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觉得,自己办事儿那还是相当的有水准的。于无风处听惊雷,锦衣卫就该这么来!不然真是白瞎了他们这阴险狡诈的名声。
“阿玉,阿玉……好消息,好消息啊,图,图……你找的图,找到了……”
阿玉这里忙乎的正乐呵了,外头那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客气的铁虎又一次开始冲击他家的门房了。这声音喊得,他就是在二进,在睡觉,估计都听的清楚。这人怎么就不知道走慢点,让人通报呢,好歹也是……等等,图?什么图?难道是……海图?
阿玉眼睛一下张的老大,随即猛地跳起来,飞一般的开始往外冲。不自觉地都已经用上了轻功,书房门口的帘子被撞的几乎飞到了天上。哪里还有往日沉稳的模样,惊呆了院子里所有的人,就是刚进来的铁虎,手臂被阿玉拉着,那眼睛也不自觉的跟着那帘子在飞。
“赶紧说,什么图?海图?船图?”
“啊?”
“啊你个头啊!到底啥?眼睛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崇祯裁撤驿站首先要拿陕西来开刀?原来,明代的陕西布政使比今天的陕西省面积要大,其中还包括了今天甘肃和宁夏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陕北和陕南在气候与降水量方面区别很大。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在明末可能只有5-6度。陕北榆林地区在现代的年降雨量,也只有350毫米左右。而据《西北灾荒史》记载,明代陕西的旱灾发生率为1.71,大致是3年2旱!
所以,我们大胆推测,在明代某些旱灾严重的年份,陕北的年降雨量可能低于300毫米。而现代沙漠的年降雨量标准是低于250毫米。
由于旱灾和寒冷,陕北属于明朝北方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当时,陕西人口峰值约为615万人,超过7成集中在关中和陕西南部。仅仅西安府就集中了全省民户的60%,而陕北地区只有不到3成。人口密度可能低于每平方公里10人,和今天的青海西藏相似。
此外,由于明朝一直面临北方蒙古人的威胁,陕西长期都是朝廷的边防重地。当地驻扎了重兵,陕西的军户就约有15万户,驻军人数大致在20万左右。明朝中期后,军队逐步转为募兵制。于是所需的军饷对陕西民户造成了更大的负担。
这样一来,陕西的驿站数量占比在全国偏高。大明朝全国有1/10的驿站都分布在陕西。由于地方偏僻,每个驿站之间的距离往往相隔80-100里,不少到驿站服务的民夫往往要辗转百里。所以陕西的驿站在那个时代都被称为“苦驿”。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明朝中期后,全国的驿卒由原来的民间临时征派改成了雇佣制。到了明末,陕西全省有约4万名职业驿夫,他们完全靠驿站工资养活。一旦失去工作,没有了土地的他们,除了落草为寇外,就只有死路一条。
1629年,19岁的崇祯皇帝也开始驿政改革。急功近利的他可没有张居正等人的耐心,只希望以一揽子的大刀阔斧,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所以他的手段与张居正有两大区别:
张居正的驿政改革,着眼点是减轻民众的负担,节省了上百万两银子却只是附带的好处。而崇祯身为天子,却只是盯着这驿政改革所得的几十万两白银下手。所以,他默许了官吏们对民间的摊派,不过要求官吏们把这笔资金的一大部分上交用于军费。
崇祯在改革执行上操之过急,缺乏耐心。他“一刀切”的命令裁减全国驿站规模的60%。嘉靖和张居正的改革都是徐徐进行,耗时数年。崇祯的改革却要各地在几个月内强行完成!
