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奋斗日常——容默
时间:2018-10-31 11:33:44

  但不知道为什么,裴清殊心中还是产生了一丝很无奈的感觉。
  刚当上皇帝那阵儿,裴清殊还觉得谁都这么捧着自己,心中不免有一点小得意。
  但随着当上皇帝的时间越来越久, 他还当真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所有人都和他保持距离, 将他捧的那么高,有时候也挺没劲的。
  或许是正因如此,裴清殊才更加珍惜那些待他始终如一的故人。比如公孙明,比如傅煦,比如赵虎、老七等等等等……
  他希望他们之间的感情,永远都不会变。
  宋池退下之后, 裴清殊传来了钟太医,问了问宋池的身体状况。
  “宋大人正值盛年,身体康健,皇上无须担忧。至于生育方面,微臣当初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还以为宋大人是……不能行房。不过经过诊查之后,臣发现宋大人得的是弱精之症,并非没有一丝希望。”
  裴清殊一听,便嘴角上扬:“那太好了。云蛟既是朕的表兄,也是朕的左膀右臂,还请钟太医多费心一些。”
  钟太医忙道:“皇上客气了,既然您都吩咐了,微臣一定尽力而为。”
  其实对着一般的太医,裴清殊根本没必要这样客气。他对钟太医这般礼遇,一方面是因为钟家和裴清殊生母的娘家是表亲,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看在娴妃的面子上。
  自打上回两人因着钟二姑娘的事情闹了点儿别扭之后,话说开了,关系反而比从前增进不少。
  娴妃当然不可能就此把心里话全都跟裴清殊说,但她在面对裴清殊的时候,比过去坦诚了许多。
  裴清殊知道,她最近正在发愁给钟二姑娘许配人家的事情。虽说婚姻大事理应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娴妃的母亲左氏和她一样身体不太好,最近一直都缠绵病榻。钟太医现在又是以大女儿的意见为主,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钟二姑娘的婚事,免不得还是要娴妃来替她操心。只不过最后定下来的时候,会让钟太医出面去说就是了。
  娴妃虽然因着钟二姑娘想要入宫的事情不大开心,但她毕竟就这么一个妹妹,还是希望她能嫁的好一点儿。
  裴清殊见她烦恼,就帮着她想了想,结果发现自己竟然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毕竟钟家在京城的地位有些尴尬,高不成低不就的。虽是外戚,可只是太医世家,钟二姑娘又是庶出……娴妃的弟弟钟悦虽然考取了功名,在翰林院当差,但他到底年纪还小,官位还不高,凭借他的能力,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家族。
  裴清殊见她那样烦恼,就问:“之前提亲的那几户人家,你不是说都挺好的吗?里头就没有合适的?”
  提起这个,娴妃无奈地叹了口气:“以前还算是合适的,可二妹妹现在的心高了,我怕结亲不成,反倒得罪了人家。毕竟我们钟家和那几户人家以前几乎没有往来,人家可不会惯着她。”
  “那依你的意思,还是想在熟悉的人当中找了。”
  娴妃点点头。
  据裴清殊所知,和钟家交好的家族,主要有左家、林家和房家等。
  左家是承恩公府,是大齐顶尖的世家贵族。按说以钟家的门第,根本跟左家搭不上关系。
  这两家能交好,甚至结亲,主要是因为当年钟家的祖先曾经救过左家的先祖,对左家有恩,两家的关系这才一直保留了下来。
  不过听娴妃的意思,她似乎并不希望钟二姑娘嫁回左家。
  “这主要还是母亲的意思。您也知道,二妹妹是庶出。母亲虽然不曾在物质上亏待了她,但终究是没办法将她视作亲生。”
  这样隐秘的家事,放在过去,娴妃是决计不会在裴清殊面前说起的。她现在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心事透露给裴清殊,主要是自那次的事情之后,娴妃明白了一个道理。
  既然她的出身不能给她带来任何的优势,那么她在宫中所能倚靠的,就只有裴清殊的宠爱而已。
  过去娴妃以自己的方式,争取着裴清殊的宠爱。但她现在渐渐明白,有的时候她所给的,就算再好,也不一定是裴清殊想要的。要想继续在这宠妃的位子上坐下去的话,她就得按照裴清殊的心意行事才行。
  而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他可能会需要一个完美的皇后,却并不一定想要一个完美的妃子。
  对于一个妃子来说,顺从帝王的心意行事,远比完美更加重要。
  就像娴妃所想的那样,现在她把自己的这些真实的想法暴露给裴清殊之后,裴清殊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她自私或是什么,反而有一种被人信任、被人依靠的感觉。
