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越发心情好,笑对百里敬道:“老将军,您看看。为了给你家丫头弄把剑,这可是连朕的户部尚书的脸面都折进去了!”
搁到任何人,这会儿都该谦虚、抱歉、意思意思请罪什么的。可百里敬拱手行礼,却是憨厚地笑着道:“皇上,这柄剑不错,您就给了臣的小孙女吧。您可不知道,老臣就这么两个孙女,前几日府中清点给两个孙女儿的嫁妆,我那大孙女的嫁妆差不多备齐了,这小孙女的嫁妆里还真就缺这么一柄压箱好剑。”
百里敬此话一出,刚刚好不容易松弛下来的百里家家眷们顿时脑子一懵。这好不容易把众人的注意力从百里柔身上转移走了,怎么老将军还给主动绕回来了?
而且还直指婚嫁,坦言长女的嫁妆都备齐了!
李氏袖子下的手掌蓦然收紧,惊愕得几乎要掐破皮肉。百里敦隐在桌案下的手一把握住她的,稳住了妻子紧绷到了极致的情绪。虽然父亲的脑子他这么多年真没懂过,但他知道,父亲聪明绝顶,他绝不会害了苞桑儿。
席间气氛有那么一丝微妙的凝滞和流动。皇后、德妃等人都惊讶地看向了百里敬。二皇子脸上惊喜乍现。就连原本没关注这边的几位皇子也都凝目看了过来。
唯有百里敬丝毫不受影响,仿佛自己真的只是随便聊了两句家长里短的天儿:“皇上,您看?”
皇上凝在百里敬身上的目光转向百里芸,脸上的笑容仿佛不曾消退:“如此,朕更推拖不得了。高德有!”
“奴才在。”
“将此剑赐予百里家二小姐。”自古君无戏言。这剑无论有没有这些言语调笑,肯定是要赐的。只不过如今这样,大家脸上都更好看些。
“喏。”
高德有亲自从小太监手中接过盛着剑鞘的托盘,弯腰递到百里芸面前。百里芸欢欢喜喜地收剑,跪地再次拜谢皇恩,脸上带着一脸欢快入座,心里却飞快地猜测着祖父刚刚那一番言语的目的。
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德妃开口了:“老将军提起,本宫倒是颇为好奇。二小姐如此年幼,已是出落得这样钟灵毓秀、身手不凡,不知百里大小姐又是何等风采?不知可否请出一见?”
“有何不可?”百里敬坦然道,“好孙女,起来,给大家看看。”
百里柔此时已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全靠自小的礼仪支撑,静静地看了祖父一眼,款款起身,低头走入场中,规规矩矩跪地给皇上皇后和诸位娘娘、殿下行礼。
“百里柔叩见皇上、皇后、诸位娘娘、诸位殿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抬起头来。”德妃欢喜地看向皇上,“皇上,这孩子好面相,看着规矩也好,臣妾好生喜欢!”
皇上看到百里柔也是惊艳了一下。但他并不是昏君,还不至于见到一个美女就想霸占到自己院子里。短暂的惊艳之后,之前的种种疑云也再次浮了上来。
皇帝脸上带笑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立刻接德妃的话,而是朝着百里敬问道:“老将军适才说,已经备好长孙女的嫁妆,可是此女已许了人家?”
皇家、宗室、大臣、内眷,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朝着百里敬看了过来,目光中的意味纷繁复杂。
百里敬抬手捋了捋胡子,口气中带着老小孩般的傲气:“老臣膝下除了两个不成器的孙子,就这么两个乖孙女儿,可没打算随便许了人家。”
“哦?”皇上一双眼睛笑着半眯了起来,“老将军是打算将孙女儿许个什么样的人家?”
百里敬昂首挺胸:“什么人家暂且不论,老臣出生入死一辈子,功名利禄什么也不图,但至少不能让自家孩子受了人家的委屈。”
皇帝心中暗骂,你个老家伙若是不要利,内库里保存的那些建国时分赃的账单难道是假的?但一个图财的将军到底比图权的将军更让人放心,他也就跟先帝一样,不计较了。
百里敬也不等着皇上再问,简单直白地宣告了出来:“想做老臣的孙女婿,别的不说,这辈子只能有老臣的孙女儿一个!敢红杏出墙,老臣豁出去这条老命,亲手灭了他全家!”
景泰帝、皇后、德妃、诸皇子瞠目!
什么叫灭全家!
还特么的红杏出墙!红杏出墙是这么用的吗?
这岂不是说,皇家子弟若是娶了他孙女,从此就得跟贫苦农夫似地守着她孙女过一辈子?否则,这老东西就要把皇帝一家子都杀了!
这个嚣张的老……二货!
整个宴席嗡地一声炸了锅!
