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子——昭素节
时间:2018-09-26 09:02:50

  他们说着话就进了李家的堂屋,张小北观察了一圈,发现李家的房子很大,房屋造得也好,青砖灰瓦,大滴水屋檐,房子大是不大,可是看上去很空,里面虽然称不上家徒四壁,但了必有的桌椅之外,再无其他家什。
  李修文显然不太擅长招待女客,他显得不太自在地说道:“你们先坐,我去砌杯水。”
  胡氏说道:“李先生,你不用客气的,我自己来就行。”
  李修文到底还是尽了主人的礼节,给两人倒了两杯凉茶。
  张小北看到李修文的不自然,他知道这个时期人们还是十分注重男女之别的,估计读书人更注重,他倒没算到李老夫人不在家,真是失算了。眼下之计,就是先解放李修文吧。
  他主动说道:“李大哥,我有些事要请教你,咱们能到你的书房去聊聊吗?”
  李修文:“……”不知真的,他就是觉得莫名地好笑,不过随即又觉得去书房的话倒也不错,只是他娘不在,把胡氏一个人扔在这里又有些不妥。
  张小北又说道:“没关系,我们又不是外人,让我娘在院子里歇一会儿,我跟你说几句话就好。”
  李修文对胡氏礼貌地笑笑,“张夫人,不必客气,请自便,我跟令郎去去就来。”
  胡氏第一次被人称张夫人,一时难以习惯,她连忙说道:“没事没事,你们去吧。”
  李修文领着张小北到书房去了。
  再说胡氏,在屋子里呆着无聊,然后就到院子里转转,转着转头又看到那片空地了。她想,这块地虽然错过了春夏那一茬,但不能错过秋冬这茬菜呀。现在平整好,还能种些白菜萝卜芥菜之类的。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她就帮忙把这地给翻了吧,反正农具院子里都有,胡氏开始埋头捡石子、翻地。
  而张小北这时已经跟李修文到了他的书房里。
  李修文的书房很宽敞,这是李家唯一不觉得空的屋子,四壁的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籍、画册。靠窗有一张长条黑木书桌,上面放着两本画册,一些笔墨纸张,还有一些画画用的颜料。
  李修文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指着另一张椅子让张小北坐下。
  李修文开门见山地说道:“小鬼头,你说吧,找我什么事?”
  张小北嘿嘿一笑,先给李修文戴了顶高帽:“兄台果然目光如炬。”
  李修文哭笑不得地摆摆手,意思是你赶紧说吧。
  既然对方开门见山,张小北也就不打算再绕圈子了。他开明宗义地道:“李大哥,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想读书,想拜你当我的先生。”
  李修文对此倒也不觉奇怪,他的猜想也是如此。
  李修文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张小兄弟,其实在你之前就有人来问过我,但都被我一一拒绝了。”
  李修文顿了顿,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我此生的志向并非举业,平日读书不喜四书五经,作文不喜八股,一切全凭个人喜好,我这样的人如何又做得老师?岂不是耽误你们这些学子?况且,我也知道你们的家人为了你们能够读书,往往倾尽全家之力,我怎么忍心懈怠你们?我既不想懈怠学生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唯有拒绝你们,还望小兄弟和令堂能够理解。”
  李修文说完,静静地看着张小北,张小北笑了笑,也缓声说道:“我倒是能理解李大哥的心思。不过,我觉得李大哥还是太谦虚,想得太过长远和细致。老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先生只要尽力了,学成怎样,全看我们的造化,这怨不得谁。而且读书的根本是明道理,知是非,长眼界,至于能否进学、中举,那得看机遇和个人造化了,有时非人力所能左右。”
  李修文目光中露出激赏之意,他慨叹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
  李小北顺着杆子往上爬,接着说道:“既然先生觉得我这么好,何不破例收下我这个学生?”
