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和宜嫔去皇后那里做客的时候,曾经听皇后说起过有关大皇子伴读的事情。
听裴清殊这么说,娴妃就心里有数了。
“皇后娘娘为大殿下挑选的伴读都很好呀。”娴妃温声说道:“如果妾身没记错的话,一个是宋家的小少爷,另一个是顺勤伯府的小少爷,还是您的外甥对吧?”
裴清殊点点头道:“正是。朕本来还没觉着有什么不妥,可朕刚才才去过母后那里……”
娴妃这下子彻底明白了:“您是担心傅太后,会觉得皇后娘娘母子太过亲近林家吗?”
“是啊。”裴清殊就欣赏娴妃这一点,他说什么她都能很快明白过来,“傅家也有很多适龄的孩子,可皇后……却只选了林家的孩子。”
“皇上,恕妾身直言,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您想想看,裕贵妃娘娘也有儿子,将来五殿下的伴读,至少有一人会出自傅家。”娴妃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虽说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但据妙珠所知,皇子们的伴读,是很少会出自同一个家族的吧?”
裴清殊点点头:“不是很少,是几乎没有。”
毕竟伴读是皇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同时也是他们的心腹。有时候伴读和皇子之间的关系,比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还要亲近。
所以在伴读的选择之上,要么会选择皇子的表亲,要么就会选择与其母族关系密切的家族之子。
宋皇后和襄郡王妃林氏素来交好。林氏的侄子,皇后亦十分疼爱。
因此皇后选他给自己的儿子做伴读,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只是站在裴清殊的立场上来看的话,他难免会有几分担心。
“朕是怕昭屏和母后,会因为此事而生了间隙……往远了点儿想,昭屏为什么会忌惮傅家呢?”
裴清殊隐去了后半句话没有说——是因为裕妃吗?
还是因为……裕妃生的儿子?他的儿子?
娴妃听了,不由微微皱眉:“皇上,您莫不是想要更换皇后娘娘决定的伴读人选?”
裴清殊沉默。
今天他刻意瞒着傅太后,的确有点儿这方面的意思。
不过把皇后决定的人选换掉,势必会伤了皇后的面子和里子。搞不好将来还会传到傅太后的耳朵里,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
裴清殊现在算是切身体会到,婆媳问题有多难解决了。
哪怕是他再世为人,也很难将这种关系处理得十分周全。
他忍不住叹气:“或许,还是现在这样最好。”
“妾身也觉着,您还是看开点儿吧。”娴妃一边替裴清殊捏着肩,一边低声说道:“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您当然希望后宫里一片和睦。但在宫里头,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又怎么能指望着在您这一朝就与过去截然不同呢?”
娴妃说着,颇为自嘲地轻笑了一声:“其实妙珠也没资格说这些。道理谁都明白,只是谁都期待着自己会是那个例外。可事实就是,没有人是什么例外。您是皇子的时候这宫里是什么样子,现在就还是什么样子,您应该都懂的。”
不得不承认,娴妃的话,给裴清殊的心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过去他的孩子们都还小,妃嫔不算太多,所以后宫里的事还不算太多。
裴清殊将精力集中在前朝的改革之上,误以为自己的后宫当真“一团和气”。
可事实上,娴妃说的没错。后宫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一点对于在宫里生活了十多年的裴清殊来说,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才对。
他怎么能够单纯地希望后宫里头一片和睦,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呢?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像皇后和裕贵妃之间,不管她们的性情如何,是否相投,这两个人的身份就决定了,她们几乎天生就是站在对立面上的。
而现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的冲突,正在随着小皇子们的成长,而变得越发明显……
……
晚上临睡前,裴清殊转过身去,看着娴妃纤瘦的背影,轻声问道:“妙珠,你睡了吗?”
没有人回答他。
裴清殊浅浅一笑:“朕记得你刚嫁进皇子府那会儿,就是像现在这样,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抱成一团。后来都渐渐地好了,怎么现在又变成这样了呢?”
