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捌葆桂圆
时间:2018-10-09 09:54:09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第107章 莺儿(28)
  柳五儿回薛家的“探亲之行”终于在月底得以成行。
  宝钗提前和赵嬷嬷打了招呼,那日一早, 柳五儿就提上提前收拾好的一个小包袱, 还有宝钗托她带回去的家书, 从王府后角门坐上了等在外面的薛家派来的马车。
  薛家已经搬回了自己在京城里的宅子,马车从北静王府驶过去的时候, 沿途的风景和来时万全不同。马车曲曲绕绕,最后才驶入一个巷子,停在一栋宅子门口。此处是薛宅的正门, 柳五儿透过车帘往外看了一眼, 觉得有些好奇。
  车夫走过去和门房说了两句话, 才重新上车,绕到另一个巷子, 从后门把柳五儿送进了薛家的宅院。柳五儿一下车, 就看到同寿站在车旁, 喜眉笑眼地拉她, “莺儿,你可回来了, 太太都盼了好久了。姑娘可让你带了什么话没有?”
  “姑娘让我带了一封家书回来。”
  “那可太好了, 太太看了肯定很高兴。”
  两人一边说, 一边由同寿领着走到了正院,薛宅的正院自然比不过荣国府的气派,却也比梨香院的屋子阔朗多了, 柳五儿看着这里的亭台楼阁,一花一草, 都觉得很新鲜。
  刚走到堂屋门口,就听到屋内薛王氏焦急的声音:“莺儿过来了没有?”
  不等屋内的同喜说话,同寿就先抢着说:“太太,莺儿来了。”
  话音未落,自然有小丫鬟帮她们掀开屋帘,薛王氏已经迫不及待地起身迎了过来,让柳五儿很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柳五儿也不会真的自作多情地觉得薛王氏有多看中自己,太太之所以这样不顾身份,其实还是为了自己怀里的那封家书罢了。
  柳五儿跪在蒲团上,朝薛王氏磕了个头,才在薛王氏的连声催促下拿出怀里的信,递到薛王氏手里。薛王氏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目十行地匆匆扫过一遍,才又细细地品读起来。
  “钗儿在王府里的日子还好过吧?”她看完了两遍信,才抬头询问柳五儿。
  “太太不知道,咱们姑娘在王府里人缘可好了!无论是王妃、淑人们,还是丫鬟仆役,都夸咱们姑娘模样好、学识好、待人和气……”
  “那就好,那就好。”薛王氏连声道,想了想,又问:“钗儿现在在哪处当差?王府里现在又是个什么情况?”
  柳五儿略一思忖,就明白了薛王氏问出这个问题的目的——薛家送宝钗去小选,原本就抱了那样的目的,现在减了一等去了藩王府邸,也还是一样。“姑娘现在在藏书阁里作女史,每天都很清闲,姑娘自己也高兴。”
  “藏书阁……”薛王氏目光一闪,“这是北静王妃分派钗儿去的?”
  “这倒不是。”柳五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和姑娘一道进王府的还有一位杨女史,杨女史选了去外书房,姑娘选了去藏书阁。”
  “钗儿为什么不去外书房?”
  柳五儿抿了抿唇,“太太不知道,外书房可不是那么好呆的。杨女史在那边不过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已经得了好几个不是了。那边都是王府老人,初来乍到的去那边,难免受人欺负。杨女史和咱们姑娘同住一个院子,每天回来都要在屋里和丫鬟抱怨,一开始抱怨的声音大,姑娘这边屋里都能听见。后来倒是有所收敛了些,晚上回来的时候也常常是红着眼眶的。”
  紧接着,又说了几件杨珈纤在北静王府中的遭遇——连些许的夸张都没有,就已经让薛王氏听得感叹连连了。“在家里都是千娇万宠出来的,哪个不是爹娘的掌上明珠?进了王府,却要经历这些,真是作孽。”
  “也是她太过冒进了——先前王府里的外书房女史,现在已经怀有身孕,被封为淑人了,若是成功生下孩子,就算只是个小郡主,一个‘夫人’的位份也是少不了的。”
  薛王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钗儿是个自己有主意的孩子,我现在也不求别的,只盼着她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柳五儿正要随声附和,再说些宝钗日常“好人缘”的事给薛王氏听,就听同喜略显突兀地插话道:“咱们姑娘聪明着呢,再说,还有姨太太家——前儿姨太太过来的时候不是还和太太说了?只让姑娘安心忍耐一年半载,到时候……”
  “这些没影子的事,说它做什么?”薛王氏带着些许严厉地盯了同喜一眼,柳五儿心底却立时升起了警惕:如果同喜说的是真的——按照同喜的性子,她可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诓人,更是个爱慕虚荣、藏不住话的,她这样说了,那么十有八九就是确有其事了——在薛家搬离贾府之后,王夫人还不肯死心,或许三番两次过来串门,打着找妹妹谈天的旗号,实际却是为了动摇薛王氏的决心。