629年,崇祯的改革如一阵狂风般刮到陕西。一夜之间,60%的驿卒,也就是超过2万人忽然失业。驿卒,可不是邮递员、快递小哥或招待所服务员那么简单。因为他们在处理送快递和招待往来人员之外,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城堡守卫和后备兵源,基本上都有骑马射箭的底子。所以像是李自成就这样加入了失业大军的。自然就跑到边军中谋生。谁知道崇祯将大部分军饷都丢到了辽东地区,造成了西北边军欠饷。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杀官哗变,正式转变著名草寇。
第146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43
刚给自己的穿越人生做了一番盘点的阿玉, 猛地收到他心心念念,想了有一二年的消息,你说他这心情得激动成啥样?早年培养了不知道多久的宰相气度早丢到了脑后, 表情动作语言, 妥妥就是个粗汉子的模样, 就差没再铁虎的身上打两下发泄一下这小子说话说一半的恼怒。
这样的阿玉绝对是危险的, 想想阿玉的战斗力?呵呵,好在铁虎的脑子不慢,反应也算是灵活,这里阿玉的狮子吼一出,他那里立马就反应神速的突突的开始往外冒话,将自己知道的全给倒了出来。
就想是阿玉想的那样, 果然, 那些官说什么迂腐, 什么清高,什么奢靡, 那是对朝廷, 当这对象是对自己的时候,一个个精明的厉害, 表面上似乎把图纸给弄的寻不到了,可真的到了这些海商手里, 却依然存在,这一次因为刺杀的事儿抄家的几个海商家里,就寻出了零星的几张海图, 上头还有朝廷官方的藏书印鉴标记。更让人诧异的是,不但是这些图纸,还有不少这些海商们自己摸索出来,请人绘制的图纸,虽然这数量不多,看着也不全,可有就是有。
具锦衣卫内部消息,听说这几张零星的图纸被找到,送到宫里的时候,万历皇帝直接就掀翻了桌子。也是,愣是谁被人戏弄成这样也要生气对吧。合着这些所谓的名臣,那一个个都成了硕鼠,还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往自家偷运东西的硕鼠,不但是偷运了东西,还让皇帝背黑锅的硕鼠,这怎么不让人气愤。
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寻到了线索,万历皇帝对于海商……那真是盯上了。或许海商们之所以凑合到刺杀的事儿里,也正是因为如此,宫里,很多时候未必就一定密不透风,想想那什么红丸案,什么移宫案的,虽然这是后期发生的事儿,可从中也能看出,这宫中内侍什么的,和外头那些愿意花大钱收买人的官多少有点联系的。再加上前一阵子东厂寻找海图的动作……外头敏感的,做贼心虚的人察觉到了万历寻找海图的意思,想要先下手为强而已。
在封建朝代刺杀皇帝,嘿,不得不说这海里扑腾的人胆子就是大啊,阿玉在家将这一条条的心里那么一琢磨,就有点想要龇牙,他们这些人怎么也不想想,海里在能折腾,可陆地究竟不是海里,军队一来,怎么厉害都没用。
再说了,在大明目前政权稳固,皇帝威信还不错的情况下,他们就是用银子砸,那也要看有几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们造反不是?看看这一次,锦衣卫一出马,蚂蚱一样就全窜起来就知道,寻常人对胡皇权还是很敬畏的,告密也干的相当利索。所以,要阿玉说,他们除非逃到海外,不然从一开始那就已经注定了,是鸡蛋碰到石头的结果。
“阿玉,阿玉,你这又想什么呢?这海图找到了,你怎么……”
“我怎么?”
“你不是该去看看?你不是寻了好久了嘛。”
“是啊,我是寻了好久,可这不是已经有人送上去了嘛,既然功劳已经有人领了,我再去干嘛?没得让人厌烦,再说了,我如今这功劳也不少了,看看我这岁数,在想往上升,目前也没可能,既然这样,何必急吼吼的我那个前头窜?”
