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或许有吃瓜群众可以在《有狐》发表之前就拍拍胸脯保证,这是乔琏先生的小说,那还有错?然后一顿风光吹嘘。
  但是换成是这些说书艺人就没那么简单了,他们做出判断并不是空口白话就完了,人家是要认认真真付出心血的。这种情况下的判断,可不是普通吃瓜群众那样,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出。
  隔了一扇屏风,旁边隔间的茶客似乎听到了连翘的惊讶,捂着嘴笑了起来。
  隔出隔间的屏风虽然是屏风,但并不是遮的严严实实的那种,其实并没有保密性,只有划分空间的作用。那个捂着嘴笑的是个年轻姑娘,转过头来对连翘和张贵子两人点点头:“姑娘恐怕不知道如今乔琏先生多出名呢!”
  “乔琏先生的小说这些艺人都是抢着改的,何况这次《药庐琐记》还是志怪小说,更适合茶楼里头表演——说起来新到嘉定的欢喜班说是十五开始要连演《海上归来记》,这可是之前没有过的,也不知道现在还买不买的到戏票...”
  志怪小说比较短,一次就能说完。相比起那种具有连贯性的大长篇,确实比较适合茶馆这种‘点播’节目的形式。
  女孩子喋喋不休了许久,连翘可以盖章定论,这是一个死忠粉无疑了。现在她的状态就和一个普通现代少女卖安利时差不多,沉浸其中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等到反应过来,才捂住自己通红的脸:“嗳,对不住...打扰你们了。”
  张贵子露出一个‘你知我知’的表情,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连翘则是故作严肃,看向下面说书艺人的舞台。
  《有狐》的故事被娓娓道来,说起来小说改评书虽然麻烦,但是相较而言,这其实已经算是最容易改的形式之一了。对比而言,到各种形式的戏曲,那才真真是难为死人了。
  此时的戏曲分很多形式,虽然后世存在的种类还没有全部出来,但是也不少了!特别是嘉定邻靠昆山,昆曲可是最主流的戏曲形式之一。占了这个便宜,嘉定,或者说整个苏州的小说在改编成戏曲上都比较常见。
  有不少苏州本地挺有名气,在外地却是‘凉凉’的故事,正是借着走南闯北的昆曲戏班子这才为人所熟知。
  而一个小说故事从小说到戏曲,这之间的变化甚至比网文小说到电视剧剧本的变化还要大。电视剧剧本需要对原作剧情进行重新安排,该删减的删减,该填充的填充,毕竟影视和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照搬的话很容易就扑街了。
  而这些,在小说改戏曲中通通也有。除此之外,改为戏曲另有一大难点,就是台词会变成唱词。
  后世的小说都已经很口语化了,变成台词需要修改的地方也不多。但是市井小说要变成戏曲...这其中的难度可就大了。随便找一出戏的唱段都能知道,那是很雅很有才气的,更加接近词啊、曲啊,这种。
  一出《有狐》说完,趁着观众叫好,连翘低声对表姐张贵子道:“《海上归来记》改成戏了,这件事我竟不知道,你说好笑不好笑。”
  张贵子却不是很在意:“你还在乎这个?你要是想看,回头去一趟报馆,问盈盈姐要戏票就是了。戏园子肯定要借重报馆扬名,再者说了那是《海上归来记》登载的报纸,还能不送一些戏票——你要是真打算要,多要一张,我也想去看。”
  倒不是张贵子想要占连翘便宜,而是《海上归来记》首演,人家在嘉定又有那么多的粉丝,戏票肯定早就没有了。就算有,那位置也够呛。既然能走关系享福利,做什么不做?
  连翘接下来的话就没法说了——其实张贵子把连翘惊讶的点弄错了。连翘来自后世,这种作品改编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改编费。要知道,现在改成评书、戏曲,那就相当于后世改广播剧、影视剧呀!
  可是不要说实打实的好处了,就连信儿也没有听到过,这对于连翘来说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了。
 
 
第89章
  对后世的作者和读者来说,改编作品需要付出版权费这是理所当然的,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在这个时代,这种想法就比较可笑了。
  在盗版小说等问题都是在利益方自纠自查解决的大环境下,谈版权费无疑是幼稚而且无聊的。非要说的话,只能说做梦去吧,梦里什么都有。
  在此时的行业大环境之下,虽然从业者自己都很懵懂,但是确确实实是有了‘IP’的开发手法。以一本当红小说为例,可以成为连环画的原作、评书的原作、各种戏曲的原作...甚至会有人写同人。
  不要以为古人就不写同人了...想想《金瓶梅》那不就是《水浒传》的同人吗?至于连翘最为喜欢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同人更是一抓一大把,其中有不少作者还是清代和民国的大家呢!
