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背地里说,说老太太亲自挑选的女婿,是个命不好的,还拖累了闺女。现在看看,人家不但没死,还做了大首长。一大家子跟着享福。
“爹,坐了几天车,累了吧。要不进屋躺会儿。”老大东子要扶着自家老爹进屋躺会儿。
江全安的手一甩,甩开大儿子的手,“躺啥躺,在火车上躺了几天还躺啥,骨头都躺酥了。我活动活动。”
院里院外的人砸巴着嘴,羡慕着。
江老大抖起来了,真不知道去到首都都见识了啥。
江东没办法,只能搬出来不少椅子,长板凳,让队里的人坐着,看样子老头子真是要抖起来了。
也是,去过首都,见过大场面,还不得抖抖。要是他也得吹吹牛,抖上一抖。
许多人排排坐,听江全安讲首都的所见所闻,还有都干了一些什么。
吹牛大会正式开始,隔壁已经回家的江全平,又来到老宅,兄弟俩一起吹牛,一人吹一人补充。
高光时刻,即将来到。
大丰村,刘大林整理好自家的东西,拎着东西给族里几位年龄最大的老人家里送礼物,都是甜甜丫头准备好的,一家一点。几户人家送完,回到家里。老二老三都在家里和爹娘说话,刘长河招手,让刘大林坐在一起,顺道给他说说孙女在部队的事情。
刘大林知道爹是担心英子,坐下来细细的说了英子和城叔和他说的事情,“爹,娘,别担心。英子过得好着呢,城叔虽然不能明面上照顾英子,可是等英子去到城叔家里的时候,每次都会教她一些新的东西。这次的提干名单里面就有我家英子,城叔说了,等提干以后,让英子再谈婚事,给她介绍一位不错的小伙子。
英子的婚姻大事,不用我们操心,甜甜也是有心,从英子进到部队以后,隔三差五的让她丈夫周卫星给英子带做好的酱菜,泡菜还有一些肉酱过去,帮英子改善伙食。
一起长大的,英子喜欢吃啥,甜甜知道的一清二楚,有时候还给英子带些零嘴。比我们照顾的都周到,我这次去的时候,甜甜刚带着一家老小从外地回来,她是去给什么大人物看病,是上面给甜甜的任务。
病人送了甜甜很多东西,有衣服,有鞋子,包包,还有插电就能用的电风扇,最稀奇的还有那啥子电冰箱,夏天用贼好,把没吃完的饭菜,放在冰箱里面,三五天都不会馊。
冰箱没有多的,可是电风扇有,我们乡下没有电,也用不上,甜甜说也就不给老家的亲戚送,但是特意多留了一台,等英子结婚的时候,送给她。还用东西包好的,我和英子也就是看。
真是凉快,风,飕飕的吹,城里人真是享福。我听说这次的好东西,甜甜还给最上面的领导送了,但是领导给了甜甜钱,东西先到的,等甜甜回家,那些钱也让甜甜捐给了那福利院。不老少,甜甜说了,那东西她没有花钱,不能收钱,只能捐出去。”
第143章
“甜甜做得对, 不能收钱。”刘二林比家里的大哥,三弟都明白,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收钱会有麻烦,至少会落人口舌。
刘大林后面还讲了自己去过的地方,还有拍的照片, 一张张的都洗好,带回来了。
给老三一份礼物, “老三,里面的礼物,贵重的都是甜甜给你家的,便宜的两样是我送的, 别嫌弃哈!”
接过礼物的刘三林,撇眼自家大哥, 没好气的说道, “你能记着给我带, 已经很不错了。我还嫌弃,嫌弃啥, 就你那记性,我能有啥指望。”
“老三, 你是想挨揍吧。”
“别呀,在爹娘面前,看你敢不敢欺负我。”刘三林有恃无恐,他才不怕自家大哥。
三兄弟都在面前嬉闹, 刘长河高兴,但是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看着。
想到孙女以后能留在首都,老头高兴的乐呵呵。又想起三儿家的孩子,“老三,要不明年你让小飞也参军去,和英子在一起,姐弟俩还有个伴,说不定最后还能有番造化,留在家里,可没有什么招工的机会。你明白原因的,你大哥二哥现在都不能帮你,也不能让咱家再落人口舌。
每年首都部队都会来咱县招兵,让你二哥找找人,小飞去首都的部队还是可以的。这次咱不找你城叔,如果小飞能运气好进到他所在的部队当然好,如果不能也没啥,你觉得咋样?”
