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皇帝连百岁都没有、
皇帝如今已经四十有九,最大的皇子,三十多岁了。
再等个二十年,那就是五十多,等到那个时候,别搞得皇帝没死,他们先死了。
虽然内心盼着父皇最好快些衰老,但皇子们谁都没有做什么。
一直到过了几个月之后,德妃平安生下了一个十分可爱的皇子。
然后就在当年的冬日,一直身体算不得特别强健的太子,因为一场来势汹汹的风寒,人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哭唧唧,爪子疼
☆、151
太子就比大皇子晚了几个月出生, 今年正好四十岁,当初元后把他生出来的时候, 是因为受了惊吓, 所以太子是个早产儿, 身体比其他皇子更为虚弱。
元后还在的时候, 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补太子的身体, 但先天不足, 总是要慢慢调养的,她死的早了些, 太子没了亲娘, 总是比不过有亲娘的孩子受宠。
好在皇后死的时候, 他哭得肝胆欲裂,生病了好几日, 孝心可嘉, 感动了皇帝。
做父母,总是喜欢孝顺孩子的。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什么值钱的东西都不缺, 在感情上就有更多的要求。
虽然这么多过去了,太子长大成人,羽翼渐丰。皇帝心里有了隔阂, 可也没有想过弄死太子。太子突然没了,他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花了很大精力查出来的结果,就是太子身体太弱, 老毛病发了,加上多年来吃药,身体累积了长久的毒死,这病来得太急,人就没了。
虽然这个结果难以让人接受,但是皇帝还是不得不接受。儿子是病死的,没有什么意外其实倒也是好事,总比手足相残,被兄弟害死来的好些。
处罚了当日照顾太子的宫人,皇帝一下憔悴下来。
太子的悼词,是苏卿亲自写的。
简直感天动地,感人肺腑。那些大臣,一个个眼圈都红了,包括皇帝自己,原本没有那么悲伤。
在这文章从苏卿嘴里念出来的时候,他就想起了太子的好,想到了他们之间的点滴,一个大男人,九五之尊,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才过而立就死去的太子掉下了男儿珍贵的眼泪。
说来也是可笑,太子死前的时候,因为皇帝猜忌,总是郁郁不欢。他若是还活着,活蹦乱跳的,皇帝可能要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早些死去了。
但是太子死了,皇帝又成了一个爱孩子的好父亲。
在太子的葬礼上,显得不够悲伤的人,甚至得到了皇帝的厌弃。
当然了,江广白这篇精妙的文章让她得到了和那些倒霉蛋截然相反的待遇。
在太子葬礼之后,江广白成为了为数不多,不被中年丧子的皇帝迁怒,还得到了提拔的官员之一。
儿子的死亡,给皇帝带来了颇大的打击。
下葬的时候,看着棺木里太子那冷冰冰的尸体,皇帝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他很近。
虽然他曾经下令处死过许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的枕边人,元后,更是年纪轻的死在他的前头。
但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皇帝也不会有那种自己能够脆弱得承受不了风寒一击的感觉。
皇帝不仅憔悴,而且还有些惶恐是,甚至畏惧起了死亡。
好在他身边有朵解语花,德妃娇嫩如同花骨朵一般,那带着绵绵情意的眼神看着他,还有她刚生下来的小皇子,证明着他还是个强壮能干的男人。
皇帝这些时日失眠睡不着觉,在德妃身边,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气,听着德妃用他喜爱的声音念佛经,总是很快能够入眠。
(其实是苏卿调制了一些能够安眠的熏香,每次皇帝来,这德妃宫中就要点这种香料。)
在德妃这里待了一段时间,皇帝的心病总是好了不少。
加上药膳的功劳,他的身体的确比往年健康了不少。冬日里容易患上一些小风寒,他却觉得身体热源滚滚。
几个年轻的皇子都生了些小病,今年的皇帝却尤其的健康。
在德妃的暗示和提醒下,皇帝又想起了惠普和尚的好。
处死了一些不尽职照顾太子的宫人,责令礼部负责太子的身后事,将太子葬入皇陵,他在各种迁怒大臣,逮着他们的小尾巴责罚的时候,却又给了京城某知名寺庙一大堆香火钱,并且为佛祖塑金身。
皇帝打的是为死去的太子诵经祈福的旗号,但实际上是为了那药方的事情,奖赏这惠普和尚。
大概是真的年纪大了,也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受了德妃的影响。
皇帝从一个不信鬼神的人,变得信起佛来。
一旦有了虔诚的心,那就会越来越相信那些东西。越相信,皇帝看起仙气飘飘,潜心向佛的德妃,就更是顺眼起来。