  并且,在这件事上,王夫人还拥有同喜这样一个同盟,在她不能继续在薛王氏耳边喋喋不休地纠缠的时段里,代替她成为说客,反复描摹贾家这门亲事对宝钗、对薛家的好处。
  柳五儿有时候真心怀疑,王夫人是不是额外许给同喜什么好处了,不然怎么会让同喜对这门亲事如此拥磊。
  不过,薛王氏显然不欲在这件事上多说,在她的阻止和瞪视下,同喜也只好讪讪地收了声音,老实地站在一边。以柳五儿的眼色之敏锐,自然已经注意到她眼底的不服气。
  “钗儿自己有主意,我和她哥哥,还有她舅舅一家、姨妈一家,在外面了,两眼一抹黑的,暂时也不能帮到她太多。莺儿,好孩子,你回去告诉你主子,只让她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若有什么烦难了,就托人带话出来,我们自然想办法帮她。可千万别什么都不说,自己一个人苦撑着……”
  柳五儿一边笑着点头,在表面上得体地敷衍着薛王氏的谆谆叮嘱,一边暗自不露声色地叹了一口气:薛王氏嘴里说的好听,但是她对宝钗的期望,也只会更大——柳五儿可不相信,看着元春的成功,王夫人的得意,薛王氏心里会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如果不是柳五儿先发制人,说了许多在王府里需要行事小心的地方,恐怕薛王氏就要逼着宝钗尽快去亲近/勾/引北静王了。
  但是,就算柳五儿现在用故事把薛王氏震慑住,为宝钗赢得了缓错的时间,这时间的长度也不能超过一年。毕竟,除了薛王氏外,王夫人、同喜,以及别的处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直盯着这件事的人,都会在无形中对宝钗造成催促和紧逼。
  这可真够让人无奈和厌烦的。
  可是,柳五儿——作为最了解宝钗境遇的人,她可没办法像其他人那样催促宝钗尽快行事,好似爬上北静王的床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似的。
  ***
  柳五儿虽说得到了一天的假,但是她既然已经跟着宝钗进入北静王府,就也算是王府的下人了,这样的身份,让她无法真的在薛家盘桓上一整天的时间,几乎在向薛王氏禀告过宝钗的现状,又听过薛王氏的谆谆叮嘱之后,假期的时间就过去一半了。
  好在柳五儿——莺儿的家人都还留在金陵,这趟回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帮宝钗带信,说是“探亲”,实际上却无“亲”可探。
  薛王氏盘问了柳五儿大半日,到了用午饭的时候,才和蔼地让同寿带柳五儿下去,“莺儿娘和姐姐都留在金陵没跟着过来,同寿,你带着莺儿下去吃饭吧,回来一次也不容易,刚好你们小姐妹们好生聚一聚。”
  就看薛王氏的这番安排——是让同寿带柳五儿去吃饭而不是同喜,就能看出薛王氏对府里下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全然无知,到底是多年的当家主母,娘家也是金陵城内数一数二的体面人家,虽然生性随和懒散,但是该有的手腕也并不是没有……
  柳五儿谢过薛王氏的恩典后,就跟着同寿出了主屋。一出堂屋的门,同寿的脸上就立时挂上了开朗的笑,她伸手拉住柳五儿的手,拖着她往前,沿着回廊跑了起来,“我已经和厨房的人说好了,你来我屋里,咱们两个中午一道吃饭。”
  同寿就住在薛王氏起居的正院后的后罩房内。薛家人少,搬回来大宅子后,就是有头有脸的下人们都能每人分配到一间单独的屋子,同寿和同喜的屋子紧挨着,是后罩房内最大的两间屋子。
  到了同寿的屋里,柳五儿终于能放松片刻,同寿体贴她之前在薛王氏面前回了那么长时间的话,此时也不再多问王府的事,只让小丫鬟去领饭,然后倒了杯茶给柳五儿,问她:“你今儿一路过来的时候,可看到外面的样子了?我听说这么这栋宅子的巷子外面不远就是一条很热闹的街巷,我一直想过去逛逛,可是总不得空儿。”
  柳五儿想了想,“马车快到这边的时候确实有段时间听着外面乱嘈嘈的,不过我也没有往外看,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光景。”
  同喜一脸向往:“我还是在搬过来的时候隔着车帘子往外看了一眼,同喜在旁边还不许我多看,说是怕贾家那位宝二爷瞧见了,觉得我们不尊重……”
  柳五儿猛地抬起头,紧盯着同喜:“太太搬家的时候,宝二爷也跟着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108章 莺儿(29)
  吃过午饭,柳五儿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又和同寿聊了几句, 就又被同喜叫回了主屋。
  这一会, 薛王氏倒是没再盘问柳五儿关于北静王府的那些事,只当着丫鬟们的面递给柳五儿一沓银票。柳五儿捏在手里, 只觉得少说也要有几千两银子了,虽然心里知道这钱肯定不是给自己的,但是薛王氏忽然交给她这样一笔巨款, 也让她难免有些惴惴的。
