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侯爷宠妻日常——沉琴绝酒
时间:2019-02-26 10:56:11

  到时候百姓们会怎么说呢?
  他们会说, 林家小侯爷要娶的女子竟还有这样不堪的过往, 原来不是个冰清玉洁的女子。他们还会说,原来圣上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什么才情出众的女子, 她根本就不配。
  议论纷纷嘲笑讽刺,林家声誉朝廷威望全都没了。而最最要紧的是, 此例一开,将来朝野上下再无底线,嗣后随意诋毁谩骂, 到处充满了污言秽语,风气也就日渐败坏了。
  林涧的话意味深长。承圣帝想的也十分深远。
  林涧要他来为此事做主,其实是对的。他恪守规矩没有打击报复,这种做法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
  麟台集为承圣帝赐名,承圣帝想要抬举文官,作为文官中的清流人物,又是承圣帝器重的臣子,林如海的文采是深为承圣帝所欣赏的。
  林黛玉被人诋毁污蔑,连带着会连累林如海,那么之前麟台集的问世所带来的一切都将被毁于一旦,此番事情若坐视不理的话,那么将来,承圣帝再想要抬举文官就难了。就连承圣帝看重的文官及其家属都能随意诋毁,那么之后,还有谁肯为朝廷尽心呢?
  这岂不是让天下士子们寒心么?
  这十年里,太后确实是每年都会同他说起要整修五台山上诸寺佛殿的事情,承圣帝让工部做过预算,耗费的钱财人力不计其数,若是要全部整修一遍,对于朝廷国库来说,负担就太重了。
  早些年朝廷要负担各地战事,还要支应朝中和地方上的开销,这各地收上来的赋税都有些不够使用,好些地方从那时候起就有亏空了,又怎能大兴土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五台山修整佛寺就为了满足太后一人之愿呢?
  承圣帝将事情原委同太后说清,太后倒是没有坚持,只是每年都会提一回,承圣帝想着这是太后心心念念的事情,也不曾说过些什么,只是仍旧用这个理由婉拒。
  后来这几年,岭南渐渐平顺,各地也都慢慢补上了亏空,朝廷渐能运转,但要支应五台山整修佛寺的支出仍旧是有些困难的。朝中有些大臣也并不希望如此。
  承圣帝自己也并不是很愿意,因此还是不曾答应下来。
  五台山的诸寺佛殿也不一定非要朝廷出面整修,何况,承圣帝也并不希望给人留下朝廷和他这个天子崇佛的印象。一朝太后和他的皇子都已经去五台山里侍奉佛祖十年了,这虽是还愿,但也代表了皇家的意思,这在百姓中已有了极大的影响了,还要他这个天子怎样呢?
  可林涧的话,却让承圣帝心头微惊。
  承圣帝从未往深里去想太后的要求究竟是为了什么。太后年年要求他年年婉拒,他从来觉得太后想要整修寺庙佛殿都是因为当年在佛前祈愿使得先帝病愈的缘故,太后对佛祖有一份感激之情,是以才对佛家这般尊崇。
  但如今事情经过林涧这话,却叫承圣帝解读出大不寻常的意思来。
  如若真是有心人大肆宣扬承圣帝婉拒太后整修佛殿的这个要求,换一种方式解读的话,完全可以变成承圣帝不孝顺太后,甚至是忘本不记念当初佛祖救了先帝的局面。
  天子不容人诋毁。但天子会因为不顺民心而失尽民心。
  太后为救先帝性命在佛前祈愿,端王为救母妃性命在佛前祈愿,最终如愿以偿并至五台山还愿的事情大周人尽皆知,也正因如此,即便朝廷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民间对佛家多有笃信者。
  要真是有了这样的传言,影响必是极坏。
  当然了,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能被人诋毁的。尤其是一个正当权的天子,便是想要诋毁,也要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胆子。
  更要看有没有这样的需要。
  承圣帝直视着林涧的眼睛,两个人隔了数步之远,承圣帝却从林涧的眼中看到了扑面而来的凛冽寒意。
  林涧话中未尽之语,承圣帝都懂。
  “德平,传旨。”
  德平忙躬身听宣。
  承圣帝道:“街市书坊斗殴一事,朕已知悉。林氏孤女系文忠公遗女,自幼才情出众,因家中变故,其父将其忍痛送至外祖家中安顿。昔荣国府乃官宦富贵人家,待林氏孤女至亲不分你我,这本是亲戚有朋之常情,不该取来肆意折辱林氏盛名。”
  承圣帝既决心替林黛玉出头,又将德平传旨,干脆在旨意中将他的意思表达的明明白白。
  承圣帝说,林黛玉幼时自己不能做主,只能听从父亲的意思去往荣国府中暂住,外祖亲人皆是她的长辈,一个弱女子自然是不能自己立规矩的。况亲人之间,幼年兄弟姊妹之间亲近些又有何妨?
