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公关营销吗?即使是为了电影以后的收益,黛安娜也要咬着牙做。既然昆汀自己不愿意出面公关,那么玫珂菲就替他出面,他们又不是想要制造另外一个斯皮尔伯格, 只是一个cult片之王, 难度其实没有那么高。
而昆汀本身, 他虽然懒得出面去跟各路记者畅谈来畅谈去的,但是对于被别人给捧上去却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谁还没有点儿虚荣心啊?反正不用他自己费力气, 那就坐着享受呗。
相对于以前总是被人怀疑瞧不起,连自己的心血剧本都不能导演的情况,他现在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好过。提出项目, 做计划表,立项,打钱,筹备,拍摄,剪辑,上映,这就是他跟玫珂菲的相处方式。
从《落水狗》开始到《低俗》到现在的这部《四个房间》,只要是他提出的项目就是一路绿灯,不会有人对他的导演能力叽叽歪歪,也不会有人对他提出的演员人选发出质疑,更不会有人对他的最终剪辑有什么意见。他的项目里面他就是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他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拍好电影就行了,完全不用去拍着桌子跟制片人和老板挣得快要吐血,还有什么比这种植专注于自己爱好的生活更适合他的吗?
所以昆汀在玫珂菲待得很愉快,即使有那么多的大佬来挖墙脚都没有让产生什么意志上面的动摇。
“你能保持在我的电影创作当中始终隐身吗?”狂傲的痞子昆汀是这么跟来挖角的人士说的。
黛安娜这种土豪提款机的行为惯坏了这位导演先生,已经让他不能习惯事情无法掌控在自己手里面的工作状态了。而且他本身其实不是一个野心特别的大的导演,这点从他拍摄的电影就能看出来,如果真是那种野心型导演就不会总是顺着自己的兴趣来拍摄电影了,对他来说,现在的状态很满意,这就足够了。
而且这位对黛安娜很满意的导演先生还帮助玫珂菲拉来了另外一位同样对cult电影爱的深沉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两个人正在共同执导一部电影,顺便的,筹备另外一部电影,关于血腥杀戮方面的。
然而成功的绑定了两个cult电影摩根小妞这个时候并没有因为公司不缺导演的事情而感到喜悦,因为她之前做的一笔投资出现了一点儿问题。
她的代理人先生传来一个消息,西格拉姆集团打算对环球进行收购,她需要在下一次的股东大会中出席对此进行投票。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黛安娜整个人都懵掉了,感觉自己好像出现了幻听。
你一个搞酒的去收购电影公司,还是这种庞大的电影公司是在搞笑吗?这不是传媒公司应该去做的吗?
“因为最近几年业绩很好吧?”代理人先生是这么回答的。
最近几年拜全球经济发展的飞速进程所赐,酒水行业也在飞快的进步着,西格拉姆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它的业绩几乎是每年都在快速的增长着,想要扩张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是扩张到电影方面就很奇怪了吧?”黛安娜无语。
集团做大之后扩张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人家都是向上下游扩张,你这么突然之间向一个未知领域扩张真的很诡异啊。
“这个是决策层的问题,我就不清楚了。”代理人先生摇摇头。
黛安娜当初收购的股票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相对于一些小股东来说她占据的股份是很多,但这个多还没有达到控股的地步,而且平时在集团里面也只是保留了董事席位,并不参与到日常的经营当中里面,这对于获取信息来说就不是十分便利了。
“这次主要是因为松下集团搞不下去了,向外部放出风声,准备出售手上的环球股份。”他接着说。
身为一个代理人,他可能在公司内部的情报源不是很多,无法了解到底是什么促成了管理层产生了这种想法,对于具体的决策是如何做出来的过程也不够清楚。可是对于外部的消息,还是很有灵敏度的,就比如说关于环球方面的事情。
“90年的时候,MCA(美国音乐公司)就为了扩张业务寻找合作伙伴。你知道那时候日本人有钱的恨不得买下整个美国,所以松下集团成为了MCA的新老板,但是很显然,就像是索尼一样,他们水土不服,但是索尼有大贺典雄,背后还有盛田昭夫这条大鳄支撑,松下可没有这种能够让整个企业稳定下来的天才人物,所以他们吞下了环球之后就只能消化不良,搞得问题频出,企业也停滞不前。现在顶不住了当然就要将这家公司给出手,西格拉姆大概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跟多元化,所以想要收购松下手上的股份。而据我所知,如果这项决议在董事会通过的话,那么接下来,集团将会出售一部分杜邦集团的股份来筹集资金。如果你手上还有闲暇的资金的话,我建议你买下这部分股票,它具有非常优质的保值价值。”一口气说完了一大堆事情,代理人先生给自己灌下了半杯矿泉水润了润喉咙。
他是一个优秀的律师,也是一个合格的代理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去进行什么干涉,但是却可以将事情的脉络整理清楚告知自己的雇主。从会议上面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其中就包括了公司如果进行这项收购会出现什么变化,以及对于环球影业之前的历史跟现状的了解。
要说这家电影公司也是够惨,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好莱坞转手次数最多的一家巨头公司,三十年代就开始易主,从莱默尔家族到切弗·卡丁到兰克影片公司,再从德卡唱片公司到MCA继续到松下,这家老牌的电影公司整整被卖了五次,简直闻着伤心听者流泪。尤其是几乎每当到达发展扩张阶段这家公司就会换个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支撑不起这家公司的资金流,这种遭遇也是好莱坞头一份。
至于现在想要将环球出手的松下电器,代理人先生表示谁知道这背后有没有美国政府搞的鬼,毕竟日本人已经吃下了哥伦比亚,算上环球的话就有两家巨头不姓美了,为了让自己国家的产业不被日本这个儿子给控制在手里面,背后搞点儿小动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到现在还有一种阴谋论在索尼哥伦比亚当中流传呢,再加一个也不会压死人。
黛安娜:“......”
