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喜气洋洋——紫莜dxm
时间:2019-04-14 08:47:48

  德宁格格面上笑而不语,心中偷着笑,四阿哥可是她女儿的囊中之物,旁人再惦记都没用!
  这种暗爽感是每个人都有的,到了德宁格格这个年纪,就是比拼儿女的婚姻和前程了。
  前几年富昌、富存一直没有成亲,德宁格格没少受人挤兑,当然她绝对不露一丝一毫的怯弱,只说儿子前程重要,男人有了前程,还怕娶不到妻子吗?
  晚间,德宁格格和安蓉偷偷说悄悄话,她就是询问安蓉,她和四阿哥是不是真能修成正果?中间不会出纰漏吗?
  安蓉点头道:“额娘放心,他肯定会娶我!”
  德宁格格幽幽叹口气:“其实我就是担心,皇家啊,永远都是最流氓的那一拨人。”
  她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顺治帝,他和孝献皇后的事情。
  安蓉瞬间来了精神,问道:“额娘,孝献皇后真是襄亲王的福晋?”
  德宁格格白了女儿一眼,但随即又蹙眉道:“那倒不是。其实孝献皇后也是可怜人,她丈夫借她讨好先帝,把她献给了先帝罢了。”
  孝献皇后是被她丈夫借安亲王之手献给了顺治帝,当然这其中细节很隐晦,只能猜测,得不到实证。
  世上流传的说法就是顺治帝强娶有夫之妇,再加上碰上襄亲王打仗吃了败仗,年轻气盛不敢面对世人的非议,直接自杀了,于是民间就移花接木,孝献皇后就成了襄亲王的福晋了。
  “这世道对女人就是这么不友好,孝献皇后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女人,可惜了碰上了那样的丈夫,后又入了宫,夹在先帝和太皇太后博弈之间,心力交瘁之下,早逝了。”
  安蓉对顺治帝的后宫来了兴趣,一个劲地缠着德宁格格,让她给她讲些当年顺治帝后宫的事情,她收集一些素材,等以后写一部有关于清朝的。
  回想到以前,德宁格格就有几分怅然,她说道:“其实静妃也没错,她最大的错就是她是蒙古人,大清刚入关,作为少数人的满人建立的朝廷要坐稳这个江山,先帝就必须做出策略,必然要亲汉和看重满人。先帝之意是皇室的公主、郡主嫁入蒙古已经说明了安抚蒙古看重蒙古之心,他的后宫实在不必要再多添蒙古嫔妃。”
  顿了一下,德宁格格沉思了一下,才说道:“其实我也说不上对与错,毕竟朝廷政权争锋从来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不同。当然我认为太皇太后做错了,她当初若是退后一步,有了蒙古皇后之后,不再让先帝后宫充满了蒙古嫔妃,先帝和她就不会闹得那么不可开交,先帝也不会因为身体虚弱染上了天花……”
  “太皇太后好像也没有错,大清初入关时,蒙古铁蹄所向披靡,她一是为了拉拢蒙古,二是害怕蒙古铁蹄向满洲露出了刀锋,到那时候刚刚安定下来的局面只怕又是一场混乱。”
  安蓉听了许多顺治年间的辛密,一整晚都兴致勃勃,回到自己院子之后,把她听来的消息汇总整理一下,做成文件藏在系统面板之上她的个人文件夹,她的个人文件夹已经有了十几个文档了,她有信心以后文件夹会是满满当当的文档。
  她有事情要做,自热没有时间理睬四阿哥了,早先就发了消息告知四阿哥,她今晚听到了许多顺治年间的故事,要整理一下,所以没有时间和他聊天。
  四阿哥看到消息之后,心中有点小小的郁闷,他比不上死板的文字吗?她想知道皇宫更多的辛密,他可以告诉她啊!
  以后安蓉完全可以写以太监、宫女为主的,满皇宫都是素材!
