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凶成个母老虎和河东狮吼的结合体,全是我妈的锅?生女儿像姑啊!”程飞跃顺口道。
袁艺气炸了,随手拿过沙发上的抱枕,眼看就要砸过去时,却叫她姑抢了先。
只见袁大姑挥舞着一个巨大的羊腿,杀气腾腾的冲了过来。程飞跃吓成啥样儿暂且不提,袁艺也受到了不少正面冲击,唬得她赶紧丢掉抱枕,麻溜儿的跑到她奶背后寻求安慰。
大姑太吓人了,就算不是针对她,她还是觉得好渗人。
袁老太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别闹了,先吃饭,特地熬得好火锅底料呢!娟你也是,饿着能有什么力气,吃饱了才有劲儿收拾孩子。来来,都来吃,敞开肚子吃,管够!”
程飞跃那当真是,一惊未平一惊又起,只满脸不敢置信的看向袁老太。可惜后者一点儿也不稀罕搭理他,只招呼小辈儿们赶紧吃着喝着,不能浪费了这上等的好底料好食材。
最终,程飞跃挨没挨揍尚不知情,反正赵睿是平安到家了,因为苗静特地给袁艺家里打了个电话,乐呵呵的报了平安,还说要谢谢程飞跃。
不过等她这个电话过来时,程飞跃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回家去了,倒是赵秋萍,一面答应了会帮着转告感激之情,一面忍了又忍,最终没忍住劝了两句。
大意是,睿睿是男孩子,总这么娇宠着肯定不行呢,也该是时候让他学着独立了。
这话倒是好意,可很多时候好意并不能被人领会,苗静当时在电话没说什么,回头挂了电话冲着赵国昌就是一通抱怨:“你妹妹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找她帮了个小忙吗?再说,这忙最后也不是她帮的,她还反倒是教训起我来了?独立……睿睿他们学校功课那么紧张,是小艺他们那种垃圾学校能比的?学习考试都来不及,哪里工夫学什么独立,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赵国昌不想跟妻子争辩,只含糊的应了一声,心里却在盘算年货的事情。
这一年年的,公务员的福利越来越差了,就不说跟当领导那会儿比了,就说跟去年前年都比不了了。以前每到年关前夕,单位都会发好几箱年货,还有超市卡代金券等等,他家里用不着的还能孝顺县城里的妈,反正超市都是连锁的,哪儿都能用。
可今年,单位这边居然说一张超市卡都不发了,年货还是有的,但数量却是大大的减少,听说只有一箱苹果一箱橘子外加两桶食用油,就这点儿东西打发叫花子吗?
要命的还不止这些,而是他听说了一个消息,诺记会在年后裁员。
假如让袁艺来说,她很清楚2008年是个相当重要的分界点,从去年就开始全球经济危机,最终还是波及到了国内。尽管,国内受到的影响不像美国那么严重,但还是被扫到了一些,加上第一代iPhone是2007年发布,到了今年的7月,苹果公司就将推出iPhone 3G。从那以后,智能手机开启了新的时代,iPhone成了引领潮流的标杆产品。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诺记当然没这么快玩完,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在小地方,却从去年起就很少对外招收员工了,甚至有小道消息表明,年后就要劝退一部分员工。
赵国昌毕竟是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总有一些独有的门路,他提前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因此决定趁着过年拜访一下中层领导,不管怎么说,妻子的工作必须保住,至少也要让她干到五十周岁拿退休金。
只是这么一来,又要支出一笔钱。
这才是最让赵国昌揪心的问题,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过年,钱就会花得特别凶,哪怕他现在拿的是十三薪,也有一笔不算小数目的年终奖,可依然不够花用。即便在之前的一年里,努力每个月存在一点儿钱,却最终都会在年关时消耗殆尽。
偏生,去年儿子又考上了大学,为了能让儿子有个好前程,他去年送儿子上学时,还特地去拜访了学校的领导,清空了前半年的积蓄。以至于到了现在,只怕后半年的积蓄加上年终奖都不够花用的。
赚的钱永远都不够花,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
他们夫妻俩的生活费也就算了,儿子上大学的费用是万万省不了的,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送礼的钱,还有将来儿子毕业了要疏通门路,还要准备一大笔钱给儿子买婚房备下结婚的费用……
没钱,才是致命的灾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对于赵国昌来说,钱不够花是最惨的现状。可程飞跃却觉得,接到学校寄来的期末成绩报告单才是最叫人绝望的事情。
他又挂科了,这学期因为他将大半的精力花费在了做外卖上面,小半的精力放在了打网游上,直接导致他这次的期末考试惨不忍睹。
以前是挂几门课,这回直接可以看没挂几门课。
“所以,你到底过了几门?”袁艺接到了来自于她哥的求救电话,边问边顺手拆开了她的信。
“过了几门?一门啊!!”程飞跃几乎哭得肝肠寸断,“圆咕噜噜,我完了,我彻底完蛋了,我这下真的真的死定了!这就不是补考费用的问题,我担心我根本就没命活到年后了!救命啊!”
