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之女——五叶昙
时间:2018-11-09 09:54:39

  和前世一样。
  冬芙是祖母身边极得用的人,行事沉稳,细致妥帖,非常能干,从明珞被赐婚为肃王妃,一直到成婚,再到最后被毒死,中间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事,冬芙都陪着她,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所以明珞极信任她。
  但最后明珞也万万想不到冬芙却成了嵌进她骨头里的刀 - 她们感情深厚,无关太后娘娘和明家的时候,她就是她最得力的助手,但只要涉及太后娘娘和明家,她就是捅她最狠的刀子 - 最后冬芙还落泪跟她说对不起,然后自-尽在了她的面前。
  她此时再听到冬芙这个名字,又痛又厌,可是她却知道自己拒绝不了祖母,还好,她这一世也不打算再嫁给肃王。
  明珞便有些犹豫道:“祖母,冬芙是您身边得用的人,拨给了我,祖母岂不是少了人可使?”
  明老夫人拍了拍明珞的手,道:“你这孩子,祖母知道你孝心,不过祖母身边却还不缺这一个两个丫头,说给了你,也就给了你,有她在你身边照顾着,祖母也能安心些,这才是最大的孝心了。”
  这事也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后明老夫人便唤了冬芙上前见过明珞 - 明珞幼时就养在明老夫人身边,就算没有前世,对冬芙也是很熟悉的,此时不过是正式的行了主仆之礼 - 这晚冬芙便收拾了东西搬到了明珞的院子里。
  冬芙事毕,明老夫人又看着明珞身上的衣裳皱了皱眉,道:“珞丫头,祖母不是派人给你传话,今日去宫里要穿得喜庆些的,你这身衣裳也太素了些。”说到这里,愈发得觉得明珞身边的人不得用。
  明珞看了一眼老夫人左手边的明琇,再看一眼下面坐着的明瑗,一个大红,一个浅紫,配了相合的钗环首饰,都极明艳。
  明珞低了头,低声道:“孙女听说今日宫中是要商谈和北鹘的和谈之事,孙女想到父亲,实在提不起心情穿喜庆的衣裳,祖母”
  明老夫人听言面色就是一顿,随即眼中也涌出了些悲意 - 次子是和北鹘作战时战死的,如今已经十五年,这事她虽然从没忘过,但这种悲事,若非有人提起也绝不会特意去想起。
  难怪孙女说身体不适,是因着这个缘故吗?她叹了口气,伸手怜爱的摸了摸明珞的头发,再不提衣裳的事 - 有的事情欲速则不达,也并非一件衣裳就能左右的事,明老夫人经得多,看得也淡些,不像女儿明太后那般做事直接又强势。
  众人陪着明老夫人用过午膳后不久,宫中就已派了马车过来,接姐妹几人一起去宫中。
  姐妹三人并非坐同一辆马车,明琇是未来皇后,身份尊贵,她带了她的大丫鬟坐了前面的马车,而明珞则是和堂妹明瑗一起坐了后面的一辆马车。
  明琇是明家自幼就打算定给小皇帝为后的,所以她是由承恩公明老太爷亲自教导读书习字的,平时的功课和其他姐妹也并不一样,因此相较明琇,前世最初的时候明珞和比她小两个月的明瑗更为亲近。
  上了马车,明瑗就关切地问候明珞道:“三姐,你身体好些了没?先时还真担心你今日去不了宫中。”
  说到这里她想起什么,冲明珞眨了眨眼,抿嘴带了些亲昵的揶揄笑道,“不过今日肃王殿下会去宫中,我想三姐若不是真的非常不适,定还是会去的,不然可就太可惜了呢。”
  明珞看着明瑗的笑容,脑中就闪过前世她和亲远嫁之时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
  因为即将和亲远嫁,明瑗显然已经再没什么顾忌,她一改往日温柔好姐妹的样子,对她冷冷道:“你来看我,是来看我的笑话吗?收起你那副假惺惺的样子吧。”
