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彧笑问:“使君是在想朝中事吗?”
程平点头,“朝中诸公面对‘攘外’,似乎不比‘安内’有劲头儿啊。”
甘彧想了想,点点头,跟程平浮现出一个一模一样略带茫然和苦涩的微笑。
被程平吐槽的“朝中诸公”之一的陆允明则在去“安内”的路上——陆允明正式去户部尚书职,升任尚书省仆射,同平章事不变,南下为漕运兵防黜陟使,专门调整运河沿线兵力部署,对运河沿线藩镇进行重新洗牌,一时半个国家暗流涌动。
第118章 团队再添人
别的批复都到了,唯独关于回鹘人请求开互市的批复没到, 估计别的都走的是加急绿色通道, 这个走的是正常程序。程平倒也不急, 该干嘛干嘛。
没等到朝廷关于回鹘互市的批复,程平却等来一位“属官”。
这日程平正听司仓参军章灿报仓储粮食数目, 盘算着能不能吃到收夏税的时候。或者还应该再让“股东”们捐一拨粮食?没办法, 粮食消耗的速度太快了。团练士兵要吃粮,修城民夫也要吃粮, 前者是半徭役性质, 只吃中饭, 后者则是一天三顿。这么吃下来,得多少粮才能扛得住?
又得去找士族们化缘……程平觉得以自己这过渡消费脸皮的速度,很快就得学《聊斋》里那位找个东西画了。
吏人来报:“有新赴任的司马求见使君。”
程平一怔, 怎么没接到相关公函呢?程平在户部待过一阵子, 对朝廷那猴皮筋儿似的效率倒也了解,有时候一拖拉,人走得快,函件出来得慢, 倒也有可能。
话说本州的司马空了不短时间了。在唐初的时候, 司马还是州府要职,像云州这种下州的司马是从六品上, 也算中等官吏了, 但后来这个职位越来越被架空, 成了养老官甚至贬谪官的去处。所以老白才说“江州司马青衫湿”。
程平揣摩着, 莫非哪个倒霉催的大佬被贬到自己这儿了?大佬今天被贬,明天保不齐就起复了。程平不敢怠慢,对司仓参军章灿笑道:“我们去迎一迎。”
看到长身玉立的杨华,程平先呆一下,然后几乎是跑着过去的,脸上绽出大大的笑来:“哈哈哈,是你啊,含英!”
杨华看着有点失态的程平,也笑道:“看你戍守边塞,心里羡慕得紧,便来了。”
当着这许多人,不好细问,程平把住杨华胳膊,“来来,我给你介绍。”
州府诸官在府衙内的,也早都迎了出来。这位新司马以后就是州府里的第三号人物了,且刺史都亲自迎了出去,众人岂敢不出来?
见这情景,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位新司马是使君故人,看样子,还是关系非常好的故人,他们又年岁差不很多,想来是同乡、同年或者同窗了。
程平给双方一番引荐,晚间少不得要给他设宴接风。是晚,程平留杨华在自己这里暂住,两个人掌灯夜谈。
杨华原来是从七品县尉,程平以为他下一步该升县令主政一方的,谁想到跑到这里来当司马。虽然品阶差不多,但自己当主官与在州府当属官,那是不一样的。
杨华也不瞒她,“我去找陆相自荐了。”
杨华本不抱太大希望,虽说自己礼部试是陆相知贡举,但后面还有殿试,这座主和门生的关系就较过去要浅薄,而且自己早早就去了河西,陆相能不能记得自己都很难说。再说,听闻陆相即将南下,正是最忙碌的时候,人家不一定有空接待一个小吏。
谁想到等的时间不长,那奴仆便出来笑道:“阿郎请郎君去书房。”
更让杨华惊讶的是,那仆役竟然把自己带到了内书房。
几年不见,陆相相貌上似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威仪更重了,唇上也续了髭。杨华突然想到在齐州时,程平周通两个傻子在湖边凉亭吃藕恰遇陆相的事。若以陆相现在的威仪,便是不表明身份,那俩人也不会冒那傻气……
陆允明待杨华却和蔼,开口叫的是表字:“与含英一别也快五年了,可还好吗?”