回应裴清殊的,只有浅而规律的呼吸声。
……
雍定三年七月,五岁半的皇长子敬坤,终于从坤仪宫离开,正式搬去了庆宁宫,成为雍定朝第一个开蒙的皇子。
因为他年纪还小,和堂兄们一起念书可能会跟不上,所以裴清殊就给冬哥儿请了一位专门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冬哥儿的表舅,内阁学士宋池。
启蒙老师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意义同样十分重要。
只有在这个阶段,师生之间的关系才是一对一的。等过一段时间,皇子的功课能跟上其他人之后,就要跟其他兄弟一起学习了。到那个时候,夫子便是共享的,而不具有唯一性。
裴清殊的启蒙老师宋尧,就和裴清殊感情深厚。在裴清殊懵懂迷茫的那段时间里,宋尧教会了裴清殊很多道理。
这也是后来裴清殊想要迎娶宋皇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裴清殊为敬坤挑选了宋池作为启蒙老师,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将敬坤和宋池的命运绑在一起了。
不过,对于给一个小皇子启蒙这件事情来说,宋池的官位和地位,都有些太高了。
当年宋尧给裴清殊启蒙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而已。而如今的宋池,却已经是备受裴清殊倚重的阁老了。
对此,朝廷上下不禁议论纷纷,都在揣度着裴清殊的心思。
毕竟,敬坤可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
看裴清殊这意思,是不是打算将他好好培养一番,等皇长子长大一些,就立为太子了呢?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还有一部分人,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
他们觉得裴清殊选择宋池给皇长子启蒙,反倒说明了裴清殊无意培养嫡长子为太子。
第67章
这主要是因为,宋池虽然位高, 但他姓宋, 属于皇后的母族。
如无意外的话, 他本就应属于大皇子的阵营。
如果裴清殊真心有意培养嫡长子为太子的话, 应该会为他选择其他重臣作为启蒙老师,增加皇长子的支持者才对。
现在这样……就有些让人看不透了。
……
襄乐宫里,钟娴妃和孟宜嫔正坐在一处喝茶。
要说起来,娴妃和宜嫔其实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但这几年来,她们的关系却一直都很好。
因此说起话时,孟宜嫔就不免随意了几分:“姐姐,不知你听说了没有, 最近好多人都在私底下议论大殿下启蒙的事情呢。”
虽说大皇子启蒙的事情看起来和娴妃没什么关系, 不过事实上, 关系还真不小。
“好多人说,皇上这是想把大殿下当做储君培养。也有人说,皇上其实更看重二殿下……”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娴妃笑了笑说:“他们还都是小孩子呢。”
“可谁知道皇上会不会很早就立下太子呢。”孟宜嫔好奇地看着娴妃,“姐姐, 你这么受宠, 皇上没和你提过这方面的事情吗?”
“没有。”
“那你就不好奇吗?”
“不好奇。”娴妃垂下眼睛喝茶。
孟宜嫔不相信:“怎么可能!姐姐你骗我呢吧?”
“真没骗你。”娴妃喝了口茶,无奈地笑了笑说:“虽然没有明说过,但我隐约能感觉到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
孟宜嫔闻言,不由露出好奇之色:“姐姐能告诉我吗?”
娴妃好笑地说:“我要是不告诉你的话,你会不会傻到当面去问皇上?”
孟宜嫔本来想摇头,但她实在很想知道娴妃对于此事的看法, 便点了点头装傻:“我会的,我实在是太想知道啦,姐姐你就告诉我吧!”
“先说好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做不得准的,你也不要同别人讲。”
见孟宜嫔连连点头,娴妃才继续说道:“依我看,皇上还是想要嫡长子来继承皇位的。只是他还很年轻,皇子们又都还小,以后的事情尚未可知。所以他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皇长子贤能,就立嫡长。如果嫡长子无能,也不排除择贤而立的可能。”
“姐姐是怎么看出来的?”
“往近了说,皇上为大殿下选择的启蒙老师是宋大人,这其实是一个很安全的选择。宋大人博学多识,又得皇上倚重,定会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但如果皇上不让他为大殿下启蒙的话,他会死心塌地地追随大殿下吗?这可未必。”
“未必?但他可是皇后娘娘的哥哥……”
“是堂哥。而且你别忘了,还有一点……宋大人以前不能生育,是我父亲治好了他的隐疾。如果皇上不把他和大殿下牢牢地绑在一起的话,难保宋大人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孟宜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是往近了说,那往远了说呢?”
“往远了说……那就是在你们进东宫之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昭屏姐姐进府一年,还是没有怀上身孕。皇上为了要嫡长子,一直让府里的其他女眷喝避子汤……那时候我就知道,皇上对嫡长子寄予了多大的希望了。”
孟宜嫔恍然道:“那这样看来,皇上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可能性很高了。”
娴妃拿起茶盏,笑而不语。
……
孟宜嫔走后,银烛一边收拾宜嫔留下的茶盏和点心盘子,一边对娴妃说道:“娘娘,这宜嫔娘娘平日里看起来天真烂漫的,怎么对立太子的事情这么感兴趣啊?”
