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家里人倒是来得齐,许父许母、大哥大姐都来了,只有大嫂没来,据说是在家里照顾侄儿侄女外加两个外甥,许家大姐的两个儿子也在老家。
许文华觉得这个阵仗挺大的,但心里并不着急,反而有些安定下来。如果是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想要搞破坏。按照自家母亲的作风这个时候就要直接打上门去了(所以他才让老家的马车夫多看着一些家里,一旦家里要来苏州,立刻请人给他报信,他也好早做准备)。
马车夫的口信也不知道是捎谁来的,反正只比家人过来早了一些些。不过这也够了,因为根据口信他也知道,家里人并不是来找连翘麻烦的,而是来找他的。
这件事就是一个风向,许文华心知肚明。
既然不是来搞破坏的,还这样大的阵仗,事情的真相也就呼之欲出了。
“文华,你真要讨那个女子做妻?”许母其实心里已经有底了,如今再问也只是不死心而已。
许文华眼睛都不眨一下,当即果断道:“我这辈子要么不娶妻,要么就是她!”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说实话,他知道家人对自己早就不如小时候真心了,这些年多了不少自己的小心思、小算计。这个时候话说的这样绝对反而容易被人拿住把柄——但是,但是他不会用恶意去推测自己的亲人。
许文华被很多人评价为‘不近人情’,因为他有时候行事实在是太太过随性了,以至于有些不顾他人的感情。就比如之前许母给他安排相亲,不说他向别人家的孝子贤孙那样乖顺,至少也不能乖张啊!
然而他就真的乖张了!
看起来真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呢,连父母都不肯体谅。
但实际上许文华是一个很感情用事的人,他的‘不近人情’其实也只是感情用事的一部分表现。他是一个很忠实于自己感情的人,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受感情的左右。他会因为家人对自己的算计不开心,而且绝对不会选择任他们算计,同时也不会真的将自己的家人当成是大奸大恶的人。
父母对孩子,兄姐对弟弟的感情并不是假的。他让他们知道他到底有多重视这件事,这真正关系到他一辈子快活不快活...
最先说话的是大哥许武英,清咳了两声:“咳咳,文华既然这样喜欢那姑娘,娘就答应了吧。说到底将来要和文华过一辈子的是人家姑娘,也不是娘啊!”
这话用戏谑的口吻,既不会太刺激到许母,又非常明确地说清楚了事情的核心问题——的确,许文华的妻子最重要的还是许文华的意见。至于说心中的那些小心思,无关大雅的时候动一动没有什么,但真的在这种事上还要一意孤行...说不定一个家就散了啊!
按照古人的观点,没有为了自己的亲事就和父母决裂的道理。但这件事不是这么看的,而是明明是一桩好婚事,结果父母就因为自己的私心,硬是破坏了。这在当事人眼里还是一桩婚事的问题吗?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表现出来的父母对自己的毫不重视!
让人觉得受伤的不是家人有了自己的私心,而是家人为了自己的私心完全罔顾自己的心意,毁掉自己的幸福。这已经不是私心了,而是没有将自己当成是家人。
许母瞪了大儿子一眼,看起来很凶,但并不是要发火的样子。只是依旧不满道:“说的好听,老人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难道不会比你们更会看人?那女子就是个小妖精,看着好呢,实在不如我原来看中的那些合适娶回家...”
絮絮叨叨一大堆,然而大家知道这已经是一种抱怨了,而这种抱怨往往是不得不承认某事之后的反应。
显然大家也知道这个,许武英立刻笑道:“娘担忧这个事情做什么?他们年轻人自己事情自己去处理,儿孙自有儿孙福,娘只要舒舒服服受儿女孝敬就够了!更何况这种事情女子那边要担忧的多...真要是处不好,为难的是女子还是男子?”
这是个很现实很微妙的问题,就算许文华和未来的老婆成亲后脑子都能打出来,吃亏的就是许文华了吗?自来婚姻大事更容易吃亏的就是女子!许文华又不是一个随便就能受人摆布的,老婆不好,就算他没有纳妾的想法,难道不会休妻或者和离吗?
这种事对男女的名声、今后婚嫁市场上的行情都有影响,但绝对对女方比较严重。而以许文华的情况,又能有什么影响呢?
许武英能说出这样的话倒不是他这个人有多刻薄,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他肯定是站在自己亲弟弟这边的,所以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许文华却听着有些不爽,拧着眉头:“大哥!”
“?”然而许武英看他的时候只有满脸迷茫...他当然不明白许文华为什么不爽,按照他的思路,他现在是在为许文华说话啊!