杨华颇有些感动,不只因为他记得自己的字号,看他案上那些文牍,想来是着急处理的,这竟是撇了要紧公务接待自己呢。
杨华不敢过多打扰陆允明,寒暄过后,便直说来意,想去云州任职。
感受到陆相打量的眼光,杨华抿抿嘴,只挺直腰背半垂着眼等着。
片刻,陆相低沉而温和的嗓音:“也好。如今北边边界不太平,云州正兴团练。你与程刺史有同年同乡之谊,正可勠力同心,打理云州事务。”
恰云州三个县令都不到任期,倒是司马一职一直空着,陆相还专门让侍卫又问过杨华,才给他定了云州司马的职位。
侍卫还给杨华带去一封陆相手书的短笺,中心内容是对回鹘不要急躁,尽量稳住。
杨华若到此时还不能明白陆相何以对自己另眼相看,便不是那个水晶心肝的杨华了——陆相这纯粹是爱屋及乌,因程平的关系,格外关照自己。
前次程平去河西探亲,听她约略说了与陆相一起在汴州遇险的事。两人有共患难的情义,陆相提携关照程平倒也能理解,但陆相竟然记得自己是程平的朋友,并因此惠及自己……
杨华把那封短笺找出来给程平看。
程平看着陆允明那一笔熟悉的字,仿佛又看到了他端庄严肃的脸。呵,这是怕我冒进?话说就这种情况,我想冒也冒进不起来啊……
云州偏远,邸报到得慢,又常有遗漏,程平也是从杨华口中才得知陆允明又要去南边出差了,便详细询问朝中情况。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陆相这是去捅马蜂窝啊!
虽然曾经不只一次跟陆允明聊过运河沿线布防的事,没想到他这就着手做了起来!程平想起前两天自己说的“攘外”“安内”的事,看来不管皇帝还是陆允明,都把“安内”排在前面。
不过他们的决策也是对的。对古代史粗略了解的程平知道,唐亡于内乱,而不是像宋、明一样亡于外族。
听程平问得细,杨华突然笑道:“悦安与陆相倒真是至交好友。”
程平笑道:“其实陆相这人就是看着唬人,那个词叫什么来着?‘纸老虎’,你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能干活儿,别的都不碍的。”
杨华:“……”说本朝宰辅是“纸老虎”真的好吗?
程平却想起逃难途中陆允明穿着粗布旧衣,自己给他喂饭喂药擦洗,这哥们强忍着的样子。还有那查房之夜自己的强吻……这么算,陆相这人还是很深明大义的。程平猥琐一笑。
杨华到了好几天,他来赴任的公函才到,同时到的还有朝廷关于回鹘要求在云州开互市的批复,不管措辞多么含蓄,其实总结起来就俩字——不行。
每旬例会上,程平把朝廷批复给属官们看。大家颇有点面面相觑,这特码会不会激怒回鹘人?要知道往年春季不是没有回鹘犯边的情况的。
程平对此却已经有了主意,让大家各安其事:又快到农耕时候了,团练不能完全丢开,但地亩庄稼也不能丢了;开了春,化了冻,之前只凿石备料,现在城可以正式开修了;团练这边可以趁着还没农耕搞两次演练,模拟外敌来袭……
第119章 刺史的妙计
等大家散了, 程平就与长史吴昆、司马杨华、幕僚甘彧商量怎么跟回鹘回复的事。
吴昆道:“或可找恒泰公主和绰度疏通,请他们帮着说话。”
程平点点头。
杨华对云州事不熟,问道:“回鹘朝中谁人势力强大, 可左右可汗决策?”
甘彧代答:“叶其阿势力最大,最受回鹘可汗宠信的是其子费利儿。”
四人互视一眼, 都隐约带着些别有意味的笑意, 势力强大的王叔与不够强大的太子……中原王朝中,这样的政变不知发生了多少。
但即便找到这样的突破口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首先得先按住回鹘人越来越频繁的骚扰以及拒绝互市可能激化的矛盾。
甘彧与杨华担心的一样:“长史适才所言很有道理,但绰度在回鹘朝中势力不够强,为人性子又软,一向惟可汗之命是从, 其本人对可汗桑格略的影响却有限……”
吴昆略皱眉, 倒也承认甘彧担心的有理,但还有别的好办法吗?
程平笑道:“刚才玉同说的怀柔示弱的大方略是可行的。即便不是有这事,让人去拜望公主和绰度,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吴昆松了眉头。
程平又道:“但确实不能只指望绰度。我列了个名单,上次跟纳音那个小孩一起玩, 打听了些回鹘朝中事,这几位都是很在桑格略面前说得上话的。”
程平拿出“送礼名单”。
吴昆等一起看那名单, 嚯,足有十来个!吴昆点点头, 这只成精的狐狸真是从回鹘那呆头鹅身上榨了不少油出来!
杨华刚听程平抱怨过“日子过得艰难, 都快没米下锅了”, 便道:“这么多人,又都是回鹘贵臣,礼物准备起来恐怕不易……”
吴昆和甘彧看看杨华,这才几天,就跟使君一样财迷了!或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程平笑起来:“还是含英知道我,可不就是没钱!送少了,不起作用,送多了,我们真没有,而且你们算算,这些礼物得换多少粮食?够那帮修城的、操练的小子吃多少天?”