  承圣帝还说,世间女子要相夫教子,遵从礼法规矩本就不易,前朝待女子严苛,本朝好不容易宽松些,女子有些才情,便可随她们吟诗作赋,赚取薄名,这都是女子应得的。近日风气败坏,口舌纷争颇多,如今连女子都要放在口舌上争论,可见都中风气败落至何种境界。嗣后若再听见有人议论这种虚无缥缈搬弄是非的口舌之事,必定严惩不赦。
  圣旨最后,承圣帝特意强调:“令五城兵马司着刑部一起严查都中街巷,但凡有游手好闲之人,一并解送乡里好生看管。先前有搬弄是非者,也要严查。嗣后,再有人传播流言造谣生事,一并治罪。风闻言事是言官之事,百姓们不许过多影射朝政之事。”
  年初大皇子作乱事后,承圣帝就下过圣旨训示民间。
  如今遭逢此事,这是承圣帝在今年下的第二道圣旨训示民间了。
  承圣帝说完,德平已默记完了,待得等一会儿再去往翰林院誊写圣旨,之后便可颁布天下了。
  林黛玉听见承圣帝不紧不慢的说着那些话,心头热意涌动。与林涧一起跪下谢恩时,她的声音都有些不可抑制的颤抖。
  承圣帝此圣旨一出,可以肯定都中上下将再无人敢用她的过去来论是非了。
  承圣帝笑了笑,倒是没叫起:“你二人先别忙着谢朕,朕还有一道圣旨。”
  言罢,承圣帝又道,“皖南侯人品贵重,能力卓然,素得朕心,朕闻得皖南侯与林氏女已定亲,想起当日文忠公曾与朕言及家事,深觉为人父母心之不易。朕即给二人赐婚,二人可将婚期提前,于近日择吉日完婚。皖南侯乃镇南公之子,其婚事等同皇子例,由内务府会同将军府一并承办。”
  承圣帝听余贵妃提过一两句,说林涧的婚事定下来,婚期便在两个月之后,是为林黛玉孝期满了才行。
  可如今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谁知道他们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呢?为免夜长梦多,承圣帝干脆下旨给二人赐婚,令二人于近日择吉日完婚,如此一来,又圣旨赐婚,谁都不能再说什么了。况承圣帝圣旨上提及林如海之心,又有林如海临终前书信为证,便是孝期成婚也是无妨的。
  承圣帝既打定了主意抬举林涧,那自然要将林涧的婚事放在心上,既然一开始就袒护了,那就干脆袒护到底。如此,有了这两道圣旨,便无人再敢打林家的主意了。
  林涧什么都算到了,就未曾想到承圣帝会给他们赐婚,还将婚期提前了,稍稍一愣之后即大喜过望,忙又给承圣帝叩头谢恩。
  林黛玉微微垂眸,满面含羞,也随着林涧一同给承圣帝谢恩。
  两个人从勤政殿里出来,正值御膳房给承圣帝送来饭食的时候,承圣帝用了膳还要再见几个大臣,便不曾赐林涧一同用膳,林涧领着林黛玉出宫回府,德平也跟着一同出来,默记两份圣旨要出去誊写宣旨。
  德平去翰林院值房,与林涧不同路,遂告罪先行离去了。
  这边林涧出了勤政殿,走在宫道上,林涧含笑望向跟在他身侧的林黛玉,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林黛玉脸上红晕尚未褪去,右手被林涧握住,她心头轻/颤,觉得自己的耳朵尖似乎都开始发烫了。
  她听见林涧在她耳边低声同她说话:“玉儿,圣上说近日便择吉日成婚,咱们不用两个月不能相见了。再过几日,咱们成婚后,你便是我的妻子了。到时,咱们能日日都在一处,我真高兴。”
 
 
第151章 
  但凡入宫觐见, 皆有引路的宫人在前头带路,便是出宫也是如此。