  这么多的开发手法,其实原作者赚不到一分钱。最多就是借这个机会宣传了自身的作品,然后在业内多得一些名气和人情。
  其中原因很多,最大的无非两个。一个是现行法律与人们的观念没有到这里,意识不到做这些开发是可以收钱的,更加没有机构保证收钱。另一个说起来则比较心酸,那就是收不到多少钱。至少和作者自身依靠出书所得相比,更像是一种蝇头小利,因此作者也就懒得去管了。
  想想看说书艺人能赚多少,戏曲艺人又能赚多少,还要从中抽版权费...这就像干毛巾一样,拧不出水分的——戏曲艺人有赚钱的不假,不过他们赚钱也不是靠几两银子一场的大戏呀,人家靠的是贵人的赏钱!严格意义上说和一个小说作者有个球的关系!
  至于连环画印刷商或者同人作者,前者有原作出版书社盯着,不敢做大,而且连环画发行本来就不大,自是小事。后者能赚钱的话,说实在的,那是人家的本事。
  引用原文过多的,读者不傻,都去看原作去了,谁来看同人。能够大卖的同人,其实都对原作进行了颠覆性处理,就如同《金瓶梅》对《水浒传》一样。虽然从现代人的版权观念来看依旧很别扭,但是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连翘并不明白这些,所以才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小说被改编成戏曲了,自己却不知道,这是哭笑不得的。直到她和刘盈盈谈起这些事情,顺便拿了《海上归来记》的两张戏票,这才摸清楚了其中的门道。
  也是看过这些之后她才有了兴趣了解一番自己小说是衍生作品,这个问题整日窝在报馆和家里看小说写小说的自己并不知道,但是连翘知道问起一个人,她肯定是知道的。
  钱宝儿才从昆山过年回嘉定,正给连翘拜年,然后送上昆山的土特产呢,就被连翘的问题问住了。
  “你是想问乔琏先生的小说被多少人拿去用了吧?”钱宝儿作为乔琏的死忠粉之一,这种事情当然是知道的。
  只不过她怀疑地打量了连翘一下:“你问这个做什么...平常见你对乔琏先生的事儿反应平平,我还道你不爱他的小说呢。”
  “你就说嘛,这次年后看了《潮生记》,忽然有了兴趣。”连翘不好解释,只能这样道。《潮生记》就是《海上归来记》昆曲版的名字,大概是为了让剧名更有‘昆曲味’吧。
  对于连翘能去看《潮生记》,钱宝儿几乎羡慕嫉妒地原地爆炸:“你竟然看到了《潮生记》!明明这是咱们昆山班子的戏曲,结果我在昆山也没看到呢!现在欢喜班虽然还在嘉定出演,但是戏票早就没有了!”
  连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这个嘛,你好生表现一番,我考虑考虑与你弄一张好位置的戏票。”
  这个大话连翘还是敢说的,报馆里肯定有戏票。而她是报馆里当家的作者,要一两张戏票啥的,不要太简单。
  钱宝儿是很上道的,立刻给连翘捶肩捏背。对于连翘的问题也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仅科普,还把自己有的收藏拿给连翘看。
  评书就不说了,简直满大街都是。已经完结的《海上归来记》早就已经成了成套的评书,很多说书艺人都会说。正在连载的《宦海》则是这边才更新,立刻就有艺人买回去研究,只要尽快比别人先一步说新的篇章,那就意味着赚钱!
  只是戏曲就滞后很多了,《海上归来记》还有一两个班子请了剧作家来编戏,如今欢喜班也算是出来了。但《宦海》还没有一个信儿呢,倒是有人提议,干脆将《宦海》中的‘罗十回’(也就是有罗萍萍出场的十回文字)改编戏曲。
  别说,这种才子佳人的戏码还真是适合改编。
  不过这也就是传言而已...要是真论传言,还有人说《云深》和《有狐》要出戏曲了呢。毕竟相比起《海上归来记》和《宦海》的浩大工程,《药庐琐记》中的小篇目,天然就比较容易。
  至于说同人和连环画,连翘也算是看到了。连环画钱宝儿有收藏,不过连环画原作和印刷制作都非常粗糙,连翘看了一眼,和自己想象中漫画一样的东西还是差很远的。这种东西发卖都出不了地方,一旦出了地方,立刻就能被连翘的出版书舍东华书社给料理了。
  在这个没有相关法律进行规定的年代,只有切身利益方会用比较‘野蛮’地方式进行处理。
  倒是同人出乎了连翘的意料,还真有写的不错的。不过这也有可能是钱宝儿先过滤了一层的结果,毕竟要是水平不高,她也不会买啊——市面上同人是很多的,从手抄本到印刷字,这就要筛掉一批水平太次的。然后钱宝儿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条件,也不可能每一本都收。
  不过再不错也掩藏不了其中很多‘沙雕’的剧情,连翘自己就捧着《海上归来记》的一部同人笑的不亦乐乎:“宝儿,这些书都借我看吧,回头我再还你。”
  虽然看自己小说的同人挺奇怪的,但是连翘是真的觉得很欢乐啊。
  钱宝儿并没有多想,只是提醒她:“可别忘了我的戏票!”
