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山村漠漠
时间:2019-02-25 10:31:20

  这俨然是一个当代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啊!
  细问起来发现其学识十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专门研究过从古至今各个朝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原因他解释说,是因为他在深山里开辟出了一块地,因为那块地距离水源比较远,灌溉不方便,他就寻思着弄个水渠、水车什么的灌溉。于是就研究了历朝修建的河渠以及引河流灌溉农田的各种水利设施,最后还真让他弄成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听着这次山东大旱,他心中不忍,才特意出山解救山东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样一个人,简直是天造地设一般,可周航总觉得一切过于巧合。
  不管怎么样,有人能修渠,自然是好的。当即,李昭便叫来工部尚书,让他带回去制定具体措施去了。
  人走之后周航还在发呆,李昭看了他一眼,觉得儿子这样有点可爱,也有点好笑。伸手摸了摸下巴,强忍着嘴角的笑意,他推了推周航的肩膀,道:“想什么呢?”
  周航抬起头,茫然的看了看李昭,道:“没想什么?”
  李昭:“没想什么,你发什么呆?”
  “……”周航,父皇,您堂堂的一国之君很闲吗,要不要这么八卦!
  不过,他也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吐槽一下罢了,并没有将这句话喊出来。其实他也没想什么,不过是突然想起了林妹妹,林妹妹刚刚派小人过来说做了个新鞋给他,他正想什么时候能出宫去取来呢。
  周航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是皇帝的八卦之心已起,非追着他问。他只得故作深沉的回了一句:“想男人间的小秘密,父皇您不适合知道。”
  李昭笑弯了腰,指着周航道:“好啊好啊,朕的航儿也有男人间的小秘密了。”
  周航不想理皇帝陛下,他起身拱手道:“林先生还等着儿臣上课呢,儿臣告退。”
  晚上,周航找了个机会溜出皇宫,来到林府。看见林黛玉,他就迫不及待的问:“玉儿,你给我做的新鞋呢?快拿来给我看看。”
  黛玉掩着嘴笑了,转身从柜子里拿了一个云锦包着的小包裹出来,道:“你瞧瞧可喜欢不喜欢?”
  周航上前一步,抢在手里,也不打开看,只说:“你做的我岂会不喜欢?”
  黛玉羞赧,跺着脚道:“再说这样的混账话,以后我就不给你做了。”
  周航忙举双手道:“你别生气,我以后不说就是了。”
  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说到寒烟被鲁国公之母太夫人接走等等。不免又谈起山东灾情之事,黛玉的一句话让周航醍醐灌顶。
  “等等!”他道。
  黛玉疑惑的歪了歪头,“怎么了?”
  “你刚刚说什么?”他问,抿着唇道,“你再说一遍。”
 
 
第128章 
  听到周航让她再说一遍, 黛玉不由得愣了一愣, 脑袋一时空白, 想了想,她抿了抿唇。
  “我说,若是粮食产量能高些便好了, 百姓也不会再受饥馁之苦。”
  周航一拍手道:“正是这句!”
  黛玉皱起眉头,心想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想要实现却是难上加难。田地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凭空再冒出新的来。即便有可供开垦的荒地,也没那么多的人去开,何来提高产量只之说?就算有多余的田地,遇上灾年, 照样是颗粒不收, 又有什么办法?
  不过,她见周航此刻十分兴奋,也不好意思打击他。
  “这句怎么了?”她换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语气问。
  “好玉儿,你可真是我的福星!”表现的颇为兴奋。
  他兴奋时候下意识的动作便是上前一步,想抱一抱黛玉,被黛玉红着脸躲开了。他愣了愣, 丝毫不见气馁, 呵呵笑道:“据我所知,山东多种小麦, 秋播夏收,一季要大半年的时间, 亩产尚不足百斤。一个八口之家的农户,至少要种二十亩地才能勉强糊口。这还是在年成好的情况下,若是碰到年成不好的时候,便连温饱也不能够了。”
  林府藏书多,其中不乏农业之类,黛玉也有过涉猎,这些自然是知道的。听到这里,黛玉点了点头,看着周航,示意他继续说。
  “小麦丰收之后,百姓们多是种些蔬菜、大豆、高粱、薏苡之类,这些作物的产量便更低了。我在想,若是引进一种产量非常高的粮食作物,不就能解决饥民的问题了?”
  黛玉问:“什么产量高的粮食?”
  周航道:“红薯。”
  “红薯?”黛玉重复了一下,皱着眉头努力想了想,“这东西……我倒听爹爹偶然提过一两句,是从海外番邦引进过来的。听说,只在南部沿海的地方有种植,但是产量不高,而且也不如稻米口感好,百姓们多不愿意种的。”
  周航在红楼世界里从来没有见过红薯,还以为红楼时期这种作物还没有引进。今日听黛玉一说,不由讶异道:“我们这里有红薯?”