  “你对肃王爷那样差,却偏偏还要占着肃王妃的位置,其实除了嫡出的一个身份和一张脸,你有什么强过我呢?就是你那张脸,也没能拢住肃王爷的心 - 姑母和祖母为什么那么偏着你,定要将你嫁给肃王,还要千方百计护着你,不让你去死。我知道我是庶出,不能直接嫁给他,但也并非全无可能,只要你死了,继妃就没那么多要求,我仍是可以嫁给他的。明明我比你有用的多,可我却被当成了一个弃子被逼着和亲远嫁。”
  那时明珞才隐约猜到,自己数次遇险,怕也有这位妹妹的手笔。
  既然你觉得你比我有用的多,你更适合做肃王妃,那就如了你的愿吧 - 不过我却不愿做你的跳板,让你踏着我的尸体上位。
  明珞垂下眼掩住了自己真实的情绪,再抬眼时眼中已是一派平静,然后带了些冷淡和无甚兴趣的神情道:“四妹想见肃王殿下?可是今日姑母接我们过去不过就是因着过几日就是女儿节,我们两都是第一次过女儿节,所以这才特意召我们过去问问话 - 听说肃王殿下虽会去殿中,但他们谈的是公事,说完也就走了,我们在后殿,可见不着肃王殿下啊。”
  大魏朝民风开放,女儿们满十五岁就可以过七七女儿节,即是参加女儿节的各色宫廷或民间的活动,赢些好名声和彩头,也方便日后择一门好亲事 - 京中那些才女美人的名声就多是女儿节传出来的。
  明瑗看着明珞明显有些冷淡的表情就是一呆,这是什么状况?- 难道不,明瑗自认自己掩饰得很好,明珞根本不可能察觉她的心思,而且就算是察觉了什么,以明珞的性子,也不该是这样的反应。
 
 
第3章 做戏
  明珞虽无父无母,但却是明老夫人和太后娇养着长大的。
  明家因着太后娘娘的缘故,并不像其他勋贵人家那般重儿轻女,反而对女儿格外看重些,明家女又多生的妍丽,明珞更是格外出挑些,因此不单止是明老夫人和太后娘娘疼宠明珞,就是长房那边也从未亏待过明珞-明琇是要嫁入宫中为后的,将来多些权贵姻亲,对明琇总是个助力。
  所以明家女儿在教养上明家也是费了很多心思的,不像其他人家只注重女红女德,管家理事,就是诗文史学她们也都是学过的,只不过每个女儿打算不同,教得重点也不同。但首要的,自然是要将明家摆在第一位,明家才是永远支持她们的基石,然后姐妹们也要同心一心,讲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十分注重她们的感情培养。
  所以明珞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性格就被养成悲悲戚戚敏感心思重什么的,相反,她虽聪慧,但却被养得娇憨大方又重情,平日里行事更不会遮遮掩掩,和姐妹们去行什么小心思的-大概也正是因为她无母,除了明家想要教的,也没人在她耳边嘀咕别的,心思便也少些。
  所以习惯使然,明瑗并不疑她,只是奇怪,明明之前谈起肃王,明珞都是崇敬期待的样子,现在这样冷淡是为哪般?
  明瑗心中沉吟,面上却是现出了几分忐忑和委屈的神情。
  她道:“三姐姐我,三姐姐你这是怎么了?说什么妹妹我想见肃王殿下,三姐姐应当知道,家中和姑母的意思,三姐姐现在说这样的话,是故意让我难堪吗?”
  明珞心中冷笑,她有些疲倦的摇了摇头,眼睛有些无神地盯着马车上的木雕花纹,低声道:“四妹妹,你听说了我们大魏要和北鹘和谈的事了吗?我听说,这和谈就是肃王爷一手促成的,肃王爷竟然还有让朝廷和北鹘和亲的意思。”
  “四妹妹,你知道我父亲是怎么死的,我之前敬肃王殿下退了北鹘兵,杀了奸贼,可是现在却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我,是没有办法接受和北鹘和亲的。”
  做戏,她前世是不会,但现在看来其实也并非是多难的事。
  明瑗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明珞-这是个傻子吗?就因为朝廷要和北鹘和谈所以她怪上了肃王爷?