百里柔始终低首垂眸站着,此刻,原本没有表情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温暖的笑意。与此同时,低垂的双目中却有一丝泪光闪过,无人知晓便已消逝。
景泰帝瞪着傲娇地抬着下巴的百里敬,好半天反应不过来。
一二十年不与这老货打交道,他怎么就忘了,这货其实从来就是个棒槌!
他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那大概是二十多年前了,那时候他父皇都还没称帝,百里敬还是他父皇手下的一员猛将。有一天,百里敬忽然就把他大哥给打了!
那时他大哥已经是他父王的世子,文治武功都是斐然,在整个河间王造反的阵营里,所有人都默认了父王地位第一,大哥就是第二。战争无情,万一父王哪一天有个什么万一,大哥就是大家的主子。
第95章 女不愁嫁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百里敬还是把他大哥给打了。理由就是他大哥偶然间看到了百里敬亲自为儿子求娶的那个未过门的儿媳妇,一时心动,行为有些不妥。
百里敬亲自捆着他大哥摔在父王面前告状的时候,他正在父王的书房里,差点没被鼻青脸肿的大哥给吓傻了。
那时候,百里敬私下里还是习惯于以父王的家奴自居。至今他还记得,那时候百里敬就跟个不通人情的棒槌似地,在父王的书房里理直气壮地大吼。
“奴才不是忤逆主子,但奴才的主子只有一个,就是王爷您!除了王爷,奴才的儿子就是奴才的命。主子您要是看上奴才的儿媳妇了,奴才把她绑来亲自送到主子床上。您要是没了,奴才死了还去地下伺候您!可您还活着呢,奴才可是您的人。主子,世子欺负奴才!求主子给奴才做主!”
那次的结果,是大哥受罚。
而百里敬这段话,则震撼了景泰帝许多年。
也是从那一次,他才终于明白为什么父王有很多事宁可瞒着他们这些亲生儿子,也不会瞒着百里敬。很多他至今只能猜测的秘密,当年大多都是由百里敬来经手。
虽然这人鲁莽又粗俗,虽然他很多时候表现得就像个棒槌!
从先帝登基,百里敬便离开朝堂,去了河间府养老。算一算,自从这老货离开朝堂,竟是有二十多年,他没有见过朝臣中有这种棒槌了!
景泰帝忽然又想起了父皇病重时,跟他聊起百里敬时说的话:“愿我儿亦得如敬之臣。”当时父皇的语气,是惋惜又带着些怀念的亲昵。
他当时理解父皇的意思,是指百里敬是一个完完全全忠于父皇,又肯在父皇登基时率先薄领封赏,使大周皇朝免除了功臣做大的隐患的功臣和忠臣,父皇因此感念于他。但此时此刻,身为一个同样已经登基多年的皇帝,景泰帝突然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
皇帝也是人啊。身为帝王,子女有时也是潜在的敌人,而后宫往往是他们的帮凶。无论皇帝自己多么不愿意承认,事实都是这些在寻常人家原本该是最可信赖的人,其实是皇帝身边潜藏的最大的危险。
所以皇帝其实是这世上最孤独的人。
那个时候,父王身边能有百里敬这样的一个能够牢牢握住大部分兵权、却又完完全全只忠于父王一个人、必要时连世子的面子都半分不卖的人守护在身边,那是什么样的一种踏实感!
那是,睡觉都能夜夜安心啊!
大殿上充满嗡嗡嗡的回响,百里敬不在意地环顾一下,瓮声瓮气地朝上拱手:“皇上,您的儿子也多,忙他们的事儿就够您费心的了,老臣家里的孙子孙女就不劳您操心了。老臣带兵带了半辈子,别的不说,军中适龄的儿郎那是一抓一大把,您放心,老臣别说就两个孙女,就是再有二十个,也不愁嫁!”
底下又是“嗡~”的一大波声浪荡漾开去。
景泰帝看着眼前轻轻松松就撇开了皇家选媳,又干脆利落地表明了自己并无弑君造反之意的老将军,目光复杂难言。
有时候,越是说出口的,才没有异心啊。
这一刻,皇帝的思维发散了。什么儿女婚事早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想的是,如果明天以后他请老将军重新上朝,帮他瞧着点儿朝廷官员,不知他会不会同意?想来,如果不担任何实职、没有什么权利负累,想必老将军不会拒绝?
拒绝了也不怕,这老货的孙子听说已经十八了,教养得十分不错,至今还没有一官半职。只要把那小百里放在身边……就不信那老货不急!
