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神叨叨——词酒
时间:2019-05-04 09:29:11

  谁能确保自己一辈子都不生病呢?像癌症这种除了‘癌克’之外几乎没有至于方法的病,还是抱紧新时代集团的金大腿好。
  更何况新时代集团售卖的东西物美价廉,本就是上上之选,原先只是有些人懒得走路,这才选择了临近自家的购物中心,可现如今为了给自家多攒一些‘癌克积分’,大家都愿意都走几步路。
  老头老太太喜欢大清早结伴去新时代购物中心买菜和买新鲜的肉食,反正天天都去,为什么不少买一点,天天都吃新鲜的呢?
  成年人下班之后也喜欢去新时代购物中心买点儿东西,要么是给家里添个锅、要么是给家里添个床单被罩,多多少少都会买一点东西。
  至于小孩子,他们贼喜欢新时代购物中心的各种零食,干脆面、薯片、虾条、棒棒糖……新时代集团俨然成了掏空他们零花钱的地方,当然,各种文具也都是从新时代集团买的。
  原先人们打招呼的时候,都喜欢说,“嗨,吃了没?一块儿去公园逛逛?”
  现在人们打招呼的时候都变成了,“嗨,今天你去攒那个‘癌克积分’了没?咱去新时代购物中心买点东西吧,我今天还没买东西呢,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得劲。”
  对于老百姓来说,多走两步路,去新时代购物中心买东西,这没啥不好的,就当饭后消消食了。
  可对于其它商家来说,他们内心绝望极了。
  原本他们还能仗着地缘优势做点儿小成本的生意,可新时代集团来了这么一手,就好比是釜底抽薪,直接让他们的生意变凉凉……
 
 
第174章 
  洛书文从卫添喜手中接过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之后, 卫添喜就得了闲,她将工作重心转移回了数学领域, 顺带着接手了高新技术研究所, 她与洛书文的工作内容等于来了一个对调。
  卫添喜构建出的数学模型在柏林国际数学学会上发布之后,数学领域的天窗就被打开了, 难以计数的数学学者投身进入数学模型构建中, 将一道道难题斩于剑下,数学领域迎来了大繁荣。
  而引起这场繁荣的主角——卫添喜,此刻却将目光落在了改善民生的发明上。
  在卫添喜看来,高新技术研究院的本来使命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发明来改善民生, 无奈后来被洛书文带跑偏,由‘技术’转成了‘科技’, 如今她重新执掌高新技术研究院,明白‘高新科技’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研究院的一部分, 索性将高新技术研究院更名为‘高新研究院’, 下设‘高新科技研究分部’与‘高新技术研究分部’,分别负责不同的研究内容。
  高新科技研究分部依旧是由洛书文领导负责, 主要配合航空航天领域、可控核聚变领域、能源与动力领域、医药领域等国内尖端科技。
  高新技术研究分部则是由卫添喜亲自负责, 她将目光放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用电器的发明与普及’上, 大力促进各种用电器的发明, 尽力解放老百姓的双手,全力推进社会朝着自动化的目标迈进。
  ……
  六月, 夏日炎炎。
  洛书文将卫星的发射时间定在了美联邦与俄联邦发射载人飞船的同一天、同一时间。
  华国旁边那野心极大的邻居不甘落后, 也在同一天宣布了‘载人登日’计划的实施时间, 比美联邦、俄联邦与华国还要提前一小时。
  收到这个消息的洛书文心情极为复杂。
  在航空航天领域,华国展现出来的底蕴虽然不及美联邦与俄联邦,但最近也算是风头正盛,勉强被划入了航空航天三巨头的范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航空航天三巨头上,或是等着捷报、或是等着笑料,华国旁边那个野心极大的邻居的表演就成了开场戏。
  京城时间九点,华国监测卫星开始重点采集那野心邻居的‘载人登日’计划的发射数据,那边似乎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点火十分顺利,看着略微简陋但充满志气的载人飞船在火箭的带动下缓缓升空,朝着大气层迈进。
  只不过那火箭展现出来的运载能力似乎有限,带着载人飞船向大气层爬升时,就仿佛蜗牛爬井一样,慢吞吞地网上走。
  华国航天局一名见证过‘玉兔号’飞天场面的工作人员小声同自己的同事嘀咕,“这速度……连玉兔号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吧。看着真替它捏一把冷汗,我担心什么时候突然失控,那载人飞船连带着火箭直接掉下来。”