刘长河尽量的让每个儿子家里都有人出去,以后也能相互帮衬,彼此条件都不会太差。那这样的话,他一辈子就安乐了。也对的起列祖列宗,到了下面也能跟祖宗们有个交代。
“爹,我听您的。”刘三林也想自己小家也有个有出息的孩子,可是现在能奔出去的机会很少,参军是唯二的机会。
这次刘大林有了另外的收获,甜甜教会他不少用土办法治虫害,还有给田地增肥的办法。田地天天种,年年月月的种,到了后面肯定是会贫瘠的。做好土地增肥,就不怕土地贫瘠,贫瘠的土地想丰收,基本不可能。
都是甜甜告诉他的,让他回来带着队员们试试,不管咋样,试试最多只是浪费时间,农村其实除了季节性的忙碌,还有些时间基本没啥事。
土地,公有以后,队员们有几个是勤快的,都是一群懒汉。
榆树沟的江家兄弟也知道这些土办法,刘甜甜也没有藏私,毕竟江家的东伯伯现在也是生产队的组长,希望他们都能试试。三人去趟首都,等于一分钱也没有花,去的时候坐的火车也是便车,运输东西的火车。回来的时候那些票钱是刘甜甜出的。还细心的在他们的包里,塞了一些路上吃东西的钱。
热闹过后,是寂静。
对于刘家或者崔家都是一样。
崔健在去到新部队报道前,就已经和安慧把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两家的父母也见了面,崔母说想年底就让他们结婚,安家的父母也没有意见,只要闺女自己愿意就行。
难得害羞一回的安慧,羞答答的同意了崔母的话。愿意年底结婚,已经想好了要和崔健共同组建家庭,早结完结都是要结的,早点也好。
伍首长家
最近伍首长的耳边总是会想起,刘甜甜说的那番话,国家别的方面实力如何,她不知道。但是在军事方面确实不弱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趁着港岛和澳岛人民的心还在自己国家,赶紧的收回来。不能因为要寻求西方国家的承认,也不去有所作为。
时间长了,港岛的华夏人,会觉得自己既不是华夏人也不是外国人,生母到时比养母还不如。
伍首长也能体会到这一点,港岛这次的暴.乱也是因为他们除了对他国政.府歧视华夏工人的不满,还有就是有些民众希望国家和他们一起齐心协力让港岛回归华夏。
伍首长最近不断的了解,一些武.器情况。
华夏的,外国的,都要比较,还有他也开始和老友在商谈这事的可行性,港岛澳岛的回归,已经被他列进最近两年要做的大事里面。
说他不想港岛澳岛回归,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近百年的动.荡,战.争,国家积弱已久。之前的既定方针是,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
现在想想,也可以同时进行,只要你够强大,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商量。
三个月以后,在北方进入寒冷天气时,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方案,明年开春在南海准备一场,海.陆.空.多兵.种的联合演.习。
是时候展示下我国的部分实力 ,还有凶.残的獠.牙。我们不是软柿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捏的。
等演习完成以后,再谈谈两个地方回归的事情,等到港岛和澳岛回归,就剩下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以前自己国家流失的部分地方,也要一一的搞回来。
当下的目标是港岛和澳岛,搞定这两个,再搞另外的。
各个参与演习的部队,已经全员加速训练,甚至不少北方部队要求去到南方训练,北方此时训练难度比较大。
刘甜甜轻轻的一扇,已经扇动的不只是一点点。她也知道了上面的意思,她知道只要港岛和澳岛回归,国内的情况也会迅速转变,会引发一连串的改变。
她期待着早日走去“雾霾”,能迎来新的新生。
转眼就是半年,演.习进行的非常顺利,强大的武.力.值,让暗自关注的西方国家,越发重视起来。刚刚迈入和平的华夏,短短的二十年不到,居然能如此的强大,在武.器的研发上面远远强过所有的国家。
真是没有想到,不少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都报道这件事,演习一结束,华夏方面就开始联系那两个国家,坐下来谈判,关于港岛和澳岛的归属问题,那就是要收回我们自己国家的土地。
时间不能再拖,而且必须是近一年要收回,毕竟双方交接还得有个过程。谈判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华夏的态度是,国家领土,寸土必争,不能遗失一毫。
没有实力的时候,被你们抢走,我们有实力了当然得要回来。如果你方不同意,我们可以实施武力解决问题。
勉强算是速战速决,两个国家明白,华夏能现在就提出来,当然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人家二十年的埋头苦干,把他们全部甩在后面。当然这是指某一方面,不是全部。
两个国家原本都不想归还,可是最后想想,还吧。人可以忽悠走,土地在哪儿,在华夏境内,为那么一个弹丸之地开战,也不合适。主要是争夺的地方,离他们国家很远,到时候损失的更多的是他们。
在六八年的八月,最终确定下来,回归的时间。