“功劳还有嫌多的?即使目前不能升,那不是能攒着嘛,咱们锦衣卫可没有什么谦让的规矩,从来都是越多越好。”
铁虎挑着眉,满脸的不解,他如今可是阿玉的亲卫,千户亲卫相当于小旗,在他爹有官职的情况下,他能自己整出这么一个不错的身份,让铁虎感觉自己血都热了几分,满心都是功劳功劳的。这会儿看阿玉不积极,他心下都发急了,生怕漏了好处,如今他可想着什么时候阿玉升职,让他也跟着再往上升一升呢。若是能和他爹平级……嘿嘿,他就撺掇他爹再生一个,到时候他一定很大方的让爹退职的时候把他的名额给弟弟……(这想法让他爹知道了,铁定一顿板子。)
“你啊,怎么就和你说不明白呢,我如今是千户,还是有明确职责的掌刑千户,位置到了这个份上,就要懂什么叫分寸,做自己分内的事儿,不随意插手别人的职权,这样的官才做的长久,不然以后还有谁和我亲近?不都得防着我抢功劳?那以后有事儿谁帮着搭把手?我和你说……”
也就是铁虎和他关系好,不然阿玉真不带这么教的,要让这样一个底层出来的,暴发户一般,猛地窜上来的知道什么叫潜规则,知道不同阶层的处事方式,那真不是一般的男。看看,说了半响,嘴巴都说干了,铁虎还依然懵懂的半懂半不懂的,好在到底信他。说到最后多少明白这份功劳去要了,容易惹麻烦,这才不甘的歇了声。
“那,眼看着这个案子就要结束了,咱们干啥?”
“干啥?在锦衣卫你还怕没案子?”
是的,在锦衣卫你就不用担心没活干,特别是阿玉这个活,这不是,明明脑子里还不住的想着海图和路政的事儿,这到了衙门,一叠的案子又送到了他的书案上。说起来阿玉这掌刑千户能这么快作稳,和他一笔好字也是分不开的。不说原身书读的怎么样,到底也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基础,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家曾送他读过几年书,等着他在亮出一手好字,别人自然也没怎么怀疑,只想着到底是文人排除异己的厉害,阿玉这样的好字,当初愣是没考出名堂来。
因为这个想头,锦衣卫里头那些有点学问的,对着阿玉那是相当的和蔼,总觉得这是他们锦衣卫里难得的读书种子,生生的让妒贤嫉能的文人给毁了,实在是可怜可惜,再加上阿玉的年纪确实是小,人有本事,会找钱,还不贪功劳,还有和武清伯那边的亲近关系……忍不住就多照顾了几分。
锦衣卫的人照顾人不是说让你干呆着不干活就能拿钱,而是多给点机会,让你攒功劳,或者给点出脸的事儿,看看,这些案子就是。知道阿玉这破案子似乎挺有思路,挺有想法,一个个的就都将自己手里感觉还算是有点难度,却也容易出成绩的给分出了一些,交到了阿玉的手上。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私心的,若是阿玉真的能做的不错,那他们不用自己费力气,就能占一个举荐的功劳,或者直接来个联合办案,不但能多多的完成点工作,考评多给上头几分勤勉的印象,又能多分点外财。
是的,外财,作为锦衣卫办案子从来都不会让自己白干,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们名声不怎么样的缘故之一。好处多的比较容易让人眼红啊,偏偏他们还干的这么明目张胆的,能不让人说嘴嘛,若非他们后头的大靠山是皇帝,一个贪污都能弹劾的他们欲生欲死了。
有事儿干,还是已经几乎干出了基本技能的破案类,还能多挣钱,阿玉对这样的事儿还是挺欢迎的。不管人家送来多少,他都是笑眯眯的接了过来,不但完成的迅速快捷,有理有据,连着人情世故也从不落下分毫,谁的分利都没少过,如此一来,即使年级小的几乎是锦衣卫高级官员中的异类,却依然获得了整个衙门的认同,连着那些指挥同知之类的,都忍不住对着阿玉有了几分同僚的态度,再不是以往看着像是看个孩子一般。
而有了这样的人脉关系,阿玉对于路政上的事儿做的就更有把握了。不说别的,这里头锦衣卫的好处,想来是很让人这些高层心动的。驿站什么的,想要掌控的好,怎么能少了他们的参与?只要参与了,这自主经营……都不用阿玉说,那些对银子颇有嗅觉的锦衣卫已经自发想到了很多好处。