  连翘沉迷看同人,报馆上班的时候都没有放下。只不过在报馆里看有一点不好,就是要经常控制自己的表情,不然‘嗬嗬嗬’笑成鹅叫了,别人恐怕会把她当傻子吧...
  其实古人写同人和现代人写同人文很多套路是相同的,以女频同人界的大宝库《红楼梦》为例。挑开那些脑洞过于现代的,剩下的和古代人写的做对比,会觉得除了一个是白话文,一个是文言文,在剧情上面其实没有太多的不同。
  很多都是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等,让后安排一段和原作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绝对幸福。以为林黛玉配给一个王爷啥的这是现代才有的脑洞?NONONO,人家古人就已经这么写了。
  现在连翘看大家的同人真的是非常欢乐了,《海上归来记》有替女配角不平的,于是逆天改命,硬是敷衍出了一个玛丽苏言情小说。
  《宦海》更是不得了,前传系列写‘随身老爷爷’当年的故事,奋斗又励志。外传系列往往从罗萍萍切入,写一代女神是如何炼成的,好一个少女成长史。后传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写的是林峥位极人臣,他死了之后林家的故事,大概是大家族的豪门日常?
  哈哈哈哈哈。
  刘盈盈不懂连翘在笑什么,她是知道连翘最近在看她那些小说的同人的。在她看来这已经挺无聊的了,却没有想到连翘能看的这样兴起。
  “因为真的很有趣啊。”连翘其实是想到了她在现代的时候同人之风盛行,没有想到到了古代也有这种事。这种时空交错带来的荒诞,让她一时之间笑点变得非常低。
  刘盈盈却满不在乎:“这算什么有趣的,你的小说本子红了自然就有这种事。如今这还算是少的呢,这种小说本子在嘉定能找到一些,出了嘉定就不多了。而出了江南一带,想找都找不到。但是那些著名的大家,人家的满天下都是。”
  连翘倒是没考虑过自身名气和同人作品多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她对这个不感兴趣。名气么,她有自信总有一天能站在顶峰,她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
  “这样的小说能卖多少钱?”连翘身为一个现代人,对于收入问题总是格外敏感。
  这种同人小说在古代的地位其实很类似枪.手文,不是说性质相似,而是交易的方式相似。都是买断的,而且很多都是书商预定。
  书商见乔琏的小说有热度,于是就让认识的作者写一些同人小说来。尽量压缩印刷成本,所以即使只是本地发售,也是有赚头的——这种书商往往每年要印刷很多作品,积少成多吧,有些其实赚的不比正经的书社少。
  只不过尽量压缩成本这一点不只是印刷领域,也包括付给作者的稿酬。据说这一行的顶价是一卷书二十两到三十两,至于最低价,没有最低价,有人不要钱只想出版的。
  刘盈盈解释道:“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定,都是书商预定的么。而且不少作者也是写这种东西赚钱养活自己,然后支撑到了日后‘上岸’写小说。”
  这里的上岸当然就是说不写同人,开始写原创。
 
 
第90章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讨论一个行业之下的种种生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下小说业十分兴盛,小说作者名利双收,其中的大神小神不止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走到哪里都有的是人追捧。当然,士林的老派人物就例外了,对于小说作者他们一惯的认知都是肤浅、铜臭、虚荣这些词。
  只是不知道在这些词下面,有多少坚持这个观点的人是真心,又有多少人不过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一体多面,这个行业当然不可能只有顶尖的大神小神。这是一个体量很大的行业,养活的人才不只这么一小撮。大神小神是圈内的超级巨星,就好比娱乐圈中的一线明星,而一线之下当然有二线三线,乃至十八线。
  顶级作者过着不只是其他作者,而是全体文人梦寐以求的生活——靠文字赚钱,入则有豪宅美眷,出则有众人逢迎,所到之处‘天下无人不识君’。
  次一等的就要差一些,生活富裕,在圈子里有自己的地位,过了奋斗期之后也算得上无忧无虑。类比的话,就像一个地方富家翁。
  再次一等就是能够靠这一行生活的了,如同后世的白领。做这个行业不能发财致富,也不能说有大名气,但是维持一个小家庭的小康生活没有什么问题,并且也不是特别辛苦。
  最后一等就是立志做这一行,还在苦苦奋斗,然而能力还不够,或者没有站稳脚跟的机会的一批人。他们要么生活拮据,要么有另外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如果从很多圈内人的角度来说,这一等的作者不算是入行了的。
  不过总体而言,这就算是‘入流’了的作者。他们无论写了什么,发表出来,笔名都是自己取的,并且可以毫无顾忌地扬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