  饶是林涧对皇宫这般熟悉的人, 他每次进宫出宫, 也都有引路的宫人随行。
  此时林涧亲昵牵着林黛玉的手说着这样动听缠/绵的话, 林黛玉脸颊发烫, 抿唇忍了忍羞意,下意识的就看向前头引路的宫人。
  林黛玉入宫时就将帷帽摘下了,天子脚下,皇城之中,没有人会在宫中戴着帷帽,宫里也没有这样的规矩。
  引路的宫人原本就离林涧二人有数步之远,先前在林涧的示意下,那宫人更是离得远了些,也不是任谁都有林涧那样强的耳力, 是以林涧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 那宫人也没听见, 但即便是听见了,也得装作没听见。
  林黛玉瞧见那宫人没有什么反应,照常在前头引路, 连脚步都不曾乱过,林黛玉便将视线收回来, 一转眸就撞进林涧含情脉脉的眼眸中,她心头一热,忍不住就紧了紧两个人交握的手, 然后也轻声说了一句话。
  “我……我也很高兴。”
  日日在一处,她就能日日照顾林涧了,这正是她心之所愿。
  虽然几日后就要成婚了,也就是这几天内看不到林黛玉。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会儿林黛玉还没戴上帷帽,林涧本着多看一眼赚一眼的心思,便一直转头专注的看着身侧的人,连一丝目光都舍不得移开。
  感受到林涧那情热又毫不掩饰的目光,林黛玉心中又羞又甜。她可没有林涧那么大的胆子,一直盯着心上人不放。
  但是她一想到日后有几天不能相见,又想着林涧这样欢喜,她若是一直不回应心中便觉不好意思,她心里头也是心潮起伏情思翻涌,出宫那一段路上,没人的时候,林黛玉还是会悄悄抬眼看一看林涧,与他相视甜蜜一笑。
  待出了宫门,林涧亲自给林黛玉戴上帷帽,轻纱隔绝了两个相爱的人对视,两人心中皆有怅然若失的感觉,但随即想到几日之后的大婚,心中又都涌起了甜蜜与期待。
  德平和翰林院的动作也很快,林涧与林黛玉回将军府不久,承圣帝的圣旨就颁布出来了。
  承圣帝的第一道圣旨训示是针对街巷斗殴事的,因此第一道圣旨并不曾到将军府中。翰林院按照德平口述誊写出圣旨后,就下发到了都中各个衙门,由衙门宣至街巷乡里让百姓们尽知。
  承圣帝的赐婚圣旨到将军府的同时,还有另外一道圣旨也到了将军府。
  圣旨册封林涧为京畿大营统领,兼太子少保衔。
  这京畿大营统领绝不同与水溶曾做过的京畿守备营统领,也即是说,林涧的职务并非当初萧煜同林涧提过的因水溶革职而空缺出来的京畿守备营统领。
  京畿大营并非一个营地,而是都中及都中近郊四个大营的统称。这四大营分别为守备营、护军营、灞上营及细水营。
  四大营各有自己的统领,但统归京畿大营管辖,京畿大营的这个总统领可调兵,四大营的统领按规矩是没有调兵权的,像当初冯紫英那样的私下调兵便是违例行为,是要遭受惩处的。
  京畿大营总统领为从一品的武职京官,太子少保衔亦是文职从一品的职衔,林涧此番是革职之后再逢擢升,可谓是双喜临门了。
  按说承圣帝下旨擢升林涧官职,又令他赶回老本行,让林涧再去带兵,林涧按规矩是要再入宫面圣谢恩的。但承圣帝也给了来将军府宣旨的太监口谕,言说林涧不必再入宫谢恩了,令他专心准备几日后的婚事,待成婚之后,再去京畿大营上任即可。