程平现在的度量衡是“粮食”,什么都用值多少粮食来算。
三人都看程平,这里面吴昆是经历过程平到云州头一波骚操作的,杨华对她知道得最多,也听她说过米南的堤坝是怎么修起来的,甘彧虽对程平的黑历史了解得不多,但俩人相识的过程太魔性,知道这位使君是个不走寻常路的,故而都等着看她有什么奇思妙想。
程平也没什么奇思妙想,不过是想着“借力”:“你们可听过‘猫请客,狗吃饭,鸡付钱’这句话?”
三人一脸懵。
程平也不卖关子,“就是州府搭台,商家唱戏嘛!”
现在除了每年一度的东受降城绢马互市外,其他北方边城官方互市是禁止的,但某些民间商业互动却是灰色地带。朝廷只规定了不许倒卖出境的违禁物品,比如铜铁、武器、钱币、药材等战略物资,于其他的没有明确禁令。只看看云州城里那些胡商、集市上那些胡物就知道了。
但因为近年回鹘时常犯边,大唐商户不大敢去回鹘,这民间商业互动远远不能满足双方需求。如果能把商人们引入回鹘王庭,让回鹘贵臣与大唐有更深的商业牵绊,为了更和平宽松的贸易环境,为了钱,你便是不请托他们,他们也会自动找可汗说项的——所谓商业共同体嘛!
这也是程平前世时,很多大国撸胳膊挽袖子吵吵得凶,但不会真动武的原因之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真动刀动枪不划算,大家还是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吧。
不过这种商业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天两天,程平也没想真把回鹘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是想在他们眼前吊个胡萝卜,给他们一些甜头,从而给云州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让自己发展边防力量。
听了程平的分析,便是杨华,也是惊讶的,悦安还真是——与众不同啊。但细想,倒也有道理,真难为他怎么想出来的。
对程平的“奇思妙想”,三人固然佩服,但并不完全认同。吴昆先赞程平,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是那商家们愿意冒这样的危险吗?”吴昆豪强子弟出身,想事情自然带着豪强特色,对商家颇有些轻视,也不算很了解。
程平给他分析:“一则,他们是跟州府使团去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况且现在唐和回鹘还没到那份儿上;一则,有巨大的利益驱使。”
看三人都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程平只好不要脸地引用改编了马克思那句名言:“商人逐利是天性。如果有一成的利润,商人们就会活动了心思;有两成的利润,他们就活跃起来;有五成的利润,就能因此铤而走险;为了十成的利润,就敢践踏法律;若是利润再翻倍,大家就没有什么不敢干的了,即便绞首杀头也在所不惜。”
三人都被这千年以后舶来的名言镇住了,片刻,杨华道:“悦安,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程平笑道:“却不是我说的,而是一位马夫子。”
杨华想起程平早先偶尔冒出的精彩短句来,他也从不承认是自己说的,只托言是俚语或者什么散轶的书册上看的。杨华从来不知道,齐州还有这么多俚语妙言,也从没碰到过这么精彩的散轶书册。
大家统一了思想,程平便把这事安排下去。
忽悠商人们组队去打回鹘副本这事,不能跟向士族化缘似的上赶着,倒不是程平自矜身份,或者有什么阶级偏见,而是情况不一样——这是做买卖,要在商言商,而在商,最忌讳的就是上赶着!
程平让人把州府即将派使者去回鹘的事散布出去,并且表示可以带一部分商队,但可带的商队数量有限,所贩运的商品亦有限制,商家可报名参与选拔。
一时云州商界议论纷纷,说的都是这件事,有人犹豫,有人找相熟的州府属官打听,胆大有魄力的已经开始报名了。毕竟从古至今,商业活动都是跟着政策指挥棒走的,州府已经划下道来了,你不走,就可能错过了好时机——不只跟回鹘人做买卖的时机,还有跟州府跟刺史打好关系的时机。
经过筛选之后,程平约见了其中十几个商队的当家人。
约见他们,一则是安其心——官府会派军队保护,而且不只这一次,以后每次,云州州府都会派人护送;二是要跟他们聊一聊贩运什么。
程平坐在主座上,颇有点陆相的宝相庄严,“诸公去回鹘贩出什么买回什么,可都想好了?”不等众人回答,自己接着道:“《战国策》上吕子言,珠玉之赢百倍。如今回鹘兴旺,王公贵族虽牛马成群,却只能居帐篷,寝兽皮,难得见中原珠玉精致之物。诸公时机到矣!”
众商家都是聪明人物,岂不明白刺史话里的含义,齐声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