江新月没有刻意迎合皇帝的喜好,她在出了冷宫之后,就按照苏卿的建议,自己信起了佛,还抄起了佛经。
当然,突然信佛,她也是有理由的,说是当初在冷宫的时候,实在是绝望,只求佛祖怜惜,结果没想到,皇帝真的像是神仙一样出现在她的眼前,并且为她洗掉了身上的冤屈。
就因为这个,她说到做到,就要做佛祖跟前的虔诚信徒。当然啦,她有夫君,有家人,有孩子,倒也不至于剃度出家,只做个佛门弟子,抄佛经为陛下,还有她腹中的孩子祈福,并且捐献大量香油钱。
孩子平安降生之后,她更加虔诚。不仅是为孩子,也为陛下,为太后祈福,为齐国的黎民百姓朗诵经文,愿大齐江山能够风调雨顺。
不管是什么人,总是喜欢好人多过于恶人的。
即便那好人因为自己的傻,可能结局不太好,但面对你认为的好人的时候,心弦总是会更为松懈。
德妃不仅布善好施,自己平日里不讲究奢华的衣物,甚至还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中,说着今年天冷,关切的让父亲多准备一些冬衣,天冷的时候多施一些粥水给那些穷苦百姓。
当然,也要嘱咐父亲,不要因为她如今受到陛下的宠爱,便仗势欺人,一定要勒令好族人,不能为了她,让陛下蒙羞。
宫里送出去的信,其实都是会经过皇帝的手的。
不过江新月的父亲能够做到提督的位置,自然不是个傻子,女儿在宫中当宠妃,信件里说的轻飘飘,他就真的认认真真的去按这件事去做了。
皇帝这么一查,更觉得德妃的家人也不错。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德妃本来就长了一张天仙面孔,如今在皇帝眼中,德妃不仅人美,还特别心善,又不爱表现,简直不要太好。
倘若有什么人栽赃陷害,那肯定是对方心思龌龊,他的德妃就是个小可怜。
明着看,德妃尽把东西往外送,是她吃了亏,但是皇帝什么好东西都给德妃,她难道还会真过得和宫女们一般惨。
说到宫妃,德妃很快就发现,在皇帝开始信佛之后,宫里就刮起了一阵信佛风。
不少宫妃,为了迎合太后和皇帝的喜好,也跟着信佛。而且一个个做得比她虔诚多了,还用血写佛经的。
她借着机会,又想法子同江广白见了一面。
苏卿倒是淡然:“娘娘且放心,不用做更出格的事情,如以往一般就好。这劣品就是劣品,娘娘得宠的时候,那么多学娘娘打扮的,您可瞧陛下多看了她们一眼。”
皇帝又不是傻子,东施效颦,只会起到反效果。
“先生说的是。”
苏卿的神情笃定,得了她的一句话,江新月的一颗心就放了下来,继续当起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唯独深爱皇帝的一朵白莲花来。
倒是那些宫妃,为了向佛,喜好吃肉的,也不吃了,一个个把自己折腾得一脸菜色,本来年纪就大了,身上没点肉,脸都凹下去,皇帝看着也没啥胃口。
放血写经书的那个更加了,你说你又不是什么得道高僧,需要用血来净化妖孽。这血书,都是陈述冤情的。
德妃就不一样了,她为着孩子,该吃的也都吃。那什么活佛都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比虚情假意的念经要好太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德妃,就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人家该做好事做好事,说的少,做的多。
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些个宫妃只是做些面子功夫,这种虚伪的佛教徒,分明是在玷污佛祖。
德妃不仅得到了皇帝越来越深的感情,还得到了太后的看重。
子凭母鬼,德妃生的孩子,也得到了皇帝的心爱。
名字上面,大名赐的是一个宸字。
宸,北极星所在,星天之枢,也是指的帝王所居。
皇帝给这个孩子取这个名字,难免让人多想,他想要立下这个奶娃娃为太子。
这听起来很是荒谬,如今元后留下的孩子已经死了,若是德妃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皇后,那她生下的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正宫皇后生的孩子,才为嫡子。
其他皇子年纪大又如何,那也只是庶长子。
这种想法一旦冒出来,受宠程度大不如前的贵妃心就凉了。
她和德妃关系大不如前,本来就是仇敌,当然不可能真的情同姐妹。
若是真的皇位给了的德妃的儿子,那她的孩子怎么办。
德妃嫉妒得痒痒,一直到皇子宸的抓周日。
这个生下来,就得到皇帝的荣宠,让皇帝破了一次又一次的例的孩子,抓中了玉玺。
皇帝乐不可支,他虽然没有立德妃生的孩子为太子,却以德妃生了个如此聪明的孩子为由,升了德妃的份位,一步登天,成为了中宫皇后。
其他人心心念念想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东西,皇帝竟然这么轻易的给了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丫头!