  这种感觉并不算坏。
  能为自己的女人解决烦恼,裴清殊的高兴甚至并不亚于娴妃。
  最后在裴清殊的建议之下,娴妃终于替自家妹妹定下了一个最为合适的夫君——慕老将军领养的孙子,慕云康。
  裴清殊是觉得,如果钟二姑娘是娴妃的亲生妹妹的话,嫁去林家是最合适的。
  但她既然是庶出,嫁到慕家或许更好。
  慕云康是慕家领养的孩子,卫国公夫人慕氏的养兄。当年慕氏出嫁之前,慕老将军甚至还动过念头,让自己唯一的孙女嫁给慕云康。可慕氏看不上自己这位出身低微的养兄,死活都没答应。最后她宁可嫁给比自己年长许多岁的卫国公,也不肯嫁给慕云康。
  这倒不是说慕云康是个坏人,主要是因为他并非慕家人的亲生骨肉,慕氏当时没有信心,不知道皇帝在慕老将军离世之后,愿不愿意让慕云康继承慕老将军的位置。嫁给位高权重的卫国公,相对来说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直到现在,裴清殊也没有表露过将来要如何安置西北慕家军。
  娴妃身为后妃,不好问他政务上的事情。不过从裴清殊提议将钟二姑娘许给慕云康来看,将来就算他不让慕云康接手慕家军,也不会就此对慕家人不管不顾、让慕家彻底没落下去的。
  这无论对娴妃还是慕家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你要是怕你妹妹不乐意的话,由朕来赐婚如何?”裴清殊一点都不担心钟二姑娘会怨恨自己,比起这个,他更不想让钟家人因此事而失和。
  要是他赐婚,能让钟二姑娘歇了对他的心思的话,裴清殊求之不得。
  娴妃想了想,这样的确能免却很多麻烦,便向裴清殊行礼谢恩:“那就多谢皇上了。”
  ……
  赐婚的圣旨传下去之后,钟家人的烦恼是解决了,不过等着裴清殊去收拾的烂摊子还有一大堆。
  雍定元年的正月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之前下令让人捉拿的大大小小十几名涉案官员,被五花大绑着押解进了京城。
  和他们同时回京的,还有裴清殊的奶兄弟赵虎、九皇兄简郡王。
  老九这回担任钦差,帮裴清殊查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回来之后,裴清殊就封他为吏部侍郎,让老九继续帮他抓吏治这方面的事情。
  而且现在恩科马上就要开始了,老九是个爱才惜才之人,裴清殊相信老九可以帮他在用人方面提供许多帮助。
  至于那些企图刺杀老九和傅煦他们的官员,出于避嫌的目的,裴清殊并没有让老九亲自去查,而是将此案交给了他的十一皇兄恭郡王。
  老十一在他们这些兄弟之中,是出了名的做事一板一眼,比老四还要不苟言笑。
  裴清殊让他主持查贪腐案,就意味着他不打算轻饶了这些胆大包天的狗官。
  有裴清殊在背后支持,老十一没有留丝毫情面。
  下狱、用刑、审问、招供、判案、抄家,一气呵成。
  当裴清殊得知,一共从这十几名官员的家里抄出了多少银子时,裴清殊简直恨不得一口气将全国的官员都查个底朝天。
  这些涉案官员的官职其实都并不是很大,最大的也不过是知府而已。可就是在这些人的府邸当中,竟然抄出了八十多万两的白银和数不清的粮食!
  裴清殊在痛恨这些蛀虫的同时,也忍不住心中暗爽。
  他知道一下子就将所有贪官都一网打尽是不现实的,不过现在看起来,抓几个典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震慑其他官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多抓几个贪官,他的手头就会更宽裕一些啊!
 
 
第37章 
  刺杀钦差案尘埃落定之后,傅煦终于在绿萼等人的护送之下回到了京城。
  裴清殊闻讯之后非常高兴, 立马让人准备了一桌酒席, 为傅煦等人接风洗尘。
  为了说话方便, 裴清殊只叫了公孙明、赵虎还有九皇子这几个人。
  以前九皇子和傅煦他们还不是很熟悉, 不过经过这一回的事情之后,他们两个也算是共患难过的生死之交了。见到傅煦平安归来,老九内心的喜悦丝毫不比裴清殊他们少。
  “当时若不是傅大人提议兵分两路,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回到京城……来,傅大人,我敬你一杯!”
  傅煦身上的伤还没好全,按理说是不能喝酒的。不过听老九这么说, 他还是举起了酒杯:“九爷言重了, 这几个月以来, 您也帮助了我许多,应当是我敬您才是。”
  傅煦说着就要喝杯中的酒,结果被一旁的公孙明给拦住了:“阿煦,你的伤还没好呢, 我来帮你喝吧!”
  等他喝完了, 才笑嘻嘻地问对面的老九:“我替阿煦喝了,简郡王殿下应当不会介意吧?”
  老九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好介意的!是本王疏忽了,差点忘了傅大人身上还有伤。这样吧,让下人给傅大人换杯茶水来,以茶代酒就好了!”