看他神色迷茫,许文华还能说什么呢?对方根本不明白自己因为什么不满,他就算说出来了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纯属多余!
许文华不再多说什么,另外一边家里其他人都劝许母——其实在家里的时候都劝的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劝说好,这个时候又怎么会来苏州?之所以这个时候许母又表现出这样不满的样子,就是在许文华面前下不来台,还要摆摆架子而已。
果然,随着大家一起给他铺台阶,她最终‘颇感屈辱’地答应了这门婚事。只是依旧再三强调:“提亲的时候我是不去的,哼,你自己想办法。”
这其实有些失礼,虽说提亲的时候多是由媒人去,可是许母此时说的显然不是一般的提亲,而是指的下聘。一般来说这个环节都是由男方的母亲主动带着聘礼,在媒人的陪同下去女方家里下聘。相对于插定这种小定,这是大定,小定尚且需要母亲亲自出马,大定就更不用说了。
但如果许母这样要求,许文华也宁愿如此。许母即使被说服了,心里也是很不满意的,让她去主持这些,到时候要与连翘还有连翘的母亲见面。如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弄出事情来,最后不能收场怎么办?
至于说小定和大定的事情,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小定是插钗之礼,只能由女性长辈来做,到时候请本家的哪位相厚的姑母伯母就是了。至于下聘的事情,这个事情男性长辈来也不是不可以,让父亲跑一趟也就是了。
母亲不出场是不是不太好?有点儿...但只要理由找得符合道理,那就行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许家人让许文华先找个媒人上门,与人家家里商量清楚什么时候插定,什么时候下聘,什么时候交换庚帖,什么时候安排婚期等等。古代结婚比现代结婚更注重仪式,里头事情多着呢!
一旦定下了这些事情就让告诉家里,家里也好上门将这些事情一一做下来。
之所以家里人没有主动安排媒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里人其实本来就不太喜欢这桩婚事,也就没了为此奔走的热情。第二个就是他们都很清楚许文华主意大得很,既然大家没什么意思管太多,许文华自己又很想去管...
那就随他去吧——其实现在许家人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现在既然只能顺许文华的心意,那大家还积极个鬼?回家洗洗睡吧!
许文华送走了家人,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连翘。至于之前想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个时候好像都变成蝴蝶飞走了...在有更加提神醒脑的事情发生之后,之前的事情自然就变成毛毛雨了!
他想要找个媒人去连翘家提亲,这件事当然要和连翘通通气。
第624章
如果要问本年度苏州小说界、不,是天下小说界最大的新闻是什么,在九月份之前谁能说得准呢,往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而且各自也有支持的理由。但在九月份过去之后,所有人的说法被统一了起来
西湖客与乔琏要喜结连理了!
好吧,现在只是提亲了,而且女方答应了婚事而已,离喜结连理显然还有一段路走。在成婚之前解除婚约的人多着呢!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但不管怎么说,苏州暗暗传了这么久的绯闻终于官宣了,大家受到的震撼还是不小的啊!
大家都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不声不响就搞了个大新闻,感觉上没有人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察觉到一点点风声啊!就算是和两人走得近的朋友意外也一点儿不少——他们知道两人大概关系暧昧,但关系要转化为婚事,此前却是没有预兆的。
是两个人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自己的观察水平太差?以王思齐为首的八卦小队不由得陷入了很深沉的思考。
其实要两人来说,事情的时间线是很简单的。八月十五前回家过中秋节,许文华提出了要去连翘家提亲。家里人反对,然后许文华想办法解决,九月上旬的时候家里人总算答应。
然后就是和连翘商量提亲的事情,连翘中间回了一趟家,她觉得这种事还是得自己亲自和吴美娘说才好。虽然写信更能说出口一些,但这种事情理应用最重视的态度去做。
对于许文华,吴美娘是有印象的,也对这个长相‘英俊’(重点)很有好感。只不过这个时候都说到婚事上了,就不免要打听一些别的东西了。许文华自身的条件当然不错,和连翘也属于志趣相投,很有共同语言。
这样能说到一起玩到一起,同时在物质生活上没有任何忧虑的小夫妻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神仙眷侣了。虽然吴美娘知道连翘若是想,是可以嫁入豪门的,但她更看重女儿的幸福。
但是,许文华的家庭就得好好问一问了。
关于家里的情况,此前连翘也是雾里看花,毕竟此前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到这一步,自然不可能将对方的家庭情况挖出来。只大概知道他家里有几口人,原来是在苏州城乡下做小地主的云云。而真正见过的就是许母了...那显然不是特别美好的记忆。
但这一次,商量媒人提亲的时候连翘问了。不是说这方面不好连翘就要悔婚,只是她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而且吴美娘肯定会问这件事。
连翘认同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但是她也不觉得因为家庭的缘故,婚姻就变成一种妥协。最重要的还是看两个人——她知道许文华家里,至少许文华的母亲是很不满意自己的。但是既然许文华能够搞定家里人,让这场婚事顺顺当当,那么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说到底,只要两个人拿的住,婚事还是两个人的事情。
至于说很多人担心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靠真爱维系,后来真爱淡去,家庭的反对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可能性...但是就因为这个可能性就否定了之前的所有,那未免也太可笑!
