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姝其实只是下不去令杀人罢了,虽则领兵打仗见惯了生死,可太平日子里,叫她下令杀个人,她还是下不去口。
那话也不过是气她,搁在别人眼里,就又是一桩她残暴狠戾的证据了。
最后谨姝也没了脾气,任由他们私下里去说了。
谨姝在繁阳独自过了个年,预计开春出发,却提前得了消息,李偃眼疾爆发,昏昏醒醒已数日了,年前其实已经不太好,太医多次规劝他不要操劳,但他实在脱不开,最终还是爆发了,现下朝廷里事情都是被封了左相的魏则在撑着。
谨姝急了,等不到李偃派人,也顾不得怕冷怕寒,立了春,水路亦好走了,她带了一队护卫,一路疾行往陵阳去。另匆匆安置好这边,嘱人护送允祯和昭宁上路,临行前,她抱了抱允祯和昭宁,心疼地亲了又亲,“娘去照看你们不听话的爹爹,你们要乖乖的。”
说完,出府,翻身上马,一路快马,转水路,顺流疾行,半个月就到了陵阳。
到城门的时候,是晚上,陵阳还下着雪,守城人不认得她,把她们拦在城外,夜里是不许进出的,但谨姝等不了,护卫冷着声音说,此乃今上之妻,正宫皇后,谁人敢拦?但谨姝一时也拿不出文牒,最后妥协叫他们去通报。
末了魏则亲自出来迎的,倒叫守城将士吓了一跳,谨姝也顾不上寒暄,只稍微谢过,问了句主公如何,魏则顾不上提一下称呼的问题,赶忙回了句,无事,现下已控制住了,只人不大精神,大夫说不能劳累。
谨姝便急急催着带她进宫。
入宫的时候,又被拦,魏则掏了令牌,拧着眉说了句,”这是皇后娘娘,以后记清了。“
谨姝是第一个夜闯城门的,第一个在街上纵马的,第一个骑马入宫的,宫门侍卫想拦,被魏则斥了,内宫侍卫想拦,李偃已迎了出来。听了消息,外袍只来得及披着。
风雪里,他身形莫名显得单薄,谨姝眼眶倏忽就热了。翻身下马,一下子扑进他怀里。
李偃抱住她,低着头笑了,“哭什么?”
谨姝摇摇头,心里难受得很,“你怎如此不爱惜自己。”
“想着早些安定下来,好去接你。到底事与愿违,是孤错了。”
说着把外袍抖下来,披在她身上,摸了摸她冻僵的小脸,“是孤对不住你,下着雪,叫你还要快马往孤身边赶。”
谨姝捂住他的嘴,“不说这些。你这人,我算认清了,从来只是认错快,却从不改。”
李偃低低笑了声,“你这样了解孤,叫孤很是为难。”
两个人进了寝殿,谨姝先叫了太医,问了情况,现下并无大碍了,只是不能操劳。
不,应该说是只能静养。
否则眼睛恐怕要彻底废了。
还有许多并发之症,断断续续发热。
可现下堆了许多事,新朝甫立,百废待兴,各地事项堆叠在一起,实在难以抽身,他方好一些,已开始处理政事了。
谨姝埋怨地看了他一眼,“这国家离了你就不行还是怎样?”
李偃讨好地抱了抱她,蹭着她额头,“孤也是没有办法,那些老狐狸,一个个都要拿捏孤,孤若这时候示弱,还不被他们牵着走。”
谨姝顿了会儿,捧了捧他的脸,“我……帮夫君吧!替你上朝,替你处理些琐碎事项,拿不定主意的事,去问魏则,实在无能为力的,再来问你。你就好好养一养身子成不成?”
李偃愣了愣,旋即耸着肩,笑了起来。
谨姝敛着眉,捶打了他一下,“我说认真的。”
李偃拥着她,“孤可舍不得把你扔进狐狸窝叫他们欺负去。”
谨姝也笑了,心下一暖,但看着他苍白的脸色,还不是大好的眼睛,看东西都透着几分迷离,心疼得不行,“那夫君你好好养好身子,等你大好了,谁欺负我,你再帮我欺负回去。”
李偃又笑了起来,两个人躺着,说了些体己话,谨姝去洗了个热水澡,在他怀里沉沉睡去。
最后他是答应了她的,叫她试试,只说莫要逞强。
他其实没当回事,但若不让她做些什么,她估计会日日愁苦地守着他,他稍稍操心些什么,都得沐浴在她埋怨的目光里,他是吃不消的。
第三日,谨姝穿着赶制出来的朝服,恢复了断了数日的早朝,她在天光熹微将醒未醒的混沌状态坐在龙椅后头的珠帘后的临时座位上的时候,以一种摧枯拉朽式的强硬姿态,插足到了政局当中。
尚书大人先给她来了个下马威,声称历朝历代都无律法允许过后宫干政,她这样不妥。
谨姝瞧了他一眼,还没来得及回他,身后便传来一个声音,“那就改律法。她连朕都管得了,还有什么管不了的。”
谨姝猛地回过头,拧着眉低声埋怨他,“夫君好好养病,你再乱跑我真生气了。”
李偃投降,“遵命夫人!”