  ……
  进入五月份后,天气就开始炎热起来了,康熙帝和皇贵妃说了端午节之前不许出京,于是四阿哥就没有出差了。
  端午节,粽子节,本来今年端午节也该按照传统大办节日的,但太皇太后生病了,一直昏睡,皇宫顿时连一点喜庆的气氛都没有了。
  当然端午节当天,康熙帝和皇贵妃还是给诸多大臣家赏了各种口味的粽子。
  而慈宁宫,诸位嫔妃轮流侍疾,还有诸位阿哥、公主也都轮流坐镇慈宁宫,太医院太医驻守慈宁宫,汤药熬了一碗又一碗,但太皇太后能服下的只是少许。
  一直到初七早上,太皇太后醒来了,在吃了一点膳食之后,她又睡过去了。
  不过太医说情况比前两天好多了,只要太皇太后醒过来能够进食,状况就会好起来。
  事实也是如此,这之后太皇太后断断续续醒来一刻钟、大半个时辰,吃了点东西之后,说不了几句话就又昏睡过去了。
  一直到五月中旬,太皇太后的状况才稳定下来。
  太子、三阿哥和四阿哥都被康熙帝派出京出差了,太子是带着爱兰珠走的,大清与沙俄在东北会盟,太子和太子妃就是大清的代表,双方商讨贸易合作,签订新的双边贸易条约。
  三阿哥是派去江南,他是文人,江南文风盛行,他既是去挑战的,又是去观察、安抚百姓的。
  四阿哥自然是去查案的,依旧是京城往北,但已经属于蒙古地区了,在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的中间地区,县城叫吉格斯县。
  吉格斯县的居民一半汉人,一半蒙古人,当然这个蒙古人人种就比较复杂了,以前什么的鲜卑、契丹等等混杂其中。
  这次的案件是一件灭门惨案,当地一家汉人大户人家从上到下,包括鸡犬都被残忍杀害,一直到县衙探访的是这户人家当家主人出嫁的女儿。
  这是发生在五年前的案子,因为案子太血腥,吉格斯县一直在暗中调查,但不知是不是方向不对,他们就是破不了案。
  所以这次听说北川县和焦河县两桩悬了那么多年的案子都被破了,县令便当即上书请刑部派人帮助他破案。
  既然是冲着四阿哥的名声而来,那么自然是四阿哥出动了。
  不过这次因为案件太过于悲惨,凶手应该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康熙帝和皇贵妃不放心儿子安危,多派了一倍护卫。
  吉格斯县离着京城有点远,四阿哥这支队伍走了五天才到达吉格斯县城,此时正好是日落时分,但吉格斯恰好在下雨。
  一队人在大雨中来到县衙,县令听到衙役通报,立即领着县丞、主簿等官员出来迎接。
  待大家安顿好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大家洗洗漱漱之后,直接休息,为明天做准备。
  当然,吉格斯县衙来了一队外地人,一看就是气势不凡的贵人,这个消息在暗夜当中传遍了整个县城。
 
 
第115章 赏花会
  下了一夜雨,睡前耳畔是滴滴答答的雨声,一觉睡醒耳畔仍然是滴滴答答的雨声。
  吉格斯县令姓周,名元龙,他年过四旬,生得高高大大,长了一张国字脸,和吉格斯的蒙古人看起来没有什么两样。
  卯时左右,周元龙就来县衙后院了,平时县衙后院没有那么多仆从,现在县衙后院的仆从是他从自己家中调派过来的。
  待京城来的一众贵人醒来,就有热水洗漱,热气腾腾的早膳。为了拉近关系,这顿早膳就是周县令领着县衙一众官员陪同贵客一起用的,众人快速吃完,而后便一同来到前面院子,开始讨论灭门惨案。
  刑部的案卷还是五年前的内容,不像周县令他们这几年又陆续搜集了一下最新的消息,所以最初是周县令及县丞、主簿他们讲,四阿哥他们只听不问。
  受害者一家多达三十几口人,当家老爷江同水,年纪五十岁。四十年前,十岁的江同水逃荒来到吉格斯县城,后来安家落户,在吉格斯县城住了四十年,江老爷一共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三十岁,次子二十八岁,三子二十五岁,女儿二十五岁,因为三子与女儿是双胞胎。三个儿子又生了儿女,江老爷一共就有十几个孙子孙女。
  江家家境在县城算是中等水平,但江老爷崇尚勤俭持家,所以家中仆从不多,又有些仆从是签的活契,白天上工,晚上回家,江家被灭满门,一众主子和仆人加起来三十二口人。
  等到周县令说完,四阿哥和那拉明治、荀建同他们才轮流发问。随着四阿哥破了两桩案子,那拉明治他们的思维也渐渐打开,不再局限于案卷内容,而是从新寻找新的角度,没准就能找到突破口。
  最后四阿哥问道:“周大人,江老爷是怎么发家的?我从案卷上看江老爷的籍贯等,他既然是逃荒而来,且当初又只是一个十岁的稚童,怎么得到了严家老太爷的青睐,把女儿许给了他呢?”
  周县令、主簿、县丞等面面相觑,四十年前的事情,他们可没有调查的那么清楚。
  四阿哥见他们答不出来,便在纸上画了一个圈,说道:“你们别在意,我只是随口问问。”
  当然既然是问题,自然要得到答案,这个问题就要等他们见到江老爷的女儿之后再说了。
  “江夫人既然已经去世多年了,江老爷也没有续娶,那么他有妾侍,或者相好的女人吗?”四阿哥又问。
  这可是古代男人,一大半男人是没有为妻子守贞操的概念,而江同水作为一个还算有钱的男人,不到四十岁就死了老婆,他居然没有再娶,为什么?