“哦,真可怜。”袁艺格外没诚意的随口敷衍了一句,目光落在了自己的成绩报告单上,“我的也到了,你猜我挂了几门?”
“三门!五门!八门!全部!”程飞跃气呼呼的嚷嚷着。
“猜错了,我呀……一门都没挂。”袁艺心情很好的把成绩单翻来覆去的看,“尽管这个成绩看着是不咋地,文化课全部六十几,不过我专业课成绩不错呀,最差的七十五,最好的考到了九十二呢。看来,老师还是很善良的,他们大概都希望我过一个温馨幸福的年。”
电话那头悄然无声。
袁艺喂喂了两声,不解的问:“手机坏了?喂!哥你听到了没?我全部都过了,及格万岁!”
“圆滚滚我问你,假如我被我妈打死了,你能算我工伤吗?”许久之后,电话那头传来程飞跃有气无力的声音,那真的是连声音里都透着阵阵绝望凄凉,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然而,袁艺拒绝的分外干脆。
“不能。”
第84章
赵秋萍最近很是心烦。
这回还真不是她闺女袁艺的锅,哪怕袁艺上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相当得惨烈,可赵秋萍多少还是知道大学和高中的区别。
别的不说,上高中时,哪怕袁艺念的是全市排名几乎垫底的博雅高中,那人家每天都有布置作业,周周都有随考,还有月考、半期考、模拟考等等。再松懈的高中,那都不是大学能比的。
再就是,对比下夫家外甥程飞跃那扑到地心的成绩,赵秋萍虽然心里对袁艺的成绩不满意,却也没真往心里去,只叮嘱了一句,让她新学期开学后,在学习上多花点儿心思。
撇开这事儿不提,她娘家那边才让她真的犯愁。
很多事情吧,先前没提起来时,肯定是不觉得的。可一旦初露端倪,再往深了去想,却很容易让人越陷越深,愁得心烦意乱。
偏生,这阶段赵外婆也没少打来电话,问袁艺到家了没,大学过得如何,聊了两句后,就把话题扯到了赵睿身上。
对于老人家来说,尤其是只有独一个宝贝孙子的前提下,偏爱大孙子那简直就是人之常情。加上赵外婆平日里对袁艺也不差,赵秋萍也没往心里去,可这回,聊着聊着,赵外婆接下来的话,却让她不得不多心。
“睿睿到底年纪小,一贯还胆子小,不爱说话不爱跟外人打交道,你这个当姑姑的也是知道的。这以前吧,他在家附近念书,咋样都行。人家老话也说了,在家前日好出门万事难,他现在头一回出门在外,又跟小艺在一个地方,这不是赶了巧了吗?咱们家下一辈儿就他们俩姐弟,指不定以后毕业了,他俩还要留在省城里,互帮互助也是应该的。你看以前,小艺成绩不好,睿睿不也拿卷子给她了?这就是互帮互助嘛,萍啊,你说是这个理不?”
赵外婆其实已经说得很委婉了,赵秋萍当然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潜台词,到底是亲妈,还是年事已高身子骨也不怎么利索的亲妈,她最终也没说什么,只一一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不是赵外婆第一个电话了,最初她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随口问着一些琐事,赵秋萍压根就没听出来。
毕竟谁家闺女跟亲妈对话还带着好几个心眼的?恨不得把对方的话掰开了碾碎了细细品味的?不过,等两三个电话之后,赵秋萍就琢磨过味儿来了,而挂掉了刚才那个电话后,她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里要是没她大嫂的手笔,她是万万不信的。
赵外婆人在县城里,平常也不太会跟外人联系,基本上的信息来源也就是俩儿子一闺女。不过,赵国昌和赵国运兄弟俩比较粗心,很少陪亲妈聊天,也就是赵秋萍和她二嫂会抽空陪着,且主力一直都是她二嫂。
二嫂没理由说这些话,况且她也不可能知道这些细节,那么唯一可能的就是大嫂了。
赵秋萍难掩苦涩,她当然知道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帮助,可谁还不是头一次出门?真要说年岁的话,俩孩子之间也就差了两个多月,怎么就当姐姐的就要照顾弟弟了?至于当年借卷子那事,那是她去求的,承情的也该是她才对,要是今个儿她哥嫂希望她做些事儿,那她绝对照办,可非要她闺女承这份情……
她都不用开口问,就能猜到她闺女那神奇的逻辑。
可不是嘛!
要让袁艺来说,希望她成绩好的人是赵秋萍,想要掏空家底买分数让她上好学校的人是赵秋萍,帮她洗衣收拾的是赵秋萍,还有舍了老脸去求娘家侄儿借卷子的不依然是赵秋萍吗?
所以,感恩也要确定对象,不是你妈谁给你操这份心?也许做法有失偏颇,可起码人家做了啊!