这就像是怕孩子生病的父母早了一座无菌房来供孩子生活居住,由此孩子的免疫力得不到锻炼,最终一辈子出不了无菌房......
典型的因噎废食。
连翘很实在的对吴美娘介绍了许文华家的情况,然后道:“许家伯母不是太喜欢我,不过不要紧,我又不是和她过日子!”
对此吴美娘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早年间她没有婆婆。后来有婆婆了,可是那个情况也和没有差不多了。
所以和婆婆相处这门高深的课题于她而言,那也是空白。
其实听到许文华家里的情况,吴美娘就觉得有些拖后腿了,再加上有个难缠婆婆,吴美娘更不满意。如果是她早年间对连翘婚事的考虑与畅想,这种便宜女婿她老早就淘汰出去了。
但这几年过来,吴美娘也算是看出了很多...连翘中意一个人不容易,如果没有了这个,哪还那么容易找下一个。
只是这样一来她反而替连翘委屈起来:“这个许家公子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家里...我怕你将来吃婆婆的亏。如今他心里爱重你,这种事情他自然是挡在你前头,不让你吃苦头的。就怕将来情意转淡,情势就不同了。”
“母亲永远都是儿子的母亲,母子之情是不会变的,但男女之情就...”
连翘倒是不太在意这个,宽慰吴美娘:“这个不要紧,许文华说了,因为他如今比家里兄弟出挑的关系,家里的东西都给他大哥继承。这样一来,他肯定是不会回老家居住的,到时候要住在苏州——我和他家里人又有多少相处的机会呢?”
这话说的很不孝顺,倒像是她一开始就没有将许文华父母放在心上一样...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人思维。对配偶的父母能够承担义务,但真情实意什么的,至少在人还没有结婚之前哪来的呢?相处都还没相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人或许因为受教育情况不同,社会风气不同,和现代人的观念不同。但在市井之中,连翘这番话大家表面上不同意,内心恐怕也是认同的。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能指望一个没过门的女孩子对男子那边的父母有什么深情厚谊?那太胡扯了。
连翘见吴美娘还有担忧之色,又补了一句:“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是一个最能自得其乐的人。若是有朝一日过的不痛快了,过不下去了,我和他好聚好散就是了。”
“嗐!”吴美娘惊的不行,她早就知道连翘胆子大,但她没有想到大到这个地步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
连翘却不以为然,以自家身边的例子说服吴美娘:“这有什么的,您看看咱家这条巷子里原来的街坊,就是胡婶婶家,胡伯伯天天只知道和一帮子狐朋狗友耍,胡婶婶日子过的什么日子!后来还得见着胡伯伯往家里带奸生子——你们是怎么劝的?”
这都是连翘小时候的事情了,她口里的胡婶婶当年年纪也不大,只三十岁左右。平常格外亲厚的小姐妹都说,那样过日子还不如和离了算了!
后来果然和离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那些贵族的事情,市井里头的升斗小民过日子讲究实惠。日子都过不下去了,那还过什么!
连翘笑着指了指自己:“我难道不比胡婶婶强?好歹我有不小的身家,又有顶立门户的本事,自己过也绰绰有余了。”
这当然不是说连翘好的不想想坏的,这还没有定亲呢,就想着一拍两散了。只不过面对吴美娘的忧虑她将最坏的情况设想给她,然后让她知道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既然是这样,那么也就没什么了。
吴美娘一方面觉得连翘这么想好像哪里怪怪的,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没什么问题——恭喜,您已经被带着跑偏了!
吴美娘是土生土长的古代女子,最多就是思想开明一些。但因为连翘是她唯一的孩子,‘爱蒙蔽了她的双眼’,有些事情明明不合适,但因为这对连翘有好处,她就没办法真的反驳了。
再加上连翘时不时有惊人之举,这锻炼了她的神经,以至于这个时候她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