  李修文朗声笑道:“我倒是有心收你,只是还有一件,家母素来喜欢清净,最所吵闹。不过,你若是有心向学,我倒是可以教你一些。”
  话说到这份上,李修文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收你为学生是不可能,但我可以私下里教教你。其实这个,张小北也觉得不错,可是他又一想,偶尔麻烦人家一两次可以,时常麻烦就不好了。
  再者说,看看李家过得也不十分宽裕,他还想着帮帮他们呢。
  他沉思片刻,接着又说道:“李大哥,你别怪我心直口快,你既不以科举为业,恐怕还不擅种田之事,长此以往,先生以什么为生?我劝大哥可以考虑一下收学生的事,——我知道李老夫人怕吵,喜静,可是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爱吵闹的熊孩子呀,你看看我,多安静多懂事。大哥以后就专招我这样懂事又不爱闹的学生不就好了?学生在精不在多嘛。李大哥,你先别忙着拒绝,等老夫人回来后,你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也不迟。”
  李修文充满笑意地看着张小北,静静地看着他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劝告自己,静静地看着他大言不惭地夸奖自己。
  张小北也懂得适可而止,既然话已经说完,他们就该告辞了。他便起身告辞。
  李修文稍作挽留,便起身送他出来。
  两人一到院子里,李修文便有些呆住了。就见原先的空地已经被翻了大半,翻好的土地被弄成一条条整齐的垄,一看就是行家干的。
  胡氏见他们出来,赶紧起身,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我在院子里闲着没事,就顺手把地给整了,你们可以种些萝卜白菜大葱之类的菜,过年就不用买了。”
  李修文用充满感激地说道:“多谢张夫人了。”
  胡氏一听到他喊夫人夫人地就浑身不自在,忙不迭地摆手道:“俺一个乡下人,啥夫人不夫人,你叫我胡婶就行了。”
  李修文笑道:“好吧,那就多谢胡婶了。”
  胡氏跟李修文说着话,拿眼觑着张小北,她特别想知道两人聊得咋样了。
  张小北走过去拉着胡氏道:“娘,我已经跟李大哥说完了,咱们也该回家了。”
  胡氏只好说道:“是呀,天也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两人跟李修文告辞。到临走时,双方又因为礼品的事起了争执。
  李修文坚决不要礼品,胡氏坚决要送,双方就僵持在那儿了。
  李修文没有相关经验,同时他又觉得拉拉扯扯不好看,一急起来,脸都有些红了。
  张小北见此情形,只好劝他娘道:“娘,罢了吧。咱们以后再说。”
  最后,他想个了个折衷的法子,把自家做的绿豆糕和香酥蚕豆留了下来,跟李修文说道:“李大哥,我们那儿的规矩是上门串亲戚看朋友都不能空手,不然会被人笑话的。这两样东西都不值什么,是我们家自己做的,一点心意,你和老夫人就当尝个鲜儿吧。”
  李修文一听这个,也不好再拒绝了,只能收下了。
  李修文送两人到门外时,才对张小北说道:“你说的事,容我考虑考虑,过几天给你答复。”
  胡氏一听对方这么说,就知道事有五成指望了,她满怀欢喜地说道:““没关系,你们尽管考虑,过个两三天,我正好去镇上卖东西,路过这里,顺道把菜种送过来,你到时告诉我就行。”
  这也正好解决了李修文怎么去通知他们的难题,他说道:“这样是好,只是又要麻烦胡婶了。”
  胡氏不在意地道:“这有啥,俺们的气力又不值钱,菜种家里也有。”
  李修文点头:“那好,就这么说定了,那时我娘应该会在家。”三人挥手告别。
 
 
第26章 找茬
  母子两人一离开李家,胡氏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哎呀,我真想到这个李先生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哪里像那些人告诉我的那样。你看他多和气呀,怪不得是读书人,说话跟咱们庄稼人就是不一样。”还有一条,胡氏没说出来,她送的礼李修文死活不要,要换了别的人还不乐呵呵地收下了?这人不贪又有学问,要是能拜他当先生多好呀。
  张小北也说道:“李修文是个不错的人。”
  胡氏又问:“对了,你跟他在书房里都说啥了?”
  张小北笑道:“没说啥,就是告诉我很聪明很懂事,反正一定要让他觉得不收我当学生他会后悔的。”
  胡氏半笑半骂道:“你这孩子,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
  张小北苦笑道:“娘,这种时候不夸不行啊。”只要有本事名气大的人才有资格低调,像他这种扔人群里不起眼的人,再低调谁能看见他呀。胡氏一想也对。
  相比较来时的忐忑不安,母子俩回去时就轻松愉快多了。
  走了半路,胡氏怕张小北累,就要背着他,张小北摇头拒绝了,她娘还拿着东西呢,哪能再让她背着,大不了他走慢些就是。
  两人走走歇歇,中间还停下来在一户人家要了碗水喝。半路上卖各种卖零嘴和针头线脑的货郎,胡氏心中好,出手也难得的大方,就想掏钱给张小北买点吃的,不料却被张小北拦住了:“娘,咱不买了,省下钱,再买点糖和猪油之类的,我们在家自己做吃的。”胡氏一想也是,这样一来就省多了。
  两人慢慢悠悠地在路上耗了半个多时辰才到家。
  他们一到家,张小草和张小枝就围了上来,问事情怎么样了。
  胡氏面带笑容道:“还没说定,不过感觉有戏,那李先生可真不错。”张小草两姐妹听到这话,也跟着高兴起来。
  胡氏一面把东西放下来一面问道:“你爹还没回来?家里没啥事吧?”