别以为锦衣卫里头都是凶神恶煞,人家人才还是很多的,像是那些做暗探的,很多都当着一些小商铺的主事掌柜之类的,所以经营之道在锦衣卫很有点人才。而有了锦衣卫其他人的支持,想要寻点敲边鼓的那就更容易了,都不用阿玉出头,那些头头们自己就开始张罗了起来。
想要推动一个固有的政策,还是全国的政策,这绝对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这里头牵扯到的人和事儿,简直就是千头万绪,反正吧,自打阿玉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上头忙乎了半年都没定下来,由此可见这事儿的难度了。最后还是靠着那些张居正以往曾做过路政的那帮子文官,相互配合,这才开始了最近几个地方的尝试型推广。
至于推广的效果?看看最近锦衣卫内部军余们纷纷上岗的热潮,看看上头的头头们嘀嘀咕咕的暗地里争夺,嗯,顺带的,阿玉这里还多了500两上头发下来的好处费,就知道这事儿有多火爆了。
所以啊,别看这好像功劳什么的,阿玉又像是白送出去一样,自己没得多少明面上的功劳。可同样的麻烦也没了,什么事儿没干,就那么一顺嘴,他想了好久的大麻烦就这么解决了,还挣了这么一大笔,让最近媳妇已经怀孕,正琢磨扩大自家家产的阿玉,美的眼睛都快眯起来了。
顺带的在锦衣卫内部,阿玉还顺利的获得了一个小财神的美称。据说这名声如今都已经传到了宫里,连着万历皇帝都知道了。你说?他即使送了功劳,又影响什么了?反正阿玉觉得,这事儿干的那是相当的划算。就是铁虎,在看过阿玉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都隐隐的开始有点开窍了。咧着嘴,拿着阿玉给的20两银子,乐颠颠的向他家老爹招摇去了。
第14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44(完)
万历二十年, 阿玉过来十年了,真是忙碌的十年啊,他当初刚来的时候列下的清单, 如今已经有八成的项目已经有了改变, 而这样的累积, 自然让这个世界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大明有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因为对文官中那些面上道貌岸然, 背后自私自利的家伙,没啥好感,万历皇帝在吏部多加了几分关注,每每有什么职务任命,特别是一些重要地方的任命,都十分的上心, 若是选的人不成, 或是敢用银子买官, 他立马就毫不客气的直接下死手,让他们知道知道, 什么叫赤条条来去。
这样的手段粗暴简单, 看着没半点所谓的政治手腕和博弈美感,可你别说啊, 人就是这么奇怪,万历皇帝这么一来, 还真就将这些纸老虎给唬住了,最起码那些在京城的官,那是胆子小了不少, 做事儿也多了一些底线。即使嘴里嘟嘟囔囔的,不肯认输,可谁都知道,要吗你就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要吗,你直接辞官,不然那就是找死。
寒窗十年,二十年才换来如今这一身荣华,换来这高人一等,换来庇佑家族的权利,谁肯轻易放弃?历史上后来连着跪舔都干得出来了,更不用说如今还是万历皇帝占理的情况下了。就这几年,工作效率立马上去了不下三成。
而这效率上去了,有些事儿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变化,比如说:万历十五年年河南的大地震,京城的暴雨成灾,南北各地的旱涝;还有万历十六年苏州等地的水灾,还有后头几年接连不断地水灾风在,都处理的相当迅速。北方前几年大量的垦田和水利修缮,在这一刻发挥出了亮眼的作用,救济粮下去的那个速度啊,反正万民伞就送进京城不下十把。乐的万历皇帝就差没咧着嘴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