  他的同事一脸淡定,“这不是常规操作么?这几年,它们宣告了不下十次卫星发射计划,但除了第二次误打误撞发射成功之外,还有哪次发射成功了?就说那第二次,那卫星好不容易冲出臭氧层,看着已经能投入使用了,结果还因为材料不过关,直接在臭氧层上擦起了火花,变成太空垃圾。”
  这两人的预言很准,那火箭又身残志坚地带着载人飞船向上缓慢爬升了两千米高,距离冲出大气层还有好长一段距离没有走,那火箭就挺直爬升了,似乎是在空中晃荡了两下,那载人飞船与火箭突然分开,火箭当场炸成巨大烟花,载人飞船展现出了超快的速度,在空中开展了急速滑行与迫降,俨然‘大难来临各自飞’的标准场面。
  华国航天局那些负责监测实时情况的工作人员目瞪口呆地说了一声‘卧槽’,然后便习以为常地将频道切换回了华国,热闹看够了,华国自己发射卫星的时间将近,需要提前二十分钟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其它的监测卫星也将监测范围调到了美联邦与俄联邦。
  华国旁边那邻居表现出来的极大野心以脑户收尾,给全球人民表演了一场花样喜剧,重头戏正式开场。
  华国航空局对于‘玉兔号’、‘嫦娥号’的傻白甜操作方式已经熟练于心,点火操作猛如虎,轻飘飘地就将数十架‘玉兔号’与数十架‘嫦娥号’送上了天,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紧张,可是看着‘玉兔号’与‘嫦娥号’一直都按照设定的轨迹走,丁点儿偏差都没有 出现,那些工作人员就淡定下来了,立马着手安排下一轮发射工作。
  在洛书文安排的第一发射梯队中,有一百多颗为卫星等着发射,依照洛书文的构想,这些发射上天空的卫星将组成一张天网,受限于‘玉兔号’与‘嫦娥号’的数量,只能分为六次发射,不同批次的发射安排只间隔一天的整修时间。
  以小型可控核聚变电池作为主要供能设备的‘玉兔号’与‘嫦娥号’都换上了更为强劲的推进单元,‘玉兔号’彻底变成飞毛腿,发射控制台的人刚完成点火操作,‘玉兔号’就呲溜一下窜上了天,仅仅是在空中留下一条蓝色的弧光。
  ‘玉兔号’主打短距离快速往返,运载能力较小,所以它的速度要比‘嫦娥号’快上不少,但‘嫦娥号’的优势在于运载能力大,运载航程长,加速度恒定,故而‘嫦娥号’只是短暂地落后于‘玉兔号’,当冲出大气层之后,她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超过了渐渐力竭的‘玉兔号’,朝着更远处的星辰大海驶去。
  航空局的人及时拍下这一幕画面,将之定名为‘时空中的回眸’。
  此刻的‘嫦娥号’,已然化身成为纵横星空中的女神,带着人类的目光朝更远处飞驰而去。
  与华国这边轻轻松松的发射计划相比,美联邦与俄联邦那边就手忙脚乱多了。
  美联邦这次的决定很冒险,他们决定将人造生态圈送上火星去,然而那人造生态圈能够胜任这项伟大的任务,目前没人知道,只能祈求上帝来保佑。
  美联邦使用的动能供应依旧是化学推进,与华国电能推进中讲到的‘点火’不同,华国电能推进中的‘点火’只是沿用了化学推进中的这个名词,实际上指的是开始发射,而化学推进中的点火是字面意义上的点火。
  一声令下,漫天皆是熊熊火焰。
  在火光与祈祷中,美联邦制造的那通身都闪烁着科技光芒的火箭携带者载人航天飞船朝着外太空驶去。老牌航空航天帝国有它们的优势,起码那化学推进的速度是华国无法比肩的。
  华国的‘嫦娥号’肩负着向火星与土星发射卫星的任务,美国的‘白鸽号’要比华国晚发射将近二十分钟,可‘白鸽号’居然渐渐追上了‘嫦娥号’,西方媒体捕捉到这一幕之后,立马就找到了材料,开始打腹稿,准备借着这幅场面来踩华国航空航天一脚,顺带着将美联邦的航空航天技术捧高一些。
  可惜打脸的事情发生了。
  ‘白鸽号’眼看着已经追上了‘嫦娥号’,可不知道为何,二者的距离又渐渐落了下来,‘白鸽号’的速度一降再降,势头俨然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猛了,但‘嫦娥号’却依旧在加速,越窜越快,很快就将‘白鸽号’远远甩在了尾后。
  那些已经动笔在纸上写草稿的记者默默划掉刚写好的东西,决定对于这个画面只字不提。
  美联邦的专家很快就出来针对这件事情给出了解释,化学推进与燃料的多少有关系,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燃料一直在消耗,所以加速度会逐渐减小,而电能推进的初始加速度虽然较低,但只要电能供应稳定的话,电能推进可以一直都保持着恒量加速度,甚至还会将速度往上提一提。
  只是这种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话能往外说吗?