  黛玉点点头:“有啊!”
  周航又问:“土豆有吗?”
  黛玉摇摇头,“这个……我倒没听说过,航哥哥还是去问问司农卿吧。”
  司农卿掌劝课农桑﹑水利﹑救荒等事,全国有多少种农作物,哪里又引进了新的品种,他最熟悉不过了。
  回去之后,周航便找来司农卿询问。方知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有南部靠近海岸的百姓引入了红薯和土豆这两样粮食作物。但因为产量很低,而且不容易存活,多数农户对此并不买账,只有极少数的百姓愿意种这两样东西。还有便是一些贵种些尝鲜,面积都不大。
  和土豆相比,红薯更为甘甜可口些,倒颇受欢迎,这两年种植面积多了些。但也都是些富裕的农户,种来作为一种水果吃。普通农户,为了能够糊口,还是以种植小麦、稻谷为主。
  周航虽出身富庶之家,却并非不识五谷的少爷。他幼年常随妈妈到乡□□验生活。据他所知,在二十一世纪,红薯亩产可达两千到四千公斤。红薯是个适应条件非常强的作物,对土地等各种要求也低,南方、北方都能种植。即使古代种植技术欠发达,亩产应该也不至于太低,至少应该不低于一千公斤。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动乱时期,老百姓们吃不上饭,可都是靠着红薯活下来的。
  至于土豆,产量也不会低于红薯。
  可无论是林黛玉还是司农卿都说是因为产量低老百姓才不愿意种植,这其中一定有什么是他忽略的。
  周航于是细问百姓们都是怎么种红薯和土豆的,才知道之所以产量低,乃是是种植的时令不对。老百姓们还像种植稻米、小麦一样,秋播夏收,自然是行不通的。
  虽然心里明白红薯、土豆之所以低产的原因就在于此。
  可是周航却不好贸然提出来,不然不好解释原因。毕竟他并未接触过农业,就算他说出来,别人也未必信,还当他为了自圆其说在胡说八道呢。
  不过,别人不能说,自己的亲生父亲还是可以说说的。
  回去周航便跟李昭说了。
  李昭听完皱了一会子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问周航如何得知。周航便理所当然的道:“我跟我妈去种过红薯、土豆,就是五六月的时候播种,两三个月就能收获。时间刚刚好,不会影响小麦的秋播,父皇何不在山东推行?试试也没有坏处不是嘛。”
  对于周航称自己母亲为妈妈而非母亲或母后之事,李昭早已见怪不怪。
  “你跟你母亲一样,脑袋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主意……”
  说到这,他笑了笑,眸子中带着怀念,还有些许的幸福。这在他身上很难见到,周航也不由愣了愣。半晌,他又叹了口气,道:“推广倒是不难,可若让百姓心甘情愿的种这两样东西,却不容易……”
  人们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总会有某种来历不明的抵触心理,这点周航可以理解。他也确信,百姓们一旦发现种植红薯、土豆的好处,不用朝廷督促,也会心甘情愿的自觉种植。
  但现在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
  好处还没抬到明面儿上,百姓们不会为还没看到的东西买账。
  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正在周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为此事焦头烂额之时,司农卿突然求见,称有要事禀报。
  周航当即命快传——
  司农卿是个四十有余的中年人,进士出身,长相儒雅,留着一撮山羊胡。
  他告诉周航,收到岭南最新信报,说芸洲县种出了亩产两千多斤的红薯。周涵忙问是怎么回事,司农卿这才娓娓道来。原来去岁一个普通农户之家收获了稻谷之后,在田地里中了大豆,眼看着就要结豆子了,谁知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要做一场法师,人马来往,踩坏了很多。
  事后那大户人家赔了钱,所赔钱财的金额远远超过其踩坏豆子的金额。农户借了钱自然高兴,但看着被踩坏的庄稼也是心疼,可彼时时令已过,再种植大豆也晚了。若是不种,任由田地荒芜,又未免可惜。想了想去,便种了些红薯,想着能收获些更好,不能收获也便罢了。谁知道到收获的时候傻了眼,红薯的产量远超从前,竟然达到亩产两千多斤。
  远近闻名的百姓看了都觉得稀奇,都说下一年也要种些瞧瞧。
  不知不觉,这件事越传越广,后来就传到了当地县官耳朵里。又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连州府官员也知道了,便有官员上报司农卿,让他上疏朝廷,推广红薯种植。
  周航一听,这是好事,及时雨啊!