  随即她的心又砰砰跳了起来,她昨日意外地在外书房偷听到父亲和兄长闲谈,隐约知道什么和谈其实根本就是太后姑母的意思,因着北鹘一战和周昌的叛乱,现如今西边和北边的兵马已尽在肃王之手,太后姑母不可能再往那边拨粮草拨兵马,壮大肃王的势力,就是再战赢,提升得也不过是肃王的威信而已。
  可这事她可不会跟明珞说。
  她按捺住心中莫名其妙的喜意,面上露出了些难过和同情的表情,然后伸手握住了明珞的手,柔声道:“原来是这样,三姐姐,是我浅薄了,你勿怪我-你是因为这个原因今早才身体不舒服的吗?”
  明珞摇摇头,苦笑道:“这如何关你的事,其实我也未尝不知道,现下的情况,和谈可能才是对边境百姓最好的,可是理智归理智,我和北鹘有血海深仇,这一关在我心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越过去的。”
  明瑗点头,道:“我懂,如果我是你,定也是一样的。”
  说着就叹了口气,然后皱了皱眉,欲言又止道,“可是三姐姐,我,我观祖母和姑母的意思,可是有意要将你许配为肃王妃的三姐姐,其实那些都是国家大事,他们总有别的考量,你还是,唉”
  明珞瞅了她一眼,勉强笑了一下,点头道:“嗯,我就是再不愿去陷在那些事当中-所以我也知道姑母她们是有些意思让明家女儿和肃王结亲,不过只要是我们明家的女儿即可,却不一定是我,四妹妹”
  明瑗的心又是扑腾一跳,眼中划过一丝喜意,但很快就又黯淡下来,她低下头,喃喃道:“三姐姐,我们明家就我们几个姐妹,二姐姐是要入宫为后的,我的出身不可能为肃王正妃,除了你还能是谁呢。”
  明珞轻嗤一声,似有些厌烦道:“肃王正妃-谁说一定就要肃王正妃,听说北鹘人有意和亲,说不定还有想要把北鹘公主嫁给肃王的心思,难道北鹘公主肯为侧妃不成?不过正妃也好,侧妃也罢,我是万万不可能和北鹘公主互称姐妹的”
  明瑗一怔,这,和亲历来不都是嫁公主或者宗室女,或者别国的公主嫁给皇帝的吗?怎么会说要嫁给肃王爷?
  她心里惊疑,就问道:“三姐姐这,这是何说法?你是哪里听说的这些?”
  明珞似是非常厌倦这个话题了,她微皱了眉道:“现在外面不都是在传和亲的事-至于嫁肃王,我胡乱猜的,北鹘人既然提出嫁公主,若是嫁到宫中,谁都知道表哥的皇后是二姐姐,而且我们大魏可从来没有娶异国公主为后的例子,所以她只能为妃,届时表哥将她扔到冷宫,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嫁给肃王爷为正妃。”
  “不过这些也不关我的事,四妹妹,这些事情我也是胡乱听说,一知半解的,反正我半点不想和北鹘人拉上任何关系,四妹妹若是有什么想问的,就去问二姐姐吧,她懂得比我们都多,你问她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说完就闭了眼假寐,再不肯出声。
  明瑗心中惊疑不定-只来来回回盘算着明珞话中的意思,倒是忽略了明珞态度不好的事-她思来想去,突然想到,若是肃王真的要娶那北鹘公主为正妃,那姑母和祖母八成是不会将明珞嫁去为侧妃的,一来名声上不好听,二来她们向来偏疼明珞-那么自己就未尝没有机会,难怪,难怪今日姑母和祖母也让自己好好打扮了去宫中
  北鹘和他们大魏有血海深仇,和谈不过几年又总会再起冲突,几十年来都是如此,那个公主若是为正妃,也不过只是个摆设而已。
  明瑗心中来回盘旋着这事,真是一时喜,一时忧,哪里还顾得上理会明珞。
  之后一路上两人都各自想着心事,再无人出声。
  慈寿宫。
