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农家母——山林之乐
时间:2018-08-16 08:12:56

  程爱华很懂事,“这次我们不用给爷奶送好吃的吗?”
  “那是你爸爸的妈妈,他想怎么孝顺都行,如果你爷奶对我们好,我也会跟你爸一样孝顺他们,可他们并不是这样,我想就不用送了。”
  樊香听见程爱华重重地舒了口气,看樊香看她,还调皮地吐吐舌头。这孩子,这是故意让自己听见的呢,大概怕自己像上次送肉那样让她去。一听说不送,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樊香家一片欢庆。另一边,却是有些沉重。
  孙焕没有了在社里时的冷静,有些愧疚地说:“小芳,对不起,我想让你去裁缝社没有成功,现在是那个作报告的樊香去了,我本想让她出个丑,能把她换下来最好,但她裁剪比我水平还高,这不太可能了。”
  孙芳把手里的火柴盒糊好放下,去倒了杯水,又小心打开一个罐头瓶子,从里面倒了些糖进碗里,“姐,你喝碗水,别为我得罪人了,我糊火柴盒也行的。”
  孙焕知道不让妹妹冲糖水她心里不安,轻抿了一口,把糖水给了最大的外甥,“我不渴,你们分着喝了吧。你们糊火柴盒一个月只能挣一二十块钱,怎么养活这一家子?”
  看看妹妹比自己还显苍老的脸,再看看几个外甥面黄肌瘦的样子,她心里不是滋味,“等我攒钱给你买个缝纫机,你练练缝衣服,不做剪裁工也能做车工。多做几件,比你现在能多一半钱呢。”
  “这样可以吗?”孙芳把又一个糊好的火柴盒放下,这个工作也是姐求人帮忙找来的,不然她更难过。
  “这个应该没问题,社里的活总做不完,做一件衣服排队就要十来天才能做出,车工也受欢迎着呢。不过社里没有多余缝纫机,要自带缝纫机过去才行。”
  “那太好了。可缝纫机票也不好要吧。”
  “这我来想办法,你别管了。”
  孙芳细声细气劝她,“姐,你别和姐夫起冲突啊,实在不行就算了。”以往两人没少为此吵架,姐夫觉得姐姐补贴自家太多。
  “让你别管你就别管。”孙焕口气硬了起来又缓和下来,“陈结实呢?你要去接他吗?咱们一块走吧。”
  “走。”孙芳把又一个火柴盒放下,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
  看到妹妹这样,孙焕也不知道哪样是好。陈结实前几年给妹妹买药时,卷入两派争斗现场,不慎被流弹打中,一腿被截肢,另一只脚也有了问题。
  他原是砖厂的工人,残废后厂里只发一点补助,原来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成了拉后腿的,一家人现在只能以糊火柴盒为生。
  而妹妹觉得他是为了自己才受的伤,一直很体贴他。两口子有商有量,没有红过嘴,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而自己虽然工资高了些,家里那位却。。。。。。
  樊香送走了妈妈,请她第二天上午再过来,给家里这几个孩子又讲了会儿故事,就让他们睡去了。
  她则去窖里摘了一大筐的蘑菇,又把新的菌种种下。别说,花朵儿给的这种蘑菇长得很快,这一段时间,家里天天吃,蘑菇也长了有一二十斤。
  第二天一大早,她让花朵把摘的蘑菇收了,骑车去了县城东河边的小树林里,昨天她已打听过了,这里就是清水县的黑市。
  一边走一边想着以后家里的安排,
  如果有可能,樊香也不想来这里,不过,她想买一块表看时间,还想买一个收音机,可以更好了解国内的事情。
  不然她很难看到报纸,只听广播,获得消息的渠道太窄了。就是搬到县城安置,也要买不少的东西,等不到发工资的时候了。
  她这次穿着深色的棉袄,用围巾把头、脸裹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推着自行车走到堤坝上,这时候大概是凌晨三点钟左右,却影影绰绰已有了人,不过大家都和她一样,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彼此也并不靠近。
 
 
第41章 
  没多久, 有人走到她面前小声问:“有面粉吗?”樊香点点头,压着嗓子装着沙哑声音说:“两毛钱一袋。”她假装从怀里,其实是从花朵那里换了一斤面粉掏了出来。
  那人点点头, 接过面粉看过, 又捏了一撮尝了尝, 递过来两毛钱问:“你有多少, 我全要了!”
  樊香当然不能说你一个人吃不下, 只问:“你要多少?”
  “20斤?”可能他也觉得不会有20斤那么多,改口道,“10斤有吗?”
  “20斤我没带那么多。”
  “10斤也行。”那人明显有些激动, 都没顾上捏着嗓子,能听出来声音还比较年轻。
  樊香假装去了一边拿, 然后带着10袋面粉过来。那人还挺细致,一袋一袋都打开看了,还捏一点尝了尝,递过来两元钱。
  既然能要这么多的面粉, 可真是有钱人, 樊香觉得重点还是要放在糖上,一斤糖顶好几斤面粉了, 问:“要糖吗?”