早知道我会穿越的话,一定会每天都将好莱坞八卦事件当成作业来做,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
你让她偶尔说个明星的八卦传闻什么的还行,毕竟有些事情流传的太广,可是电影公司?特么的谁看电影的时候回去关注这片子到底是那家公司出品的啊?就算是关注了,又有谁会闲着没事去扒拉这家公司的历史对那些已经老掉牙的事情详细了解深入?别说是普通人了,就连环球的现任总裁恐怕都不知道自己任职的公司到底被卖了几次吧?
现在突然强人所难的让她去回忆这件收购案后来到底怎么样了是折磨人还是折磨人?
摩根小妞感觉有一种悲伤从脑袋顶上流了下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悔不年少多八卦啊!
然而即使是悲伤逆流成河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身为一个并不是控股的股东,就算是她反对收购也没用啊!心情郁闷的黛安娜挠了两下沙发背,决定好了自己在欧洲货币危机中赚到的钱在未来的流向。
作者有话要说:
《低俗》这部片子,在国内的名气或许没有《阿甘正传》大,但是在美国那边影响力其实一点儿都不小,1994年被称为神片年,公认的奥斯卡大年,如果不是遇到《阿甘正传》这种全民政治正确的反智片的话,《肖申克的救赎》也得被它摁在地上摩擦,这是第一部超过两亿票房的独立电影,可以说是当时好莱坞独立电影界的一直强心剂,抛去它在文化和时代上面跟美国人民的共鸣,电影本身的结构造成的影响,单从电影在圈子里面的影响力说,这片子让特拉沃尔塔咸鱼翻身,捧红了乌玛瑟曼跟塞缪尔·杰克逊,当然最重要的是让韦恩斯坦兄弟正式成为了业界的大鳄,可以说围绕这这部电影的传奇要比《阿甘正传》多多了,真论电影内核,这片子远比前者精彩,国内现在很多人在吹《肖申克的救赎》,但实际上,那年真正的战争是发生在《低俗》跟《阿甘正传》之间的,《肖申克》本身的题材并不为奥斯卡所喜欢,也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说回《低俗》本身,这片子的构思其实要早于《落水狗》,不过写剧本途中他产生了《落水狗》的点子,所以那片子就提前了,而且在剧本的创作当中他把自己的合作作者罗杰·阿夫瑞给踢出了剧本合作人的名单,据说昆汀为此付出了2.5万元的资金,不过有待考证。但是阿夫瑞后来确实是放弃了合作者的身份,拿到了一部分的电影分红,他的作品就是那段核心,拳击手的故事,昆汀剩下的故事都是在这上面衍生围绕着写出来的。
后来这个剧本被送到了米拉麦克斯的一个剧本审理人手里面,据说哈维当时吐槽剧本厚的像是电话本,因为正常来说,一般剧本都是119页,结果《低俗》有159页,中间还破口大骂昆汀有病居然把男主角给写死了,结果看完了整个剧本之后他又决定投拍这部电影,典型的真香。
然后就是这部电影的投拍,当时米拉麦克斯刚刚比迪斯尼给收购,那时候迪斯尼的总裁还是杰弗瑞·卡森伯格,因为对剧本太震惊了,导致这位向来对旗下公司管理严格的未来梦工厂巨头居然就要求了在吸毒的那场戏别太浪了,由此可见剧本的出色程度。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演员部分,当时昆汀还有一个剧本,就是《杀出个黎明》,他邀请了特拉沃尔塔,让他选择,结果后者说自己不是演吸血鬼的撩,就演了《低俗》,而这个角色本来是给迈克尔·马德森的,就是《落水狗》里面的那个虐待狂,不过当时的马德森因为已经签了《义海倾情》错过了,所以最后就成就了约翰。但是这是单方面的,因为除了昆汀之外,大家都不想要约翰,他实在是太糊了,糊到大家都认为有这种男主角的话电影也会跟着一起糊,可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规定了昆汀有最终剪辑权跟最终选角权,所以哈维开始诱惑昆汀,从刘皇叔到威廉·亨特到西恩·潘都在角色名单上面,刘皇叔跟老布都同意出演了,就等着签合同但是昆汀就是死心塌地的想要约翰,然后哈维在失去这部电影跟一个扑街的男主角之间选择了后者,在之后就是看完了成片之后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说了一句‘我让约翰出演的这个主意真是棒极了’,也是不停的真香打脸。