因着闹了这么一出,底下暂时谁也没敢吭声。
谨姝摄政两个月,其实没管什么大事,下的批示都中规中矩,但看得出来是有些脑子的,下头人出的好的建议,谨姝也都听得进去,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两个月后李偃眼疾大好,重新接管朝事的第一天,先是立了允祯为储君,然后以年纪大身体不济为由,拒绝充备后宫的建议,声称永不选秀女。
四下震动,一片求陛下三思的呼喊,他不为所动。
双方态度都相当坚决。
大约以后还有得耗,不过他不信谁能耗得过他。
当夜,年纪大身体不济的李偃拉着谨姝折腾到后夜,谨姝到最后已是差点躲到床底下了。谨姝困顿着,心里仍旧不太确信,强撑着精神又问他,“夫君真的,不打算扩充后宫?”
李偃亲着她耳后,不安分地握着她的腰肢,从身后抱着她,“怎么,阿狸很遗憾?”
谨姝拿手肘捅他腰。
李偃笑着,“娶你时,孤便许过诺,此生一妻足以。孤说过的话,永远作数。”
谨姝一愣,旋即笑了,“那时你还不是皇帝,如今是了。从前是君子之诺,现下已是天子之诺。阿狸是小气的人,夫君许了诺,阿狸便当真了,日后你若反悔,我便不认了。”
“好,咱们打个赌吧!”
“赌什么?”
“赌孤守得了诺,若我赢了,下辈子你还嫁给我。”
总觉得这辈子太短。
不够好好疼你。
(正文完)
第53章 番外
大约谨姝的做过那么几日听政摄政的皇后, 一群大臣对她无比忌惮。
整天不是有人弹劾她干政,就是有人怀疑她有干政的嫌疑,一个个戏多得不行。
就连李偃不纳妃, 不扩充后宫, 也把罪名安到她头上,一面说她祸国殃民, 一面说李偃枉顾社稷。
有一年, 黔中大旱,司天监的人夜观天象, 都能拐弯抹角地怪罪到她头上, 说是天降惩罚, 怨宫里头阳盛阴衰, 阴阳失调, 这才导致风不调雨不顺。
那意思多明显, 因着她这个□□的皇后, 皇上连个妃子都不敢纳, 导致这么几年,皇家也就允祯和昭宁两个子嗣。
多磕碜。
这些年, 那些胡子一大把的老臣们可谓是操碎了心, 孜孜不倦地劝说着李偃, 恨不得给他后宫里塞几个女人, 天下之大, 多少美人, 怎么就不能临幸几个呢?李偃坐拥天下, 却连个妃子都不能纳,可见她这个皇后有多霸道。
可偏偏,李偃又不是那种好说话的人,说旁的事都好,唯独这件事,气死人不偿命地跟人对着呛。
有人要他开枝散叶,他就说自己有儿有女,有人说子嗣单薄,他就说自己有儿有女,有人说太子殿下年幼,未来诸事都未可知,万一出了事,连个后备的人选都没有,此乃动摇根本的大事,他便寒着脸,问一句,“你咒我儿?”
对方诚惶诚恐地否认,明明说的都是严肃认真无比重要的事,每回都被李偃歪到天际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项固定的节日戏剧。
一个拼命劝,一个当耳旁风。
再后来,那些大臣劝不动李偃,改转头来劝谨姝,谨姝听着那些人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地说着一套一套的辞论,经常被唬得一颤一颤的,莫名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但她这人,犟,她不乐意的事,谁劝都没用。她就是这么自私的人,自私得坦坦荡荡,惯常撩着眼皮一脸沉痛地听着人劝,那表情丰富得,不知道的以为她洗心革面,马上要着手选秀女了,但末了,只一句,“这事,本宫也做不得主,一切听陛下的。”
那些子老学究,全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哪见过这样的皇后,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转头骂她祸国妖姬,给皇上灌了**汤了,竟让李偃做出如此荒唐事。
不开后宫,没子嗣,皇家血脉,焉能如此单薄。
有时候谨姝自己都佩服自己,原来自己有这么大的能耐呢?
对此李偃也是无比的烦躁,自己养了一帮什么玩意儿,大旱的时候,不想着去解决旱情,拐弯抹角地骂他老婆。哪里一有风吹草动,都能怪到他不扩充后宫上头去。
感情他跟人上床还有那么多功效呢?