  或许是他和亡妻感情甚笃,不想做对不起妻子的事情。或许是他有妾侍,不缺暖床的女人,或者他在青楼、暗娼有相好的女人。
  当然也容许他对女色不感兴趣,人生另有别的爱好、目标,那已经占据了他全部的心思,无暇分心在女色上面。
  周县令微微蹙眉道:“这个臣还真没有查到。江同水在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嘴上口碑很好,妻子去世之后,许多人给江同水说媒,但他都没有答应,放出话说他不会再娶,余生守着儿子过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日子。”
  主簿、县丞也都一一补充了江同水这个人的所有情况,他平时只喜欢和三五个朋友约好在酒楼、茶楼吃个饭、喝个酒,听听小曲、评书等,然后就溜溜达达的回家了。
  若是不出门,江同水会在家里督促孙子孙女读书,他说他想让孙子考中科举,如果他的孙子能考中举人,那江家真的是祖上冒青烟了。
  据街坊邻居说,事发那一天,江同水同以前没什么两样,江家也一切如故,就连入夜之后,江家也是有孩子吵吵闹闹的声音,直到亥时过后,夜深人静,大家都睡觉了,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对劲之处。
  江同水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江同水的儿子、儿媳妇等也都很正常,早上江家开门之后,三个儿媳妇在门口叮嘱上学的孩子,还有三个儿子不耐烦的声音,然后三个儿媳妇看着丈夫、儿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到,便会关上门忙着上午的事情……
  江家在城里有好几个杂货铺,江同水的儿子一人分了三间铺子,不过江同水的儿子们不想只吃祖产,于是趁着给杂货铺进货时,就会下乡收一些山珍野味、蔬菜水果之类的,拉回县城之后,直接销往城中大户人家。
  所以江家上下很忙,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一直都在努力,而且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努力。
  这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何人与江家有仇,居然灭人满门?
  如果说江同水的儿子们在生意场上没有结怨的人,那是不可能的。但那都是正当竞争,他们就算再记恨江家,也不可能杀人满门,所以一定是和江家有深仇大恨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
  官府在查不出这个有着深仇大恨的仇人身份,自然降低了要求,把目光放在了与江家生意有怨结的人,但那些人都没有作案时间,且也有证人,所以排出了不是竞争对手,他们就找不到查案的方向了。
  当然,这五年时间,周县令、主簿他们也在暗暗中寻找,也托三教九流的关系调查来着,但都没有顶点有用的线索,着实让人头疼。
  官府在江家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所以这案子就这么悬着了,一直悬了五年时间。
  待大家讨论了一番案情之后,就去了证物房,把从江家抄来的所有物品重新再认真看了一遍。
  “江同水本人是不识字的。”所以没有在江同水的房间里找到任何与纸片相关的东西,连一本书都没有。
  倒是江同水的孙子、孙女房中多书籍,只是就快把书籍翻烂了,依旧是毫无所得。
  四阿哥随手拿起一本册本,扫了一眼,册本表面的自己非常稚嫩,一看就知道出自孩子之手。
  主簿赶紧说道:“四爷,这是江同水长孙的日记。”
  四阿哥点了点头,而后一页一页的翻开,快速的浏览着,因为每一页的内容都不多,所以读起来很快。
  直到看到日记主人洋洋得意的说,他今天给爷爷讲故事了,讲的还是元朝将军的故事,后面话锋一转,很惭愧的说,他讲得不好,但爷爷听得却很认真,还不断地揪着他问那元朝将军的事迹,生前有什么功劳,死后有多大殊荣,又被安葬在什么地方等等。
  五年前,江同水长孙十岁,因为读书天赋算不得多好,所以学问一般。
  “这位元朝将军?”四阿哥脑子里瞬间滑过有关于元朝将军的事迹,元朝立国期间立下汗马功劳,中期招致猜忌,被皇帝不喜,双方还没有正式较量,这位将军就突发疾病暴毙了,皇帝那个高兴啊,给将军追谥了美谥号,至于葬在何处?史书上倒是没有记载。
  四阿哥仔细想了想,日记当中提取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便翻到下一页,直到正本日记看完了。
  五年前,江长孙十岁,这本日记是他八岁那年写的,所以他的日记内容完全没用。
  看完了所有证物之后,也不算一无所得,至少确认了凶手不是为财而来,因为江同水房间里有一个古董摆件,那是元朝时期的东西,至少值个几百两,而凶手却没有带走,可见凶手就不是见财起意。
  午后,周县令派人去请的江同水的女儿江氏来了,她和丈夫、儿女一道来的,五年前江氏二十五岁,现在江氏三十岁,她是十七岁出嫁的,十八岁生子,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年龄不大,跟着父母身边一起来了。
  按照规矩,包括周县令他们又询问了江氏不少有关于她娘家的问题,她能回答的都回答了,有关于她三位兄长、嫂子等等知无不言。
  “江氏,你可知当初你父亲是如何发家的?他是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积攒了一大笔钱财,置办了家业?”
  因为是四阿哥之前问的问题,所以那拉明治他们一开口就问上了。
  江氏有些懵,绞尽脑汁思考半天,才摇头道:“回官爷,这个民妇确是不知。民妇未出嫁时,与母亲比较亲近,父亲比较严厉,民妇很怕他。”
  作为小女孩子,都喜欢穿得漂亮,花花绿绿的裙子呀,红红绿绿的头绳呀,偏偏每回父亲看到她,都一副严肃的模样,久而久之,她就不敢往父亲面前凑了,所以对父亲的过往一概不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