  “这些钱让钗儿先拿去花, 若不够了, 再打发人来告诉家里——好孩子,等日后你主子飞黄腾达了, 少不了你的好处。”
  就算没有薛王氏后面的这句话, 柳五儿也不敢、也不会私下昧下这笔钱——她可是完成任务之后就要“走”的人, 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柳五儿小心翼翼地把这沓银票收进怀里, 坐着马车回到王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银票尽数交给宝钗。
  宝钗瞄了一眼, 吩咐柳五儿:“把银票放到妆奁里吧, 最近没什么用得到的地方。”
  柳五儿点着头, 收好那些银票——事实上,她们主仆两个在王府里并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她们不是王府里真正的“主子”, 吃穿住行都有份例,没有理由僭越分毫, 自然也就不需要给王府的下人们打赏。相反,王府、或者说朝廷,还会额外发给她们俸禄,也就是月钱,而且这份月钱并不比之前她们在家的时候拿到的低,甚至还要高出很多。
  不说宝钗每个月能拿到多少米俸,单说柳五儿,她现在每个月能拿到一两银子的俸禄,比得上之前在贾家两个月的月钱了。至于宝钗,女史每年可以得到一百两银子的俸禄,虽然这笔俸禄什么时候能发放到宝钗手中还是个问题,但是想想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而且,宝钗还另有薛家送给她的傍身的钱——除了刚进府时花销了一点外,在主仆两个定下“守拙”的路线之后,那些钱就几乎再也没有动用过。
  现在薛王氏又托柳五儿带钱给宝钗,虽然柳五儿拿着钱的时候有些惴惴不安,但是这种不安,更多的是怕产生误会,却并不表明这笔钱能够派上什么大用场。而宝钗对待这笔钱的态度,显然她暂时并没有改变路线的打算,可以想见,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她还会这样安静本分低调下去。
  ***
  展眼又过了几个月,眼看着就到冬天了,这些日子,王府里从北静王、王妃到下人——但凡是身上担着差事和职责的,都无比忙碌,而那些没什么事做,每天只负责争奇斗艳,或是无事生非的后院里的女人们,却逐渐安静下来。
  而安静下来的原因,一是最近王府的几位正主都很忙碌,在这时给他们找事,肯定得不到好脸色,不能达到预计效果不说,或许还会惹来一顿申斥。那些女人虽然没有什么别的生活意义,但是能在王府后院立足,却必须是懂得看人眼色的机灵人,自然不会在此时节外生枝。还有一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段淑人的肚子月份渐大,王爷和王妃,甚至太妃都很看重这一胎,别人自然也不敢在此时闹出什么意外,让自己同时遭了几重主子的厌恶。
  就连向来不知道适可而止的杨珈纤,在经历过几次之后,也学得聪明了一些。
  可是柳五儿却暗自心焦:眼看着就年底了,正月里宫廷活动多,正是女官们最为忙碌的时候,但是在正月过后,京城内各藩王府邸的女官却按照例律有一日的假可以回家探亲——这是以前元春在东宫做女史的时候都没有过的福利,只有藩王府内的女官才有。
  宝钗一早就已经确定那天是要回家探亲的了,她毕竟放心不下母亲和哥哥,但是在柳五儿看来,宝钗这次回家探亲,是必然要遭到催促的——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进程发展,就算再过两个月才到正月,宝钗也必然不可能和北静王之间产生什么暧昧情愫。
  毕竟,进王府已经大半年了,在这大半年中,北静王水溶从来都没去过藏书阁一次,仿佛在他的认知中,王府里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似的。
  进了腊月之后,柳五儿终于坐不住了,在思来想去,反复掂量过自己手中的筹码之后,她终于忍不住,托小茴给柳湘莲带了一封信。在信里,她直言请柳湘莲帮宝钗安排一个机会,起码先让北静王见上宝钗一面,知道府里还有这样一个姑娘。
  这封信柳五儿斟酌了很久才终于完成——虽然她之前也通过各种方法为迎春安排过亲事,但是真的说媒拉纤还是第一回 ,这让她总是有些莫名的担忧。
  而那封信在送出之后,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下文,这就让柳五儿更加不知所措,生怕柳湘莲没能及时看到自己的信,或是出了什么意外,不能再帮她。
  就在她犹豫着要不要重新想方设法的时候,这天宝钗终于在回甲三院的时候,强自压抑着激动地告诉她,“莺儿,我今儿见到王爷了。”
  柳五儿起先还没有反应过来,她怔了一下,随口回问:“在哪儿见到的?”
  宝钗奇怪地睨了她一眼,似乎不懂自己的贴身丫鬟为什么忽然变得蠢笨起来,“当然是在藏书阁了。”
  “他真的去了藏书阁?”柳五儿惊呼一声,又在宝钗的目光下压低了声音。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