  当即带着司农卿前去面圣,说明缘由。李昭一听,也是大喜,问是哪个农户最先发现适合红薯种植的时令的,这可是大功一件,他要好好奖赏。既然已经确定红薯是一个高产的作物,而且时令也跟稻米、小麦并不冲突。李昭当即决定在山东大力推广,由周航亲自掌舵制定推广措施,林如海和司农卿辅助。
  至于那个农户,李昭也快马加鞭派人请他过来。
  此举正和周航之意。他正担心若只是空口白话山东百姓未必相信,还须那个农户现身说法或许还有用。
  晚上,周航又瞅空儿溜到林府,将皇帝已决定先在山东大力推广红薯种植之事告诉黛玉。黛玉想了想说:“山东的百姓世世代代都是秋种小麦,夏植五谷,如今朝廷突然让他们种一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作物,他们未必愿意。”
  周航也正为此事发愁,闻言他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黛玉歪了歪头,又道:“据我所知,老百姓之所以不愿种红薯,主要是因为产量低,其次,还是红薯的吃法过于单调,除了生吃就是水煮,口感终究差些。你看这样如何,除了让百姓知道红薯不像他们原来认为的那样产量低,还要让他们知道,红薯其实也可以有不同的吃法。”
  周航深以为然,他暗道,林妹妹果然是林妹妹,虽然处于深闺之中,但是见识不凡,而且头脑灵活、思维迅速。若是生为男儿,应该能在古代社会里创出一番事业来的。
  “还有……”黛玉又说了一句,“老百姓多有从众的想法,推广红薯之事,若是有一个大户人家主动站出来支持,多多的种植红薯,百姓看见自会效仿,倒可剩下不少的力气。”
  “你是说……”周航道。
  “还记得寒烟吗?”黛玉挑眉问道。
  周航点点头,眸子中闪过了然的情绪,他看向黛玉,黛玉也正看他。二人相视一笑,知道是都想到一块去了。二人都想到了鲁国公太夫人,鲁国公祖籍山东,在当地可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拥有众多的田庄和土地。太夫人又是个乐善好施之人,有救山东百姓于水火的好方法,她应该刽拒接。
  况且黛玉于寒烟有恩,看着这个份上,黛玉若是开口求助,她也会帮上一帮。
  此事若成,也是一件大大的善事,于太夫人也是极好的。
  “玉儿,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
  黛玉说完,便随意的在一块草地上做了,有一下没一下的揪着地上的草。周航想要上前与她并排坐下,谁知刚走过去。忽听得空间外鱼丸“喵呜喵呜喵呜”连叫三声,这是有人来了。
  黛玉也回了神,放出神识感应一下,知是父亲过来,给周航使个眼色,示意他一块出来。
 
 
第129章 
  林如海进得女儿的房间, 见周航也在, 眉头便皱了起来。
  别说林如海是一个自小受儒家教育长大的古代人, 便是一个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现代人,看见自己女儿跟一个男人共处一室,身为父亲, 也会不高兴的。对于这一点,周航虽然在情感上不大好接受,在情理上还是理解的。所以, 没等林如海质问,周航便拱手叫了一声“林先生”,主动解释自己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乃是有要事要与林黛玉相商。
  然后便十分规矩的站好,以示自己是个守礼的谦谦君子, 并无非分之想。
  一句有要事相商自然不能让林如海接受, 但无论怎么说,周航也是太子的身份,是储君,未来的皇帝。他若是死不认错,林如海或许还可拿拿老师的架子责问几句,可他如今认错态度良好, 倒让林如海不好再说什么。
  “太子身为储君, 须以礼仪法度要求自己,以后这种……”说到这里, 林如海愣了愣,太子大晚上的私会自己女儿, 这话他不大好说出口。若只是他和周航两人的时候倒还罢了,如今女儿也在身边,就更不好说出口了。想了想,他道:“以后,不可再犯!”
  周航拱手道:“谨遵林先生教导。”态度十分恭敬。
  看了看周航,又觑眼瞧了瞧林如海,黛玉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不让周航出来了,这下可好,爹爹一定觉得自己不尊重。自从上次向林如海彻底坦白以后,黛玉日日与周航在一处修炼,有时候父亲就在不远处的山脚下锄地耕田。她已经习惯了三个人在一的日子,才会在得知父亲过来的情况下直接让周航出了空间。却忘了周航现在已经恢复人身,他的身份是太子,这个时候应该是皇宫里待着,而非出现在自己这里。
  黛玉正处于羞愤尴尬之中,林如海却问周航,找黛玉何事。
  私会人家女儿被老爹抓到,还被问来干什么,这个时候千万、一定不能说实话。必须得有一个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不然后果会很严重。周航表面不出声色,暗地里却是绞尽脑汁的想了想,觉得只有一个理由,林如海或许可以坦然接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