娴妃抬眸睨了她一眼,笑道:“傻瓜。你忘了宜嫔当初是为什么入宫的了?”
银烛愣了愣,突然“啊”了一声,明白过来:“是从龙之功?”
娴妃点点头:“孟家无人读书,也无人习武。能有今日的风光,多亏当初孟家对皇上的帮忙,让皇上记得他们的恩情。既然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又怎么会愿意就此罢手呢?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是想要再赌一场,延续家族的荣光的。”
“可奴婢记得,孟家不是有女儿嫁给了皇后娘娘的哥哥吗?那他们支持嫡长子就是了,还说这么多做什么呢。”
“有两种可能。一,他们的确是在暗中支持皇长子,宜嫔方才不过是在套我的话。二……孟家有可能还在观望。你以为我方才说的道理,孟家人会看不出来吗?皇上看重嫡长子,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正因如此,如果是嫡长子顺理成章地继位,就没有什么从龙之功可言了。”
银烛越想越心惊:“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宜嫔娘娘她……都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啊!”
“宫里头真正心思简单的人,别说过得好了,就连好好活着都很艰难。”娴妃无奈地牵了牵嘴角,“将心比心,就别对别人要求太多了。能有个说话的人,本宫就已经觉得很知足了。”
主仆二人说话之间,轻罗打了帘子从外间进来,看起来神色颇为慌张。
娴妃眉梢轻佻,问:“瞧你这副样子,出什么事了?”
“娘娘……刚才……奴婢……”轻罗皱着眉头,嘴唇动了动,好半天都没说一句完整话。
银烛不禁有几分不耐烦地说:“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嘛!在娘娘面前吞吞吐吐地做什么?”
“娘娘!”轻罗十分慌张地说道:“刚才,刚才有个小太监,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让奴婢传话给您,奴婢就跟着他到了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没想到在那里竟然,竟然见到了一个人……”
娴妃有点不耐烦地说:“你就别同本宫卖关子了,什么人,直说吧。”
“是,是英国公……”
轻罗口中的英国公,已经不是太上皇在位时期的那个英国公汪鸿达了。
雍定二年,匈奴再次犯境时,汪鸿达不知怎的,突然害了急病,死了。
他的独生子,也就是原本的英国公世子汪光耀,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他的爵位。
娴妃闻言不仅微微皱眉:“英国公?他找你……找本宫做什么?”
轻罗一脸迷茫地说道:“奴婢也不知道,英国公只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希望今晚能和娘娘面谈!”
娴妃不假思索地说:“开什么玩笑,后妃本就不能和外男私下见面,更何况是在晚上!再说了,宫禁时间一到,他就必须得出宫去,怎么在晚上和本宫见面?”
“英国公说,到时候他会派一名小太监过来,以手中的莲花灯为暗号。”
娴妃默了默,就在轻罗和银烛都以为她会拒绝的时候,没想到娴妃竟然说:“好。那今晚我们就看看,英国公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当年老英国公的女儿汪嘉懿一心要嫁给裴清殊,结果没想到反倒促成了裴清殊和钟氏的姻缘。因此钟氏和汪家就算是结下了梁子,关系一直都很恶劣。
这会儿娴妃是真心感到好奇,汪家人突然找上她是想做什么。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英国公口中的小太监……竟然会是英国公本人!
见到英国公的脸之后,娴妃不禁被吓得后退了一步。
幸好这是在襄乐宫的后花园里,而襄乐宫里只有她一名后妃居住。不然若是被旁人看到的话,可就有大麻烦了!
“唐突了佳人,实在是抱歉。”英国公彬彬有礼地向娴妃施了一礼,“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不得不亲自与娘娘面谈。”
认清情况之后,娴妃倒是很快就镇定下来:“您既然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入宫来见我,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说。时间有限,不妨直言。”
“没想到娴妃娘娘看着娇弱,人却如此痛快!”英国公笑了笑说:“那我就不绕圈子了。今日我来,是受人所托,转告您一件事。”
不等娴妃追问,汪光耀便主动说道:“有关五年前,您被康王爷轻薄的事情……”
“你别胡说了!”娴妃闻言,不禁立马出言打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