但是这个角色 之前已经被布鲁斯·威利斯盯上了,老布是《落水狗》的脑残粉啊,要死要活的就想要演《低俗》,可是男主都给别人了怎么办?他就只能演布奇,但是布奇这个角色昆汀当初曾经跟马特·狄龙说过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啊,于是他就把剧本给狄龙看,结果狄龙看完之后说要考虑考虑,昆汀那是多骄傲的人啊,立马就把对方给踢出去了,虽然即使是不踢对方也不见得会演,然后布奇的角色就落到了老布脑袋上面,还是自降片酬的那种。甚至因为老布的出演,片子还没拍呢,就已经卖出了1100万的海外版权,可以说这时候韦胖兄弟已经收回了投资,因为这片子总共才850万的投资。
至于女主角,当时米歇尔·菲佛,梅格·瑞恩,霍利·亨特和罗姗娜·阿奎特都是备选人,反倒是乌玛对着角色其实不咋感冒,不过后来他还是被说服了,然后因为这片子爆红。
真正通过试镜得到角色的其实只有杰克逊,不过其中也是波折重重,因为昆汀这个喜新厌旧的家伙遇到了另外一个演员也觉得很好,就又安排了一次试镜,结果饿得要死的杰克逊一边吃汉堡一边喝饮料,眼神凶恶,重新征服了 昆汀= =
再就是昆汀的一些奇葩行为了,指导吸毒那场戏份表现的是他在表演学校朋友,一个真正的瘾君子,剧本医生曾经吐槽过昆汀是个神经病,因为她每次把那每页高达9000个的语法错误改好之后,他就给改回去。这位女士也很有意思,她最初是罗伯·唐纳的剧本医生,然后被昆汀给拐带了,《低俗》是谁她免费打工,条件就是外出的时候昆汀帮她照顾兔子,结果昆汀这个痞子还拒绝了,然后那只叫Honey Bunny的兔子就挂了,再然后他给电影里面的人物起了个这么个名字= =
对了《低俗》真的吓晕过一个观众,导致放映中断了九分钟的时间。
关于《低俗》背后,还有好多故事,但是写出来就真的是快赶上论文了,有兴趣的小天使可以翻阅一下这方面的文章,不讨论人品,昆汀在作品上面还是很坚.挺的
专栏求个包养,新文早知道作者专栏戳戳戳O(≧▽≦)O
第139章
可是投机商人也不是每次都能大赚特赚啊, 受够了这种什么事情都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情况的摩根小妞咬牙切齿的回忆着脑子里面还没有完全还给教授的知识, 考虑该怎么继续努力将西格拉姆这个该死的集团给完完整整的吞到嘴里面,省的哪天她又得到对方要向石油之类的产业进军的消息!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一个行业贸然的进入另外一个行业代表着什么的,或许未来西格拉姆集团会将环球影业给经营的风生水起,但是在最近的几年之内, 两个完全不同体系的产业碰撞在一起很容易发生状况。
内斗,换血,扩张, 听起来很简单的三个词语, 但是每个词都能造成一场集团内部的腥风血雨。
这种事情几乎是每一个合并集团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区别在于有的温和有的血腥。她不了解环球,也不了解西格拉姆的内部情况, 但是她知道好莱坞的另外一件著名失败的并购案例,能够被放在教科书上面被教授讲出来的那种典型!
2000年时代华纳跟美国在线宣布合并,从此之后这两家各自行业中的巨头就变成了一家,然而本来希望互补优势的两家公司并没有想预想的那样成为美国传媒界的霸主, 反而是互相抵消了各自的优势, 搞得不得不重新进行拆分以保留各自的主战场优势, 这场传统媒体跟新媒体之间的合体最终以双方分手而告终。
同一个体系内的两家集团合并的下场都这么惨,更不用说跨行业了,就像是环球影业的上一个老板松下电器, 不也是搞得自己狼狈脱身吗?西格拉姆能挺几年?三年?四年?还是五年?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本行,稳扎稳打的做产业巨头不好吗?
气得想要吃人的黛安娜不知道,她真的猜对了。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的话, 那么收购了环球影业的西格拉姆集团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当中疯狂扩张,欧洲的宝丽金跟美国有线电视网USA works都成为了他们的目标,然后对于娱乐行业根本就不了解的西格拉姆就被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给坑的资金链差点儿断裂,不得不将环球影业再次打包卖给另一家跨行集团,法国水业巨头维旺迪。
可惜维旺迪犯了跟西格拉姆一样的错误,于是环球影业再次换了一个老板,顶头上司变成了通用电气。再然后,通用电气又把环球影业卖给了康卡斯特集团。
整整一百零二年历史的环球影业总共被卖了八次,堪称好莱坞历史上最惨的公司!