邓贵妃的指甲掐进了掌心,她在别人看过来的还是,赶紧低下头遮掩,不然肯定会被皇帝看到她当初失态的样子。
邓贵妃看着皇帝眼中白白胖胖的婴儿,依旧是十分恨的,但这个时候,她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她生了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如今也二十多岁了,她也有了孙子。
孙子的出世,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也在告诉她,她已经老了,比不过那娇花一般的小姑娘,皇帝的心给了别人,可能花千般万般的力气,也难以拿回来。
而且想一想那死去的太子,太医其实说,太子心中郁结,所以常年卧病。
太子为什么郁结,还不是为了皇帝的猜忌。
现在是有其他更年长的皇子在前头顶着,可是她的孩儿,年纪也不小了。若是陛下再活个二十年,她的儿子还能熬得住那天么。
邓贵妃远远的看着皇帝,看着像是寻常恩爱夫妻的一家三口,她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十分可怕的念头,若是陛下早些死了,德妃孤儿寡母,能比得过她的皇儿么。
德妃成为了皇后之后,稍稍改变了一些,但也没有做太大的改变。
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她反而更加对自己的家族有所约束。
那位江南提督当真是个聪明人,在这种事情上,不敢拖女儿半点后腿。
要知道,当今皇帝其实并不好美色,而且他的女儿,当初还入了冷宫,差一点就要牵连到江家。
江家送女儿入宫选秀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想过江新月会被皇帝留下来,更不会想到,她会成为皇后。
谁都想要皇帝屁股底下的位置,若是他的外孙能够成为这齐国的天子,那当真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为着这一点,他也会约束好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必要的时候大义灭亲,以博得皇帝的好感。
苏卿原本是在幕后,如今也借着这股东风,走到了前头。
她的性向仍然是小众,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谁敢在面前嚼她的舌根。
江广白的父亲,在三年前,苏卿得罪了公主,并且说自己是个断袖的时候,就大病了一场。
苏卿又修书一封,江广白为了江家的香火,便发声自己不认这个孩子。
当时在金銮殿上拒绝了皇帝后,苏卿就提笔写了两封家信,一封给江广白的母亲姚氏,另外一封,给的是江广白的父亲。
她在给委托人生父的信里写,自己以断袖之名拒绝了邓贵妃的亲生女儿,已经得罪了皇家,若是日后出尔反尔,怕是被治一个欺君的罪名,唯恐连累了江家,还请他为了江家,早些做打算。
江父只有江广白一个儿子,但是并不是只有一个孩子,他还有小妾生的两个女儿。
江广白出了这样的事情,江父自然是把姚氏痛骂一顿。
他自然是看重儿子,可若是儿子成了不能够传宗接代的废物,那还有什么用。
横竖自己还年轻,便是八旬老叟,也有可能老来得子。为了江家着想,他娶了许多个小妾入门。
这些年,他一直没有能够生出来其他的孩子,心中也是有所焦虑。
如今唯一的儿子不顶用了,当然要靠自己努力的耕耘。
好在苍天有眼,其中还真有个怀了孕,生了儿子的。
江昌并不知道自己被妻子下了药,根本不可能有孩子。这个养在外头温润可入的外室生出来的孩子,其实并非他的种。
所以这个孩子的出生,可把他给高兴坏了。
这回的儿子,江父可绝对不能给自己的正妻养了。姚氏被丈夫的做派恶心到了,和他大吵一顿之后,要了一封和离书,和他和离了。
江昌正巴不得她走呢,毕竟他还要把正妻的位置腾出来,给他的心肝腾位置。
他那个外室,其实也是清白人家出身的女儿,就是穷了一点。不过儿子肯定是亲娘养着才好,他把孙子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亲娘,这司马夫人的位置,就很快给了后来者。
姚氏离开了江家之后,原本的姚家也并不接纳她。她按照苏卿给的信,变卖看自己的嫁妆,千里迢迢的奔赴京城。
当然,为了安全着想,她是跟着镖局走的,不往匪患泛滥的穷苦地方走,如今天下算是国泰民安的,这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风险。
姚氏到京城之后,苏卿便给她安置了住处,又通过自己的关系,购置了些产业,让姚氏有事情可做。
姚氏其实很有几分手段,在江家的时候,也把家管的很好。她本来就是商人女,骨子里精明能干。
刚开始的时候,姚氏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在“儿子”的鼓励下,她迅速的适应了京城的生活。
且不说苏卿不能生,就算可以,她现在的身份,也并不适合孕育后代。姚氏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需要子嗣问题,也不需要太多的应酬。
姚氏一开始是开的是个小铺子,店面小小的,生意却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