  “要!要!”樊香又卖给这个人5斤糖, 收入4块钱。
  “我今天带的钱不多, 不过还想要面粉及糖,明天你还来吗?和今天一样的份量。”走之前那人问。
  和人接触得越少风险越小,有人大量要这是最好的, 免得她一个个去问,樊香点点头。
  这个人走之后,断断续续有人来找,樊香又卖出了4块钱,看天色已经有点发白,人影不再是朦胧一片,她骑起自行车走了。
  骑了一段距离,看周围没人,她让花朵把蘑菇篓取了出来,先包了两小包小的,把其他的绑在自行车上去找了刘新珍。
  “这么多蘑菇!”刘新珍很惊奇。
  “你看你要得完吗?”
  “没问题。”
  蘑菇一共20斤,刘新珍按一斤1毛收的,又得了2块钱。随后,樊香把那两小兜蘑菇送给了刘新珍,“一兜是你的,一兜麻烦你交给李社长尝尝味。”
  刘新珍不好意思,樊香说:“我自己种的,收下吧。”
  第二天在黑市樊香又卖了8块钱,不知道是否收了东西的原因,樊香觉得李社长对她更热情了。
  第三天在黑市她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她原来在末世做衣服都是一眼就能看出别人穿衣的尺寸,想了下这个尺寸是林大哥的。林大哥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正和一个人交易什么。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遇上了熟人,樊香没有上前,反而走到离林大哥最远的地方,卖了一些东西后就悄悄离开了。
  剪裁社这边,一般在这里做衣服的人直接就去找自己熟悉的剪裁师傅,樊香这里很是冷清。除非是原来没在裁缝社做过衣服的人,来了之后看到樊香,认出她是作报告的县先进,才会和她聊了之后让她裁剪。
  不过这样的人是少数,樊香还是很闲,闲得找了一本领袖的书来看。这样闲下去,说不定连她在生产队的收入也比不上。
  不过樊香并不担心,她最开始做防护服的时候,因为年轻不被人信任,但衣服效果出来后,慢慢越来越多的人去找她。等她名气越来越大的时候,想让她做一件防护服要预约,还不一定约得上。
  里面一个车工打趣她,“你这不亏是县里先进,剪裁衣服期间还不忘了学习领袖思想。”
  “我们要把领袖思想融进血液里嘛。”樊香随口回了她一句。
  大家嘻笑中,陈晓芬问她:“樊香,你现在有空吗?”
  樊香放下她手里领袖文集,意思是说没问题。
  陈晓芬露出笑脸,“那能不能告诉我这线衣要起多少针?织什么花纹合适?”
  樊香看了她拿出的白线,和一般毛线的蓬松柔软不一样,陈晓芬拿出的线卷卷的,弹性也没一般毛线好。
  她有些好奇,“这是什么线?”
  这个年代,谁家能领劳保可是让人羡慕的事。陈晓芬有些自豪地说:“是我把我家那位工厂发的劳保线手套拆出来的线,想着给他织件线衣。”
  “那你最好把线用热水烫下,线才平展,不然织出的线衣不平整。”
  问了陈晓芬爱人的尺寸后,樊香告诉她开头要起多少针,“最下面的边儿不用说,肯定要一针正一针反的,这样线衣边不会卷。”
  “起头的时候最好直接起成一针正一针反,织出来边才好看。不过这个线因为织过一次,弹性没有最开始的时候好,织花纹的话织起来后会很硬,除了边儿,其他地方最好织成平针。”
  “什么花纹也不能织吗?”陈晓芬有些遗憾,“还想着织个好看一点儿,特别一点的。”
  樊香想了下,“要不前面通体上下你织两个粗麻花,到中部的时候两个麻花交叉一下,其他地方还织成平针,出来后也好看。”
  怕陈晓芬不理解,她在纸上画下了大体织出来后的样子。
  “行,行,这样就好看多了。”陈晓芬很满意,连口对樊香道谢。
  其他人听到后,也纷纷来问,不过她们用的线多是从线手套拆下来的,也有大人毛衣烂个洞,想拆了之后给孩子织的。极少人用的毛线像刘新珍那样是新的。
  不管谁问,樊香都很热情,并给了大家满意的建议。好处是很快就与里面的人熟悉起来。
  她干脆把程爱军带到了裁缝店。这样家里余两个大的孩子,能自己照顾自己,妈妈也不用来回跑。
  原主原来就最爱程爱军,有好吃的都是他的,樊香过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又大大上升,养得程爱军比原来又胖了些。
  这年头胖娃娃可是比较稀罕的,本来就看着可爱无比,樊香把他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手都是白嫩嫩的,不像其他孩子都是黑铁钉一样。他一来,引得裁缝社的这些阿姨们喜欢得不行。