  公孙明笑道:“殿下可真是个痛快人。”
  “好了,先别忙着喝酒了, 都动筷子吃点菜吧。”裴清殊坐在主位上,含笑说道:“都不是外人,那些客套话就免了。”
  时至今日,就算是关起门来的时候,能和裴清殊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人也不多了。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场合,裴清殊感觉特别珍惜。
  他们这几个人凑在一起,就算什么话都不说,都能让裴清殊的心里感觉暖暖的。
  傅煦和赵虎都属于话比较少的那种人,一晚上的时间,几乎都是公孙明和老九他们两个在说。
  几人讨论最多的,还是有关税制改革的事情。
  “其实在我看来,皇上既然给各级官员都涨了俸,完全可以取消士绅免田税的政策啊。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士绅和官员都用不完自己的免税额度,名下都会挂靠许多其他人的土地,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偷税漏税!”
  公孙明道:“简郡王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据我所知,现行的免税额度很高,是因为当年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非常缺人才。为了吸引大家读书、考科举,朝廷才会将举人、进士的免税额定得非常高。但是当年的制度,早就不适合现今的国情了。”
  裴清殊还没当上太子的时候,自己也在朝中做过事,知道官员的免税政策,的确是高得有些离谱。
  可以说,现行的士绅免税制度,已经完全超过了官员应有的经济实力,简直是在引诱着官员们犯错误。
  见有人支持他的观点,老九就说得更加来劲了:“而且我觉得人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有便宜不占,那就是亏了。所以一般来说,在有族人或是同乡的其他人提出要将土地挂靠在官员名下的时候,一般的官员都不会拒绝。”
  裴清殊想了想,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很多时候,一个家族拼尽全力,供族中的孩子读书,多少是出于私心,想要在其中举之后获取某些好处的。如果禁止将族人的土地挂靠在官员名下的话,可能会有很多人才得不到宗族的支持,从而难以继续读书、考试。”
  公孙明听了,点点头道:“皇上考虑的也很有道理,毕竟读书、赶考所花费的不是一笔小数目,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没有宗族支持的话,恐怕很难一路考到进士。”
  老九却有些不同意见:“可皇上不是已经在各州、县设立了廪生制度吗?如果是家庭贫困,但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还是可以靠着国家的补给继续读书考试啊。”
  裴清殊既然派了他的这位九皇兄出去做钦差,就说明老九一定是改革派,他是支持裴清殊变法的。
  不过和傅煦他们相比,老九属于那种比较激进的改革者。对于很多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老九根本就无法容忍。
  其实这次老九和傅煦遇袭,多少也是因为老九太过心急,不小心暴露了他们所掌握的罪证,才会叫当地官员狗急跳墙,不然傅煦根本不至于受那么严重的伤。
  正因如此,老九现在才会对傅煦感到格外愧疚。
  但起码归一码,老九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朝廷不应该再给官员和士绅那么多优待。
  如果从充裕国库的角度出发,裴清殊心里其实非常赞同老九的想法。
  但他还是不能这么做。
  古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他突然之间取消了这项给举人、进士的重大福利,朝廷上下是会闹翻天的,对大齐的稳定非常不利。
  裴清殊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得循序渐进才行。
  他登基以来,改这个改那个的,总体来说都还算顺利。这一方面是因为太上皇完全放权,甚至还帮他压制着那些个企图闹事的老臣。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裴清殊的改革不算太过激进,属于“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那种,所以才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要是真按老九说的这么做,恐怕税没多收多少,许多官员先消极怠工了。
  不过裴清殊并没有就此事和老九争辩起来,反正他知道,老九就是那么一说。他现在是吏部的人,税改是户部的职责,老九只是以他之前钦差的身份提个建议。裴清殊要是不听,他也不会死缠着裴清殊不放。反正裴清殊心里已经有主意了,没必要为了这点不同意见坏了饭桌上的气氛。
  公孙明很聪明,看出裴清殊的心思来,就笑呵呵地说道:“好了好了,阿煦才刚回来,咱们就别在吃饭的时候谈政事了。谁再提,谁就自罚三杯啊。”
  几人听了,都笑着说好。
  男人们凑在一起,除了事业之外,最常聊的话题自然就是女人。
  裴清殊是皇帝,他的后宫他们不敢多聊。也就是老九还能站在裴清殊皇兄的立场上,关心一下皇后的近况。
  “听说皇后娘娘又快生了吧?可还一切安好?”
  老九是真心觉得,裴清殊的这位皇后好福气。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太上皇和他的原配皇后朱氏帝后失和,搞得后宫里的氛围总是特别压抑,连带着他们这些妃嫔所出的皇子日子都不大好过。
  而且朱氏那个毒妇,不仅小肚鸡肠,还心狠手辣,意图毒害大皇子和六皇子这些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老九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觉得心头窝火。
  不过裴清殊的皇后宋氏就不一样了。虽说老九和她的接触不多,但从短短的几面中他就能看出来,这位宋皇后是个贤德大度的,比当年那个朱氏不知好了多少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