为了经济方面的考量,也为了大量财富的不流失,最终对目前的形势做出来调整。
要知道解放前,一些富人带着大量的财富不是去到国外就是港岛和澳岛。
现在华夏不能再让港岛的财富再次出现流失。
不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安抚,还是为了什么,必须做出来姿态。
为了两个岛的回归,也为了离开华夏的那些财富(富人),能增加国家的实力 ,很多都措施相继出台。
此时主.席手指夹着烟,想着无缘无故出现在自己办公桌上的一封长信,必须敞开国门,迎接四方游子归家。他们代表了财富和知识,这是目前华夏最最需要的。此时的华夏,和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间谍,什么时候都有。不能为了防止那些人,就畏手畏脚。
何时我们变得这样胆小,他想想也是,何时我变得这么胆小。还有老大哥他们国家的体制其实也不一样,每个国家的体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制定。
华夏,现在缺财富,缺人才,除了人,似乎什么都缺。还有因为经济不发达,城里的孩子,高中毕业就要面临下乡,为什么,那是因为商业的不发达,城里人就业全靠国家安排,全靠国家安排的过来吗?想想二三十年前的华夏,城里人很多都能找到事情坐,并不是靠国家,而是靠一些商人,只要规范好,其实也不用这样做。
新的社会形态是要慢慢摸索的,肯定和封建王朝要不一样就是,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些商业行为。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做出来改变。
指尖的烟,已经燃烧殆尽,烫人的热度,也没有惊醒沉思的老人。
想起去年自己和老友听到小姑娘说的那番话,说道她在港岛以及以前出国在国外见到华夏人,说的那些话。港岛的回归迫在眉睫,那那些离开华夏去到国外的那些人,是不是也一样,再不引导他们归国,是不是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也会和港岛的情况一样,忘记了自己是华夏人,是炎黄子孙。
他也明白,当初那些人为什么匆忙离开华夏,还不是因为不相信,也有人怕被清算。不相信的是大半,怕被清算的是极少一部分。
想想过往,他们不是坏人,都算是有良知的华夏人。
自己真的要多多思考。
事情出现了新的变化,刘甜甜没有让瓜瓜参军,而是再等等。
但是他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依然带着老太太回到了老家。
瓜瓜短暂的劳动生涯开始,一年的时间也不长。上不上工,随意就好。不上工不分粮食,上工分粮食,队员们也不会说啥。人家家里也不靠上工那点粮食过日子。
第144章
大丰生产队
刘甜甜每天带着自家的两个小不点种菜, 种瓜,瓜瓜的户口还在大丰生产队, 家里出了菜园还有五分自留地。刘甜甜全部种满萝卜,白菜,回到老家已经是七月中旬,很多东西都不赶趟。
小石头和贝贝刚回村里没有几天, 已经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已经学会了钻林子,每天还似模似样的背着三林爷爷给他们编的小小篓子, 拿着特意找来给小孩子们使的小铲子。一起挖野菜,捡蘑菇,学习能力一级棒。
早上,吃完早饭, 村里的几个大孩子都是五六七岁的孩子。背着背篓来到刘甜甜家门口,“小石头, 贝贝走喽。”
小小的人儿, 听到外面小伙伴的召唤, “妈妈,快点, 我的小背篓。”
小石头大声的叫喊着,贝贝也是一副着急的模样。恨不得立即跟着出去。
“来, 小背篓。”
两个小家伙,自觉的背上小背篓,手上拿着小铲子,一边还背着小水壶, 是刘甜甜在港岛给他们特意买的。方便他们在八岁前使用。
两个小的背上背篓,汇合院子里面的哥哥姐姐们,兄妹俩牵着小手,跟在哥哥姐姐们身边。
交待过孩子们,只许到那些地方去捡蘑菇,捡柴。
回到村里,孩子们撒欢的玩。瓜瓜也是一样,成天的跑林子,打猎 。偶尔进城找刘勇闲聊,有时候和大壮他们一起玩,不过大壮他们已经开始出工,挣工分,玩闹的时间不多,都是在下工或者下雨放假的时候。
生产队的很多人,都奇怪,刘家瓜瓜怎么不进城招工或者参军,回到老家,天天钻林子是几个意思。
外面的大局势,这些普通的农民,哪里知道。在田地里面,做事的人,闲聊着。
刘大林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瓜瓜这样,肯定有原因的。甜甜不说,他也不追问。肯定是不能告诉他,能说的肯定会说。
老太太现在住在榆树沟,两个儿子没事就会陪在她身边,对她比以前更加的孝顺,只是老太太习惯了身边有甜甜和瓜瓜,还有两个小不点。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在家里住了十来天才慢慢的习惯一些。
榆树沟,从老太太回来以后,江家经常有乡亲们过来,和老太太说说话,还有就是打听首都的一些新鲜事。
老太太在菜园里面,刚刚忙活完出来,就看到瓜瓜过来,背着背篓。
“瓜瓜,你咋来了?”老太太在院子里面洗手,抬眼就看到进院子的瓜瓜。
“给您送点小米,还有一点肉,我刚才进城割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