七夕盛宴热热闹闹地结束了,无数人翘首以盼着最终的姻缘成果。百里家却在此之前先迎来了皇上的接连两道谕旨。
第一道是口谕。七月初八早朝后,皇上派小黄门传来口谕,说百里老将军是先帝重臣、国之肱骨,如今既然回了京,就该上朝听证议政。
如今先帝时的老臣不多了,皇帝说,希望老将军能积极发挥余热,不要弃当年随先帝辛苦打下的江山和朕于不顾。
这话又拉又打,一个目的就是要让老将军返朝。百里敬旨意接了,上朝却没去,让孙子代笔,儿子转交,给皇帝递了一封折子。
折子写得很简单,也很直白:皇上,你的意思老臣明白。可你看,老臣就是个行军打仗的,连个折子都写不利索,还得孙子代笔。就算是上了朝,朝上百官那些之乎者也的话老臣也听不懂呀!先帝爷都说了,老臣就是个榆木疙瘩,打仗还行,治国理政什么的,您就饶了我吧。
景泰帝接到百里敦转交的他爹推辞返朝的折子,一点也不急,把折子放下就召来内官起草了一道任命,大意为:今闻百里氏有个嫡子百里辰,正是为国家出力的年岁,修养既好,家世又可靠,更妙的是这小伙子不但文武兼备而且长得好啊,放在朕的身边简直是仪表堂堂、养眼养心。这么的,就暂且封为从六品上的御前符宝郎,三日后上任吧。
百里敦一听差点儿载一跟头!
符宝郎,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官儿。这职务要掌管天子八宝及国家之符节。也就是说,玉玺什么的,归他管。大朝会,符宝郎要奉宝进于御座,天子行幸,则奉宝随从。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这个……简直跟皇帝的机要秘书也差不多了!
他儿子还连个九品的文书都没有做过,上来就给这样的官职,这不是坑人么!
这要是做不好,一点点纰漏可都是关系家国天下的大事!
百里敦想辞,可皇帝根本不听,龙袖一挥就让他退下了。百里敦苦着脸跟着宣旨的太监一道回了家,宣旨的太监宣完旨一走,他就急了:“爹!这可怎么办才好?”
百里敬刚才接旨时一片黑沉的脸此刻却显得尤为轻松,斜睨了这不争气的笨儿子一眼,没好气地骂了声:“出息!”
被亲爹一千零一次鄙视的百里敦:……
第96章 老将返朝
早已把孙子亲手带着教养的百里老将军对孙子又进行了十分有针对性地特别教导后,这日,制衣坊送来了百里辰的官服,恰逢逢五的大朝会,百里辰谨慎地穿上自己的第一套官服,走马上任了。
同一天,百里老将军返朝,一脸护犊子相。
大朝会上,排位靠前的百官们惊异地发现百里家上朝的男人从一个突然变成了三个,最小的那个还极近距离地捧着御印站在皇帝的御座边。
百官诧异:百里家这是要重获圣眷的节奏?
景泰帝心头嘚瑟:老货,还说你不来?
这种默默地干翻了老货一局的爽感,甚舒心……
这件事过后不久,百里辰就带回家第一个宫中八卦消息:皇帝给自己的幼弟、当朝唯一的亲王、宝亲王屠炙赐婚了。
赐婚的对象倒是并不怎么出乎大家的意料,正是七夕宴献艺时最出风头的两位闺秀之一,当殿表演调香神迹的那位,南海世家白氏的嫡女,白宝珠。
一位逍遥亲王配一位高雅又懂得享受的亲王妃,算是十分相配了。
之后又过了两个月,百里辰又带回家第二个赐婚的消息:大理寺少卿卞南起之嫡次女卞腼赐婚给了淑妃所生皇三子屠盟为侧妃。
百里芸听说这个消息,啧啧感叹三皇子若不是心不正,就是眼瞎。因为这个卞腼不是别人,正是百里芸所遇见的踢毽子时煽风点火的卞氏姐妹里的那个姐姐。
李氏和百里柔却并不赞同她的看法。只因人有千面。那卞腼虽然在妹妹跟别人有冲突时立身不怎么公正,但等到了淑妃娘娘和宫中人等面前,却未必是个拎不清的。更何况那姑娘在宴席上也是献了艺的,虽说被跳踏荷舞的那位给夺了风头,但除了那位,这卞腼也算是顶尖的了。
三皇子非嫡非长,除了嫡长兄,头上还有个二皇子。卞腼的父亲是大理寺副卿,从四品,放在皇城里真不算是高官,只不过手里有些实权。卞腼能赐婚给三皇子做侧妃,其实这桩婚事从各取所需的角度来说,也算是彼此得宜。
百里芸倒也不太关注这些。自从七夕宴上自己出了一通风头,祖父紧接着一记如来神掌当场祭了大招,她和她姐的婚事就再也和皇家扯不上关系了。既然跟自家没关系,皇帝家的儿子们爱娶谁不娶谁,跟她没有一文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