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个客厅,楼上一个卫生间,三间卧室。很是宽敞,武外公就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家里还有武舅舅一家也一起住。
  “庆祥,你怎么过来了,大晚上的。”
  “外公,我奉命给您和外婆送妈妈做好的红烧肉还有一斤面条,是妹妹买回来的。”
  武外公一听就明白了,家里两个孙子也学中医,天赋也不错,可是胆子就没有外孙女大。看看囡囡胆子大的,一个人到黑市买来的东西,这孩子就是孝顺。武外公心中略微得意,自己带大的孩子就是不错。
  几天以后孟红梅带着一套铺盖行李,两大包的东西去了东北插队的地方。临时在行李中放了一个旧热水壶,还有一个军用水壶,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都是以后用的上的东西。
  一路上和同学们在一起高歌,路上不断有人下车转车,孟红梅一路向北,直到一处不是很大的火车站下车,被接到这里的知青办,早上天微微亮就下车,到了知青办,知青办主任谢梅英主任安排她们知青先吃早饭,接他们的人已经来了 。
  早饭是大碴子粥还有一碟咸菜,孟红梅和各地汇合的知青一起,这里没有她认识的人,但是有上海老乡,下车以后才知道的。
  上午十点,孟红梅和两个男知青张国栋,周一扬一起分到柳树屯,来接他们的是大青沟的大队长孙大有,大青沟离县城不是很远,就二十来里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过这时候路都不是很好走,这里是山城,四周都是大山比较多。
  县城周围也是山比较多,大都不富裕,都比较穷。
  不过大青沟是个民风剽悍的地方,这里田地少,运动以来还是第一次分来知青。大青沟的人也不愿意有外人进到自己村里,以前也是考虑到他们村里田地少,就一直没有分知青,现在不管咋样也要分几人过来,看着老实的才敢分到大青沟去,心思活咯的压根不敢分去大青沟,万一和村民闹出什么事可就不好了。
  坐在牛车上,孟红梅没有说话,倒是两个男知青嘴巴没有听过,一直和孙大有聊天,说的都是村里的情况,孟红梅静静的听着,听见孙大有说道:“我们大青沟,人多田地少,不过靠近森林,大家可以用开荒种地,加上打猎采些野菜,山果,日子糊的过去,跟你们大城市不能比。以后你们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嗯!”两位男知青听到田地少人多就已经明白了过来,知道以后估计不好过,前面都已经有知青开始下乡,他们也不是盲目的,来之前肯定是问了问一些有知青的亲戚家,知道知青生活是怎么回事。不过知道是一回事,真的见识到又是一个样,和自己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会更辛苦。
  “吁,吁,吁。”到了大青沟,孙大有直接驾牛车到了一处比较偏的地方,这是一座小木屋,“你们两位男知青住在这儿,这里是以前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的住所,现在归你们,已经打扫好了,你们的口粮已经放在屋子里面,钥匙给你们,你们自己进去吧。女知青的在前面一点。”
  “谢谢大队长。”
  “好了,你们先忙着。”
  孙大有一路上都没有听女知青说过话,觉得应该是个老实的姑娘。心中想到多照顾一些,“女娃子,你住的地方也是单独的屋子,不大,就一间正屋,一间厨房和茅房,还有一间偏屋,不过篱笆院扎的紧,还有前后都有院子,算是不错的,以前也是孤寡老人住的,现在收归队里,你们这次来的知青也不多,队里就没有给你们盖知青屋,将就着先住。”
  “队长叔,这已经很好了,谢谢。我可以自己种点小菜吗?”
  “可以,你还可以自己种点自留地,我们大青沟是上面唯一允许的,因为这里田地太少,不管咋种,粮食也不够,你要是愿意,开年以后就可以自己种一些,还可以开点荒地。”
  “队长叔,开荒有规定没有?”
  “有,一户不超过五分地,你一个人也算一户,不要超过五分地就行。”
  说话的时候,已经到了孟红梅住的小院,确实不小,一个人住刚刚好,孙大有帮助孟红梅把行李搬进屋子里面,孟红梅趁机从另外一包行李中,掏出来一包红糖和一包糖果,转身塞给孙大有,“队长叔,今天辛苦您了,早早的就去县城接我们,这些给家里小侄子甜甜嘴,红糖也能给婶子和您补补身子。”
  “不行,怎么能收你的东西,你留着自己吃吧?以后你就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买了。”孙大有连忙推开,可是孟红梅的手劲比他的还大,“队长叔,我还有呢?我不怎么吃糖……”
  最后没有办法,孙大有只好收下,心中却是欢喜的。这女娃子是个会做人的,看来以后在村里不会轻易与人结怨。
  孙大有交待自家住在哪儿,有事就去找他,或者他家那口子,孟红梅连忙点点头 ,路上孟红梅和另外两位知青都明白了,说东北地广人稀,都有地,大青沟不同,因为大青沟是护林村。这里的村里主要是护林为主,防止周围发生火灾,和祸乱。耕种的也是空闲轮流耕种的,交公粮的任务也没有多少。
  这里的山脉和县城的山脉是连在一起的,要是出现火灾,那就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夏天,天干物燥的,一但火灾会牵连到县城,大青沟每天都要派人到山上巡逻,大青沟也是在山里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