  程爱军嘴甜,总是有出人意料的言语,在东方红大队时,就是樊香几人的开心果,来到这里也不例外,就此在这里安营扎寨。
  樊香工作上的的转机来自于她来裁缝社的第三天。
  严主任的老婆杜苇来取严主任的衣服,发现肩膀那里多了两团匝过的棉花垫,皱了下眉头问孙焕,“这衣服怎么回事,看着奇奇怪怪的还浪费布,明明你以往做的衣服不是这样的。”
  孙焕脸一白,她那天只想着如果樊香把严主任的衣服做坏了,就不能待在裁缝社,她妹妹就有了机会,一时没想到更多。
  但加了肩垫效果不错,听杜苇不满意,她不能违心说不行拆了算了,裁缝铺里这么多人看着呢,还有李新玲也在一旁虎视眈眈,说不定正等着她犯错呢。
  李新玲确实在一边看热闹,孙焕不是一直自诩她裁剪水平最高么,现在看她怎么办。
  不能说拆了,孙焕想,也不好说杜苇交给她的衣料,她让别人做了,那样杜苇估计会以为她一点也不重视严主任的衣服,不然为什么让别人做,还加了东西。
  一时之间,她楞住了。
  看她半天没反应,杜苇皱皱眉头说:“把这个奇怪的东西去掉吧,以后不要安了。”
  有几人不自觉发出了轻微的叹息,李新玲那么瘦弱,穿上这件衣服也显得挺拔了一些,如果严主任穿上,肯定更棒,现在拆了多可惜。
  陈晓芬忍不住说:“那天衣服做好之后试穿了下,效果挺不错的。”几个问过樊香毛衣织法的大姐也附和陈晓芬。
  樊香看孙焕与李新玲都不说话,衣服是她做的,只好开口了,“是的。这是我们裁缝社想出来的办法,专门根据严主任身材特点做的衣服,您拿回去试试看效果如何,如果不行随时拿过来改。”
  严主任像李新玲一样,都属于身材瘦小那种,削肩细腰。女子这样,会显得娇小婀娜,放在男子身上,再瘦一些,就显得弱鸡似的。
  所以她才专门做了垫肩,显得肩膀厚实一些。人家说膀大腰圆,肩膀厚实的人会更易显得阳刚,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杜苇微带疑惑,“这位是?”
  李新玲介绍道:“这是我们县的先进樊香,前段还在县里做过报告的,也是我们新来的裁剪师傅,这新增加的肩垫,就是樊香想的办法。”
  “原来你就是樊香,久闻大名了。”从广播里听到、从报纸上看到过她的名字。并且,这也是她家老严竖立的旗帜,她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的。
  “您好!”樊香微笑以对。
  “那我拿回去让老严试试。”心里却想,她就给樊香面子,回去如果不合适,再去掉也不费什么功夫。
  晚上严主任回家忙完后,林苇叫住他,“你的新衣服我拿回来了,你试试看如何。”
  “虽然有些小私心,孙焕的裁剪水平还是可以的,我觉得不用试就行。”
  “试试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严主任脱下身上穿的中山装,换上了新衣。
  杜苇替他拉好衣服,眼前一亮。
  严主任扭头看向爱人,“怎么样?”
  杜苇把他拉到镜子前,严主任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是我的错觉吗,好像我壮了一些。”
  “是显得更威武啦!原来是个文弱书生的话,现在是个儒将了。”
  “还嫌我是文弱书生,你来看看我的力量!”
  在这场力与力的搏斗中,杜苇甘拜下风,好好领略了下严主任的力量。第二天,她专门去见了樊香。
 
 
第42章 
  第二天, 杜苇专门去见了樊香,一脸喜色,“衣服很适合我家老严。你辛苦了。”
  樊香微微一笑, 把另一对肩垫递给她, “为人民服务, 谈不上辛苦。我做的肩垫是活的, 您可以在洗衣服时掏出来, 衣服干了再安进去,这是单独又做了一副,以免有什么意外好有替换的。”
  “你可真细心。”
  孙焕在一边看她们谈笑晏晏, 心里失落之极,这次樊香不但顺利渡过难关, 还获得了杜苇的欣赏。而她,原来是严主任专用的剪裁师傅,每次杜苇来就找她,以后估计也不会是了。
  帮妹妹没帮上, 她自己也有无形的损失, 只希望想办法买来缝纫机,能顺利让妹妹过来做户工了。
  李新玲则很高兴, 接话道:“樊香不但细心, 心思也巧, 对同志们更像冬天般的温暖,我们许多人织的毛衣,都受过她的指点, 大家都很喜欢她。真得感谢严主任给我们送来这么一个优秀的同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