  承圣帝金口玉言,言说林涧的婚事等同于皇子大婚例,内务府自然不敢怠慢,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便派专人来将军府中,与林鸿乔氏商议婚事定下婚期。
  圣旨上所说,是要林涧与林黛玉近日成婚,而最近的吉日便是在六日之后了。内务府同林鸿乔氏商议过后,便将两人的大婚定在了这一日。
  原本两个人的婚期是由将军府和贾府共同商议定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将一应所需准备齐全了,东西器物上也都可以有时间准备妥当。
  可如今圣旨下来,六日的时间,又哪里够预备齐全这些东西呢?但圣旨显然是不能违抗的。内务府就算拼了命也得把事情给做好做全了。再加上又有将军府的帮衬,置办东西虽然匆忙但也还能承受得来,也并不太过仓促忙乱,一切虽紧促但也有条不紊的张罗开了。
  有了内务府和将军府的联手承办,这里头也就没有贾家什么事情了。这外孙女出嫁,按理说也没有外祖家操持婚事的道理,贾家收了请帖,贾母托人将林如海当初留下的托孤书信送来将军府交到乔氏手中,也就完了。
  原本两个人的婚事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吉日早已定下,也都告诉了身边的亲近人等,林沅林涼兄弟两个都是确定了要在两月之后再回都中来参加林涧的大婚的,结果这样一弄,兄弟俩都有差事在身上,也就回不来了。
  两兄弟得知圣旨赐婚后,人回不来,但都各自写了书信回来,又给林涧花了心思挑了贺喜新婚的礼物派人送回来。
  林黛玉双亲皆不在了,但先前就已经定下来了,她会在临近婚期的时候回林家老宅,等到大婚那一日,从林家老宅出嫁,由林涧前往林家迎亲。她虽无双亲在旁,但孙姨娘和李姨娘与她情意深厚,孙姨娘就住在老宅中,届时将坐于堂上,作为长辈看着林黛玉出嫁。
  这样重要的时刻,林家自然也是要派人去将李姨娘接至都中与孙姨娘一起看着林黛玉出嫁的。婚期提前了,但林涧却不肯让林黛玉失望,也不肯叫李姨娘缺席错过林黛玉大婚而终身抱憾。
  林涧派快马前往姑苏接李姨娘,他算过行程,六日时间,往返姑苏与都中还是可以的。只是要稍微辛苦李姨娘一些。李姨娘那般疼爱林黛玉,若知缘故,想必也愿意委屈辛苦一下,赶来都中见证林黛玉出嫁的。
  林黛玉的嫁衣原本乔氏都已经定好了,也已送去请都中最好的绣娘缝制去了。但因如今时日改期,自然嫁衣也得取回来,等待原定时日绣成肯定是不能的了,最后还是内务府另请了绣坊的绣娘,加派了人手,日以继夜的缝制,才能赶在当日大婚前将嫁衣送至林黛玉手中。
  不但林黛玉的婚服如此,林涧的婚服也是如此。
  林黛玉同林涧成婚后,便是皖南侯夫人,也是敕命爵封的夫人,她的婚服嫁衣自不同寻常女子,也是要同这身份相配的,但根据礼俗,最后那几绣,还是在临近大婚前的最后一日送到林黛玉手中,由林黛玉自己绣上的。
  因这之前街巷斗殴之事涉及林黛玉,承圣帝下旨训示后,都中百姓间自无人再敢议论此事。五城兵马司的手脚也很快,这案子本身并不复杂,案情也很明晰,在场更有诸多人的见证,苦主死了,凶手依律判处刑罚,给了苦主赔偿后,凶手就被拘押起来了。
  便像林涧所说的那样,这事即便是那些人所设的局,这背后也查不出什么线索来。不但林涧私下派人查过,就连承圣帝都派人暗中深挖过,终究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