  张小草答道:“爹听说奶奶他们先去割豆子就去帮忙了。家里倒也没啥事。”
  胡氏倒也没说什么,只觉得又热又渴,咕咕咚咚灌了一大碗凉开水,她又想去吃点剩饭。
  张小枝道:“娘,左右过一会儿也该做饭了,你就别吃剩的了,我跟大姐去做饭吧。”
  胡氏一想也是,便挥挥手说道:“行,你俩看着做吧,我先歇歇。”接着又问小北累不累,要不要给他捏捏腿。
  张小北摇头说没事,他睡一觉就好。
  张小草和张小枝去灶上做饭,他们家的晚饭也简单,就是把上午蒸的三合面馒头溜一溜,煮一锅稀粥,炒一个豆芽,再拌个苋菜就行了。
  饭做好了,张耀祖还是没回来。
  胡氏看看天色,天也快黑了,这时候应该回家了吧,怎么回事?”
  她正想着,就见听院墙那边有人在喊:“老三家的,老三家的。”
  胡氏听声音像是二嫂杜氏,就赶紧到墙根底下大声回应道:“二嫂,你叫我?”
  那边确实是杜氏,她说道:“娘叫我喊你过来吃饭,你把小北也带来吧。”
  胡氏不疑有他,就跟两个闺女说了一声,叫她们先吃,自个儿带着小北去西院。
  胡氏牵着张小北进了西院,西院里仍是闹哄哄的,人多,鸡鸭鹅也多。堂屋里已掌了灯,屋里围坐了大房二房的大人孩子。罗氏和老张头坐在上首,张耀祖和张富贵和张发财坐在一处正在说话。
  杜氏也在,她的肚子比先前更大更显了,行动都有些笨拙。
  胡氏笑着跟大家打了个招呼,笑眯眯地跟杜氏说话:“二嫂,看这样子,你该不会是双胞胎呀。”
  杜氏笑着应道:“谁知道呢,村里倒是有经验的老人说极有可能是两个。”
  胡氏道:“要怀的是两个那真叫好,受一回罪得生俩孩子简直太划算了。”
  两人正唠着家长里短,这时候,江氏端了一盆菜汤进屋了。
  胡氏伸手去接,江氏侧身躲过,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哎呀,我自个来就行,我哪敢使唤你,谁不知道你是个大忙人。”
  胡氏眉头一皱,就觉得这人话里有话,便笑着问道:“大嫂,你这话啥意思呀,啥你不敢使唤我,咱们没分家里,我也不懒吧?也没躲过活吧?”
  江氏把汤盆放下,笑呵呵地道:“三弟妹,你瞧你,我不过是随口开了句玩笑,你咋就较起真了?”
  胡氏原话奉还:“大嫂你瞧瞧你,我也不过是跟着你开了句玩笑,你咋就当我是较真呢?就许你说笑,不许我说笑了?”
  妯娌两个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暗潮涌动,夹在两人中间的杜氏脸上却挂着淡淡的微笑,像是在看戏似的。
  罗氏看了看两人,开口道:“行啦,说笑归说笑,都别当真了。”
  随即她状似随意地问胡氏:“老三媳妇,我听老三说,你今儿上午带着小北去拜先生了?真有这事?”
  胡氏怔了一下,忍不住看了张耀祖一眼,心里就有些不悦,但随即又想道,这事早晚也瞒不住,况且,她自个掏钱让儿子读书又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任谁知道也无无妨。
  想到这里,胡氏便大大方方地说道:“是有这事,土地庙刘先生那儿的束脩太贵,俺们出不起,我听人说花莲村的李修文那儿束脩便宜些,就特地带着孩子去问问。”
  胡氏话音一落,屋里就像炸了锅似的,议论纷纷。
  尤其是江氏反应最大,她阴阳怪气地说道:“我说三弟,三弟妹,你们两个可真是深藏不露哇,这才分家多久,你们三房就能送小北去读书了?”
  胡氏反击道:“大嫂你这话是几个意思?啥叫我俩深藏不露,我们分家时分多少东西可是明面上的,我能藏到哪去?你亲眼看见我藏啥了?”
  江氏正待反驳,这时张富贵拿眼瞪她一下,他接过话说道:“老三,这么说你家是发小财了?这正好,你大侄子正要买书和冬衣呢,你有钱正好支援点。”
  胡氏心里窝火,面色仍平静地道:“大哥,你是不是没听清我刚才的话?我们小北上学也要束脩呐,你这个做大伯的能支援不?”
  张富贵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老三媳妇,你又说笑了,我要有钱还找你们借呀?”
  胡氏道:“既然都没钱,那就谁也别谁找借,各人凭各人的本事呗。”
  江氏飞快地插进来一句话,对着罗氏和老张头道:“娘,爹,你们二老听听,三弟妹这说是的啥话,好好地一家人说得这么生份,让人多寒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