  明珞三姐妹到了太后的慈寿宫之时,太后犹在前殿和庆安帝还有肃王议着事,领着三姐妹的掌事嬷嬷便直接领着三人穿过了园子里从后门入了后阁,在那里三人还能隐约听到前殿众人的说话声-说的正是和北鹘和谈一事。
  其实和北鹘和谈一事本是前朝之事,奈何和谈之中却牵扯到了一些后宫之事,例如北鹘上了书,请求互结姻亲一事,肃王刚理朝政,这种事情他并不愿沾手,太后说要寻了他商议,那便商议好了。
  在辅政大臣车禄和大将军周昌里应外合,叛乱谋反之前,朝廷朝政大事是由车禄和明太后共同把持着,明太后倒是没有垂帘听政,但辅政大臣和内阁批复的奏折却全部要经过她的手才能发出,每隔一旬她还会在临西殿召见几位大臣,听他们汇报朝中要事-这也是车禄还有内阁和明太后多年较量达成的一个平衡。
  及至肃王率兵平定了叛乱之后,又血洗了一番朝堂,现如今朝堂上基本上是肃王说了算,但肃王也没封自己做什么辅政王,摄政王,而是直接提出遵照先帝的旨意,让已经年满十五岁的庆安帝亲政-此举赢得了宗室一致的好评,原先还担心肃王此番归来权势过大的一些宗亲们总算都放下心来。
  至于明太后-她更是不能说不的-因为那要亲政的是她亲儿子。
  然后以前的那些什么奏折要经过太后的手,还有每隔一旬太后就要召见重臣议事的旧习也随着庆安帝的亲政自然就取消了-太后想反对都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对。
  且说前殿中。
  太后道:“六弟,这些细则条款陛下和你们在前朝都已经议定,哀家看也很妥当,并也更多意见了。只是互结姻亲一事,北鹘竟然异想天开,想将他们的公主嫁予陛下为后或者六弟为王妃-他们道此举是他们最大的诚意,但哀家看却是痴心妄想。他们北鹘不过是荒蛮之国,就是公主又能尊贵到哪里去,更何况此次他们还是战败之国,还妄想我们大魏朝的后位和你的正妃位。六弟,这事你怎么看?”
  太后这话一出,前殿的人是什么反应明珞三姐妹是不知道,但后阁中明瑗的心却是猛跳了起来,她偷偷去观身边明琇和明珞的反应,一个面带微笑,端庄明丽,和平时并无两样,另一个神情蔫蔫的,隐约还透出些厌恶来。
  竟真是如此,明瑗按捺住心跳,更竖起了耳朵小心听外面的话。
  然后她便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道:“北鹘使者已在途中,想来那几位北鹘的王室女也已经是在途中了,太后既说他们是战败国,这些人如何安排,届时太后见到了,想要如何赐婚和下旨就由太后和陛下定夺即可。”
  声音温和,却干脆利落,让人莫名觉得一锤定音之感。
  明瑗听得心跳-她没听过肃王的声音,只在月前肃王入城之时远远看过他一眼,只能仰望着,这还是第一次,离得这么近,听他说话。
  明瑗是心跳激动,明珞则是打了一个寒颤。
  她听到他的声音,都觉得一股寒意从四肢涌出,手脚冰凉,她既有转生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世,她是无论如何再不要跟他有任何瓜葛。
 
 
第4章 旧事
  明珞几人在后阁中并没有待多久,掌事嬷嬷领了她们坐下后就去了前殿跟太后禀告。
  太后听说侄女们过来了,就点了点头,对掌事嬷嬷道:“她们兄长正在骑射场,我这里正忙着,让她们先去骑射场陪兄长说说话去吧,一会儿让皇帝也过去。”
  说的正是明珞的二堂兄明绍桉,他是庆安帝的伴读,今日这个时辰本该是庆安帝在骑射场学习骑射的时候,因着肃王过来议事,这才特意过来慈寿宫的,不过他过来了,并不妨碍其他几个伴读仍在骑射场该干嘛干嘛。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