至于袁艺大舅那边的人情,本来就是赵秋萍欠的,当然要她自己来还。
两辈子都是。
就袁艺上辈子而言,她自打上大学以后就再也没有跟她大舅联络过了,最后一次碰面应该就是她结婚时,可那会儿宾客太多了,她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些。再之后,她给家里人置办了房子、商铺等等,每年也有趁着过年给红包,私底下她大略的知道她妈会贴补娘家一些,不单是她大舅那边,更多的应该是她外婆。
这些事儿,袁艺都知道,只是懒得去管而已。毕竟,每年多开销个几万十几万的话,根本就没被她放在眼里。再一个,早些年她妈也确确实实欠了娘家那边不少人情,还上也是应该的。
可这跟她没关系啊!
哪国的法律也没规定外甥女要赡养舅舅啊!
……
尽管赵秋萍知道的没那么清楚,可她还算是比较了解袁艺的,在心里仔细想了想后,直接放弃了跟袁艺沟通。毕竟,哪怕从她的角度来看,袁艺对赵睿也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只是她迫切的需要找人说这个事儿,一个没忍住,晚上临睡前,就跟袁东海提了一嘴。
袁东海惊呆了。
“你们家不是最在意传承了吗?”
他岂止是简单的惊呆,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心里的想法。要知道,赵家跟袁家本质上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当年袁东海娶了赵秋萍,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他高攀了。
原因很简单,在当时,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特别特别的大。袁东海他们家本身是农村里出来的,好不容易刚在城里扎根没多久,袁爷爷就过世了。单亲家庭在如今都难免被歧视,更妄论七八十年代那会儿了。而且袁家孩子多,就袁老太一个人拉扯着五个孩子长大,其辛苦程度可见一斑,也因此家底十分的单薄。
别看袁老太在袁艺重生回来那会儿,手头上居然攒下来十万元的巨款,那其实这个严格来说并不是她自己赚来的,哪怕她当时有工作,可要维持整个家庭的运作,再加上帮儿娶妻,给闺女备嫁等等,她那些微薄的积蓄早多少年前就消耗殆尽了。
后来的那十万块,除了极少极少部分是她从牙缝里勉强挤下来的,绝对多数都是后来几个儿女给她的孝敬钱。像逢年过节,她过生日等等,几个儿女或多或少的会给个红包。本地的这几个给的倒不是很多,主要是外地那俩,像人在首都收入不菲当时又没有孩子负担的袁西海,他相当于是袁老太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有就是远嫁昆城的袁艺小姑姑,虽然人很少过来,但钱还是给足了的。
可赵家那边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情况。
赵家一直就是城里人,最早赵外公是住在老房子里的,那个房子是他父母给他留下来的。后来单位分了更好的房子,他就将老房子脱手卖掉了。而且他的工资级别很高,养仨孩子简直轻轻松松,而赵外婆年轻时候也是有工作的,当时的城里双职工家庭简直就是富裕的象征。
也因此,袁东海当年为了娶到赵秋萍很是花了很大心力,那会儿赵外公还在世,可给袁东海出了不少难题。好在,结局是好的。
可最让袁东海感到诧异的是,以他对赵外公的了解,赵家是个非常传统的老式家庭,讲究的是长子长孙顶门立户。
这么说吧,赵外公虽然极为疼爱小女儿赵秋萍,但事实上他是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人,只是他对于重男轻女的表现,跟多数普通人是不同的。
他对女儿极为娇宠,好吃的好喝的新衣服等等,全是紧着女儿来的,家务活要求女儿会做,但只要学会了,就不会再让她动手。每年家里大扫除,一家五口人,只有赵秋萍乖乖的坐在外面,该吃吃该喝喝的,其他四人累死累活爬上爬下的除尘。就连夫妻双方都忙碌时,负责买菜做饭洗衣服的人也是家里的二儿子。
赵外公对仨儿女一直都有着明确的分工。
长子,是必须用来顶门立户,不允许哭泣,不允许退缩,但同时也不能被小事绑住了。
次子,要作为整个家庭的衔接,当大哥需要帮助时,他要顶上,当小妹受委屈时,他要能出头,同时也要手脚勤快,帮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至于小女儿,是一定要用来宠的,因为太娇弱了,不宠着伤了怎么办?
这些事情,早在袁东海求娶时,就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只不过,他家里倒是不太一样,因为家里对男女并未有这么明确的安排,反正谁能干就谁上,要是谁都不干,妈累了一天下班回来就还要干活,太辛苦了。也因此,在袁家这边,是五个儿女抢着干活,谁也没有特权,最多也就是年岁大的干累活,年岁小的挑些轻省的活儿。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袁东海虽然不太理解赵家那个氛围,不过他还是表示理解,但有一点他却很坚持,那就是女儿不能一味的娇惯,不然等她真的离开家庭,被人欺负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