他脾气暴躁起来,什么粗俗的话都说。
这回旱灾,他从几个话最多的大臣那儿挨个儿坑了一大笔钱,国库都不用开,直接拿着去赈灾了。
那帮子老头子,一个个地气得翻白眼,却是敢怒不敢言,吃了个哑巴亏,终于消停了。
李偃心情好,转头去太傅那里看儿子。
小小的允祯脊背挺得笔直笔直的,虽然父皇对他很好,可他总是有些怕他的,实在是李偃是个严肃的父亲,平日里对他也要求的严格了些。
且父皇样样都很厉害,文武兼备,执得了笔,也提得起刀,骑马射箭,无一不精。他作为父皇的儿子,自然也是不能差的,所以要很努力。
李偃没发出声音,示意周围人不用见礼,他默不作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太傅正在考校允祯的辞赋。
小小的允祯敛着眉头,努力定着神思,不让自己在父皇的注视下失态。
他不急不缓地背诵着文章,太傅毫不留情地一句接一句提问他,还好,他对答如流,且从容不迫。太傅最后收起一脸严肃,满意地笑了笑,“甚好!”然后才遥遥冲李偃行了一虚礼,眉宇间颇为自傲,他自夸教得好,也碰上个敦敏聪慧的学生。
人生何乐?不过如此。
李偃抬了下手,示意太傅不用管他。唇角亦微微翘着,他的儿子,自然随他。若非允祯聪慧,那些老学究逼他会更理直气壮。
课上到中午,李偃一直在旁听,允祯的精神就一直紧绷着,太傅说今天就到这里,他方松了一口气,书童帮他收着东西,他起身走到父皇那里去,拜道:“父皇!”
李偃“嗯”了声,不吝夸奖,“功课不错。”
允祯严肃的小脸上,终于也露出一丝笑意,“不敢懈怠,允祯当更勤勉。”
李偃甚为宽慰,揉了揉他脑袋,“行,早日替了父皇,我和母后就去城郊别苑过潇洒日子。那帮老学究,快把你父皇我气死了,整天没事就在我耳朵边儿嗡嗡来嗡嗡去,迟早我把他们全扔到护城河里去喂鱼。”
允祯张着嘴巴,震惊地看着默默发脾气说浑话的父皇,半晌才点了点头,过去抱了抱父皇,“父皇莫生气了,母后知你说浑话,又该责怪你了。”
李偃“啧”了声,在这个家,他是没有地位的,皇帝老子就是个屁。
他还挺乐,脑子里全是谨姝似嗔似怒地板着脸教训他的画面,他的阿狸,可爱得紧。
他笑了笑,拍了拍允祯的后脑勺,“走了,回去吃饭。”
李偃起了身,允祯忙跟上,父皇好高,他只能仰着头看父皇,他的脑袋堪堪到父皇的腰上,目光平视的时候,正好看见父皇腰上挂的玉佩,簇新的穗子,一看就是母后新打的。也不知那穗子又多特别,父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一个,母后不给,父皇就生气,父皇生气的时候,总是一言不发,坐在旁处,也不说话,也不骂人,只眼神直勾勾盯着母后,一副“你还不来哄我?”的架势,幼稚得很。
自然,母后最后都会心软。
母后心最软了。
父皇说回去,是说回乾元殿,父皇的寝宫,哦,不,父皇和母后的寝宫。
这偌大的后宫,只父皇和母后,没有莺莺燕燕的妃子贵人,亦没有那些传言里的勾心斗角,只有很大的花园,阁楼,园林,母后说喜欢什么,父皇就会着手去办。
这里是家,不是皇宫。
走到半道,父皇嫌他走得慢,虽然他已经努力在追父皇的步伐了,可父皇那么高,腿比他人都长,随便一走,他跑着都追不上。李偃几次驻足等他,最后不耐烦,直接把他抄起来背在背上。允祯忙搂住父皇的脖子,视线突然变得高了起来,能看见铺得平整的石板路,远处的宫殿,树木垂下的枝叶,他抬手摘了一片叶子,别在父皇的领口。
他今天好累,不知不觉睡着了。
谨姝正在哄昭宁,昭宁原本是和允祯一块儿听学的,昨夜里受了些微的风寒,起了热,今日就没去,谨姝一直陪着哄着,这会儿刚吃了药,到现在还在闹脾气,苦得小脸皱巴巴的,看见父皇,一咕噜从榻上爬下来,委屈地叫着,“父皇~~~”
两个字,可怜巴巴地拐了九曲十八弯。
李偃的心也随着她的腔调转了十八转,走近了,才嘘一声,声音却温柔得不行,“乖,哥哥睡着了。”
昭宁便不吭声了,捂了捂嘴巴,乖乖地噤了声。
侍女过来帮忙把允祯放到里头床上躺着,昭宁跟过去,还给哥哥盖了被子,允祯迷迷糊糊醒了,握了握妹妹的小手,轻声问,“烧退了没?”还惦记着。
昭宁把他手搭在自己额头上,乖巧地点点头,“退了。”
允祯这才放心了,揉了揉她脑袋,歪过头,沉沉睡去。
昭宁跟着父皇出了门,然后才撒娇地拽住父皇的袖子,李偃拿她一点辙都没有,轻轻抱住了,拢在怀里,低声哄着她,“药很苦?”
昭宁拧着秀气稚嫩的眉头,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偃抱着她走到点心盒子旁,捏了块儿绿色的糕点给她,小小的一个,昭宁就着父皇的手,一点一点啃着,渣子弄了李偃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