  很明显不能!
  美联邦航空局内的那些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化身为小龙虾,决定对这件事闭口不提,就当自己从未看到过这一幕。
  可欧联邦会让他们如愿吗?
  欧联邦自知航空航天是他们的短板,压根没准备参加这次航空竞赛,他们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了评价,并且还请专家针对美联邦、华国、俄联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那专家自然是实事求是说的。
  先着重肯定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再夸奖美联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顺带着对美联邦航空航天技术停滞多年表示惋惜,最后谈到俄联邦时,欧联邦聘请的专家傻眼了,华国的卫星发射任务已经快要结束了,美联邦发射的载人飞船也已经飞出地心引力的范围,义无返顾地投向了火星的怀抱,这说好要冲向金星怀抱的俄联邦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呢?
  那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还稳稳当当在地上停着呢!
 
 
第175章 chaptepr156
  俄联邦的专家也没有搞明白现状, 他们想不通,明明已经点火了,那火还点了七八次,怎么就死活点不着呢?
  将点火指令取消, 派专人将载人飞船卸载下来, 等火箭的危险点火时间过去之后,俄联邦航空工业局的专家立马涌了上去, 对着那火箭开始望闻问切, 经过一系列诊断之后, 他们发现了令人绝望的问题。
  之前在设计这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的时候,他们一心都想着金星距离太阳更近, 温度更高,必须使用耐高温材料, 不然指不定这火箭和载人航天飞船刚飞到金星上就会被熔成一团铁水,但问题出现了,材料耐高温势必会导致散热出现问题, 而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对于散热又有极高的要求,如果热量散不出去,极有可能会影响发动机、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
  之前点火一再失败就是因为点火的瞬间温度太高,发动机还没有发动就被那高温保护机制给憋熄火了。
  这是一个严肃而搞笑的失误。
  俄联邦的专家很快就提出了解决方案, 零零总总不下二十个,但到了动工修改的时候,这些方案又都被一一否定了。
  要想解决温度过高散不出去的问题,唯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更换导热性更好的材料, 但还需要兼顾耐高温的性质,这样的材料压根就不存在,耐高温的材料势必散热性差,想要二者兼顾,除非来了神仙。
  第二种办法是为那些需要保证温度环境的设备加入足量的冷却液,且不谈有没有冷却液能够挡住那一瞬间的高温,就算有,冷却液的重量该如何控制?
  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的重量都是有限定条件的,一旦超标,那绝对完蛋,恐怕飞一半就飞不动了,华国那个野心勃勃的邻居就用自身血泪史诠释了飞一半就没动力的悲剧。
  种种迹象表明,他们貌似走入了一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死胡同,俄联邦那边的专家学者们忙活了一个月,将原本完好无损的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给改得破破烂烂,填满各式各样的补丁,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最终,有一位来自圣彼得堡大学的从事计算材料研究的教授提出了看法,“要不去找华国水木大学的卫教授试试?卫教授的那位学生,就是在隆德大学从事计算材料研究的尼森教授或许也有这个能力。不过涉及到计算材料的生产研究,只有华国有这个条件。”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马就收到了大多数人的抨击。
  俄联邦同华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俄联邦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历史遗留问题就摆在那儿,谁能忽视得了?
  而且俄联邦的科学技术一直都领先于华国,现在被华国弯道超车,他们能想到的唯一一种保全自尊的方式就是装作云淡风轻,现在却要求他们去求助华国,他们的脸该往哪里放?
  要知道华国也参与了这场航空竞赛,他们与华国之间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俄联邦的专家学者们紧守着自己最后的倔强,打死都不会像华国低头,依旧抱着那个被修得满是补丁的火箭与载人航天飞船死磕。
  ……
  另外一边,美联邦顺利地将人造生态圈以及六名志愿生活在火星上的志愿者‘投送’到了火星上,承载运输任务的火箭在火星周围顺利解体,化身成为一堆太空垃圾。
  从火箭上投下的太空舱经过一阵高强度的震动之后,顺利着陆,那些登陆火星的志愿者以及宇航员经过短暂的迷惘与眩晕,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华国的‘短跑健将玉兔号’不断地往返于地月之间,连同‘大力士月桂号’一起,将高新技术研究院联合科工院携手制造的‘月宫号’连同数十个‘月面实验舱’送到了月球上,成功完成对接工作,开始了一系列的自动监测。
  同时,那些月面勘测车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连同紧急供能车采集到的气候数据也通过刚刚运转起来的对月卫星系统传递到对地卫星系统上,又由对地卫星系统传送到位于京城的航空航天飞机发射控制台中。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